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造林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增加我国林木覆盖面积最有效的方法。在造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树木种植的密度需要良好的掌握,因为林木种植的密度与我国林木成活、成材的概率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相应的造林工作技术人员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明确造林的密度对于林木生长的影响,本文就对造林密度对于林木的质量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提高从业人员对于此问题的认知程度,促进我国林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翠花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68-68,174
营造林是我国当前改善生态环境及提高造林效率的主要方式。在造林过程中,造林密度十分重要,能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及质量产量造成重要影响,为此必须对造林密度慎重考虑。本文从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出发,对营造林密度与树木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简要分析,最后对营造林密度对树木生长的质量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刺槐不同造林密度(规格)林木保存成活情况的调查,发现不同造林密度(规格)对林木的保存及郁闭情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更新造林是加速我国林业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营林模式。随着人工造林范围不断扩大更新,造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进行山区林地更新过程中,对造林密度和造林方法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山区林地的覆盖率,提高林木质量,保证林木健康生长,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在林木栽植过程中一定要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然后确定山区林地更新造林方式,促进山区林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论述了造林密度和林木生长的关系,然后论述了山区更新造林常用的方法,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采用固定标准地和标准木法,在瘠薄立地开展杨树造林试验,分析不同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量的影响和不同造林密度对材种出材量及木材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造林密度的大小与树木的生长速度有很紧密的关系,造林密度必须要根据地理条件环境以及树种的差异去确定。假如造林密度过大,不但会消耗过多的人力与物力,所需成本大,而且造林密度过于稀疏形成树林的速度也会加慢。基于上述考虑,必须要详细的分析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包括直径,成活率,生物量以及根系生长等诸多方面,并且还要研究一下如何制定合理的造林密度计划,为以后的森林经营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正>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颁发的《造林技术规程》中提出了中国主要造林树种的适宜造林密度。但是,由于各地地域、气候条件及树种等因素的影响,造林密度有所不同。因此,营造人工林时必须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产生最佳效益。一、明确造林密度的重要性在现在的植树造林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种植密度进行具体分析,要根据种植树种的特点和习性、种植地域的  相似文献   

8.
树木的生长与造林密度密切相关,造林密度要根据立地条件、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树种来确定。密度过大,耗费人力物力,抚育成本大,而过于稀疏则成林慢。基于此,分析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包括树高、直径、成活率、干材产量、生物量、干材质量及根系生长等方面,以及如何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为合理经营森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造林密度与林木直径的生长、成活率以及成材率、人工林效益发挥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了确定造林密度要在国家有关造林技术规程指导下,根据造林树种、造林林种、造林地立地条件以及造林技术措施的成熟度和造林投资等种种因素,综合分析后科学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造林密度与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之间的关系,测定福建省明溪13年生不同造林密度南方红豆杉的生长和干形形质等指标,分析造林密度与生长和干形形质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综合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显著影响林分11个生长形质指标和综合得分值。南方红豆杉不同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1 800、2 400、3 000株/hm~2造林密度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3 600株/hm~2的林分处于竞争期的自然稀疏后期。不同造林密度南方红豆杉林分林木分级显示,目前只有3 600株/hm~2造林密度出现Ⅴ级木。因此,营建南方红豆杉人工材用林合理造林密度为3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造林密度对油松枝条生长的影响,于甘肃省正宁县进行了田间试验,比较了5个不同造林密度下油松试验林林分特征、枝条数量及枝条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密度会对油松试验林林分特征、枝条数量、枝条生长情况造成显著影响。其中造林密度为630~840株/hm2时,油松试验林长势较好、枝条生长较为理想,是适宜当地的油松试验林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2.
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包括对树高、直径、成活率和成材率、干材产量、生物量、干材质量、根系等方面的影响,以为植物造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怀容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37-139
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季节对台湾扁柏造林成活率、早期的地径、苗高生长有着极显著影响,在福建省邵武市的最适宜造林季节为1~3月份,造林成活率最高,达96.8%~97.4%,苗木生长也较快;12月份造林成活率低,只有88.2%,但苗高生长最快。不同的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有着极明显的影响,其树高、单位面积蓄积、单位面积干生物量均较造林密度为1100株/hm2的林分大;树高生长、单位面积蓄积、单位面积干生物量与2500株/hm2的林分间无显著差异,胸径生长明显高于2500株/hm2的林分。因此,综合考虑造林效果与造林成本,台湾扁柏最适宜造林密度为16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正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一、造林密度确定的密度1、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5.
正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材种的价格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其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上蓄积量逐渐减小;林分密度越大,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林木个体或群体生长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的现象,反映出林分密度对林分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作用,称为密度效应规律。一、造林密度确定的密度1、根据配置方式确定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6.
正1.造林密度1.1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1.1.1密度对直径生长的作用还表现在直径分布上。直径分布是研究林木及其树种结构的基础,在林分生长量、产量测定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1.2在一定的树木间开始有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这个作用的程度是很明显的。1.2密度对干材质量的作用造林密度适当增大,能使林木的树干饱满(尖削度小)、干形通直(主要对阔叶树而言)、分枝细小,有利于自然整枝  相似文献   

17.
营造林是当前改善生态环境一种主要方法,在造林的过程当中,造林密度的地位非常重要的。造林密度的合理与否,对林木生长发育、产量影响很大,所以一定要对造林密度进行科学、谨慎的处理。通过对营造林密度和林木生长发育间的相互关系的简单分析,总结合理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措施,以期在营林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苗木质量对于营林的质量以及造林之后林木的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栽植不同规格的苗木,即不同规格的1a生苗和1a生平茬苗,对其进行造林,研究其造林以后林木的生长状况。结果显示,使用不同规格的苗木5a以后其树木的胸径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有关林木的蓄积生长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且使用规格较高的1a生平茬苗造林后树木生长状况较好,值得在今后的造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四倍体刺槐不同栽培模式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四倍体刺槐不同栽培模式人工林的物候、生长量、林地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刺槐在冠幅、新梢长、叶面积3个生长指标大于本地刺槐,适宜作绿肥植物,且以5月20日至6月26日之间刈割较为适宜。造林密度2 475株/hm2的四倍体刺槐与本地刺槐混交栽培模式林木生长适中,全年需水量较少,在研究地可广泛应用;造林密度825株/hm2的四倍体刺槐纯林栽培模式林木生长较快,全年需水量适中,可在研究地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应用;造林密度3 300株/hm2的四倍体刺槐纯林栽培模式全年需水量较多,不宜在研究地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林起艺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152-154
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季节对凹叶厚补造林成活率、早期的地径、苗高生长有着极显著影响。在福建省大田县的最适宜造林季节为2月份,造林成活率最高,达到96.6%,苗木生长也较快;12月份造林成活率较低。但地径、苗高生长均最快。不同的造林密度对林木生长有着极明显的影响,凹叶厚朴最适宜造林密度为1100株·hm^-2,其胸径、树高、单株干生物量均较造林密度为1600株·hm^-2和830株·hm^-2的林分大。4种不同的施肥措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月份施放腐熟的鸭粪0.5kg/株,10月份施放K肥0.1kg/株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