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讨我国西部牧区(新疆、内蒙古)马乳与传统发酵酸马乳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在新疆、内蒙古两地主要牧区采集马乳及传统发酵酸马乳共40份,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内蒙古地区马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地马乳经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普遍显著升高(P0.05),且生成了包括γ-氨基丁酸、β-氨基异丁酸、γ-羟基赖氨酸等在内的多种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新疆马乳经发酵后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呈味氨基酸总含量明显高于鲜马乳(P0.05),发酵对马乳风味改进贡献明显;新疆、内蒙古马乳及酸马乳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95,两地发酵后的酸马乳各营养评价指标均高于鲜马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藏高原不同地域对牦牛乳矿物元素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了青海果洛、天峻牦牛乳中的钾(K)、磷(P)、钙(Ca)、铁(Fe)、锌(Zn)、镁(Mg)和铜(Cu)7种矿物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三个地区牦牛乳中Ca和Fe的质量浓度差异显著(P0.05),P的质量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天峻牦牛乳Ca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果洛牦牛乳和麦洼牦牛乳(P0.05);麦洼牦牛乳的Zn、Cu和Fe的质量浓度显著高于果洛牦牛乳和天峻牦牛乳(P0.05);天峻牦牛乳中K和Mg的质量浓度与麦洼牦牛乳差异显著(P0.05),与果洛牦牛乳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场不同物候期牧草对放牧牦牛产奶量及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影响。选取自然放牧状态下胎次和体况一致的健康泌乳牦牛10头为研究对象,记录放牧母牦牛在枯草期(12—4月)、返青期(5月)、青草期(6—8月)和枯黄期(9—11月)的产奶量,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对4期牧草样品和采集的乳样品进行矿物质元素[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锰(Mn)、锌(Zn)、钴(Co)、铜(Cu)]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青草期牧草的Na、Mg、Fe、M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而枯草期牧草的K、Ca和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牧草的Zn含量随物候期推移呈现增加趋势。2)青草期牦牛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青草期牦牛乳中K、Na、Ca、Mg、Mn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枯草期乳中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物候期(P0.05),而乳中Fe和Zn含量在枯黄期较高(P0.05)。3)不同物候期牧草与牦牛乳中Na、Mg、Mn、Co、Cu含量的相关性显著,相关值分别为0.723(P0.01)、0.996(P0.01)、0.975(P0.05)、0.981(P0.05)、0.967(P0.01)。由此可知,牦牛产奶量和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随着不同物候期牧草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变化而变化,从枯草期到青草期,牦牛产奶量呈现逐渐增高趋势,而后产奶量随牧草枯黄逐渐降低,乳中Na、Mg、Mn、Co、Cu含量会随着牧草中相应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青海天峻、甘肃甘南、天祝牦牛乳中水解酶活性,试验选取三个牧区共150头牦牛进行乳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淀粉酶(AMS)活性检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高原牦牛乳ACP、AKP活性显著高于天祝白牦牛乳和甘南牦牛乳(P0.05),三个品种牦牛乳的AMS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品种、不同牧区的天祝白牦牛乳水解酶活性变化无规律;随着胎次的增加,ACP、AKP、AMS活性均无显著变化(P0.05)。说明ACP、AKP活性与地区海拔有关,海拔越高,牦牛乳ACP活性越高,但AKP活性越低;AMS活性与地区海拔、品种变化关系不显著(P0.05);胎次对牦牛乳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分析金川县牦牛血清和被毛的矿物元素含量,探讨肋数和年龄对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并对被毛矿物元素含量与血清中相应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二因素有重复试验设计,将32只公牦牛进行分组,按照肋数[14肋(n=17)和15肋(n=15)]和年龄[0(初生)~2岁(n=10)、3~4岁(n=11)、5~6岁(n=5)、7~8岁(n=6)]共分为8组。分别采集血清及被毛样品,进行矿物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肋数、年龄对血清中的钙(Ca)、铜(Cu)、铁(Fe)、钾(K)、镁(Mg)、锰(Mn)、钠(Na)、锌(Zn)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年龄和肋数间无互作(P0.05)。2)肋数对被毛Ca、Cu、Fe、Mg、Mn、Na、Zn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年龄可影响被毛K含量,7~8岁被毛K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但对被毛其他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年龄和肋数间无互作(P0.05)。3)被毛Ca、Cu、Fe、Mg、Zn与血清中相应元素含量相关性极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23 0、0.539 8、0.569 2、0.468 4、0.505 3,而K、M n、Na含量的相关性则不显著(P0.05)。综合可知,金川14肋与15肋牦牛矿物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7~8岁被毛中的K含量显著升高;牦牛被毛、血清Ca、Cu、Fe、M g、Zn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由被毛代替血清测定相应的矿物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分析青海天峻、甘肃甘南、甘肃天祝牦牛乳中脂肪酶(LPL)及淀粉酶(AMS)活性,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采自青海天峻、甘肃甘南各30份牦牛乳以及天祝抓喜秀龙乡红疙瘩村、岱乾村和碳山岭镇四台沟村的90份牦牛乳中的LPL及AMS活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天祝牦牛乳中LPL活性与甘南地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青海天峻地区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甘肃天祝牦牛乳中AMS活性与青海天峻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甘南地区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天祝3个地区之间牦牛乳中LPL、AMS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胎次对牦牛乳中LPL及AMS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地点对牦牛乳中LPL、AMS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从矿物质角度对不同牛肉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集云岭牛、中甸牦牛和婆罗门牛的西冷和眼肉两个部位肉,分析比较两部位肉的钙(Ca)、磷(P)、镁(Mg)、钠(Na)、钾(K)、铁(Fe)、铜(Cu)、锌(Zn)8个矿物质元素含量,并采用营养指数(INQ)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西冷肉中矿物元素含量比较,云岭牛的Na、K、Fe、Cu、Zn含量均高于婆罗门牛和中甸牦牛的。其中:K和Cu含量分别显著比中甸牦牛的高41.29mg/100g和0.04mg/100g(P0.05),Fe含量显著比婆罗门牛的高0.47 mg/100g,高29.19%(P0.05),婆罗门牛西冷肉的Mg含量分别显著比云岭牛和中甸牦牛高5.29mg/100g和3.18mg/100g(P0.05)。(2)云岭牛眼肉的Ca、Mg、K、Fe、Cu、Zn含量均高于婆罗门牛和中甸牦牛的,其中Cu含量显著高于中甸牦牛肉0.05mg/100g(P0.05),但中甸牦牛眼肉的P含量分别显著高于云岭牛和婆罗门牛16.74mg/100g和18.19mg/100g(P0.05),而婆罗门牛眼肉的Na含量显著高于云岭牛和中甸牦牛21.62mg/100g和31.10mg/100g(P0.05)。(3)矿物质元素营养价值评价结果,三牛种牛肉(西冷和眼肉)P、K、Fe、Cu、Zn的INQ值高,均大于1,分别为3.51~4.06、2.54~3.45、1.97~2.51、2.40~3.80和5.07~6.94,三牛种肉中Mg的INQ值0.99~1.19,但肉中Na和Ca的INQ值小于1,且Ca的INQ值低于0.20。[结论]三种牛肉西冷和眼肉当热能满足需要时,P、K、Fe、Cu、Zn营养素可有盈余,是良好的肉类食材;三牛种牛肉Zn的INQ值最高,云岭牛肉的Zn高达6.94,比推荐表中牛肉Zn的INQ值高47%,是富锌牛肉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胎衣不下奶牛血浆中矿物质及维生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胎衣不下组和胎衣正常排出组奶牛各6头,通过终点法对两组奶牛血浆中矿物质指标Ca、P、Fe、Zn的含量检测,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两组奶牛血浆中维生素指标VA、VD、VE的含量。结果表明,胎衣不下组奶牛血浆中矿物质Ca、Zn、Fe的含量较胎衣排出组正常奶牛低,而血浆中P的含量较正常奶牛的高;胎衣不下组奶牛血浆中维生素VD和VE的含量低,而血浆VA的含量与胎衣正常排出组奶牛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金川牦牛放牧草场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改善饲养管理,提高生产水平,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ICP-OES)测定牧草矿物元素含量,并进行牧草矿物元素的盈缺分析。结果显示,牧草微量元素B、Se、Zn(P0.01)以及Fe(P0.05)6月高于9月,而Cu、V(P0.01)以及Mo(P0.05)低于9月;常量元素Ca、P、Na(P0.01)6月高于9月,而K(P0.01)低于9月。林间草场微量元素Zn(P0.01)以及Mn、Mo(P0.05)低于高山草甸草场;常量元素K、P(P0.01)林间草场高于高山草甸草场,而Na(P0.01)低于高山草甸草场。结论:金川林间和高山草甸草场牧草中微量元素Co、Cu、Fe、Mn、Zn、Se含量均处于缺乏状态,应对放牧牦牛适当补饲这些元素;牧草Ca、P比失衡,应适量补饲Ca;牧草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集16头舍饲牦牛瘤胃液,分析其中Fe、Cu、Zn、Mn等9种微量元素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同时分析微量元素间及其与瘤胃液VFA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牦牛瘤胃液中Fe、Mo的含量相对较低,Cu、Mn、Se的含量在适宜范围内,Zn的含量相对较高。Fe与Zn、Mn、Se、Sr呈正相关(P0.01或P0.05);Zn与Cu、Mn、Se、Sr呈正相关(P0.01或P0.05);Mn与Sr呈正相关(P0.01)。牦牛瘤胃液中乙酸浓度较低,丁酸浓度较高。Mn与总VFA、乙酸、戊酸呈正相关(P0.01或P0.05),Si与戊酸呈负相关(P0.05)。结论:牦牛瘤胃液中Fe、Mo、Zn的含量不在适宜范围内,存在健康隐患;Fe与Zn、Mn、Se、Sr,Zn与Cu、Mn、Se、Sr,Mn与Sr具有同源性;乙酸、丁酸的含量不在适宜范围内,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可能因此受到抑制;较高的Mn和Sr含量可能促进VFA的合成,而较高的Si含量可能降低戊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食土原因与饲粮、粪便、土壤和血液中矿物元素的关系。通过对食土奶牛进行观察和分组,按照产奶量、泌乳天数等条件分组,食土奶牛为试验组,正常奶牛为对照组,每组6头奶牛。采集饲粮、粪便及土壤样品,测定样本中微量元素(Fe、Zn、Mn、Cu)、常量元素(K、Ca、Mg、P)和粗蛋白质(CP)的含量。结果表明:1)饲粮中P、Zn、Mn、Cu的含量能满足奶牛营养需要量,其中Zn、Cu显著高于营养需要量(P<0.05);Mg和CP显著低于奶牛营养需要量(P<0.05),K、Ca、Fe极显著低于奶牛营养需要量(P<0.01)。2)食土组土壤样品中K、Mg、M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Ca、Fe、Zn、Cu、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食土组奶牛粪便中各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K、Ca、M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血液中K、Fe、Zn、Cu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K和F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奶牛饲粮中K、Ca、Mg、Fe和CP不能满足奶牛的营养需要量时可能会导致奶牛食土...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牦牛乳中矿物质元素含量在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试验采集了四川省龙日种畜场麦洼牦牛产犊当天到180 d(即0~180 d)内共12个时间点的乳样。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乳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牦牛乳中14种矿物质元素,分别为4种大量元素(钾(K)、钙(Ca)、镁(Mg)、磷(P))和10种微量元素(硼(B)、钡(Ba)、镉(Cd)、钴(Co)、铜(Cu)、钼(Mo)、镍(Ni)、钛(Ti)、锌(Zn)、锰(Mn)),并以牦牛产犊后30 d采集的乳样数据为基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麦洼牦牛初乳中K、Ca、Mg、P 4种大量元素含量较高。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K的含量在0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120 d时差异显著(P<0.05);Ca的含量在5 d时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P的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在0~180 d泌乳期内微量元素随泌乳期的变化也较明显,与30 d的常乳含量相比,Ba的含量在0和1 d时差异极显著(P<0.01),在2、3、4、5和180 d时差异显著(P<0.05);Mo、Ni、Zn的含量在180 d时差异显著(P<0.05);B、Cd、Cu、Ti、Mn的含量随泌乳期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牦牛乳中K、Ca、Mg、Ba、Mo、Ni、Zn的含量随泌乳期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P、B、Cd、Cu、Ti、Mn的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整体上看,K、Mg、P、Ba、Zn的含量变化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Ca的含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策格"即酸马乳,是新鲜马乳通过发酵而制成的药食同源高端功能性饮品。酸马乳作为蒙古族的传统乳制品,具有独特的风味特征、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显著的保健功效。近日,由内蒙古牧区资源合作商会与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呼和浩特蒙古商城承办的"酸马乳(策格)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研讨会"在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市蒙古城召开。会议围绕"蒙古族传统发酵乳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开发"等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贵妃鸡体内矿物元素的含量,开发安全的绿色营养食品,改善人们的膳食和提供丰富的营养,以及为其人工饲养的饲料添加剂配方与微量元素疾病(缺乏症或中毒症)的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试验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分析了贵妃鸡胸肌、腿肌及肝脏中Ca、Cu、Fe、zn、Mn、K、Mg和Se八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贵妃鸡肝脏中Ca、Cu、Fe、Zn和Mn的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和腿肌(P<0.01),其他元素差异不显著(P>0.05).Cu、Zn在腿肌与胸肌中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腿肌含量高于胸肌,其他元素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地方良种庄河鸡比较,贵妃鸡组织中矿物元素Fe、Cu和Se的含量明显高,矿物元素Zn、Mg的含量较高,矿物元素Ca、Mn、K的含量与地方鸡种基本一致.由此可见,贵妃鸡中矿物元素Mg、Zn、Fe、Cu、Se的含量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5.
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矿物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建川  张浩  王宗礼  张英俊 《草业科学》2018,35(6):1332-1342
为了解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分布特点,指导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对呼伦贝尔草原不同地区草地进行了调查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Fe、Na、Ca、K、Mg、Mn、P、Zn、V、Cr、B、Ni、Cu、Co和Sn,其中Ca的变异性最强,K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Ca、K、Mg、P、Fe、Na、Sn、Mn、Cr、B、Zn、Ni、Cu、V和Co,其中Na的变异性最强,Ni的变异性最弱。植物中Co的含量能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Mg、P、K、Mn和Cu的含量只能满足或部分满足家畜基本生长发育的需要,Na和Zn的含量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而植物中Fe的含量对家畜可能是过量的。放牧和割草利用对草地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放牧显著提高了植物中P、Fe、Na、V、Co、Mn、Cu、Zn和Cr的浓度(P0.05)。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常见的20种植物中,Ca在蓬子菜(Galium verum)中含量最高,在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中含量最低;Mg在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中含量最高,在针茅(Stipa capillata)中含量最低;Mn在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中含量最高,在马蔺(Iris ensata)中含量最低;Zn在针茅中含量最高,在披针叶黄华中含量最低。针对家畜营养需求,采用适宜的草地利用方式、牧草品种和矿物元素补饲措施,有利于维持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酒精浓度阳性反应乳的乳常规成分以及矿物元素含量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酒精阳性乳的营养价值。随机选取处在泌乳中期荷斯坦泌乳牛120头,收集奶样,用浓度分别为70%、72%、75%、78%、80%的酒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酒精浓度阳性反应乳的乳脂、乳蛋白、乳糖、无脂固形物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根据滴定浓度可以判定酒精阳性乳与正常乳之间常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尚存在利用价值;不同酒精滴定浓度阳性反应乳中Ca、Mg、Na、K、Cu、Zn、Mn、Fe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中Ca、M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乳(P0.05),Na、K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乳(P0.05),Mn、Zn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乳(P0.01),而Cu、Fe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乳(P0.01)。从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来看,酒精阳性乳营养价值低于正常乳,其保健作用低于正常乳;但从常规乳成分含量看,酒精阳性乳并未失去利用价值,今后有必要从乳品加工方面进行研究,寻求一条加工利用酒精阳性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不同泌乳阶段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检测分析奶牛血清中各生理生化指标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采用3×3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80头荷斯坦奶牛分为9组,每组20个重复。因素一为泌乳阶段,分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因素二为产奶量,设高产、中产和低产3个水平。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量对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含量的影响,分析血清中VA、VE、游离脂肪酸(NEFA)、尿素氮(BUN)、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血清中VA和VE含量都随着奶牛泌乳期的延长而升高,泌乳后期高于前期和中期,高产和中产奶牛血清VA含量显著高于低产奶牛,但高产奶牛血清VE含量显著低于中产和低产奶牛;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奶牛血清中NEFA、Ca和P含量降低,血清AKP活性与BUN含量呈升高趋势。血清生化指标和产奶性能的相关性与泌乳阶段有关,并且在泌乳前期更为明显,泌乳前期,血清中VA、NEFA和BUN含量均与产奶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血清中Ca的含量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较强;泌乳后期VE含量与产奶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甘肃天祝地区3个牧场所产的白牦牛乳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测定3个牧场所产白牦牛乳中脂肪酸含量,比较在枯草期、枯草末期、返青期、青草期4个时期及不同胎次的白牦牛所产牦牛乳中脂肪酸的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3个牧场白牦牛乳中乳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5胎次母白牦牛乳中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枯草期、枯草末期、返青期、青草期4个时期白牦牛乳中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比值分别为1.86、1.75、1.62、1.32.随着气温的升高及牧草的成熟,白牦牛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降低,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边境草原区放牧和舍饲苏尼特羊为研究对象,测定并比较二者血液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放牧羊血液中铜(Cu)、锌(Zn)、钙(Ca)、磷(P)、铁(Fe)含量均显著低于舍饲羊(P<0.05),二者血液中镁(M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该地区放牧羊缺乏铜(Cu)、锌(Zn)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检测全乳和血清中总硫(S)及矿物元素锌(Zn)、铜(Cu)和钙(Ca)含量,分析了酒精阳性乳患牛体内S代谢特点与Zn、Cu、Ca代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阳性牛全乳和血清中S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Cu含量显著降低(P<0.05)、Z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