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选育经过 1983年晚季,在本所育种基点南靖良种场的“78130”群体中选到了谷壳呈深褐色的变异株。1984年早季,在重稻瘟病区进行了抗性鉴定,表现抗稻瘟病而不再分离,比“78130”早熟2天,小区测产500.5公斤,同年晚季又回南靖良种场倒种繁殖,综合性状表现比早季更突出,单产471.5公斤。1985年在安溪境内进行多点示范和鉴定,表现良好,获得好评,并定名为“闽科早1号”,1986年起在全省各地进行扩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一、选育经过“47-10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于1983年早季用(卷2×IR58)F_4作母本和省外引进的(窄叶青8号×龙菲313)稳定系杂交,经过多代在南靖船场重稻瘟病点筛选,从中选出综合性好、结实率高、籽粒饱满的稳定单株。1986年早季,小区群体性状表现稳定,1987年晚季在稻麦所试验农场小区品  相似文献   

3.
1999年福建省水稻品种(组合)抗稻瘟病鉴定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各育种单位、各地 (市 )县种子部门提供的水稻新品种 ,从中筛选出高产、抗病、优质、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更好地为粮食生产服务 ,该农技站继续承担省、市、县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鉴定圃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1 参鉴品种 (组合 )省区试品种 (组合 )早季 51份 ,晚季 55份 ,闽西稻区龙岩市区试品种早季 11份 ,晚季 11份 ,上杭县区试品种早季 12份 ,晚季 9份 ,省主栽品种早季 2 8份 ,晚季 2 5份 ,早、晚稻共 2 0 2份作早晚稻瘟病鉴定品种 ,诱发品种用高感稻瘟病的品种 ,早季浙 884 ,汕优 77,晚季汕优桂 32 ,汕优6 3,珍优一号混合播种…  相似文献   

4.
“满仓515”系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以籼稻品种和粳稻材料杂交育成的早籼中迟熟早、晚兼用型优良新品种。具有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态好、成熟期转色佳、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时性广、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1991年~1993年在南靖县及漳州市各县(区)试种、示范共22万亩,显出较强的增产优势。一、示范产量表现 1991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11个试点平均亩产439.94公斤,比对照“78130”增产8.59%,居第一名。1991年晚季,南靖县良种场繁殖良种90.34亩,平均亩产481.3公斤。 1991年晚季,在南靖、龙海、长泰等地试种示范1200亩,亩产均在500公斤以上。1992年该品种在漳州市的面积迅速扩大,全市早晚两季推广7万亩,仅南靖县早季推广  相似文献   

5.
何志劲 《中国稻米》2011,17(2):58-59
新丰占是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中熟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好、产量高、抗稻瘟病的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晚季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季种植。  相似文献   

6.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组合吉丰优512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丰优512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含稻瘟病抗性基因Pi-1的不育系吉丰A与恢复系广恢512配组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杂交稻新组合,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季种植,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广两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12月,审定通过了119个水稻新品种(见附表)。现据米质分析情况结合产量和市场需求,介绍部分品种,供各地参考。1.丰优207 广西钟山县种子公司利用丰源A与恢复系207配组而成的的感温型中熟组合。桂中地区种植,全生育期早季122天左右,晚季105天左右,株高早季100 cm左有,晚季85 cm左右,每穗总粒130粒,结实率85%,于粒重27 g。外观品质较好。田间种植表观较抗稻瘟病。2000年早季参加自治区水稻新品  相似文献   

8.
经几年种植表现:宁A具有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配合力好,米质优和抗稻瘟病等特点,是一个有利用价值的新不育系。 1980年早季,我们利用本所选育的青紫不育系(珍白A/紫色稻B)为基础材料,与宁B(军协//IR22/竹叶青///珍珠矮/温选青//温选10号/包胎矮)进行杂交。并以宁B为轮回亲本。每年早、晚二季连续回交转育,每季种植11~22个株系。在田间严格选择株系的基础上,特别注意选取柱头外露率高、颖花花药瘦小、白色呈水渍状半透明,抽穗整齐的单株。再经室内镜检复查。选取全不育、典败花粉粒多的优良单株进行杂交。轮回亲本注重选择柱头外露率高,抗稻瘟病好米质优的优良单株。经过七代连续选择回交转育,基本上完成核置换,植株性状和宁B相似。1984年早季选取性状相似的四对株系  相似文献   

9.
今年早季在南靖县良种场进行水稻品种(材料)抗稻瘟筛选鉴定。由于该场为非典型稻瘟病病区,虽于分蘖盛期到该县典型重病区船场公社西坑大队挖了2000余株严重病株(汕优3号、红410及桂朝3号等品种)插入诱发行,但发病仍不充分。晚季抗病鉴定点移到南靖县船场公社农科所。该所地处山垅,四面环山,气流不畅、早晚雾露重,土质沙壤、偏酸,是多年来典型的稻瘟病重病区。今年晚季通过增施氮肥,发病仍比较严重。现将筛选鉴定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育成了偏籼型,综合性状好,抗稻瘟强,亲和性理想的亲本“麻85”和“白85”。“麻85”谷壳褐色,具有茎秆粗壮,叶片挺直,根粗根群发达,分蘖力强.单株有效穗12-13穗,穗大粒多等特征特性。穗长可达29-32公分,主穗粒数可达280粒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结实率90-92%。全生育期早季128-132天,晚季125天左右。在高肥条件下栽培,单产可达550公斤-600公斤。但难脱粒,故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麻85”综合性状好,抗稻瘟病强。经多年多地多次人工接种鉴定,对稻瘟病具有强的抗性。1987年和1988年反复进行了人工诱  相似文献   

11.
一、选育经过“籼128”是省农科院稻麦所以“78130”作母本和“矮梅早3号”杂交,经基因重组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株型理想、高产稳产、抗稻瘟病、适应性强。早季栽培生育期128天左右,晚季125天左右。在厦门、漳州各县和泉州、龙岩以南等平原地区可作双早和双晚,其它地区可作双晚栽培。二、产量表现 1988和1989两年参加省区域试验均获第一名,亩产分别为400.9公斤和425.8公斤;闽南稻区试验平均单产463.5公斤,比对照  相似文献   

12.
插植密度与插植苗数对超级稻产量和抗倒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早、晚季以常规超级稻桂农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插植密度和栽插苗数对产量、产量构成和植株抗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栽插密度对晚季水稻产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高密度有利于高产,但对早季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插植苗数对早、晚季的产量影响较小,未达显著水平。(2)栽插密度对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群体颖花量影响较大,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插植苗数对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影响较大,对群体颖花量、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较小。(3)丛、株抗倒力随插植密度的增大和插植苗数的增多而下降。综上所述,对于常规超级稻品种桂农占在高肥力稻田、适宜的施N量和合理的N肥运畴条件下,早季插植密度以24万丛/hm2、每丛插3苗,晚季插植密度以30万丛/hm2、每丛插4苗,能较好兼顾高产、高效和有效防止倒伏。  相似文献   

13.
粤农占是广东农科院水稻所抗病育种室育成的常规籼稻品种。2001年参加广东省非优质组区试,每667m2产量409.31kg。2002年参加广东省优质组复试和华南早籼组初试,每667m2产量分别为475kg和488kg。在广东种植,早季全生育期约128天,晚季翻秋种植约110天。早季米质达到广东省标优质一级和部标优质二级。田间中抗稻瘟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粤农占简介@廖耀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陈钊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2014,(6):82-83
五优321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五丰A和恢复系广恢321配组育成的感温型高产、抗稻瘟病三系杂交稻新组合,适宜广东省粤北和中北稻作区早、晚季种植。该组合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3007。  相似文献   

15.
一、选育经过泉糯101于1981年早季用~(60)Co-r射线2万伦琴照射[(科薏稻×珍汕97)×(IR_(24)×7-52)]F_1干种子,M_1F_2小本种植,种子成熟时混收主穗种子,晚季M_2F_3单本种植2880株,共选择变异单株71个。1982年早季种植M_3F_4,单本插,每小区48株,从入选的71个单株后代中选留12个株系,晚季单本种植M_4F_5,每小区96株,通过测产、考种、结合田间抗性表现,选留优良株系3个。1983年早季(M_5F_6)继续加代选择、测产,并进行多点搞瘟鉴定。其中以M11010-1-7-1产量最高,抗性较强,其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6.
 对早籼/早粳、早籼/中粳、早籼/晚粳、中籼/中粳和中籼/晚粳五种配组方式不完全双列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表明,株高、剑叶长、主穗长和主穗总粒数等性状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较强,F1性状平均基因型值预测认为,早籼/晚粳和中籼/晚粳杂种株高过高和抽穗偏迟,早籼/早粳配组生育期过短和穗小粒少,综合性状以中籼/中粳和早籼/中粳方式较为优良。F1性状间显性相关分析表明五种配组方式在株高、抽穗天数、剑叶长、主穗长和主穗总粒数五个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籼粳杂种表现的德大粒多同时伴有植株偏高、抽穗延迟和剑叶过披等倾向,但这种关联性在早籼/早粳或中籼/中粳配组中程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1.矮秀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品种来源 :丰矮占1号//新麻占/七秀占。晚季全生育期113天左右 ,比粳籼89早熟3天。稻米外观品质为晚季一级至特二级。高抗稻瘟病 ,抗性频率中B群、中C群和全群均为100 % ,病圃穗颈瘟为1级 ,中抗白叶枯病 (3级 )。缺点是穗基部谷粒成熟较慢 ,纹枯病较重。2000、2001年晚季参加省区试 ,平均单产分别为435.2kg/667m2和436.2kg/667m2,比对照粳籼89分别增产6.86%和2.55%。适宜广东各地晚季种植和粤北以外地区早季种植。2.粤农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  相似文献   

18.
“闽泉2 号”产量结构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闽泉 2号是泉州市农科所与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协作 ,用高丰 85和大穗型中间材料 730杂交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理想 ,穗大粒多 ,丰产潜力大 ,抗倒伏 ,抗稻瘟病。于1998、1999年参加省区试 ,2 0 0 0年通过泉州市审定和福州市生产示范鉴定 ,同时在泉州、漳州等地示范种植 1 33多万hm2 。为了充分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进一步提高产量 ,本文对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对产量贡献大小 ,并据此对高产栽培技术作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998年晚季在全省有代表性地方设立 14个试验点 ,每…  相似文献   

19.
分别对青六矮1号→绿珍占8号→绿源占衍生系统早季性状和晚季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早季产量和食味品质与15项农艺性状和9项品质性状均不存在显著相关,着粒密度与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不完善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粒型呈极显著正相关;2)晚季产量与结实率、穗长和剑叶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2叶长和倒3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倒2叶宽和倒3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品质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1)早季垩白度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负线性关系;2)晚季穗长因子对产量有极显著正线性关系;整精米率因子对食味品质有极显著负线性关系。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南籼稻早晚兼用型品种(系)同一套品种(系)早季种植和晚季种植时,大多数性状及其相互关系有显著差异,同一套育种材料在早季和晚季的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式有显著不同。讨论了供试材料品种改良的综合育种指标。  相似文献   

20.
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指导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品种的进一步遗传改良,2007年早季和晚季在广州进行大田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考查黄华占及其衍生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整合黄华占及其衍生品种在南方稻区省级水稻区试结果,构建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的早季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倒2叶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6和0.825;与每株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5。早季总粒数因子增加1个单位,产量增加3.17个单位。晚季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4;食味品质与剑叶长、倒2叶长、倒3叶长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794和0.831。晚季剑叶宽因子减少1个单位,产量增加2.06个单位。广州地区优质稻核心种质黄华占及其衍生系统理想模式早晚季有所不同,早季应注重选育大穗、长穗、较长上3叶的株(品)系;在晚季应注重较高千粒重和较窄上3叶的株(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