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伟 《农技服务》2012,29(2):201-202
从施工前准备,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的挖掘,苗木运输和假植,苗木种植前的修剪,树木种植和大树移植等方面总结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全国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资源分布与主产地资源现状,确定前胡药材最适种植区域以及白花前胡最佳种植方法,本研究对白花前胡的安徽、贵州、四川、浙江、重庆、湖南和湖北等主产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收集了46份样品进行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各大产区白花前胡质量达标情况及稳定性差,其中以安徽千岛湖、贵州地区稍好;以安徽千岛湖产区的仿野生种植和贵州产区的新开林地人工种植为当前较适宜的种植方法,所产前胡药材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3.
魔芋种球田间越冬控制软腐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种球在大田越冬(冬前种植)和当年生产的种球在大田越冬后第2年开春挖出再种植的(开春后种植)方法,探索控制魔芋软腐病的方法。结果表明:入冬前种植的软腐病发病率比对照(入冬前挖回种芋放置于屋内楼板上,第2年开春后种植)低19.1个百分点;开春后种植的比对照低20.4个百分点。2004年与2003年相比,入冬前种植的软腐病发病率上升0.6个百分点,开春后种植的上升2.5个百分点,对照上升13.8个百分点。统计分析表明,冬前种植和开春后种植的软腐病发病率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乡土野生草本植物毛白前进行繁殖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一系列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总结,提出毛白前规范化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吴忠地区园林植物反季节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总结了吴忠市反季节植树的关键技术措施,并对植物材料的选择、苗木运输、苗木假植、种植前土壤处理措施、种植前树木修剪及种植后的养护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北方城市反季节绿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贺冬梅 《现代农业》2014,(12):27-29
通过不同水肥耦合条件下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得出,收获前后土壤全氮含量变化比较显著,其中除处理1较种植前土壤全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处理均呈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碱解氮变化幅度均较大,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全磷变化幅度均较大,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速效磷变化都比较平稳,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下降趋势。收获前后土壤全钾变化都比较平稳,所有处理较种植前均为增长趋势;收获前后土壤速效钾变化范围较宽,其中除处理3较种植前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余处理较种植前均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1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分析1.1整地大豆种植以深松为主,前茬的品种对大豆种植有很大影响,根据前茬种植种类的不同,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若前茬种植大麦,种植大豆时可运用浅翻深耕的方法,秋季要整地、起垄、施肥等措施,利用秋雨,防止春季干旱。无论哪种种植方法,都要做好整地工作,大豆对土壤要求高,农民播种前要仔细进行整地,对土壤进行深耕,将大块石头挑拣出去,此时可施加基肥,然后耙平,适当的深耕可以减少大豆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高纬寒地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处高纬塞地的黑河地区种植玉米产量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表明:玉米种植产量低的主要因素为气温低、有效积温少;大豆前茬除草剂药害;越区种植,管理粗放;抗旱、排涝能力差等。要想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就要尽快培育出早熟、高产玉米品种,解决好大豆前茬药害及越区种植和管理粗放等问题,尽快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新县玉米高产示范区创建前的基本情况,分析认为其玉米高产示范区创建前区域玉米种植存在着的施肥量不足,产量较低;耕作制度不良,种植密度不合理;玉米纹枯病比较严重,对病害防治不够等问题。通过进行玉米新品种、肥料、种植密度、病害防治等对比试验示范,提出了推广优良品种、规格化种植、集成高产技术、适当轮作等增产增收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寒地区“前薯后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薯后菜”种植模式是北部高寒地区的一种前茬种植早熟马铃薯,后茬复播大白菜的新型种植模式。该模式已在大同市南郊区近郊大范围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12000多亩,两茬作物亩产值30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前薯——马铃薯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选用系薯一号、费乌瑞它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对西藏10个青稞品种(系)种植前后籽粒组分含量进行分析,以期为青稞加工原料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后籽粒中水分、脂肪及粗纤维含量高于种植前;淀粉、蛋白质及灰分含量种植前后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正前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按其开花的颜色不同,可分为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前胡为常用中药材,多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咳痰黄稠等症的预防和治疗。野生前胡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种植前胡不仅能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要,也是山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种植收益的有效途径。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土地  相似文献   

13.
有机、特别与常规种植体系对小麦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溧阳设立了田间定位试验,对有机、特别、常规3种种植体系小麦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及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小麦的生长期有机种植体系比特别和常规种植体系的土壤肥力性质稳定、变化幅度小,种植前相比,成熟期的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常规种植体系土壤pH值及基本养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变化较有机和特别种植体系大,种植前相比,成熟期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均有所减少;特别种植体系各项土壤指标基本介于有机和常规种植体系之间,因此,有机种植体系在小麦生长期中维持了土壤肥力的稳定,并有效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莼菜种植前准备、种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总结前人经验、调研生产实际,形成一套莼菜生态高产种植技术规范,以期指导莼菜生产。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黑皮果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前准备、适期种植、田间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黑皮果蔗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从事绿化工作的经验,介绍了银川地区园林绿化工程反季节种植的关键技术:通过从植物材料的选择、苗木的假植、种植土的处理、苗木的运输保护、种植前的修剪及种植与养护等方面严格把关,可以提高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一、播前准备 1.油葵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重壤土及轻壤土中均能种植,也可在盐碱地、瘠薄地上种植。前茬以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为好,避免重茬。豆类、油菜因感染菌核病,避免作前茬。轮作周期4年以上。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植过程如何管理才算科学,如何种植才算有效,是我国目前玉米种植中所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从玉米种植的播种前、播种中、播种后3个种植阶段出发,探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技术,为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淮北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该文结合淮北地区种植情况总结了夏玉米高效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管理、配方施肥、灌溉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去雄、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晚收等要点,给玉米种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就玉米种植中播前准备、种植管理、疾病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优化玉米种植质量、提高收益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