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发育中正常的生理现象。棉花一生形成的蕾铃较多,一般60%左右脱落,其中落铃多于落蕾。落蕾以现蕾后10~15天的蕾较多,落铃以开花后3~7天的幼铃特别是3~5天的幼铃最多,8天以后的棉株很少脱落。有些田块蕾铃脱落达到70%以上,甚至超过80%,严重影响了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上普遍发生的现象,它是棉株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生理调节结果,作者运用植物生长素,微量元素等对棉株生理调节作用原理,研究配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包衣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类包衣剂对抑制棉花蕾铃脱落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以剂型1保铃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单株结铃数高1.9个,脱落率低5.9个百分点,增产籽棉35.6%,皮棉33.3%,纤维长度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棉花种子萌发、健苗齐苗,及对棉花蕾期、花期、铃期调节棉株生长发育、防止棉花早衰和蕾铃脱落、促棉早熟等方面的效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去叶枝对中棉所35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点定期调查,研究了去叶枝对中棉所35蕾铃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去叶枝的棉株相比,去叶枝的棉株蕾铃的总脱落率较高,蕾铃脱落峰期较长.因此在中棉所35的栽培管理中不宜去叶枝.  相似文献   

5.
棉花进入花铃期,此期是蕾铃脱落最严重的时期。棉田农事的工作重点是保蕾、保铃。防治棉铃虫、棉盲蝽及棉花生理性障碍造成的蕾铃脱落,同时也要防治蚜虫对棉株的危害。综合技术方案:①治虫、保花、保铃:亩用优多硼30ml+利玛蕾铃多50g+5%萘乙酸10m1+康宽10ml+3%定盘星60ml兑水30kg喷雾。  相似文献   

6.
进入雨季后,棉株极易发生疯长,引起蕾铃脱落,而及时用缩节胺或助壮素化控可稳定棉株生长,改善株型,多结蕾铃。其方法是:雨季初期棉花初开花时,每亩用助壮素6-8毫升或缩节胺1.5~2克。  相似文献   

7.
枯、黄萎病是棉花的“头号敌人”,人们称之为“棉花癌症”。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混合发生,造成棉田大面积发生严重的枯、黄萎病,发病棉株矮小,叶片变黄干枯,蕾铃脱落,单株结铃数减少,严重时叶片、蕾铃脱落,可使植株成为光杆,造成30%以上减产甚至绝产绝收,且棉花的品质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8.
姬凤琴 《河南农业》2008,(23):23-23
一、症状棉盲蝽对棉花的危害时间很长,从幼苗一直到吐絮期,危害期长达3个月,以棉花花铃期第3代棉盲椿危害最为严重。棉盲蝽以成虫、若虫的刺吸式口器刺入棉株嫩头、嫩叶、花蕾、幼铃,吮吸棉株营养液,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破头、破叶和枝叶丛生等。在棉花各生育期中,受害后的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棉花蕾铃发育顺序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的蕾铃发育是随棉株的各结果枝各节位逐渐生长伸展呈螺旋型上升形成的。如用棉花蕾铃发育日期调查资料在棉株左右分展式显示,可以将棉株各结果枝各节位划分成多种蕾铃发育顺序图及多种圆锥体图。但是何种蕾铃发育顺序及何种棉株圆锥体划分法较符合棉花自然发育规律,尚须深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棉花用科宝为啥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种植密度、气候、单株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其中,单株成铃数是决定棉花产量高低的最重要因素。盛花期是棉花蕾铃脱落的高峰期,蕾铃脱落率一般高达70%~80%。问:引起蕾铃脱落的原因有哪些?答:原因有二:一、生理脱落。由于营养供应不足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棉株生理失调,受精不充分,引起蕾铃内促进生长的内源激素形成受阻,从而抑制生长的激素(脱落酸等)大量积累,在这部分抑制生长激素刺激下,蕾铃柄基部离层加速形成,导致蕾、铃脱落。蕾铃生理脱落一般占脱落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减产的诸多因素之中,蕾铃脱落是棉花减产的重要原因.明确蕾铃脱落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可以减少蕾铃脱落从而获得高产. 脱落原因造成蕾铃脱落有生理脱落、未受精脱落、病虫危害脱落和机械损伤脱落等4种类型.①生理脱落.生理脱落约占脱落量的60%~70%.生理脱落又由以下原因造成,棉株发育不良、生长弱及棉蚜和红蜘蛛等害虫危害造成有机养分制造不足;种植密度大,田间郁闭通风透光差,生长过旺造成养分分配失调;植物激素中减少生理脱落的吲哚乙酸受到抑制而减少、抑制生长的脱落酸增加,使得铃柄与果枝交接处产生离层造成脱落.  相似文献   

12.
一、危害特点棉盲蝽以成虫、若虫刺吸棉株营养液,造成破头、破叶、枝叶丛生和蕾铃大量脱落。棉盲蝽在棉花的各生育期均可为害,但受害表现不同:在子叶期生长点被害,则生长点变黑干枯,不再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1、棉蚜是棉花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过去以苗期为害为主,现在蕾铃期为害也非常严重.棉蚜以成蚜、若蚜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组织细胞,使叶片萎缩变形,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甚至死苗.苗期受害造成叶片减少,植株变矮,生育期推迟;伏蚜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油腻满株或使棉株脱落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一、棉蚜的发生与防治 1、棉蚜是棉花上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过去以苗期为害为主,现在蕾铃期为害也非常严重.棉蚜以成蚜、若蚜聚集在叶背面刺吸汁液,破坏组织细胞,使叶片萎缩变形,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甚至死苗.苗期受害造成叶片减少,植株变矮,生育期推迟;伏蚜为害造成蕾铃大量脱落,重者油腻满株或使棉株脱落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棉花从棉苗出土到吐絮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受棉蚜的危害,但对棉花造成为害的主要是苗蚜和伏蚜,在棉花苗期和蕾铃期是危害的重要时期.棉蚜危害棉花时常成群集中在棉花嫩叶的背面和嫩茎上吸食汁液,严重时叶片皱缩卷曲.棉花苗期受害,植株矮小,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棉苗停止生长.蕾铃期受害,叶片背面布满棉蚜,棉蚜取食时排除大量蜜露,使叶片油腻发亮,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棉株早衰,蕾铃大量脱落,絮期棉蚜发生易造成糖浆花影响棉花品级.  相似文献   

16.
内源激素对棉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生长时间的皖安庆大铃2号、GP75、秘鲁棉和陕白引矮株等4种棉蕾铃中内源激素含量及棉蕾铃脱落率.结果表明,棉蕾铃中内源激素与脱落率具有强相关性,不同内源激素也具有交互作用,棉蕾铃中细胞分裂素(ZR)、生长素(IAA)、茉莉酸类茉莉酸(JA)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与脱落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棉花生长中后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旺盛生长阶段,也是棉花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此期多高温多雨天气,以致于棉铃虫、棉盲蝽、棉叶螨、伏蚜、枯萎病、黄萎病和铃期病害等发生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就会严重影响棉株生长发育,引起蕾铃大量脱落,造成减产。因此,必须加强病虫监测,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确保棉花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18.
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黄萎病为检疫性病害,可造成大面积的棉株死亡,蕾铃脱落,严重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长,是当前对棉花危害最重的病害。其发生之快,令人堪忧,如1997年全国普查时发病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12%,而到2007年迅速发展到50%-60%。  相似文献   

19.
一、危害与症状 枯萎病在棉花苗期就可发病,并引起大量死苗,在中、后期发病的棉株大多生长缓慢,重病株逐渐枯死,轻病株蕾铃脱落严重,成铃少,铃小,衣分低,衣指和子指下降,纤维变短,强度变差,棉花产量和品质均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症状 棉叶螨的成螨、幼螨主要集中在棉花或其它寄主植物的叶背,刺吸细胞汁液,被害初期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受害加重后斑点连片变为紫红色。危害严重时叶背面及主秆、枝叶间布满丝网,叶片由下而上干枯脱落,棉株成为光秆,棉花蕾铃因养分供应不足大量脱落,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