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镇各养鸡场零星发生,对我镇林下养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1发病情况印茶镇一林下养鸡户饲养6 500多只土鸡,该鸡群于5日龄用IBD弱毒疫苗进行了饮水接种。  相似文献   

2.
王宝国 《中国家禽》2001,23(10):29-29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IBD)是一种主要侵害鸡免疫器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病鸡免疫机能下降,很容易造成其他病原体感染。目前由于环境中野毒污染严重,致使免疫不当的鸡群常有 IBD发生。现将一例 IBD弱毒疫苗二免后肉鸡群发生 IBD并发肿头综合症的病例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2000年 7月,辽宁省葫芦岛市某养鸡户饲养肉鸡 5000只, 14日龄进行 IBD弱毒苗饮水免疫, 24日龄进行二免。二免后第二天发现一栋鸡舍 (存栏 1500只 )中鸡群开始发病,三天内死亡约 300只,死亡率 20%。 2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泻,排…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或亚临床性病毒传染病,引起法氏囊的坏死和萎缩。近几年,本病在我省各地发生,危害养鸡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尽管应用各种疫苗(包括进口苗)来预防鸡IBD的发生,但IBD人仍有发生也未得到很好的控制。1995年6月,某个体养鸡户的鸡群暴发了IBD,死亡率高达30.75%,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5年5月7日,某个体养鸡户购进海赛克斯在商品雏鸡800羽。雏鸡10日龄时(5月16日)采用饮水方法首免IBD弱毒疫苗;31日龄时(6月6日),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排黄白色水样稀便;32日龄时(6月7日),病鸡数量增  相似文献   

4.
1990年5月初到7月中旬,齐齐哈尔市城郊7个区、20个乡镇、3个基地养鸡场,591个养鸡户爆发了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我们采取综合诊断方法及时确诊,很快扑灭了疫情,现将诊断工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情况这次是齐市地区首次爆发IBD疫情,疫病流行特点是: 1.1 病鸡日龄段集中,只限于在25—70日龄的中雏鸡,25日龄以下雏鸡和成鸡未发病。1.2 发病迅猛、流行快、波及面广,一过性,从发病到死亡或耐过大约5—7天,流行季节与日龄有关,因而该病多在5月初到7月中旬发生,集中在6月份发病。发病鸡大多是滨白鸡。1,3 注过IBD疫苗的雏鸡不发病,未上苗的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1年8月10日,松山新区养鸡户刘某到我门诊求治,自述饲养的30日龄的2000只蛋鸡从8月4日开始发病,每天都出现20多只打蔫鸡,死亡4~6只,投服4天抗药物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本病对 4~ 6周龄的鸡易感。本文将对广州市郊某养鸡饲养场饲养的一批 2 8日龄海兰鸡暴发 IBD的发病情况及一系列诊断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4月初 ,广州市郊某养鸡场的一批刚出壳的海兰鸡 4 0 0只 ,饲养于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过的鸡舍 ,笼养 ,并由专人饲养管理。于 7日龄时进行口服免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 ,养至 2 8日龄时突然发病 ,第 1天死亡 5 0多只 ,第 2天死亡 30多只 ,第 3天死亡 2 0多只。2 临床症状鸡群大…  相似文献   

7.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IBD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发病急、病程短、白色水样下痢和法氏囊损害为特征,现将我镇发生的一起雏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西芹某一个体养鸡户于2002年5月3日从上海某祖代鸡场购进1日龄美国海兰蛋鸡500羽,采用地面育雏,饲养至20日龄即2002年5月23日发病,至5月28日发病6天共死亡91羽,死亡率18.2%。发病前该场未接种过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发病期间对病鸡采取隔离、投喂抗生素、场地消毒等均无效。2临床症状发病呈急性经过,早期可见雏鸡啄肛,尔后下痢,排出白色水样…  相似文献   

8.
据一般资料介绍,IBD多发生于20~60日龄之间的鸡,20日龄以下的鸡很少发生,1989年10月28日,本县童店乡某养鸡户一千多羽12日龄鸡爆发本病,现将发病情况及诊疗经过报告如下。发病过程:该养鸡户于10月16日一次购进本县南坎乡孵坊1080只AA苗鸡,按正常方法育雏,先后曾用氯霉素和常山酮预防白痢和球虫病。10月28日,即12日龄,开始发病,发病时有雏鸡1030只。病程7天;先后发病550只,发病率53.4%;死亡72只,死亡率7.0%。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79年起先后在广州、北京等地发生,并分离到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病毒,目前已在全国较多地区发生,成为养禽业的一大灾害。贵州省于1989年8月首次见到IBD。报道如下。一、流行情况:1989年8月21日贵阳市花溪区一养鸡专业户鸡群突然发病,620只31日龄鸡3天内除45只吃食外,其余全部不食,卧地不起,发病率90%。发病后第2天用ND Ⅰ系  相似文献   

10.
1990年2月份以来,在我县发生的鸡病中,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鸡所占比例较大、发病率高、流行范围广,严重影响养鸡生产。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全县调查6个乡,13个村,114个养鸡户。鸡存栏71136只,发病鸡68000只,死亡14940只:发病率为95.6%,死亡率为21%。临床就诊病鸡394只,本病占临床病例的87%。通过临床病的剖检和对养鸡户的调查,发病鸡发病日龄从25—135日.龄均有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猖獗,已成为当前威胁养鸡事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目前多采用 IBD 疫苗接种防治。实践证明,单靠疫苗接种,防疫效果不甚理想。甘肃农业大学实验鸡场在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的基础上,用 IBD 高免卵黄对雏鸡早期预防,然后适时接种 IBD 弱毒疫苗,提高了免疫效果。介绍如下:一、IBD 弱毒苗免疫效果1991年5—8月,该鸡场分两批从甘肃省种鸡场购伊莎褐商品代雏鸡1200只,网上育雏。第一批鸡分别于19和47日龄用 IBD 弱毒疫苗(南京生药厂制)首免和二免。65日龄突然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经对症治疗,死亡率为26%。第二批雏鸡19日龄用 IBD 弱毒菌首免,未及二免,便于26日龄感染发病,死亡率为37%。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野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蓬菜市潮水镇店上村一养鹅户于1992年4月12日从外地引进麻阳白鹅雏210只,与20只本地雏鸡混养。4月27日,这20只鸡(32日龄)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16只。4月30日这批鹅(18日龄)开始发病,至5月2日发病100%,死亡88只.死亡率41.6%. 病鹅最初排出白色水样粪便,肛门红肿,食量减少,不爱动,全身不时震颤,定路摇晃.病后2~3天,排绿色带粘性泡沫粪便,极度脱水,严重者衰竭死亡.病、死鹅主要病变是肌肉脱水,胸肌和股肌有多处点状,斑状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为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地区广泛,且发病时间连续不断,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4月市某养鸡场20日龄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症的传染病,造成1 000多只鸡发病,已经死亡鸡200多只。对剩余800只感染发病鸡进行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992年5月上旬,鸡西市滴道区滴道河乡某村37户养鸡户中的32户饲养的60~90日龄的“伊莎褐”和“海赛克斯”鸡。在实行两次IBD和ND免疫的情况下,仍爆发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炎,并继发非典型鸡新城疫,死亡率占当时存栏的35%。现将这次疫情的调查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这些养鸡户的鸡雏均购本村三个个体孵化点,在3日龄和14日龄进行过两次IBD弱毒疫苗(吉林2512苗)饮水免疫;7日龄和35日龄进行两次ND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常与其他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2012年7月,靖江市斜桥镇养殖户王某购进3 000羽三黄鸡,分别于8、14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免疫,生长状况一直良好.突然于24日龄发病,3天死亡超过200羽,精神沉郁的病鸡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正> 绍兴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程序,曾采用上海松江产法氏囊苗21日龄一次饮水免疫。但近两年来IBD在市属各县(区)流行不断扩大。不仅未免疫的鸡群发病,经过免疫的也发病。免疫一次的发病。免疫两次的也发病,发病日龄从12日龄至49日龄不一,死亡率1.03~40%,一般20%左右。严重影响专业场(户)的积极性和养鸡业的发展。为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自1988年开始,我们对IBD免疫程序和预防措施进行了一些试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铁岭市肉鸡养鸡户孙某于2010年6月7日从外地购进商品代罗斯308肉鸡共38 000羽.于7日龄和14日龄时,分别用鸡新城疫La-Sofa系弱毒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平时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噻呋等抗菌药预防鸡细菌性传染病.至发病前,雏鸡的成活率高达99.3%.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10日~12月3日,我省靖远县北湾乡个体户饲养迪卡红蛋鸡4000只,37日龄突然发病,死亡368只,死亡率达9.2%,送我单位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病囊(IBD)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采用相应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99年夏季,某个体养鸡场购进海兰褐商品蛋鸡雏11 000羽,饲养至20日龄发病,到23日龄发病及死亡近700余只,前后病程近10 d,共计死亡2 000余只,经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相似文献   

20.
据了解,2011年3月至7月,很多鸡群呈暴发性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日龄从15日龄到50日龄不等,并且绝大多数的鸡群都接种过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疫苗。笔者曾成功接诊了一起鸡群临床症状很明显的法氏囊病例,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