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曙箣竹为研究材料,通过不同光照条件下盆栽曙箣竹的生长状况及生理指标分析,探讨光照对曙箣竹生长及观赏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温室全光照下曙箣竹新增叶量达到最大值,为11片,25%遮光下增量最少仅有3片;在50%光照条件下曙箣竹的平均主秆增长量较大为4.48 cm,25%遮光下增长量最低为1.63 cm;(2)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质量分数均随遮光强度的增加而增长,以25%光照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为最高,分别为全光照处理的106.3%、101.9%、110%;叶绿素a/b比值下降,以25%遮光降幅最大,与对照差异显著;(3)随着时间的延长,50%光照下SOD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25%光照和全光照的SOD活性均呈逐渐增大;50%光照和全光照的POD活性变化呈现相反的现象,前者逐渐减小,后者缓慢增加,25%光照下则是先增大后减小。综合测定指标与观察结果显示:当光照强度为50%不仅促进曙箣竹的生长还有利于观赏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野鸦椿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和光合生理特性,探讨野鸦椿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遮光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全光照,遮光30%、60%和90%),研究野鸦椿幼苗的生长、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生理指标和光合日变化等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野鸦椿幼苗的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以遮光60%的苗高、地径、根长、根幅的增幅最大;遮光30%、60%处理下其生物量积累较多,植株长势良好,叶色较深;遮光处理后,野鸦椿幼苗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Chla+Chlb)的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降低;遮光处理使野鸦椿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使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遮光30%、60%处理条件下,叶片中MDA的含量显著低于全光照和遮光90%;随着遮光程度的加强,光合速率不断下降,以遮光30%处理下光合速率较高。因此,在育苗生产中,建议有效辐射强度保持在遮光率为30%~60%的范围,可培育出优良健壮的野鸦椿苗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4个遮光处理(即全光照、遮光度50%、遮光度70%和遮光度80%)下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1年生大田播种育苗苗木保存率以及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苗苗木保存率随遮光度的递增而增加;遮光度为80%的处理下,苗木保存率最高,达到了80.5%,而全光照时则反之,仅有16.2%;南方红豆杉幼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随遮光度的递增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不同遮光度间苗高、地径生长差异均极显著;80%遮光度下南方红豆杉大田播种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设置了4种不同的遮光处理(全光照、遮光度40%、遮光度60%、遮光度70%),探讨不同遮光度对赤皮青冈播种育苗苗木存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度对赤皮青冈苗木存活率和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遮光度达70%时,其苗木存活率、苗木高生长与地径生长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
通过搭建遮荫棚设置3种不同的光强,模拟森林幼树生长的旷地(0%shade)、林隙(40%shade)、林下(80%shade)不同光照环境,比较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揭示油松幼树对不同光环境的适应性对策,从而为华北地区人工林的近自然化经营和天然更新提供抚育间伐的理论依据。经过一个生长季节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幼树的光合作用能力在40%遮光程度下值最大,在全光照条件下受到抑制,油松幼树在遮阴初期,光合能力减弱不明显,当遮阴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光合能力迅速降低。遮光条件下油松幼树针叶的性能指数高于全光照条件,40%遮光条件下最大光化学效率较为稳定,70%遮光条件下油松针叶最大光化学效率逐渐降低。全光照条件下PSⅡ捕获能量从Q_A传递到Q_B的效率逐渐降低,40%遮光条件下PSⅡ捕获能量从Q_A传递到Q_B的效率先增大,后降低。PSⅡ捕获能量从Q_B传递到PSI的效率随着遮光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强光抑制油松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度,在轻度遮荫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强,油松适宜在林隙环境中生存。  相似文献   

6.
遮阳网遮光度对红椎大田播种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了4种不同的遮光处理:全光照、遮光度40%、遮光度60%、遮光度70%,探讨不同遮光度对红椎大田播种育苗苗木保存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度对红椎大田播种育苗苗木保存率和苗木生长有显著影响。遮光度达70%时,其苗木保存率、苗木高生长与地径生长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银叶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幼苗为材料,设置 3 个不同光照处理(分别为林下全光 照、70% 光照和半光照),测定银叶金合欢的各项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其生物 量。结果表明:全光照最有利于苗高和地径生长,在半光照的光照条件下,幼苗生长指标均极低,表明 银叶金合欢不耐阴。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半光照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与全光 照、70% 光照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遮光度下的银叶金合欢的生物量随着遮光度的增加而 降低,在强光照水平下,植株增加了对叶和枝条的生物量分配,在低光照水平下增加了对根的生物量分 配,中度光照条件下植株对根和叶枝的分配则处于两者之间。综合各项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叶片的 叶绿素含量及其生物量的结果,表明弱光极不利于银叶金合欢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以3a生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幼苗为材料,用LI-6400型光合仪测定全光照、40%遮光和70%遮光处理下其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日动态特征,分析比较不同遮光处理对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下,三叶地锦叶片Pn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小叶扶芳藤叶片Pn日变化在全光照和40%遮光处理下呈单峰曲线,70%遮光处理下呈双峰曲线。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Pn日均值、日最大值均在全光照处理下达到最大,小叶扶芳藤在40%、70%遮光处理下Pn峰值分别比全光照下降57.80%、80.24%,三叶地锦叶片Pn峰值下降55.1%、76.86%。随着遮光处理的加重,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叶片Tr均呈下降趋势,40%、70%遮光处理下小叶扶芳藤叶片最大Tr分别比全光照显著下降46.68%、55.60%,三叶地锦叶片最大Tr比全光照处理下降41.48%、74.00%;不同遮光处理下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均表现为全光照70%遮光40%遮光。小叶扶芳藤和三叶地锦较喜光,但对弱光也有一定的利用能力,能有效运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9.
以2 a生金蒲桃(Xanthostemon chrysanthus)幼苗为材料,研究了全光照,50%遮阴,70%遮阴,90%遮阴4种遮阴处理对金蒲桃生长特性、生物量分配、光合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自然光全处理对比,遮光极显著(P<0.01)地抑制了金蒲桃幼苗生物量的积累,遮光处理组叶片数量减少,叶生物量比下降,茎生物量比增加;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和最大光合速率降低,光能利用效率低于全光照叶,强光下遮阴叶的净光合速率保持稳定.上述结果说明:遮阴处理后,金蒲桃在生长特性、生物量分配和光合参数上表现出对遮阴弱光的适应,表明金蒲桃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照条件的优良景观树种.  相似文献   

10.
遮光度对白木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林业科技》2015,(3):110-112
采用遮光网探讨不同遮光度对白木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度75%、50%条件下,白木香种子萌发时间最早,萌发率达到80%以上;自然光(CK)条件下,萌发率最低,萌发时间最迟。不同遮光度对白木香幼苗生长有极显著影响,遮光度75%、50%条件下,白木香幼苗存活率较高,生长较迅速;遮光度90%条件下,白木香幼苗存活率最高,但生长较差;自然光(CK)条件下,白木香幼苗存活率低,生长慢。说明在白木香育苗过程中,适当的遮光能够促进白木香种子的萌发和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