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令玲  胡玫 《淡水渔业》1979,(10):34-34
尼罗罗非鱼试养效果评议会议于1979年10月9—10日由国家水产总局长江水产研究所主持在湖北省沙市召开。国家水产总局王友直处长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36个单位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湖北等省市部份水产主管部门,科研及生产单位的代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湖北沙市市科委也应邀派员出席了会议。到会代表共49人。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繁殖技术要点尼罗罗非鱼自1978年引进我国大陆以来,在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迅速推广至全国各地,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为了使养殖者更好地掌握其繁殖技术,现归纳其技术要点如下:一、亲鱼选择:尼罗罗非鱼亲鱼要求体质健壮、体型好、体色光亮、无...  相似文献   

3.
奥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罗非鱼亲本种质退化、繁殖力下降、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优质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广西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2种亲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工厂化高产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体型好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高纯度亲本,并利用40亩池塘每年生产杂交奥尼罗非鱼4000万尾~6000万尾,…  相似文献   

4.
大连市科委于1985年12月3日在金县对罗非鱼大面积海水养殖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这个项目是大连市科委下达的,由大连水产学院、金县水产研究所、新金县水产研究所和石河镇北海水产养殖场在1983年金县董家沟盐场贮水池海水养殖罗非鱼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尼罗罗非鱼种用传统的培育方式多是和鲢、鳙、鲤混合培育,产量低,且罗非鱼种占产量比例较小,满足不了工厂化养罗非鱼的需要。为此,1990年在中原油田水产公司用4口池塘4.5亩,进行投喂配合饲料,用微流水养鱼法单养罗非鱼种试验。经过115天的饲养,平均亩产罗非鱼种1890千克,平均规格55克/尾,平均亩产值11340元,亩盈利达6890元.投入产出比为1:2.5。饵料系数1.4.1990年10月经过了中原油田科委、市水刑局验收鉴定。  相似文献   

6.
孙日东 《水产科学》1986,5(1):F002-F002
大连市水产学会养鱼学组于1985年11月29~30日在新金县皮口镇召开养鱼学术会,大连水产院、校、市、县、区水产局、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养鱼科技人员29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就近两年来我市发展淡水养鱼、推广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高产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互通了信息。  相似文献   

7.
尼罗罗非鱼具有食性粗杂,生长快,群体产量高,繁殖力强,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等优点。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没有一般淡水鱼类的泥臭味,因此深受群众的喜爱,也深得养鱼者的欢迎。但是尼罗罗非鱼不耐寒,特别在桂北地区无法越冬。柳城县鱼种场为解决尼罗罗非鱼亲鱼越冬问题,在该县南村水产场场内一处温泉的出水口处,  相似文献   

8.
今年八月初,广西水产研究所把体长为二至四厘米的罗非鱼(其中多数为莫桑比克罗非鱼,少数为尼罗罗非鱼)五十万尾,分别放入邕江老口段和左江崇左江段,首次作罗非鱼江河放流增殖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由厦门市水产局和厦门市科委下达,集美区农业局承担,图业水产化戾品种繁育场实施的《红罗非鱼制种技术开发溉题,通过了厦门市水产局和厦门市科委组织的鉴定委员会的评审鉴定。1995年5月,厦门市集美区水技站、驾业水产优良品种繁育场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引进不同地区的红罗非鱼苗种进行培育繁殖比较,并成立“红罗非鱼制种技术开发”课题组,同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1997年报列厦门市水产局科技项目,1998年6月厦门市科委列入市科技发展指导性计划项目。经过四年多的定项选育,选育出了种质好、生长速度快。体色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10.
用生物灵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网箱饲养尼罗罗非鱼、移德鲤、罗氏沼虾。试验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增产41.07%,移德鲤增产53.43%,罗氏沼虾增产55.42%。生物灵对3个水产养殖品种的促生长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渔业纵览     
又一新的罗非鱼养殖品种诞生———夏德全院士又培育出高雄性率奥尼杂交鱼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我国驻埃及大使馆的帮助下,从埃及农业部水产中心实验室引进了经他们多代选育的产自尼罗河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苗各5000尾,引进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鱼类遗传育种实验室夏德全院士又对其进行驯化,并进一步筛选和培育,使种内相似系数逐年提高,埃及尼罗罗非鱼种内相似系数从0.644提高到0.827,埃及奥利亚罗非鱼从0.667提高到0.732,这表明引进的罗非鱼种质纯度有了较大提高,杂交试验也表明奥尼…  相似文献   

12.
尼罗罗非鱼为世界各国养殖业中颇有声誉的一个养殖品种。它兼具生长迅速,食性粗广等优良经济性状。我所及省内有关单位于一九七九年将它引入湖南。经两年来的试养观察,已显示了尼罗罗非鱼的优势,引起了我省水产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很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1980年我县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尼岁罗非鱼鱼苗。当年就开始了海水繁殖尼罗罗非鱼鱼苗的试验工作,初步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1982和1983二年海水养殖的尼罗罗非鱼鱼苗主要还是从淡水中繁殖培育的。由于运输和没有进行完善的海水驯化工作,加上鱼苗个体小,鱼塘面积大,敌害多等原因,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14.
17、尼罗罗非鱼(Qreochromisniloticus)选育单位:长江水产研究所。为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38C,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C。具有生长速度快、食性杂、耐低氧、繁殖快等特点,养殖范围已遍及全国。遗传性状稳定。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尼罗罗非鱼既有作为食用鱼养殖的经济价值,更有杂交优势利用价值,奥尼鱼和福寿鱼均是以尼罗罗非鱼作为杂交亲本的。主要缺点是不耐低温、不易捕捞和自然繁殖太快等。我国大多数地区,尼罗罗非鱼的适宜生长期为4-s个月,养殖当年夏花鱼种,成鱼规格一般为150s左右。放养越冬鱼种或早繁…  相似文献   

15.
大庸县罗非鱼场、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湘西自治州畜牧水产局共同承担的“地热条件下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及其渔业利用研究”课题,于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八~三十一日由湖南省农业厅、湘西自治州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大庸县召开了技术鉴定会。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水产研究所将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获得子一代奥尼鱼(暂定名)。奥尼鱼的雄性率高达90%以上,且性成熟较迟,群体产量比福寿鱼、尼罗罗非鱼高12%以上,致死温度可低达5.8一8.3℃。该所已向省内外60多个单位提供了奥尼鱼鱼苗。  相似文献   

17.
广西智能气功研究会科研小组与广西水产研究所育种组合作,进行了智能气功外气对尼罗罗非鱼生长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的方法,对红尼罗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白肌、心肌和晶状体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红尼罗罗非鱼的白肌、心肌和晶状体,分别为2条、2条和3条带,尼罗罗非鱼分别为2条、2条和5条带。两种罗非鱼的白肌和心肌的两条带具有相同的迁移率。红尼罗罗非鱼晶状体的8条带与尼罗罗非鱼晶状体5条带中的第8、4、5条带的迁移率相同。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探索尼罗罗非鱼在我市坑塘精养稳产高产的技术措施及增产潜力,我局从八二年开始进行了初试,在此基础上八三年市科委下达市水产局尼罗罗非鱼增产技术研究任务。精养塘于八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放养尼罗罗非鱼鱼种1358尾。最大的16公分。一般的10公分。小的7公分。平均长度11.5公分。称重95尾。净重7斤。平均个体重36.8克。总重量99.6斤。经  相似文献   

20.
廖国璋 《水产科技》1997,(2):28-32,34
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峡两岸均从国外引进各种罗非鱼(台湾俗称吴郭鱼)进行淡水养殖。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罗非鱼(包括尼罗罗非鱼、莫桑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交种)具有生长快,对水质要求不严格、养殖周期短、肉质鲜美和产量高的特点,深受水产养殖工作者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海峡两岸淡水养殖的主要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