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Ⅱ优52     
《中国农业信息》2011,(3):30-31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2品种名称:Ⅱ优52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Ⅱ-32A×OM052省级审定情况:200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相似文献   

2.
两优68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0品种名称:两优688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SE21S×南恢68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0.9天。  相似文献   

3.
F优498     
《中国农业信息》2013,(4):31-32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6品种名称:F优498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江育F32A×蜀恢49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2天,比对照Ⅱ优838短2.7天。株高111.9cm,穗长25.6cm,每667m2有  相似文献   

4.
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发布的品种权授权公告获悉:我省有5个水稻品种获得了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其中,Ⅱ优航148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Ⅱ优3169、Ⅱ优3229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分别于2006年、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泸优1256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3品种名称:泸优1256选育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泸香90A×南恢1256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5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0天。株型适中,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1月10日召开第二十五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58个品种,其中(1)水稻品种36个:泰四占、籼油占、丰二占、五山油占、粤籼18、金华软占、合丝占、粤秀占、美香占2号、银晶软占、茉莉软占、丰新占、华新占、金航丝苗、天优116、博优早特、Ⅱ优  相似文献   

7.
内5优39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9品种名称:内5优39选育单位: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品种来源:内香5A×内恢2539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5天,比对照Ⅱ优838短1.2天。株高112.2cm,穗长25.6cm,每667m2有效穗数15.3万穗,每穗总粒数168.6粒,结实率82.1%,  相似文献   

8.
新陆中51号     
《中国农业信息》2013,(8):24-25
审定编号:国审棉2011014品种名称:新陆中51号选育单位:新疆石大科技有限公司、石河子大学棉花研究所、巴州一品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新陆中8号/29-1)/优系38-1系统选育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非转基因常规早中熟品种,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39天。出苗好,生长稳健,吐絮畅。株高67.0cm,植株塔形、较紧凑,Ⅱ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皱褶较深,铃卵圆形、有铃尖,第一果枝  相似文献   

9.
《农家科技》2011,(6):8
<正>杂交水稻品种Q优12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渝审稻2008002。1.特征特性。该组合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6天,与对照Ⅱ优838相当。株高116.6厘米。在亩栽秧1.2万窝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96-96
品种来源: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荆楚D8A”与恢复系“R9-33”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2。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0.2%,整精米率61.9%,垩白粒率18.0%,垩白度2.1%,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77 mm,长宽比3.1,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2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 996.4 kg,比对照Ⅱ优725增6.22%。其中,2004年单产9 179.1 kg,比Ⅱ优725增7.24%;2005年单产8 813.6 kg,比Ⅱ优725增5.17%,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学》2006,(4):39-39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湖北江汉平原农业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用不育系“Ⅱ优-32A与恢复系89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稻2005002。由湖北天下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江汉平原农业高科技研究中心在全国独家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12.
沪油21     
《中国农业信息》2012,(20):46-47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3品种名称:沪油21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品种来源:9714×9711/84004×8920以往审定情况:2010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常规双低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淡绿,叶缘有波状缺刻,蜡粉较厚,花瓣鲜黄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02,(11):22-22
<正> 东单13号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玉 2001003 选育单位:辽宁东亚种子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LD175-1×LD61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华北、西  相似文献   

14.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湖北江汉平原农业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用不育系“Ⅱ优-32A与恢复系898”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新品种。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鄂审稻2005002。由湖北天下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江汉平原农业高科技研究中心在全国独家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15.
《湖北农业科学》2007,46(1):155-155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培矮64S作母本,“307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6004。品质产量:2004~200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0%,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0%,直链淀粉含量20.5%,胶稠度51mm,长宽比3.0,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公顷产量,下同)8 468.10 kg,比对照Ⅱ优725增产1.82%。其中:2004年单产8 186.25kg,比Ⅱ优725减产0.81%,减产不显著;2005年单产8 749.95 kg,比Ⅱ优725增产4.41%,增产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Ⅱ优132”水稻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鄂审稻2006011)。  相似文献   

17.
Ⅱ优58     
Ⅱ优58是由湖南亚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种子种苗分公司从湖北省恩施州红庙农科所引进的中稻品种。200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湖南省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品种审定会议,现将审定通过的瓜菜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湘菲优811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25品种名称:湘菲优8118选育单位:湖南科裕隆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湘菲A×湘恢8118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徐麦31     
《中国农业信息》2012,(8):29-30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1005品种名称:徐麦31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烟辐188/徐州2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