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池之旅     
丁付林 《中国林业》2008,(16):26-27
到了长白山,天池是一定要去看的。但能不能一睹她的风采,就全凭你的运气了。因为长白山的天空,仿佛就像孩儿的脸,说变就变。  相似文献   

2.
当你外出旅行,不问导游看植物,你就能知道脚下是什么地方。当你进入工厂,不问厂方看植物,你就知道这是什么工厂。当你进入林海,不问林农看植物,你就知道森林土壤的理化特性和海拔高度等。凡此种种,这都是指示植物帮了你的忙。  相似文献   

3.
鸽子 《云南林业》2011,(5):77-77
如果说,炊烟是村庄的翅膀。那么,我说,树木就是村庄的衣裳。不是吗?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村庄也是一样的,全靠郁郁葱葱的树木来装饰点缀。无论哪一个村庄,那里的树木有多美,那个村庄就有多美。那里的树木有多茂盛,那个村庄就其乐融融其乐陶陶,要多兴旺就有多兴旺。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业产业》2011,(1):106-107
在社会生活中,诚信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而且具有约束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5.
绿化情结———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高福记事贾瑞生崔丹高福捣鼓一辈子的树,从果树到柴树,从荒滩到高山,一干30多年。快退休了,平常素日啥爱好都没有,但一提起植树,就眼睛发亮,他说只要见到绿色就高兴就激动,就忘了患有癌症的身子。怀柔县林业局的干部职工说他这...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黄鼠 乡村三月,沟沟埂埂、山山坡坡上就会窜出无数的黄鼠来。这些土黄色的小东西,约有一柞长,铁锨把那么粗细。细。逮一只关在笼子里,就是乡下孩子的宠物。我小时候就玩过它,但因为是扣在筛子下或栓在门做上的,常常养不过三天,它就会跑掉。  相似文献   

7.
生命开关     
说到生态平衡,自然就会想到生物的繁殖。实际上,每一种生物,除了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之外,还有一种制约因素,那就是它们的生育能力。仔细观察一下生命世界,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即愈低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愈强,例如细菌,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分裂着。而愈高级的生物,其繁殖能力就愈弱,例如人类,那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西岭脚下,汶河两岸,以及更为广大的土地上,野草覆盖着大地,就像大地覆盖了积雪一样,绵密,厚实,葱茏。纤弱微末的野菜就点缀其间,让大地姿容丰富,仪态美好,也会让每个行走在乡间的人感到轻松愉悦。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发送邮件时都要用到“@”,但您是否知道,追溯历史,“@”还有其他方面的发明与应用。中世纪时期,印刷机尚未问世,要出版一本书,每一个单词的每一个字母都得用手工刻出来,很是辛苦。从事这项长时间辛苦誊写刻画的僧侣们就开始寻找减少每一个常用字笔画数的方法。虽然“at”这个单词写起来很短,但它在文本和文件中出现的频率却非常高。于是,僧侣们就想,如果能进一步简化它,写起来就可以更快更容易。结果,僧侣们就在“a”四周画了一个圈,将“at”写为“@”,从而节省了笔画,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11.
一枚硬币,两个面孔。 如果我们将垃圾污染比做硬币的反面,那么它的正面又是什么?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你消耗多少资源,就产生多少垃圾。反过来,你有多少垃圾,就应该转化成多少资源。  相似文献   

12.
苇笛 《湖南林业》2009,(11):34-34
这是一只小巧的盆景,径口约十公分的花盆里,长着一棵树:树不大,也就一尺来高,但青翠的枝叶显得分外茂盛,看一眼,就能感到勃然的生机在枝叶间流淌……  相似文献   

13.
绿色,孕育了生命,充满了希望。森林是绿色的大本营,它维护着地球生命,维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空间。书上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是“氧气制造厂”,生长1吨木材,可吸收1.47吨二氧化碳。我们人类不能没有氧气,森林是最主要的氧气之源。森林还是人类的“绿色水库”,有森林的地方就有水,毁了森林就要闹沙漠;有森林就能调节水,毁了森林要就会发大水,闹水灾。森林是地球巨大的绿色水库,它可吸收全球30%~40%的降水量,对全球的水循环、水平衡有巨大的调节作用。森林又是自然界的“物种储存库”,世界上已经命名的140多万种动植物…  相似文献   

14.
经验主义     
从前,俺老家有一个老汉眼神不好,但棋却下得很好。常常给人指点迷津,只要他在那里,就没有别人说话的机会。有一天,他老伴让他去买酱油,回来的时候看见一群人在街边墙角处下象棋,便过去给人支招.看见墙上有一个黑点以为是一个钉子,就把两瓶酱油瓶往上面一挂,谁知道那个黑点是个苍蝇.就这样老头把酱油瓶全打碎了。老头很生气,很郁闷,于是便拂袖而去。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和丈夫都在信用社工作的缘故,女儿从小就与信用社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女儿从出生起就与我形影不离。我担任信用社主管会计常常加班,于是女儿就成了我的“小尾巴”。“快吃,快吃,我还要到单位做报表呢!”2003年的一天晚上,看着三岁女儿磨磨蹭蹭的样子,我忍不住催促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刘书 《森林公安》2009,(6):44-45
大家都知道苏杭二州秀丽、桂林山水俊美,其实天下美的地方可多了,就拿我家乡的松花湖来说,只要你一看到它,就像是眼前摆放着“葡萄美酒夜光杯”一样,让人醉不思归。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加大了对林区工程建设的投资力度。由于林区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寒冷季节长,林区建筑工程的保温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听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说是有一个寨子,上了年纪的人,都会为自己准备某种树的种子——男人们通常选择云杉或柏树,女人们则喜欢采集白桦和山桃的种子。死者下葬的时候,人们就将树种放在他们的胸口,然后盖上松软的泥土。第二年开春,属于他们的那棵树就破土而出了。租祖辈辈延续下来,那林木就绵延成片,大树荫蔽着小树,白桦杨柳依偎着苍松翠柏,晨风中可以听到它们的合唱,暮雨里会看见它们的舞蹈。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茂兰茂密的森林里,有着太多太多的珍奇,就因为曾经交通不便,一直鲜为人知。在隆冬季节,落叶树早已脱尽每一片树叶,就连那些常绿树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山崖石穴间那些树形怪异的光树枝上,却冒出了如雪的小花,  相似文献   

20.
我还没有起床就听见了鸟叫,叽叽喳喳地在我的窗外热闹着。起床看见老陶正在院里磨刀。“睡得好吗?”他问我。“好极了,一躺下就没醒来,直到这鸟叫……”“这是喜子鸟,春天来,秋天走,我们山上冷,它呆不住。” 吃过早饭,我就跟着老陶进了林子。这片林子不大,就只有—面山,但这和其他的山相比,就明显地看出绿色。在我还未上山之前,就有人告诉我,阿格者村有一个叫陶学强的彝族农民,20年来守护了一片山林,在别的林子遭到砍伐的时候,这片林子却能够保存了下来。想见一见老陶,就是我上山来的主要原因。昨天老陶到县里接我,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