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2012年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先进县(20个)衡阳县、华容县、桃源县、醴陵市、双峰县、祁东县、株洲县、岳阳县、沅江市、武冈市、汉寿县、湘潭县、赫山区、祁阳县、湘乡市、望城区、邵东县、宁乡县、安仁县、湘阴县。2.2012年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先进乡镇(40个)宁乡县双江口镇、望城区丁字湾街道办事处、浏阳市永安镇、株洲县龙凤乡、醴陵市泗汾镇、湘潭县排头乡、湘乡市泉塘镇、衡阳县西渡镇、衡南县松江镇、衡东县新塘镇、  相似文献   

2.
一、原材料.麦秸、各色染料、乳胶或浆糊、黑绒布或黑绒纸、漂白粉、棉丝纸等. 二、工具.中小号轻便剪刀、裁纸刀、绘画用品、玻璃纸、调色工具、水盆或大铝锅、毛巾、电熨斗、毛笔、板刷、各式刻刀、针、粉扑、镊子.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122-122
第三积温带包括:延寿、尚志、五常北部、通河、木兰北部、方正林业局、庆安北部、绥棱南部、明水、拜泉、依安讷河、甘南北部、富裕北部、齐齐哈尔市华安区、克山、林口、穆棱、绥芬河南部、鸡西市梨树区、麻山区、滴道区、虎林、七台河市、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桦南北部、桦川北部、富锦北部、同江南部、鹤岗南部、宝泉岭农管局、绥滨、建三江农管局、八五三农场。  相似文献   

4.
1、配料: 袋装冰鲜鸭脖5000g、干辣椒400g、姜块100g、葱节120g、八角20g、三奈10g、桂皮8g、小茴香10g、草果10g、花椒10g、丁香5g、砂仁8g、豆蔻12g、排草5g、香叶3g、精盐200g、味精15g、红曲米50g、料酒100g、鲜汤5000g、精炼油2000g.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积温区划———第一积温带第一积温带包括:哈尔滨市平房区、道里区、香坊区、南岗区、松北区、太平区、阿城区、双城、宾县、大庆市红岗区、大同区、让湖路区南部、肇东、肇源、肇州、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泰来、杜蒙、东宁。  相似文献   

6.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区)衡阳市、岳阳市,赫山区、衡阳县、桃源县、沅江市、醴陵市、望城区、岳阳县、安仁县、湘阴县、祁东县、双峰县、衡南县、汨罗县、耒阳市、宜章县、湘乡市、华容县、湘潭县、邵东县、道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许靖波、吴振文、朱克服、钟武云、戴渐红、杨厚波、王峰、陈安柏、黎作风、熊春来、龙国文。全国种粮大户陈文敏(衡阳县)、刘啸(澧  相似文献   

7.
供求信息     
《中国农资》2013,(1):21
<正>衡水佳禾农资有限公司原料肥辐射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德州、聊城等地;年销售各种化肥18万吨。现货供应以下商品: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BB肥、进口及国产全系列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品牌有:瓮福、云天化、中农、中化、青海盐桥、佳禾源、冀衡、铁狮等。  相似文献   

8.
供求信息     
《中国农资》2013,(3):22
<正>衡水佳禾农资有限公司原料肥辐射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德州、聊城等地;年销售各种化肥18万吨。现货供应以下商品: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BB肥、进口及国产全系列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品牌有:瓮福、云天化、中农、中化、青海盐桥、佳禾源、冀衡、铁狮等。  相似文献   

9.
1、优质红松、云杉、青仟、白仟、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秋、椴树、榆树、山里红、山定子、山桃、臭李子、五角槭、茶条槭、蒙古栎、白丁香、白桦等绿化大树及种子。规格:高0.5—5米,树干通直,冠形圆满,带土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邵阳市、常德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长沙县、宁乡县、株洲县、衡山县、邵阳县、武冈市、临湘市、汉寿县、鼎城区、石门县、祁阳县、冷水滩区、东安县、零陵区、新化县、溆浦县、靖州县、芷江县、龙山县、永顺县。  相似文献   

11.
草莓立体栽培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立体栽培也称垂直栽培,是在尽量不影响地面栽培的前提下,通过竖立起来的栽培柱或其他形式作为植物生长的载体,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和太阳光照的1种无土栽培方式。对目前生产中几种常用的草莓立体栽培形式架式栽培、柱状立体栽培、墙体栽培、高架栽培床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立体栽培具有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解决重茬问题、减少土传病虫害等优点,经济价值和观赏性均较高。草莓立体无土栽培已成为设施园艺的1个亮点。  相似文献   

12.
金鑫  何翠  曾旭 《农学学报》2022,12(1):65-69
通过简述魔芋生长环境需求特性,总结魔芋庭院栽培、净作栽培、大田间套作栽培、林下栽培、轮作栽培及保护地栽培等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栽培模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今后应从广泛开展魔芋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与利用,构建魔芋间套作、轮作栽培新模式,提高魔芋种植全程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扩大魔芋种植范围,创建有机栽培模式等方面改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棚架式和篱笆式2种栽培方式,以近自然栽培方式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2年生星油藤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篱笆式栽培与棚架式栽培和近自然栽培相比,果实产量分别提高20.20%和88.16%,病虫果率分别降低60.00%和93.75%,果实饱满率分别提高6.04%和12.61%.棚架式和篱笆式2种栽培方式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累积的影响,以韭菜品种雪晶208为试材,测定其在土壤栽培、营养液栽培和基质栽培下农艺性状和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下韭菜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次关系,筛选出不同商品性状需求下韭菜的适宜栽培方式.结果表明:(1)在3种栽培方式下,营养液栽培更容易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不同灵芝菌株的差异,探究其最佳的栽培模式,可为灵芝精深加工源头提高优良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模式。通过不同栽培模式对4个灵芝菌株其子实体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段木栽培中黄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代料栽培中野生灵芝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最佳;段木栽培中平芝多糖和三萜含量最高;代料栽培中野生灵芝多糖含量最高,而平芝三萜含量最高。灵白、平芝和黄灵芝其多糖和三萜含量段木栽培皆高于代料栽培,野生灵芝其多糖和三萜含量代料栽培明显高于段木栽培。由此可见,不同灵芝菌株适宜于不同的栽培条件和栽培模式,这为选择获得活性成分高的专有灵芝菌株及相应的栽培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立足浙江省长兴县发展实际,提出能够开展并大力推广的栽培模式,并总结可供借鉴的栽培模式,提升蔬菜栽培的栽培质量与栽培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新高产栽培模式的增产效果和对农艺性状的影响,对9个水稻材料在两种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栽培模式增产效果显著,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极显著增加,结实率显著下降,分蘖初期、分蘖盛期提前,生育期有缩短的趋势,但不同水稻材料的以上变化情况各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宜贵州推广的高效雪莲果栽培模式。[方法]试验设高厢栽培、穴坑栽培、开沟起垄栽培3种栽培模式,随机排列,调查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雪莲果生育期、田间性状、单果质量及单窝产量,采用新复极差法对3种栽培模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雪莲果的生育期没有影响,但在田间性状的表现上则存在明显差异,以穴坑栽培植株的株高最大,为125.3cm,开沟起垄栽培植株的茎粗最大,为1.61cm。开沟起垄栽培模式在产量上优于穴坑栽培和高厢起垄栽培模式,雪莲果产量为31402.35kg/hm^2,比穴坑栽培模式下产量高出5095.80kg/hm^2,比高厢起垄栽培模式下产量高出12993.15kg/hm^2。[结论]挖沟起垄栽培模式为适宜贵州推广的最佳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