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冬季不同取暖方式对猪舍环境及育成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对发酵床舍、热风幕舍和地热舍内的温度、湿度以及舍内饲养的育成猪生长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地热舍内温度高、湿度低、猪生长速度快,最为经济适用;发酵床舍内虽温度低,但地面温度高,猪能够健康成长,且无取暖费用支出,建议增加饲养密度以提高舍内温度;热风幕舍内温度稍高,但湿度较大,猪生长速度慢,取暖费用高,不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猪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猪合里生活,猪舍建筑合理与否,对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设计合理的猪舍应当是冬暖夏凉、通风、采光良好、舍内空气新鲜、无贼风,否则冬冷、夏热、舍内通风采光不好,空气污浊,阴冷潮湿,对仔猪成活肥猪快长大为不利。黑龙江省气候寒冷、持续期长达半年之久,解决冬季猪舍阴冷潮湿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中之重。作者通过四十年的养猪生产实践,设计了节能瓦砖保温猪舍、土坯草盖保温猪舍及塑料大棚保温猪舍。这些猪舍冬季舍内不取暖皆可达到15℃~20℃,除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外,还节省了大量能源(燃料)。……  相似文献   

3.
母猪分娩前的准备以及分娩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分娩前的准备1.1分娩舍根据推算的母猪预产期,在母猪分娩前5~10天准备好分娩舍(产房)。分娩舍要保温,舍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5~18℃。寒冷季节舍内温度较低时,应有采暖设备(暖气、火炉等),同时应配备仔猪的保温装置(护仔箱等)。应提前将垫草放入舍内,使其温度与舍温相同,要求垫草干燥、柔软、清洁,长短适中(10~15厘米)。炎热季节应防暑降温和通风,若温度过高,通风不好,对母猪、仔猪均不利。  相似文献   

4.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舍内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是在夏季利用猪场自来水为自然冷源,注入冬季用于取暖的地热管线内,以观察猪床的降温效果以及在相同舍温条件下,不同猪床温度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注入自来水可降低猪床温度9℃左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1产前管理根据推算的母猪预产期,应在母猪分娩前5~10天准备好分娩舍(产房)。分娩舍要保温,温度最好控制在15~18℃。寒冷季节舍内温度较低时,应有采暖设备(暖气、火炉等),同时应配备仔猪的保温装置(护仔箱等)。  相似文献   

7.
产仔舍供暖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外界环境因素对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在猪舍内的环境因素中,温度和通风是最重要的因素。猪只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其所处的环境,但是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有一个限度,猪只能表现最佳生产性能的温度范围为适中温度区,其上限和下限分别称为高、低临界温度,适中温度区因猪只的年龄和体重的不同而不同,成年猪16℃~22℃,哺乳仔猪26℃~35℃,生长育肥猪(25~100kg)16℃~24℃[1]。小猪怕冷,大猪怕热,哺乳仔猪要求较高的环境温度,对冷的刺激更敏感,因此在寒冷季节保持产仔舍适中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传统猪舍…  相似文献   

8.
包纯  樊非  乔浩乐 《中国猪业》2015,10(10):71-74
根据我国寒冷地区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冬季气候特点,参考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等设计规范,采用翅片管为育肥猪舍供暖。根据设定好的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育肥猪所需通风总量以及育肥猪舍内猪只的平均散热量,计算得出系统总的热负荷。选取散热量为600 w/m的翅片管同程布置在育肥舍的吊顶下端,保证舍内温度维持在20℃,使育肥猪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生长。  相似文献   

9.
冬季天气寒冷,温度低,温差大,獭兔生长受到影响。但冬季是獭兔集中出栏,获取优质皮张的季节,所以,我们应重视獭兔的冬季养殖。1做好防寒保温管理工作保温是獭兔冬季管理的中心工作。我们知道,新生仔兔的兔舍必须保持温暖,而其它兔舍要求不十分苛刻,只要求温度相对稳定,不忽冷忽热,引发感冒就行。实践证明:舍内温度若低于5℃,就需要加强保温,具体应做到:室内笼养的兔舍要关闭门窗,室外架养的兔舍,应堵塞风孔;舍门挂草帘或棉帘以利保温。白天适时通风换气,夜间应防低温突然打击。经常检查产仔箱,多加柔软垫草,严防仔兔冻伤。小兔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切莫单笼饲养。若室内生火取暖,应设置烟筒或通气孔,以防煤气中毒,同时还要预防火灾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磊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330-330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持续期长,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当前解决猪舍保温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取舍内供暖,如设暖气、送热风或加温地面等办法提高猪舍温度。这种方法需要昂贵的供暖设备,并消耗大量能源与人工,成本高。另一种方法是设计一种不用供暖设备的保温猪舍,通过采取高密度、厚垫草、半关闭饲养等配套技术,同样可提高猪舍的温度,并达到猪所需要的环境温度。这种节能保温猪舍成本低,养猪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规模猪场猪舍建筑基本都采用密闭舍设计,为了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降低舍内湿度,排出有害气体,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需要保证一个至少每小时循环3~4次的最小通风换气量,而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寒冷区域,即使在采用最小通风量的情况下,也会造成猪舍温度下降,低于猪体适应的温度范围,低温环境会导致猪只饲料消耗高,生长速度慢,  相似文献   

12.
在冬季猪的实际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提高舍内温度,减少猪体代谢的消耗,这样不但不影响猪只生长和育肥,而且还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增膘。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寒冷、光照少,是猪病的高发季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果不加强管理,会使猪减慢生长速度或者患病,对养猪生产影响很大。农村规模猪场受环境影响大,更应加强管理工作,以便在冬季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加强圈舍内保温措施冬季温度低,会增加商品猪耗料量,并降低猪的增重速度,管理中首要任务是圈舍的保温。根据不同的圈舍结构,可采用不同的保暖方式。开放式猪舍要覆盖塑料膜或暖气供热加塑料膜覆盖;封闭式猪舍实行锅炉式暖气供热或暖气供热加电热器。另外,圈舍要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在门口挂上棉帘、草帘,防止冷风进入,以利保温。2提高舍内温度舍温过低,会给猪群带来严重的冷应激,冷应激会  相似文献   

14.
(一)维修羊圈羊厌潮湿,怕贼风,在入冬前,要维修好羊舍、羊圈。冬天栏舍要避风、干燥,要随时保证羊体表清洁卫生。立冬时,起出舍内羊粪,做好圈舍消毒工作,以后不再起粪,以利羊舍冬季保温。舍外要有排水沟,舍内要铺竹垫子。在冬季,寒冷地区要用塑料薄膜扣棚,可以提高羊舍温度4~7℃,加快羊的生长。  相似文献   

15.
朱玉  张予  严仕平 《猪业科学》2011,28(12):88-90
猪是恒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的降低会影响猪只的新陈代谢,降低其生产陛能和饲料报酬,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就猪只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和在寒冷季节如何做好猪只的采暖保温工作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潮湿引发猪患病主要和温度有关。如夏季哺乳舍仔猪容易腹泻,往往是因为猪舍潮湿,这个潮湿不但是空气潮湿,更严重的是地面潮湿和保温箱内潮湿。地面潮湿,则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首先变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厘米的网床,  相似文献   

17.
<正>东北的冬天天气寒冷,在兔子的养殖上为保证正常的种兔繁殖与幼兔生长,因此保温至关重要,而温度得到了保证,通风却难以做到。许多养殖户的兔舍门窗紧闭,兔舍内温度可以,空气却十分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畜牧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畜禽及其废弃物所产生的各种物质会在畜舍内积聚,这些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就会产生较大危害。特别是寒冷季节,通常采取密闭猪舍门窗和舍内加温来满足猪只对温度的要求,而密闭后舍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将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大大降低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养猪户为了猪圈保温加盖塑料顶棚,更有甚者用草栅覆盖,致使圈舍透光性差、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再加上生猪的扎堆取暖,极易造成螨虫滋生,感染猪群。很多养殖户对于螨虫病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只是简单的皮肤病,天气暖和之后就会自然转好,其实不然,殊不知螨虫病虽然一般不会致猪死亡,但是患病猪只精神不振、皮毛粗乱、身体消瘦。  相似文献   

20.
1原则寒冷地区肉牛饲养方式的改变。黑龙江省规模化肉牛场应该由原来的栓系饲养方式改为散栏式饲养方式。栓系式饲养严重限制了肉牛的活动,不利于动物的健康,满足不了动物的行为需求。同时,肉牛的饮水只能采用饮水杯或食槽兼用水槽,为避免供水管路和饮水设备受冻,舍内的温度必须保持在零度以上。因此,为了保温就只好限制肉牛舍的通风换气,使得舍内污浊、潮湿的空气无法排出。加强牛舍的保温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