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岩雷鸟分布在北极圈附近,在中国仅见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区。它们四季换羽,冬天羽色雪白,夏天一身麻灰,春天棕色,秋天麻黄,一年四种美丽,完美模拟四季生境植被的颜色。这是动物保护色的精妙演绎。岩雷鸟分布在北极圈附近,是隐匿在雪原和苔原带的"北鸟"。在中国,它们仅分布在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的苔原和高草甸。阿尔泰山区是它们分布的最南界限。  相似文献   

2.
鸟类的繁殖     
正1.选巢春天来临,鸟类不再像冬天那样集群生活,而是各自忙于选择理想的地方,求偶筑巢。在繁殖期间,每一对鸟都要占有一块地盘,作为活动和取食的范围并在其中筑巢,这块区域叫巢区。有了巢区,鸟类就不需为寻找食物而长途跋涉,避免在同种鸟类之间相互干扰,这对孵卵和育雏大有好处。巢区由雄鸟选择占据,其大小各不相同,主要和食物的多寡与分布有关。雄鸟发情比雌鸟早,常在巢区内鸣啭,还用炫耀羽毛和特殊的表态动作,吸引雌鸟并向雌鸟求爱。通常雄鸟有保护巢区的行为,不准  相似文献   

3.
正岩雷鸟和柳雷鸟生活在北极附近的冻原地带、冻原灌丛及泰加林等特殊生境,它们四季换羽,一年四套羽衣,每一套都是精妙绝伦的保护色。新疆阿尔泰山区是我国唯一能同时看到岩雷鸟和柳雷鸟的地方,这里也是它们分布的最南界。新疆阿勒泰地区因两种雷鸟—柳雷鸟和岩雷鸟的出现,名震"鸟界江湖"。  相似文献   

4.
鸳和鸯鸳鸯,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属雁形目,鸭科的鸟类。鸳鸯是一种雌雄异色的鸟类,所谓雌雄异色指的就是雄鸟和雌鸟长得不一样,雄鸳鸯是羽色最鲜艳华丽的野鸭,雌鸳鸯则颜色淡雅。它们繁殖季节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多成小群活动。  相似文献   

5.
鸟语种种     
动物中鸟的语言最为丰富多彩。春天到了,树林里到处都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有人说这是雄鸟在向雌鸟求爱,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鸟类的求偶炫耀可能是整个动物界最为华丽的生命仪式。雄鸟为了获得雌鸟的青睐,会尽力展现自己色彩华丽的婚羽,作出繁复、夸张的舞蹈表演,发出奇特的鸣声,而雌鸟则在一旁静静观赏,不露声色。  相似文献   

7.
云南盈江县的中国犀鸟谷,在观鸟界名气很大。犀鸟谷的一对双角犀鸟引起人们关注:它们双飞双栖、梳羽磨喙,繁育期雄鸟辛苦喂养雌鸟;它们还"忠于伴侣","一夫一妻制"令人嘘唏。  相似文献   

8.
黑脸琵鹭 漫漫回家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脸琵鹭是一种水鸟,在鸟类分类学上属鸟纲鹳形目鹮科,因其脸裸露无羽毛呈黑色,嘴呈琵琶状而得名。从体型上看,黑脸琵鹭为中型涉禽,体长60~80厘米,在世界6种琵鹭中,黑脸琵鹭属较小的一种。它通体羽毛白色,繁殖期(夏羽)头后枕部有长而呈发丝状的金黄色羽冠,同时前颈下和上胸之间有一条较宽的黄色颈环。和脸一样,跗趾和脚也都是裸露无羽毛,黑色。非繁殖期(冬羽)与繁殖期羽毛颜色相近,但头后冠羽白色,短而不明显,黄色颈环也会消失。幼鸟的羽毛颜色和成鸟的非繁殖期羽毛颜色相似,但嘴是红褐色而不是黑色。  相似文献   

9.
黑尾鸥,顾名思义,是一种尾羽前端有宽大黑纹的海鸥。它们体型中等,长约46厘米,展开双翅可达126~128厘米。鲜红的眼眶和嘴尖.黄色的喙和爪,洁白的腰部和尾部,暗灰的上身,使它们显得十分艳丽夺目。雄鸟体型比雌鸟略大,颈部和嘴较粗;而雌鸟体态修长,声音清脆。由于羽毛颜色相同,非繁殖期的黑尾鸥很难分辨雌雄。  相似文献   

10.
红腹锦鸡     
正红腹锦鸡(学名: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中型鸡类,尾特长。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棕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蠢状斑和横斑。脚黄色,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  相似文献   

11.
红颈苇鹀育雏行为及雏鸟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吉林省西部首见红颈苇鹀繁殖和育雏行为,填补了历史上该区域无繁殖的记录。观察发现,茂密的植被和陈旧的草簇构成了红颈苇鹀繁殖的要件;红颈苇巫鸟的育雏行为有明确分工,雌鸟履行孵化职责,而雄鸟则负责安全警戒,孵化期约15 d,育雏期约16 d;全天喂雏行为有差别,从清晨到上午8:00时、从下午18:00时到日落为喂食高峰期,雄鸟喂食雏鸟的次数高于雌鸟;红颈苇鹀以草籽和谷物为食,繁殖季节主要捕食昆虫;50 d左右,幼鸟完全可以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2.
保护鸟类     
全身洁白、多栖息湖泊、苇塘、沼泽地带及近水区。分布旅大、营口、本溪地区。三、四月来我省仃歇,去黑龙江省札龙地区繁殖后代;九、十月间经我省飞往长江以南越冬。候鸟。国家二类保护动物。丹东、本溪、旅大地区。求偶期间雌雄不离,特别是相思羽吸引着雌鸟。育雏后雄鸟离开家眷游荡,雌鸟哺育后代。国  相似文献   

13.
火尾希鹛     
<正>雄鸟:不会被误认的体小(14厘米)的林栖型鹛。宽阔的白色眉纹与黑色的顶冠、颈背及宽眼纹成对比,尾缘及初级飞羽羽缘均红。背橄榄灰色,两翼余部黑色而缘白,尾中央黑色,下体白而略沾奶色。雌鸟及幼鸟翼羽羽缘较淡,尾缘粉红。栖于阔叶林中。常集群活动。以昆虫和植物种实为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四川中部、云南、贵州、湖南南部、广西。  相似文献   

14.
鸟类是脊椎动物中的一个大家族,全世界有9012种,我国有1186种。它不仅形态各异,千差万别,而且生活方式也与其它动物迥然不同,它们的求偶婚配、生儿育女等生活习性尤其奇特有趣。 求偶婚配。一般来说,雏鸟经过三次换羽,便达到性成熟。雄鸟此时身着“新装”来到繁殖地,选择食物丰富、取食方便的地方作为巢区,整天鸣叫高歌,展现美丽的羽毛,显示殷勤的姿态,取悦于雌鸟。如孔雀开屏、麻雀“鞠躬”、琴鸟竖尾歌舞等等,都是雄鸟主动向雌鸟求偶的动作。若有同种雄鸟进入巢区,互相就追逐格斗,最终强者赶走弱者占据巢区。双方通过鸣叫歌舞与接近,使性活动达到协调后便成为“夫妻”进行交配。鸟类的夫妻生活非常有趣,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沙百灵     
身披土棕色的羽衣,黑色纵纹多而密,上胸部两侧也具有不明显黑色纵纹,两翼和尾部黑褐色,腹部灰白色,两翼外侧羽毛白色。其鸣声嘹亮,音韵婉转多变,飞行直入云霄,这种鸟儿就叫“沙百灵”。沙百灵用歌声占领巢地,寻求配偶。雄鸟以嘹亮悦耳的鸣叫声招引雌乌,在雌鸟面前献媚取宠,获得雌鸟欢心后,双双鼓翅腾飞。雄鸟在前直线上窜,雌  相似文献   

16.
俗名 黄鹰、鸡鹰。 分类地位 隼形目、鹰科。 形态特征 中型猛禽。体长约50厘米,翅长300—360毫米。上嘴具圆垂突;胫和跗蹠几等长,蹠跗前后均具盾状鳞。雌鸟体形大于雄鸟,羽色两性相似,前额至后颈为暗石板灰色,羽基白色;眼上方有白色眉纹;耳羽黑;背肩腰及尾上覆羽石板灰色,肩羽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横斑;飞羽暗灰褐色,内(?)  相似文献   

17.
朱振华 《云南林业》2003,24(3):25-25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属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A级保护区。区内有鸟类3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禽40种,是云南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介绍几种珍稀雉类,以飨读者。绿孔雀(Pavo muticus)别名孔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一般体重7~8公斤,全长100~240厘米。雄鸟体羽呈翠绿色,下背着紫铜光彩;头顶具直立簇状羽冠,飞羽及尾羽棕栗色,尾上覆羽特别发达,羽色十分华丽,羽端具五光十色的眼状花斑,形成长1米的尾屏。雌鸟羽色以褐色为主,带绿色辉,无尾屏。栖息于怒江及邻近地区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黑颈长尾雉(Syrmaticus humiae)别名地花鸡…  相似文献   

18.
寿带鸟     
正全长172~490毫米。有栗型和白型之别。栗型:头、冠、颈具金属光辉的蓝黑色;上体及尾呈金属紫亮的栗红色;翼羽黑褐,具栗红色边缘;胸灰色,向后转为白色。白型:头、冠与栗型同,上体白色,各羽具黑色羽干纹;次级飞羽的黑色在内,扩大成楔状,至初级飞羽则几乎全呈黑褐色,仅边缘白色;下体自胸以下纯白。雌鸟头部与雄鸟同,但辉亮较差,冠羽亦短;眼圈淡蓝;中央尾羽不特延长;下体似栗型雄鸟。栖于山区、平原的高大乔木林及灌丛,  相似文献   

19.
近日,沅江市职业中专高级教师、沅江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李剑志在南洞庭湖漉湖拍鸟时,拍到14只世界极危鸟类青头潜鸭。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鸟类,体圆,头大。雄鸟头和颈黑色,并具绿色光泽,眼白色。雌鸟体羽纯褐色。冬季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江河、海湾、河口、水塘和沿海沼泽地带。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水边水生植物丛中或附近水面上。2003年,青头潜鸭在全球仅存不到5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国际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其受威胁等级定为"极危"。  相似文献   

20.
白鹇     
正雄鸟,体大的蓝黑色雉类。尾长而白,背白,头顶黑,长冠羽黑色,中央尾羽纯白,背及其余尾羽白色带黑斑和细纹,下体黑色,脸颊裸皮鲜红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至栗色,下体具褐色细纹或杂白色或皮黄色,具暗色冠羽及红色脸颊裸皮。通常少叫。分布范围为中国南部、海南岛及至东南亚。结小群活动。杂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