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额盆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为筛选出适宜滴灌条件下的冬小麦品种,于2016年在新疆农科院小麦育种家额敏基地,比较6个冬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农艺性状、产量差异。试验表明,适宜在塔额盆地滴灌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有新冬41号、新冬38号和新冬18号。  相似文献   

2.
<正>作物生长发育离不开水、肥、气、热、光照五大因子,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塔额盆地位于北疆西北部,近几年来,冬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塔额两县(市)冬小麦面积共计35万亩左右。由于水利设施的改善,大部分土地实行高新节水、增压滴灌技术,地表水的利用率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种植面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塔额盆地玉米生长发育规律,采用适宜的管理措施,可实现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现总结出一套大面积高产、稳产、高效玉米配套栽培技术,为塔额盆地玉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一、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选用穗大粒多、千粒重35克左右、株高在280厘米左右、穗位85~100厘米、生育期在100~125天、抗倒伏性及抗病性强、株型紧凑或半紧凑的高产优  相似文献   

4.
利用塔额盆地4个常规气象台站1960—2009年的实测资料,分析塔额盆地日照时数的年平均变化、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规律,并通过Mann-Kendall法进行年平均日照时数变化的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50年来,塔额盆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以2.9 h/10 a的气候倾向率波动式增加;日照时数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春、夏、秋季,尤其是春季最为明显;塔额盆地年平均日照时数存在2个突变点;日照时数与总云量、低云量及≥0.1 mm的降水日数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其中总云量与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塔城地区围绕"建基地、育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大政策扶植,在推进塔额盆地外向型设施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根据塔额盆地设施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塔额盆地外向型设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塔额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境内,盆地东、南、北三面均为群山环绕,唯西面开敞,形成盆地。塔额盆地东、南、北三面分别为乌日可下亦山,巴尔鲁克山和塔尔巴哈台山,西面仅有一排零星分布的低矮丘陵。盆地环山山体高度不大,大部分为中低山。  相似文献   

7.
<正>本试验是鉴定新品种或即将审定命名的冬小麦品种(系)在塔城盆地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抗逆性,从而为塔城盆地的冬小麦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塔额垦区气候独特,冬小麦常因越冬造成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9.
1 冬小麦的营养特性 1.1冬小麦对N、P、K养分的需求量 根据塔额盆地的试验结果,每生产100 kg籽实,需吸收纯氮2.7~3.2 kg,磷(P2O5)0.8-1.1 kg,钾(K2O)2.9~5.3kg,比例约为2.7:1:2.7.其中氮磷主要集中在籽实,分别占全株总含量的76%和82%,钾则主要集中于茎叶,占全株总含量的77%.  相似文献   

10.
塔额盆地每年种植红花面积在2.0-2.7万公顷。红花具有耐旱怕涝的生理特性,而塔额盆地干旱缺水,在红花开花期,雨水不多,气温不高,非常适合红花生长。  相似文献   

11.
塔额盆地大风的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塔额盆地大风的时间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1999年塔额盆地4个气象站大风天气的观测资料,分析了盆地大风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塔额盆地年平均大风日数27~45 d,多出现在4~7月。塔城和托里大风天气高发期分别在12:30~19:30和14:00~19:00,两站大风持续时间集中在1 h以内,分别占总数的61%和68%。塔额盆地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大风日数呈减少的趋势,39年内盆地年大风日数长期变化趋势系数为-0.73~-0.85。盆地年大风日数在70年代发生突变,之后大风日数明显减少。盆地大风日数年际变化具有15~20年的震荡周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为强盛周期。[结论]该研究为揭示西北地区大风的时间变化趋势与震荡周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塔额盆地打瓜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重茬、迎茬几率的增高,打瓜各种病害也日趋加重,打瓜病害已成为困扰农民朋友的心头大患。根据近几年田间调查,在塔额盆地发生比较普遍的打瓜病害主要有有四种,即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尤以白粉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  相似文献   

13.
为使河北省冬小麦实现绿色高效高产,应积极组织小麦绿色高效高产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实地测产验收,科学管理,分类指导,保证施肥科学,做到节种、节水、节肥以及节药的高效安全产生,优化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使小麦能够实现增产增收、绿色高效。本文就河北省冬小麦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塔额盆地气候特点和木材资源优势,推广夏季香菇种植,可弥补内地因夏季气温高、不利于香菇生长、货源短缺的不足。通过选择优种、合理配料、严格杀菌、控温养菌、适量刺孔和注水出菇等环节的科学管理,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塔额盆地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优质品种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是保障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之一。玉米品种和育187在塔额盆地种植表现优异,广受农户欢迎。本文结合该品种特性,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秸秆还田等方面总结和育187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和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广大种植户探索区域性高产经济作物的步伐趋于紧迫。甜菜作为塔额盆地区域性高产经济作物,不仅产量高、效益好,而且易于栽培管理,深受当地广大种植户喜爱。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塔额盆地甜菜高产栽培技术,为甜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新疆北疆甜菜投入与产出以及单位面积总生产成本状况。【方法】以新疆伊犁河谷、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三大甜菜种植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调查问卷及实施调研方法,运用分类比较法、比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新疆甜菜甜菜种植情况及经济效益。【结果】天山北坡与塔额盆地均为6.67~33.3 hm2,所占比重较高,分别为33.33%与42.86%;单产在4~5 t/667 m2的种植户最多,占43.28%,其次是5~6 t/667 m2的种植户,占调查总数的32.84%;4 t/667 m2以下种植户仅占调查总数的5.97%。塔额盆地承包费为329.29元/667 m2,显著低于其他两个甜菜种植区,而天山北坡地区承包费为550元/667 m2较所有调查户承包费高出83.77元/667 m2。在甜菜种植总成本构成中,承包费、劳动力费以及机械费均占较高比例,天山北坡、塔额盆地、伊犁河谷地区甜菜种植成本分别为1 716.07、1 429.76和1 736.97元/667m2。【结论】甜菜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受不同种植区域的影响,新疆北疆甜菜成本收益率表现为塔额盆地>天山北坡>伊犁河谷,承包费、劳动力费、机械费与肥料费是构成最主要甜菜种植成本。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61~2000年塔额盆地塔城、额敏、裕民、托里4个气象站雾的观测资料,分析盆地雾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盆地年平均雾日数7-17d,多出现在10月~翌年4月。塔城雾的高发期在7:00~11:30,持续时间集中在2h以内。除塔城外,盆地其余3站年雾日数40年内减少。额敏雾日数年际变化具有15年的震荡周期,其余3站具有6~9年的震荡周期。  相似文献   

19.
一、育苗 塔额盆地有效积温2700-2900℃,无霜期120—140天,本地区须采取早春育苗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优良品种新冬41号为代表,通过对其种穗选择、规格播种、病虫害防控、去杂去劣和决选收获等技术措施的总结,综合阐述塔额垦区冬小麦穗行圃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