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笔者基于2004—2011年散养肉羊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以我国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和新疆5省(区)为例,对散养肉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散养肉羊全要素生产率不高,粗放式增长特征明显,样本期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年均下降15%,其原因主要由技术进步负增长所致;此外散养肉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区域差异显著(P0.05)。因此,以养殖资源为依托,在有条件的省(区)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进一步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促进养殖技术转化,成为我国肉羊产业整体向质量效益转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国规模以上蛋鸡养殖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情况,笔者对中国六大鸡蛋主产省份标准化养殖的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运用Malmquist-DEA模型,测算了2007—2016年规模以上蛋鸡养殖的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从成本收益方面来看,山东省和河南省投入和产出情况趋于稳定,辽宁省和江苏省个别年份出现了亏损情况,而四川省和河北省虽然净利润较高,但是成本增长过快;从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分析,山东省规模效率在2007—2016年10年间出现下降趋势,其他5省规模效率稳定;除辽宁省和江苏省外,其余4省的技术进步率10年间都有所下降,辽宁省和江苏省虽全要素生产率有增长但其波动较大。说明当前我国规模以上蛋鸡养殖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实现技术创新,又快又稳地进行规模养殖,以谋求产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2011~2016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依据《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中各个区域的划分,从全国、区域及省市三个层面对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向增长,年均增长2.3%,是技术进步为主、技术效率为辅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区域大规模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均呈增长状况,按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小排列以此为适度发展区、潜力发展区、重点发展区与约束发展区,其发展状况与国家政策具有一致性;各省份大规模生猪养殖水平有所改进,但仍有60%以上的省份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水平低于全国水平,省际之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蛋鸡养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利用2004~2016年度蛋鸡规模养殖投入产出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蛋鸡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我国蛋鸡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值较高,说明我国蛋鸡养殖技术进步明显。不同规模蛋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平稳、保持了高水平,大规模、小规模蛋鸡养殖场的全要素生产率较高,但大规模养殖更能代表蛋鸡养殖未来发展的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蛋鸡规模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建议对规模养殖场实施分级生产经营指导,对大型养殖场应着重进行养殖技术研发方面的指导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中规模养殖场应着重指导其实现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养殖规模增加,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并提高"以奖代补"的支持水平,引导养殖场提升养殖技术水平,实现蛋鸡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对小规模养殖场应设置养殖的规模、技术门槛以及实施规模化提升的优惠政策,引导其提升养殖规模以及养殖水平。  相似文献   

5.
鲍艳珍 《中国猪业》2024,(1):95-101
我国是最大的猪肉生产国,生猪养殖业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之一,猪肉在城乡居民肉类食品消费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超效率SBM模型,依据2011—2021年26省份的生猪生产数据,对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从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综合来看,10年间我国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生产效率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年均值为0.812。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0.5%,呈现周期波动趋势,主要依赖效率变化的增长(1.3%),生猪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中西部地区适合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而东部沿海不太适合大规模生猪养殖。未来中西部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并加强技术引进与创新,在东部地区发展小规模生猪养殖,优化生产要素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调整养殖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我国的肉羊养殖还是以个体养殖为主,个体养殖的特点是肉羊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更新慢、养殖效率低,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肉羊的需求,也不能够进一步推动肉羊养殖技术的进步。当前肉羊养殖的环境还有待提高,部分散养户不注重对饲养环境的整理和保持,导致羊舍内潮湿、阴暗,不仅不利于肉羊的生长,而且还会导致肉羊患佝偻病及其他皮肤病等。养殖户的防疫意识比较薄弱,不重视肉羊的防疫,缺乏整体性的防疫计划。在养殖过程中也不注意环境的整洁和  相似文献   

7.
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是近年来我国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谈论比较多的话题,而在肉羊生产上关注程度还不够高。论文介绍了TMR的概念,结合我国养羊业发展形势指出了使用TMR饲喂技术的必要性,并对TMR在肉羊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提出TMR饲喂技术是肉羊集约化养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沿海港口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是兼顾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效率的重要命题。运用空间滞后(SLM)模型对我国沿海21个主要港口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显示,技术进步开始成为我国沿海港口产出增长的主要源泉。空间依赖性是影响我国沿海港口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由于邻近港口中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的存在,相对于泊位数和码头长度等投入,空间依赖性在港口发展中开始发挥更为直接的作用。未来,在要素累积和规模报酬递增难以持续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形成相邻港口的合理分工和加强相邻港口的合作是提升沿海港口整体运行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的肉羊产业一直处于我国的领先地位,其中南通、徐州、淮安以及盐城是我省的主要肉羊生产地。从最开始农户粗放的散养模式到现如今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过于迅速,导致养殖设施不足以及专业性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比较严重。本文对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的集成与推广工作入下阐述,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寻求肉羊养殖的最大收益水平,需要确定最佳的肉羊养殖规模。笔者以哈密地区伊吾县为例,通过调查该地区肉羊养殖的成本收益情况,并结合其中的一些成本收益指标,运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从其现有的4种肉羊养殖规模中选择出最佳的养殖规模。研究表明,在农区规模化养殖中,中等规模肉羊养殖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最高,中等规模养殖模式效益好于小规模养殖模式,小规模养殖模式效益好于大规模和散养养殖模式,大规模养殖模式和散养养殖模式效益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我国散养肉牛的饲养成本收益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1999—2019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黑龙江、河南、宁夏、陕西、新疆5个省(区)散养肉牛的统计数据,对散养肉牛养殖成本收益和结构变化进行分析;采用Eviews 10.0软件建立模型,以仔畜费、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死亡损失费、医疗防疫费、燃料动力费和人工成本费7项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析不同生产要素对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生产总成本的影响。[结果] 1998—2018年,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养殖的生产总成本呈缓慢上升趋势,净利润也呈现波动上涨趋势,2008年以后成本利润率在30%左右。物质与服务费的直接费用中,仔畜费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其次是饲料费;除燃料动力费外,其他直接费用均呈上涨趋势;间接费用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2009年之后,劳动日工价与雇工工价同步增长,人工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在生产要素中,仔畜费、精饲料费和人工成本费是影响散养肉牛生产总成本的主要因素,与生产总成本有正相关关系。[结论] 从五大主产省(区)散养肉牛养殖成本收益来看,养殖成本在不断提高,养殖收益良好;建议适度提升饲养规模,以降低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中国与美国的生猪产业发展差距,基于两国生猪的成本收益数据,运用拉氏和派式等指数计算并比较两国偏要素生产率,利用Hicks-Moorsteen指数测算比较了两国生猪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发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美国的70%,中美之间的燃料与设备、人工和饲料偏要素生产率差距较大,种猪与医疗防疫差距逐渐缩小。进而提出对中国生猪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高质量农牧交错带草食畜牧业、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是农业相关部门及养殖户共同关心的问题,适度规模养殖为解决我国农牧交错带肉羊养殖业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因此,本文以雁门关农牧交错带规模肉羊养殖场为研究对象,根据417份养殖场(户)实地调研问卷数据,运用SPSS 26.0软件研究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现有养殖条件下肉羊养殖适度规模,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云南商品肉羊生产主体在农村,且普遍存在放牧散养、羊舍建造不规范、管理粗放、饲草饲料配置不合理、良种利用不足、靠天养羊、养大龄羯羊出栏、疫病常发等问题,导致养殖效益低。本文针对云南农村肉羊养殖存在的八种低效方式重点介绍"八改"技术之八,改"小群体粗放散养"为"半舍饲半放牧适度规模养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13—2018年我国规模化奶牛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并将结果用于规模和省域间比较分析.奶牛养殖要素投入与产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资本投入随养殖规模增大而增加,劳动投入随养殖规模增大而减少.小规模及中规模奶牛养殖TFP指数年均下降0.4%、0.6...  相似文献   

16.
全混合日粮(TMR)在贵州肉羊产业应用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混合日粮(TMR)是近年来我国现代化、规模化奶牛养殖谈论比较多的话题,而在肉羊生产上关注程度还不够高.贵州省作为我国肉羊产业优势区域的一个省,肉羊产业的发展方式令人关注.笔者就全混合日粮应用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贵州省发展肉羊产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肉羊养殖技术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就肉羊养殖方面的技术问题做出了总结和归纳,以期加强肉羊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引进科学养殖技术,促进标准化高架羊床建设和全混合日粮加工饲喂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实现肉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满足市场对肉羊的需求,推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羊肉、牛肉等草食畜禽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给肉羊等草食畜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推广,散养化逐渐被规模化养殖取代,规模肉羊养殖场不断增加,养殖效益十分明显,不仅为养殖场主增加了收入,也为市场提供了大量优质的肉羊产品.由于工作需要,笔...  相似文献   

19.
肉羊产业是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我区最具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当前,全疆广大农牧区已兴起肉羊养殖的高潮,肉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日益突显,在我区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因此,大力普及先进实用的羔羊育肥技术,使广大农牧民养殖户掌握有关羔羊早期断奶全精料育肥技术方面的科技知识,使羔羊育肥更加科学合理,羔羊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更大提高,笔者根据多年积累的羔羊养殖经验,现整理出羔羊早期断奶全精料有关育肥技术要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以2004—2013年度吉林省散户以及小、中、大规模生猪养殖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对吉林省生猪养殖生产效率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吉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效率值有不同程度的波动,但整体水平较高;生猪养殖的技术进步是影响吉林省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全要素生产率最高的是小规模生猪养殖。据此提出,吉林省生猪养殖应逐步向规模化养殖转型,提高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管理水平,加快生猪养殖的科技进步,提高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