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库源关系对杂交水稻根系及叶片衰老的影响效果,在水稻抽穗期,剪去穗部部分枝梗和叶片,形成不同的库源比,研究其与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水稻5460/广抗粳2号库源矛盾大,根系和叶片衰老快;降低库源比,能明显减缓其根系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和^32P吸收的下降,并能减缓其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和SOD活性的降低以及两二醛含量的升高,说明杂交水稻叶片和根系衰老与其库源比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2.
水稻(Oryza satiua L.)亚种间杂种一代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加而提高,表明其产量库容具有主动调节叶片光合生产的能力,较大的叶面积负载具有强源畅流作用。但如库容过大,而“源”不能供给所有籽粒灌浆的物质时,籽粒充实度差。亚种杂一代孕穗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转运的量,比汕优63低,此期如适当限源控库,组成合理的苗株穗粒结构,可改善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亚种间杂种一代属“源限制型”,“开源畅流”是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找出杂交水稻源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对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含量的变化和在相同生育时期对相同部位叶片的剪叶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杂交水稻的源和光合产物与干物质生产(产量)呈正相关,库的大小对器官的糖分积累、转化、同化物运输、分配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库限制型、源限制型和源库互作型水稻各2个,通过水培和田间小区试验7年,其结果为:增大库源比(颖花(粒)/叶(cm~2)),剑叶的光合速率及其输向穗粒的光合产物(~(14)C)增加;库的活性(籽粒呼吸强度)与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抽穗期单株顶3叶叶面积与每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单穗重与抽穗后单茎叶重呈显著正相关,而单穗重与抽穗后叶片比叶重和光合速率的关系因品种类型不同而异;植物激素IAA和6-BA处理穗子和叶片后,籽粒的呼吸强度、叶片的光合速度及其光合产物~(14)C分配到籽粒的比例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因激素的种类和处理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文章还就水稻产量源库作用机理、源库指标以及增产途径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水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单位叶面积有效生产量随着单位叶面积负荷量的增力。而提高,表明其产量库容具有主动调节叶片光合生产的能力,较大的叶面积负载具有强源畅流作用。但如库容过大,而“源”不能供给所有籽粒灌浆的物质时,籽粒充实度差。亚种杂一代孕穗期贮藏的光合产物向穗部转运的量,比汕优63低,此期如适当限源控库,组成合理的苗株穗粒结构.可改善贮藏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亚种间杂种一代属“源限制型”,“开源畅流”是提高其籽粒充实度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杂交早稻库源关系特征与其调控途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杂交早稻的库源关系特征,指出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库源关系是变化的。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杂交早稻是库源互作型,小群体条件下为库限制型,而大群体条件下则是源限制型。分析了杂交早稻库源关系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了若干早稻品种(组合)的庆贺 源类型与结实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早稻组合具有明显较大的产量库容,源相对不足,产量库的实现率主要受源的限制,属源限制类型,因此,育种上在注重选择大穗的同时,还应重视叶片光合功能的选择,栽培上应采取增大源(叶面积)和延长源(叶)功能的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潜力,本研究还对杂交早稻结实性比常规稻差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对甜瓜植株衰老的调控效应及生理机制。以厚皮甜瓜雪彤8号为材料,探讨6种整枝留果方式的库源建成对植株衰老的影响及植株衰老过程中生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双蔓四瓜、单蔓三瓜处理增加了植株叶面积的荷载量,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加速了叶片衰老;双蔓双瓜、单蔓单瓜的处理方式使植株功能叶保持适宜的荷载量,间接延长了功能叶的光合能力与寿命。与其他整枝留果方式相比,双蔓四瓜、单蔓三瓜处理方式库源比例过大,造成果实发育后期CAT、SOD和POD等3种保护酶活性降低较快,MDA含量和ETH释放量增加,其根系的伤流量和有效根体积均较小,导致植株早衰。因此,整枝留果可通过改变植株的库源关系调控植株的衰老进程,过分增库会使体内固有的自然平衡状态被打破,丧失保护性酶清除活性氧及降低活性氧伤害的功能,质膜过氧化程度增高,乙烯释放量加剧;通过减少根系的伤流量和有效根体积,使根系得不到必需有机物的供应,削弱了地上部植株的生长。只有合理运用整枝留果方式,才能有效调控甜瓜生长发育,实现正常成熟,为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开花期,通过剪去1/2左右颖花和剑叶以下叶片来改变库/源比,研究了改变库/源比对二系稻N31s/P40(F_1)剑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的DA含量,光合同化物从剑叶的输出和在稻穗中的积累,茎鞘中糖含量的变化的影响。处理后7d的光合速率差异明显,去1/2颖花量的降低光合速率,而剪叶的则提高光合速率,但处理14d后则处理间无差异。剑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因此,改变库/源比并不影响二系稻N3IS/P40剑叶的衰老行为。但是,改变库/源比后茎鞘糖含量的变化差异明显。疏花的茎鞘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而剪叶处理的则低于对照。淀粉含量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剪叶提高乳熟期剑叶光合同化物在穗中的分配,疏花则降低在穗中的分配,但疏花提高了光合同化物在茎鞘中的分配。  相似文献   

10.
水稻群体源库质量特征及高产栽培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矫正光合势(APP)、总颖花量(TSM)作为衡量水稻群体源,库大小的指标,用势容比(P/S)籽粒充实度(FGG)作为衡量水稻源库关系协调程度的指标,将水稻群体的源库特征分为三类:库限制型群体,源限制性群体和源库协库群体,前两者的产量均不高,后者的产量有高有低,高产的称为源库优化型群体,低产的称为源库限制型群体,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稻亩产600~700kg群体的高产栽培策略,总颖花量达3000万朵  相似文献   

11.
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露地栽培条件下,人为控制厚皮甜瓜单株留叶数,形成不同的叶果比,分析甜瓜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探讨叶果比对甜瓜叶片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果比减小叶片生理活性增强,表明增加库的能力,可以增强叶片的生理活性,但叶果比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叶片的生理活性不仅不增强反而会减小,这是因为源的减少促进了叶片的早衰,黄河蜜、银峰、玉金香适宜叶果比分别为66、48、30,说明对一个特定品种来说,都有一个源库协调的问题,过多或不及,均不利于延缓叶片的衰老.相同叶果比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下降幅度和丙二醛上升幅度,黄河蜜>银峰>玉金香,说明大果型品种对摘叶处理反应比银峰中果型和小果型更为敏感.生产实践中,通过整枝减小叶果比,对特定的品种形成适宜叶果比来延缓叶片的衰老,大果型品种叶果比>中果型>小果型.  相似文献   

12.
优质籼稻扬稻6号库、源、流特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以生产主栽杂交稻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了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扬稻 6号的库、源、流特性。结果表明 ,扬稻 6号库容较大 ,填库能力强 ;株叶型配置好 ,透光率强 ,消光系数小 ,叶绿素含量高 ,光合产物积累量大 ,尤其是抽穗至成熟期光合作用能力强 ,粒叶比高 ;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充实的贡献大 ,源库间流的通畅性好 ,库、源、流能在较高水平上协调是扬稻 6号及其作亲本资源配制杂交稻两优培九等组合优质高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1.亚种间杂交稻与汕优63比较,在产量形成上有如下特点:一是分蘖力弱;二是抽穗前的干物质生产量多,而抽穗后的干物质生产量少;三是库容量大,但叶面积系数不高,高效叶面积率低,抽穗期单位叶面积负担的库容量高;四是每穗粒数多,结实率低,秧数少。2.亚种间杂交稻高产组合选配的主要指标有:分蘖力强、干物质生产能力强、库容量和叶面积均大,但库容量/叶面积比较低。3.亚种间杂交稻高产栽培的对策是增加穗数,减少粒数,在保持较高的库容量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叶面积,增加干物质生产量,抽穗后加强田间管理,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14.
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源库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水稻群体的高效叶面积指数(LAI),矫正光合势(APP)等源特征指标值及总库容量,籽粒充实度,势容比,群体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在组合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两系和三系中各有指标值高低的组合;其主要差别在组合间,而不在两系和三系两种类型之间,两系杂交末有明显的优势。两系籼型杂交稻的发展应充分两系法的优势,不仅要选配总库容量大,千粒重高的组合,更要选配齐穗后高效LAI,APP,CGR等源特征值高的组合,齐穗后有较强的干物质生产能力。在栽培措施上可针对籼型两系杂交稻不同组合的源库特点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肥水管理及改变源库比对水稻剑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生育后期不同水肥管理及改变源库比对双季水稻剑叶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保持抽穗后土壤湿润或一定的水层、生育后期施用定比例的氮钾肥及提高库源比,有利于降低剑叶温度、提高气叶温差;抽穗后双季早、晚稻剑叶的气叶温差与结实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和0.858.抽穗后科学的水肥管理及具有较高粒叶比的群体之所以能够高产,与其能够降低叶片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中优752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系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其源库关系和剑叶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适宜施氮量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和适度稀植都能提高粒叶比和库源增量比、降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衰退值,有利于源库协调。粒叶比和库源增量比与产量均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根系活力的衰退值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肥、增加中后期的施氮比例及适度稀植能降低剑叶温度。抽穗期及抽穗后25 d剑叶温度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抽穗期剑叶温度与抽穗期的伤流强度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生理特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的重穗、超高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轻穗型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中穗型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合(品种)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源、流、库"等生理特性的对比考查与测定,研究和探讨甬优6号超高产的生理特性。【结果】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突出的生理特性是:①"源足",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大、叶片功能期较长、叶绿素含量多、叶片光合速率高、比叶重和粒叶比较大;②"流畅",为齐穗期单株茎鞘物质向成熟期的穗部输出量大、输出率和转换率高;③"库大",为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和有效颖花量多、库容量大、穗重5g以上;④"根强",为次生根发达、根量大、根活力强、根冠比值高,为地上部生长健壮抗倒、活熟到老并实现超高产提供根本保障。【结论】从重穗型的甬优6号优良生理特性得到启示:为实现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目标,育种者在选择亲本,尤其是筛选F1代时,应着重鉴别亲本、新组合物质生产过程中"源、流、库"的协调性,以及根冠比值的适宜大小。  相似文献   

18.
水稻源库关系(RSS)的研究结果表明,“次库”贮藏物在于阻止秕粒的形成和延缓衰老→而抽穗后源对产量的贡献相对较大;库积累干物质的能力具有位置与时间性;库的积累能力还能调节源的生产能力;库容本身的能力决定了产量限度;水稻从野生型到栽培型、从低产到高产,库源得到了交互改良。目前具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或组合籽粒充实不良与新型平衡的源库关系尚未建立有关。从高产理论与限制因子角度出发,水稻有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及其它限制型。对源库关系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杂交稻特优多系1号和特优63为供试材料,汕优63为对照,研究高产杂交稻特优组合的库、源、流特性。结果表明:特优多系1号和特优63源、库、流特性相似,差异不大;高产杂交稻特优组合库容量大,主要体现在大穗优势上;冠层叶挺直,比叶重高,叶面积指数大,光合产物积累量大,特别是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生产优势明显,粒叶比高;花后光合产物对籽粒充实的贡献大,源库流间流的通畅性好,库、源、流能在较高水平上协调是特优组合高产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