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爱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221-224,228
根据2001—2013年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正显著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制度综合因素产生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村家庭人均收入,从而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增加对转移成本的承受能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扩大转移就业空间;全面深化制度改革,破除劳动力转移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7):170-172
在现实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影响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因素并不是用某一个因素可以来解释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的转移行为。以扬州为例介绍劳动力自身及家庭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影响的分析,最后得出个人特征中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和技能等级;家庭特征中家庭收入状况和家庭耕地规模等方面形成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了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基于荆州市沙市区岑河镇陈龙村的实地调研数据,建立Logit模型,从个人因素、配偶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影响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配偶工作情况、配偶年收入、家庭与城区距离、老人与未成年人数量和乡镇企业数量对农村已婚女性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意愿有显著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提出政策建议: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引进乡镇企业,扶持创新创业,发展县域经济;健全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养老托育和子女入托入学服务体系;鼓励与支持多渠道参与就业,灵活就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关键在于提高拟转移农民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重点在于加强对拟转农民就业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5.
基于新疆贫困检测调查数据和南疆四地州中的拜城县深度贫困村的调查数据,分析就业扶贫对减贫脱贫效应及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方法,从个体、家庭和村庄对影响转移就业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男性、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良好、劳动力数量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有正显著影响;而年龄、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耕地面积对劳动力转移就业有负向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模式,虽然异地转移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河南经济发展实际和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向,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以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日益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市民化水平显著提高,逐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本文从自由流动、人力资本提升和市民化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实践。研究认为,取得成就的根本在于党和政府立足国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将转移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有待提高、返乡农民工进退两难和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挑战,本文建议坚持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毫不松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确保农业转移人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8.
陈成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2):232-236
近年来,创业潮、县域经济与特色乡镇的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家庭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 动力选择就地转移。实证研究发现,性别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地域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倾向 选择异地转移,女性更倾向于就地转移;未成年子女对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的家庭更可能选择就地转移;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地转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更 倾向于异地转移。当前,要促进四川省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就地转移,应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 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孙红叶  杨立社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5):185-186,19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实现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从西藏东南部实际出发,在调研总结当前藏东南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若干对策,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农村回流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发展与振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劳动者微观行为和家庭生命周期双重视角下,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基于河南省虞城县10个村庄539份农村回流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对农村回流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结果表明:①农村回流劳动力非农转移决策是家庭生命周期类型、生计资本、回流特征等多元因素交织的结果。②相对于抚养期家庭,其他家庭类型的农村回流劳动力更倾向于从事农业,且同一因素影响程度与作用方向存在差异。因此在执行相关的就业政策时,需根据农村回流劳动力所处的家庭生命周期类型不同,采取精准适用的激励措施促进其多渠道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以新疆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双语教育、家庭年收入、养老保险、培训以及工作得到的途径对转移就业都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双语教育的普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马爱艳  蒋志辉  王香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93-6894,6896
比较了新疆与全国农民收入差异,从地理、观念和经济3个方面讨论了制约新疆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的深层困境,分析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原因,并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增收的路径:强化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大力发展非农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大力发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转移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社会增效和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按照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要求,针对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因素,分析研究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现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他们的转移就业技能,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省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所带来的如促进农民增收、抑制城乡差距扩大、减轻对土地的压力、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等积极影响;同时也分析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水平低下、城镇化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偏低、保守的文化、政策和体制的制约等。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劳动力转移市场、加快制订劳动法、进行体制创新等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农机技术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因素,应充分发挥农机技术培训的职能和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以呼图壁县为例,运用DID模型,并以实地调研数据探究了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族别、上学人数、劳动力平均年龄、公共交通通达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转移就业比重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非农收入比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及转移就业比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因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享有计划生育优待政策及受传统观念影响,家庭规模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比重呈负相关关系;在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新时期推进农牧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从西藏实际出发,在调研总结当前西藏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分析所面临形势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相关部门抓好农牧民转移就业、推动农牧民增收起到一定的参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更好地实现转移就业扶贫方式,更大程度地发挥转移就业组织化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通过对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与组织化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及深入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过程中不同层面参与主体,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的影响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贫困劳动力自身层面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路径影响效应最大,影响效应为0.998;政府层面对转移就业组织化的路径影响效应为0.910;用工单位层面对转移就业组织化的影响路径效应为0.175,加之在转移就业组织化过程中,政府对用工单位层面的路径效应为0.778。【结论】不同参与主体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影响不同,不同影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乌鲁木齐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发展;贫困劳动力自身基本条件对转移就业组织化发展有重要影响;政府层面在转移就业组织化中转移就业培训、保障跟进工作、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南疆四地州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现状,了解了当地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找出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户基本特征方面,农户是否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是否参加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农户家庭特征方面,家庭总人口数、非农就业人数、家庭非农收入占比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农户家庭资源禀赋方面,家庭承包土地面积、土地块数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居住地到县城的距离对其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外部环境特征方面,当地农户享受农业综合补贴力度对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推进南疆四地州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应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户非农就业培训,以农户就业促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转变农户对土地的过分依赖意识;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保障农户利益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山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5,(10):1344-1348
土地流转及规模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农业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农户的意愿和行为对土地流转有根本性的影响。根据山西省柳林县15个乡镇的260户农户土地流转意愿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模型对问卷的数据从农户基本情况、家庭拥有耕地数量、家庭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务农劳动力数、劳动力年龄、家庭农业收入、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机械化水平等5个因素对农户流转土地的意愿影响显著;家庭主要劳动力性别、劳动力文化程度、家庭耕地面积数量以及人均收入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为加快柳林县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