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选好种驴加强选种,因为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和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别.尤其是公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驴是提高驴繁殖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正>德州驴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之一,也是我国的四大驴种之一,具有良好的特征特性和稳定的遗传性能。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德州驴的存养数量急剧下降。提高德州驴的繁殖能力,对增加德州驴种群数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事德州驴繁育工作多年,现将提高德州驴繁殖能力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繁育个体的选择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异,尤其是公驴对后代  相似文献   

3.
目前,驴产业正在由短期育肥向繁育兼顾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同其他畜禽品种类似,驴产业的转型也是以扩大优良种群和提高品种质量为前提基础,而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良种繁育这一关键环节。然而,母驴繁殖力低是制约驴产业成功转型的主要瓶颈之一。驴繁殖力低不仅导致现有驴群的扩繁速度慢,存栏量与日益增长的皮、肉、奶的消费需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而且使新品种的培育周期延长。已有研究表明,辅助繁育技术在提高母驴繁殖性能和改良驴的遗传性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同期发情、排卵控制、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辅助繁殖技术可大幅提高母驴的繁殖能力;同时,微卫星标记技术、线粒体DNA测序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分子育种手段也能够进一步加快驴的遗传改良进程。文章简要介绍了驴的生殖生理,系统阐述了同期发情、排卵控制、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等辅助繁育技术在驴上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提高母驴繁殖性能提供借鉴,为开展驴分子育种研究提供有效线索。  相似文献   

4.
(一)选好种驴加强选种,因为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和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别.尤其是公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驴是提高驴繁殖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驴的传统役用功能大大降低,逐渐向产皮、产肉、产奶以及休闲娱乐方向转变,驴产品的消费需求也不断扩大。然而,在自然本交条件下,由于驴的妊娠期长、发情持续时间长、受孕率低和产驹率低,驴的繁殖效率表现不高,驴存栏量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驴的规模化养殖逐渐兴起,驴精液的冷冻保存、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高效繁殖技术也逐步应用于驴的生产实践。深入开展驴的繁殖生理特征及繁殖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提高驴的繁殖效率、实现驴的快速扩繁以及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综述了相关驴繁殖生理特征与驴繁殖生物学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为有效提高驴的繁殖效率及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德州驴是我国五大优良驴种之一,但数量越来越少,已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德州驴的繁殖力比其他农畜低,这是其数量急剧减少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其繁殖力是保护该品种资源的有效措施。德州驴的繁殖力不但与其本身的生理特点和明显的季节性有关,而且受遗传、环境、营养、饲养管理、配种时间和配种技术等因素影响。为了提高德州驴的繁殖  相似文献   

7.
繁殖力系指母牛维持正常繁殖机能和生育后代的能力。提高繁殖力。首先应该做到保证家畜的正常繁殖能力。进而研究和采用更先进的繁殖技术,充分挖掘繁殖潜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辽宁北票市肉驴养殖的现状,详细地分析了制约北票发展肉驴养殖业的瓶颈:母驴繁殖力下降;肉驴销售不畅。提出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强化肉驴繁殖技术的推广,从品种改良、饲料精选等方面入手,提高母驴的繁殖力,缩短肉驴的出栏时间;发展养殖合作社,利用分化管理、统一销售平台等多种措施,完善健康、绿色养殖肉驴的品牌建设,通过细分市场销售,增加肉驴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于粗放型貉养殖生产者来说,目前貉养殖的效益主要取决于其繁殖成绩和仔貉育成数.这就要求饲养者必须对影响貉繁殖力的因素有一个深入而细致的了解.对提高其繁殖力的技术措施有一个全面掌握,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貉的繁殖状态,提高貉繁殖能力,增加养殖效益.现将提高貉繁殖力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掌握家畜的正常繁殖规律对于应用常规和现代育种技术、提高家畜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家畜的繁殖规律不同,且同种家畜不同品种的繁殖规律也不尽相同。掌握家畜的发情排卵规律,为人工授精(AI)和胚胎移植(ET)等繁殖控制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11.
繁殖力系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和生殖后代的能力。提高繁殖力首先应该做到保证母猪的正常繁殖能力,进而研究和采用更先进的繁殖技术,充分挖掘繁殖潜力。1加强选种,选择繁殖性能好的优良母猪进行繁殖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乳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乳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正常体况的母猪(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较差。2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母猪发情期内排卵20个以上,而实际产仔11头左右,具有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繁殖性状的育种值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京市8个荷斯坦奶牛群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用BLUP法估计了公牛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20头公牛的2299头与配母牛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雄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19头公牛的2001头女儿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雌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分别比较了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和未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分析了不同场、不同输精年份、不同输精月份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时的准确性最高.未考虑时的准确性最低;本文中不同场、年、季水平对公牛繁殖力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估计公牛繁殖性能的育种值时,应事先或模型中加以剔除这些固定效应。  相似文献   

13.
细毛羊的繁殖力,因品种、年龄、营养、环境气候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有些疾病对繁殖力也有较大的影响,但只要正确地掌握细毛羊的繁殖规律.争取切实可行的途径,细毛羊的繁殖力就可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奶牛繁殖障碍与繁殖疾病的营养调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的营养状况是影响奶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奶牛管理应做到整个泌乳期始终监测奶牛的体况和奶牛日粮中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含量,避免营养素的不平衡而引发的奶牛繁殖障碍,同时应避免奶牛过肥或过瘦,防止由肥胖母牛综合症而引发其他的繁殖疾病;日粮中缺乏蛋白质会使繁殖力下降,但蛋白含量过高对繁殖功能也有负面影响;大多数矿物质缺乏症或矿物质失衡对奶牛繁殖有极大的负作用,适当补充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犬的繁殖是犬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繁殖力的高低则是衡量繁殖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犬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6.
荷兰奶牛繁殖管理北京农业大学(100094)张忠诚繁殖水平对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而繁殖力表现程度与管理密切相关,即管理人员对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最佳的繁殖效果,高水平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反映繁殖管理质量的有效参数应体现在...  相似文献   

17.
动物的繁殖力 ,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生产水平。因此 ,发展畜牧业生产 ,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就必须提高动物的繁殖力。1 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影响动物繁殖力的因素很多 ,如遗传特性 ,公母畜本身的生理状态 ,其中 ,如性成熟的时间、繁殖周期的时间、母畜排卵数目、卵子受精能力、公畜的精液品质等。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环境条件 ,如光照、温度以及繁殖技术和方法等都会影响动物的繁殖力。2 采取的综合措施2 1 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动物正常的繁殖机能。加强饲养管理是动物生殖潜力得以发挥的基础 ,是任何繁殖技术不能取代的重要措施。应根据…  相似文献   

18.
<正>繁殖是养羊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只有提高繁殖力,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奶山羊的繁殖力。1注重基础母羊群多胎性能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一)选留良种母牛繁殖力受遗传的影响,品种之间存在差异,相同品种不同个体间也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以选留繁殖能力强的母牛进行繁殖。凡失去繁殖力的母牛及牛群中其他的不良个体应及时淘汰。(二)合理分群管理好牛群,  相似文献   

20.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牛业的发展和养牛者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母牛繁殖率的高低受遗传、营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从事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10年认为:提高母牛繁殖力,要从牛场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繁殖母牛的选择、饲养管理,使用优质冻精,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和繁殖疾病的防治等各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