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浙江农村机电》2009,(1):43-43
由教育部推荐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分级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浙江大学应义斌教授等完成的此项目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套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分级装备,彻底突破了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15日.从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在新疆和田举办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环节的产地初加工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造成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准确检测农产品品质,可以为采后保存、分期销售、预测产品货架期以及产品分级提供可靠的依据.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基于多普勒效应测量从振动物体表面散射回来的光所产生的频移,具有灵敏度高、非接触性测量、不破坏物体振动等优点,可通过测量农产品的振动特性实现对农产品品质的无损检测.论述了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的进展、原理及其在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以加快建设和完善中国农业产业支持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的支撑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为特色,以解决制约中国现代农业建设进程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装备条件落后、产地加工手段落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作为重点,对农田基础设施工程、种养业生产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产地加工储藏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流通装备与设施工程、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装备与设施工程、现代农业公共服务装备与设施工程6个领域开展系统集成研究,逐步形成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与装备条件建设等农业工程领域发展与建设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和关键集成技术,为现代农业工程建设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在保证食品营养、卫生、安全,适应人类膳食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满足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产品资源的利用率等方面,都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现代新型传感器在农产品储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型传感器应用在农产品储藏中,能极大地推进农产品储藏的现代化进程。为此,讨论了农产品储藏的生态体系及关键参量;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CCD与CMOS图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与嗅觉传感器、基于MEMS的微传感技术、软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与数据融合技术等现代新型的传感技术在农产品储藏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苹果总产量高,但出口量占比低,高端苹果市场多被进口苹果所占领,主要原因是缺乏果品品质分级精选技术与装备,采摘后处理自动化程度低,大部分果品未经加工或简单粗加工后进入消费市场,果品品质不稳定,大大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本文分别对苹果品质无损检测和分级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研究进展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苹果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光谱、电特性、CT、色谱、电子鼻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针对各种技术的功能特点和优缺点,提出了发展基于新型传感器技术的苹果气味检测方法;苹果品质分级则主要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多特征分级方法,苹果品质无损检测技术与分级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苹果品质分级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这对于提高苹果产业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整体而言,中国苹果品质无损检测和分级技术发展需求紧迫,检测新技术如采用纳米科学、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的传感器技术及产品在苹果无损、品质分级检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多技术的融合如集成电、光、气和计算机视觉等实时、高效、高精度的苹果品质分级系统可能是提高苹果分级品质和提升苹果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必要性: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等;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机械"三化"的重点领域:拖拉机装备、设施农业环境监控、节水技术、高效低污染植保技术、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加工、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等,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学报》2012,(10):235-237,239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主要从事现代农业领域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依托"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精准农业智能化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品质快速自动分析仪器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装备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32人,其中94%具有硕  相似文献   

10.
《农业机械学报》2012,(9):235-237,4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主要从事现代农业领域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依托"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精准农业智能化作业装备、农业机器人、农产品品质快速自动分析仪器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装备为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32人,其中94%具有硕  相似文献   

11.
农畜产品品质安全高光谱无损检测技术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光学无损检测的一种新技术在农畜产品品质安全检测中被广泛关注和应用.综述了高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现状.在果蔬品质安全检测上,高光谱成像技术可用于组成分分析、食用指标测定、质量分级评定等内部品质检测和外部形态特征识别、表面缺陷及污染物检测、冻伤检验等外部品质判定,以及农药残留、致病菌污染等安全评定.在生鲜肉检测应用方面,包括营养品质的组成成分分析、食用品质如嫩度、大理石花纹、新鲜度等指标评价以及生鲜肉在微生物污染等安全品质的评定.分析了高光谱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目前农畜产品无损检测的发展趋势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像与光谱技术两者的优点,是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此,阐述了农产品品质检测中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高光谱图像技术在农产品外部品质和内部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信息处理方法;并对高光谱图像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品质控制是重要的支撑技术,需在马铃薯的专用品种选育、主食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及终端消费等多个产业链环节进行检测。为此,围绕马铃薯质量安全管控方面的需求,详细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高光谱成像技术等光电检测技术在马铃薯外观形态、内部品质及缺陷检测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马铃薯深加工过程中原料筛选和分等分级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中高光谱图像技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高光谱图像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图像与光谱技术两者的优点,是农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农畜产品品质检测中高光谱图像技术的硬件组成和图像的获取方法。介绍了高光谱图像技术在农畜产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数据处理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均匀二次差分算法和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对高光谱图像技术应用于农畜产品品质检测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溯源领域研究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复杂、实物形态差异化明显、每个环节的生产周期长、品种繁多等原因,所有生产环节的溯源数据共享难度大,容易发生种薯品种、等级等窜货问题,种薯生产溯源无法得到切实保障,生产基地及相关监管部门无法得到全部有效溯源数据,当发生窜货问题以及最终消费者进行种薯生产溯源时,责任环节定位不明确,难以准确找到责任生产环节及相关责任人等问题源头。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合约和数字签名的马铃薯种薯防窜溯源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数据透明、数据共享等特点,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种薯生产全环节溯源数据的上链存储,实现种薯生产全环节溯源数据的高度共享,并将智能合约与数字签名相结合,利用公私钥对验证和智能合约高度自治的区块链网络生态环境,解决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的生产窜货问题。基于Hyperledger Fabric设计面向种薯生产基地的防窜溯源模型,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现种薯生产溯源、防窜、窜货报警信息上链与查询等功能。种薯生产溯源数据的平均上链时间为2 566 ms,平均查询时间为95 ms,报警触发与...  相似文献   

16.
牛玮 《农业工程》2015,5(6):52-54
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对现代农业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介绍了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调研,总结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现状,探索适应全省实际,有序、有效开展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关键成员发展循环经济评价因素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农产品质量、附加品增值效益、成本、客户反映、绿色绩效和创新能力等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双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某集成农产品供应链关键成员发展循环经济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为政府找到合适的投资主体,并为政府投资或推进循环经济项目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郑建茹 《湖南农机》2012,39(3):138-139
由于鲜活农产品不同于其它产品,因此对其绩效评价也就有别于其它产品,文章通过构建三级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结合群组层次制定各因素权重设计了一套关于农产品配送绩效评价的模型。通过对案例结果客观分析,为物流中心鲜活农产配送提供了改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