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积极改造現有茶园,大力开辟新式茶园,是当前茶叶大跃进中的兩个主要环节。兩个环节需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大力供应茶树种苗的问题。茶树系多年生植物,种下去至少几十年,进行品种更换是比較困难的。因此,在发展新茶园与补植旧茶园中必須大量供应优良品种的种苗,这是茶叶增产的物質基础,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信阳地区是我省茶叶的集中产区,全区茶园总面积达20多万亩。近年来全区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平均亩产低、质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老茶园面积大。据统计,全区老茶园面积约占茶园总面积的30%,部分老茶园树势衰败,零星分散,亩产仅5公斤左右。另外,还有一部分未老先衰的茶园。为把这些低产茶园改造成为高产茶园,自1979年始,笔者与有关同志在新县进行了改造低产茶园的试验。实践证明,改造低产茶园比发展新茶园投资少,见效快。发展一亩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南涧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南涧县实施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补助项目的4个示范产业之一,通过科技入户指导推广低产茶园改造,茶树病、虫、草害防治,茶叶产品初制加工等实用技术,使南涧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南涧县茶园面积达10.8万亩,其中采摘面积83620亩,采摘面积比去年增加5620亩。全年共完成茶叶产量4320吨,比去年同期3883吨增加437吨,增幅11.2%,实现总产值2.4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5,(10)
萧山市许贤乡丁家庄村何关祥,承包村级集体茶园32亩,自1983年以来,茶叶生产连年获得高产高效,1993年,除台刈更新8亩茶园尚未采摘外,24亩茶园共产干茶4300公斤,总收入54600多元。亩产干茶180公斤,亩值2275元,比本地区茶叶产量产值均高出1倍还多。何关祥自1968年开始就在村办茶场从事茶叶生产,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经验。他经营茶园能够高产优质的主要奥妙在于优化组装技术。  相似文献   

5.
茶是余庆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余庆现有茶园18.2万亩,其中绿茶10.2万亩,小叶苦丁茶4.2万亩,白茶3.8万亩。本文对茶园立体采养技术模式及其效应进行阐述,具体分析了该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及相关的管理技术,介绍了高密度留养栽植方法,通过高密度留养种植以平衡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方式,便引起了茶叶行业各方面的兴趣。茶园立体采养技术对茶园茶叶产量的影响。表明立体生态茶园具有合理优化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提高茶叶种植户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低产茶园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产茶园改造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栽培技术改善茶园的生产条件、生态条件,重新塑造培养良好的丰产型树冠,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龄,达到茶叶优质、高产、高效之目的。实践证明,改造低产茶园比发展新茶园投资少、见效快,一般当年改造,第二年可采摘,三年后产量成倍增长。因此,改造低产茶园,对于加快茶叶产业开发步伐,迅速提高茶园的单产和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施用有机肥料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园中增施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有利于茶树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同时,还可以解决某些元素的拮抗作用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我市茶园土壤多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应以增施有机肥为主。近几年来,我市累计推广使用有机肥近10万亩,比习惯施肥亩增近  相似文献   

8.
低产茶园改造是目前提高茶叶产量和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必须根据低产茶园的成因及其不同表现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根据代溪镇多年来低产茶园的改造经验,低产茶园改造的技术措施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龙陵县低产茶园改造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产业是龙陵县一大支柱产业,目前茶叶产业的现状一是产量低,二是品质差,三是效益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对茶园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通过改造达到提质增效。作者论述了低产茶园改造的主要行政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建敏 《农技服务》2009,26(7):120-121
低产茶园的改造是提高茶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从改土深翻、改造树冠、改园换种等几方面介绍了低产茶园的改造技术和改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云南大叶茶加工数据化控制系统设备,可采用企业现有机械及设备进行改造,避免机械及设备的浪费和增加企业负担,投资少,见效快。茶叶是云南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云南茶叶从新中国诞生到现在茶园面积由30万亩发展到595万亩,茶叶产量由2500吨增加到2015年的36万吨,从全国排名第六、七位上升到第一、二位,实现了中国茶叶由东南沿海小  相似文献   

12.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茶叶产业继续做大做强200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达3.35万亩,其中良种茶园1.85万亩,占55、2%。茶叶产量817吨,茶叶年产值达7036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358、9吨,产值5025万元。  相似文献   

13.
茶产业是湖北省秭归县半高山地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该地茶园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以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为主,导致茶叶种植分散、品种比较杂、茶叶产量低、茶农收入少。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改造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茶叶产量的提高与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十二五"期间,秭归县梅家河乡改造完成一批老茶园更新,面积约213.33 hm2,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茶产业发展情况有很大改观。基于此,本文以秭归县梅家河乡的低产茶园为例,对该乡低产茶园的低产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为茶园改造、确保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正现阶段,大部分茶场内部的旧茶园都展开了改造作业,集中表现在改土治水、修剪、补植缺丛以及彻底毁园等多个方面,以期能够实现改造目标。然而,实际的改造效果并不理想。综合考虑旧茶园改造的实际情况,对旧茶园改造优势加以借鉴,有效地克服存在的缺点,并组建旧茶园改造技术小组,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全新的旧茶园改造措施。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加强旧茶园改造的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旧茶园改造技术重点阐释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缙云县传统的经济作物,过去以生产炒青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茶叶购销体制改革后,各茶厂、茶场之间恶性竞争现象增多,大宗茶效益下滑,导致许多茶场停产,茶园荒芜,县茶厂破产倒闭。九十年代中后期,名优茶生产技术在全县得到推广普及,在名茶高效益的拉动下,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开始恢复,大面积的低产茶园得到改造,名优茶产量逐年增加,大宗茶产量逐年下降,茶叶效益倍增:至2005年,全县茶园面积34640亩,茶叶总产量622吨,产值6005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4%。全县有近两万茶农在茶叶产业化中得到实惠,茶叶产业已成为缙云县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6.
茶产业是大田县"54321"优势农业产业群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已有茶园面积2.768万亩(其中高山茶面积2.5万亩),采摘面积2.15万亩,茶叶年产量2922吨。茶叶加工厂66家,茶叶年产值达7729万元,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  相似文献   

17.
通源乡是嵊州市重点产茶乡镇之一,全乡13个行政村都生产茶叶。近年来,该乡农户利用荒山坡地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分批改造老茶园,发展新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乡可采茶的面积已达8000多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年产茶叶200万千克,总产值达16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收入就达7500多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展优质、高产、生态的茶产业,提高白云乡茶叶市场竞争力,2015-2018年白云乡在省市县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重点茶区内实施低产茶园改造技术面积150 hm2,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和生态效益。文章根据白云乡茶叶生产现状,分析了白云乡茶园低产原因,提出改园保持水土,改土、改树、改品种以及加强改后茶园的科学管理等改进措施,茶园改造后茶叶产量、质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茶叶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也是全面打造最美"多彩贵州"的五大名片之一,大方县是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42个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来,大方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大力发展贵州茶产业,打造"最美茶乡"的契机,以大方县历史名茶"海马宫"贡茶和"九洞天仙茗"名优绿茶为突破口,建设高山生态有机茶示范县,全面推进大方茶产业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大方县茶园面积9.41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2万亩,幼龄茶园8.21万亩。茶叶产量80吨,产值800万元。其中,名优茶叶产量15吨,产值240  相似文献   

20.
茶叶是绿春县的一项传统支柱产业,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5万亩,总产量7500t,实现总产值7500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577元。全县种植茶叶2万户,受益13万人,面积、产量均占红河州第一位,是云南省主要产茶县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