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景的桩材大多为野生桩, 如果要在众多的树桩中挑选出符合盆景造型的桩材,就得掌握一定的选桩知识:1.必须是适合盆景造型的树种。2.桩材要有好的根、头,特圳要有中小根、须根。 3.干身要有一定的曲度(直干式除外),过渡要自然,顶干要逐级  相似文献   

2.
3.
洪锦华 《花木盆景》2005,(11):34-34
我从山农手中选购到的梅桩,大多较古老,生命力较弱,因此成活率也比较低。至于上品的桩坯,根系差,所以要培养好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4.
关于下山桩的采挖和养护问题,已有不少行家在报刊杂志上支招,使新桩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了。但也有一些说法只注重新桩的普遍性,很少考虑每种桩材都有它的特殊性。我想结合自己近二十年来的实践,和大家再探讨一下新桩的采挖和养护问题。一、采挖时间1、温度不问采挖的时间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很大,实际上各地季节到来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树桩盆景造型是园艺、美术、学三的有机结合,是天人共创的无定式的艺术创造,法一型万。由于每个人的化素养和审美观念的差异,造型意识与创意思维的不同,致使截桩位置的高低、枝干的取舍、栽植的角度各不相同,最终导致同一桩材的造型形式千变万化,风格迥异。现就笔手中一多干桩的造型过程作以论述,与同好共讨。  相似文献   

13.
14.
韦廷璠 《花木盆景》2000,(12):28-28
1998年春,笔者获得一雀梅老桩,桩头粗壮、古朴、嶙峋,有板根和侧生拖根,主干有两个直角,较呆板。截桩后,经过两年多的育桩,现生长良好(如图1)。经本人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后,拟出以下四种造型式样,以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们面对在市场上购买的下山桩,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对此桩如何进行裁锯(改桩),我以为应多角度、多侧面反复地进行审桩,最重要的一点是依材施艺, 争取桩坯利用率的最大化。在此前提下,如此桩能制作成悬崖型, 应列入首选(因自然界能塑造成  相似文献   

16.
桃桩接梅枝     
多年以前,由于受花卉盆景报刊中梅花盆景图片的启发,很想动手制作一盆苍劲古雅的梅花桩景,以供晚年欣赏。但由于现有盆栽梅花桩形不理想,从苗期培养又花费时间长,未能如愿。一次我突发奇想:既然桃树能嫁接梅花,何不在桃树桩上嫁接梅花取代梅桩。按照这一设想,从前年冬天起,进行了采桩、育坯、嫁接等一系列的尝试,至今已有一盆桩景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17.
刘国强 《花木盆景》2001,(12):39-39
  相似文献   

18.
朱克 《花木盆景》2006,(4):32-33
在《花木盆景》2006年一期本人拜读了盆友段庭建《当年下山桩的养护》与徐良平答读者问一文,颇有感触,两人均对盆景下山桩的养护提出了一些经验见解。根据我自己十多年对盆景下山桩的了解及栽种新桩的心得, 在下结合自己养护体会,谈一点补充浅见,与盆景界同仁相互探讨,以期相互提高进步。  相似文献   

19.
20.
于文华 《花木盆景》2008,(12):40-42
如何提高下山桩成活率,过去虽有同仁发表过很好的见解,但笔者看到该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近几年笔者走访了一些盆友和部分采桩山农,看到仍有不少新死的下山桩堆在那里。这不仅是对有限资源的很大浪费,而且有些好桩实感可惜。所以,有必要就此问题,从内外两因结合本人与盆友的经验教训,进行进一步地探讨,以减少损失,节约有限的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