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农业科学》2016,(3):136-139
赣南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形态、建造方式及营建礼俗,是一个地区自然风貌和一个特殊族群伟大创造的成果。赣南建筑作为一种特色的民居形式,具有很强的地域识别性。在现代城市空间打造的过程中,从城市规划、建筑到园林景观都迫切地需要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根"找到,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困境,使城市的居民重新找到"家园"的归属感。本文以江西特色的赣南建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建筑文化,并深入研究赣南建筑文化在现代城市空间中的运用,为现代城市建设找到其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刘小英  张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4,(12):2909-2912,2922
虚拟校园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方面,通过虚拟校园,人们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即可了解校园整体风貌。以攀枝花学院主体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SketchUp构建三维模型,应用GIMP进行纹理贴图处理。运用VC++6.0结合OpenGL技术,读取三维模型,实现漫游交互控制及碰撞检测功能。系统运行表明,该系统场景逼真,能够展现学校风貌,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植物景观是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不同的植物景观塑造了不同的城市面貌。如何利用植物景观体现城市文化,展现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当代景观设计中尤为重要。青岛、徐州是同处于南暖温带绿化区域的两座城市,以徐州和青岛为研究对象,实地调查了青岛与徐州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对两地植物景观的异同与特色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探究两地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形成机制,为两地乃至同区域其他城市的园林植物景观特色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彭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73-13575
在以改变农村建筑环境为建设重点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指出了从色彩角度对新农村建筑、构筑物等整体环境的色彩规划研究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软件对当前农村典型风貌进行色彩提炼,比照国际通用的自然色彩系统(NCS)色彩标准,分析了我国农村的自然色彩、人工环境色彩和人文环境色彩风貌现状,梳理我国农村风貌的色彩脉络。提出新农村风貌建设可以用色彩规划技术方法,对农村风貌从宏观、中观、微观逐层色彩控制,建设新农村色彩体系,营造反映地域乡村特色,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现代新农村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古村落的人工色彩,调和不同时代建筑混杂的村落人工色彩,以实现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塑。  相似文献   

5.
光伏生态休闲农业园是将绿色光伏和生态休闲农业跨界融合的一种全新理念的园区建设新模式,本文以绿海太阳谷农业嘉年华乐园为例,通过园区景观本底分析,建筑风貌和园林景观风貌控制分析,探讨光伏生态农业园景观营造,为类似光伏生态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营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宋翔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344-4345,4413
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建筑"短命"现象与城市规划存在的随意性与权力滥用等问题以及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城乡规划法》的功能性缺失和制度性缺陷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城乡规划法》应注重控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行政权的行使并严格城市规划的修改制度、明确城市规划应考虑产权保护、限制规划管理部门的自由裁量权等对策与建议,从而遏制城市建筑"短命"现象、规范城市规划行为,为完善我国《城乡规划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降低建筑能耗为目的,对郑州地区高层办公建筑能耗状况展开模拟研究,以其降低建筑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方法基于数字技术同建筑设计协同,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建立实验模型,通过模拟实验对影响建筑能耗的平面形状、建筑高度、建筑平面长宽比系数、建筑体形系数等设计参数展开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高层办公建筑能耗影响作用不同,高度对能耗影响最大,前期方案设计中优先考虑建筑高度因素。当办公建筑平面形状相同,进深比例系数越大,能耗受体形系数影响越大,结论通过模拟实验的出来各设计参数同单位建筑能耗之间的关系式,从而为建筑设计人员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景观风貌能够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景观、反映城市的气质个性.阐述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特色营建的重要性,对特色营建的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与思考.规划过程分为宏观和微观2个层次,宏观层次上解决城市绿地景观风貌定位,构建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结构,微观层次上对城市绿地景观风貌感知系统做以控制引导,并以武进中心城区为例进行实践分析.不同层面的绿地景观风貌塑造,目的在于强调城市绿地景观风貌的特色营建,让绿地景观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提升整个城市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发展需求。胜利街受限于城市整体发展水平,更新改造涉及街区整体风貌的延续、历史建筑的修复、拆除搬迁等复杂问题,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保护仅限于控制建设层面。针对胜利街的实际情况,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成功案例的借鉴对比分析,提出了重要保护、选择性保留和适应性调整3类元素,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更新。通过对建筑进行多元的综合评价,得出详细的建筑等级划分,分别提出不同的更新策略,同时对街巷格局、街区功能调整、风貌控制和道路交通组织等也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景观能够对城市的地域风貌进行反映,属于城市规划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对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街道绿化景观设计要素和基本原则,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增长、城市扩张以及全球变暖,城市地区较高的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人类健康、水消耗、能源使用和空气质量.因此,关注设计对开放空间热舒适度的影响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热舒适性和能源效率的花园艺术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向是建立城市小气候模拟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花园艺术设计方案在城市小气候中的影响进行模拟和仿真,以评估其在改善城市热环境和降低能耗方面的效果.首先,在ENVI-met(用于模拟地表-植物-空气相互作用的整体三维模型)中模拟了一个具有当前基础花园布局的真实小区,并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测量温度进行比较,验证了ENVI-met模型的可靠性.然后,通过模拟同一CBD区域不同花园设计方案,评估并比较了其对城市小气候和人体热舒适度的差异.最后,将不同的花园设计方案输出到动态建筑能源模拟软件中,以获得案例区域内建筑的能耗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花园艺术的不同设计方案会导致植物在降温、增湿、遮光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影响其对热舒适性和能源效率的贡献.这些评估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花...  相似文献   

12.
景冰琦  刘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09-14811,14815
以洛水镇灾后重建为例,分析了洛水镇的区位现状,并在查看历史资料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洛水镇的文脉与形象气质,从而总结了洛水镇的功能定位、文化要素、景观要素。指出洛水镇城市风貌与形象的塑造应注重自然环境与城市相结合、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并突出强调"与山水相融,塑文化之魂"的规划布置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方案,分析了设计要点、总体结构、建筑平面布局及风貌选择、景观风貌设计、绿地系统规划,探讨了在塑造城镇风貌时如何处理好城市与人、城市与环境、城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城市的有序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村落是农耕记忆的最基本单位,村落民居作为组成村落的最基本的单位,是村落及其文化之精华所在。本文以曲靖部分村落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生空间”理论,应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图表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村落民居风貌进行研究。旨在从“三生空间”功能性视角出发,围绕村落民居建筑和村落民居外部环境这两个层面,总结了村落民居的风貌特征,以期为解决村落民居风貌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浙江省苍南县新城河环境景观风貌规划设计的规划理念,介绍了其规划内容,认为该规划具有高度综合性、理化性,理念独特,手法新颖丰富,符合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地区特点,能为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浪中,欠发达地区乡村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乡村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的问题。以江西省吉水县江家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践为实例,探索通过分析乡村格局、文化特色、建筑风貌、发展价值及潜力等要素,从经济、文化、建筑三大内容着手,区域联动,城乡统筹,规划先行,保护传统建筑,突出乡土地域特色,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16.
王婕  张云 《农业与技术》2024,(4):125-131
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在近些年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成果,但从景观基因视角进行研究的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八寨镇街脚村(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为例,采用历史文献,实地考察调研,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访谈等方法,构建了传统村落风貌景观基因信息链,并对其4要素的风貌特征进行研究解析,结果显示:街脚村总体街巷格局保存较好,但风貌景观基因破坏度较高;街脚村风貌景观信息元内涵丰富,但部分应加强有效传承;街脚村风貌景观信息点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但有部分被破坏;街脚村风貌景观基因信息廊道保存相对完整,但建筑与路面的部分修缮破坏了其完整性;街脚村风貌景观基因信息网络保存度相对较好,但部分建筑及局部装饰有不同程度的受损,需尽快修复。未来应加强对传统村落的针对性保护,并对其进行多层次研究,从而更精准地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效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7.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可以说"厕所问题"不仅仅是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更是新农村建设的"老大难"。为了能够更好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小厕所连接着大民生。因此,要彻底解决该问题。而且新农村的建筑结构比较简单、建筑体量比较小,规模也比较适中,为装配式建筑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发展环节。本文主要围绕着装配式低能耗水冲厕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1,(16)
正为了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并给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在建筑屋顶上营建绿地,称之为屋顶花园。一些大城市,屋顶花园的营造已很普遍,不仅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面积,使绿地覆盖率提高,而且在增加绿量的同时,起到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并且利用植物柔软的枝叶轮廓改善钢硬的水泥建筑外形、改变建筑体固有的形态,利用植物增加动态的景观效果,丰富城市风貌。同时屋顶花园植物生长层的形成可改变阳光、气温对屋项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山东省大学生建造节一等奖作品《溯》为例,采用基于Grasshopper节点可视化编程的参数化设计,探究在城市微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方法。Grasshopper基于Rhino平台,是数据化设计中的主流工具之一。作品“溯”以泉城水文化为主题,采用了曲线升腾而上的造型,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方案不断优化,并反映到构建技术手段上。运用Grasshopper解决参数化建模,提升模型精度、完善模型结构、丰富模型细节。参数化设计应用于微建筑深化设计中,采用编程思维方式塑造精准的形态,从而解决设计过程中的难题,实现节省人力和时间,优化模型、提高模型精度、提升建构效率,为后期的微建筑搭建、组装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西白菜园路历史风貌区周边老旧街道的景观通过微更新的设计策略得到了改造。讨论了如何将周边不同时代建造的建筑与历史街区风貌相协调;设计了街道空间与界面更新的具体方案。从而改善街道景观环境,提升城市外部空间品质,以期为城市街道景观的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