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制森林经营密度控制表,是从6种数学模型中选出最佳模型编制了依林分平均胸径而编的断面积蓄积量标准表,再以此表为依据,利用林分疏密度编制而成的.该方法比常规依林分平均高编表的方法简捷,更便于生产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笔者在铜鼓县收集了286块杉木人工林标准地资料,编制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由于该图应用了“疏密度”这一概念,在实际生产中大多数营林工作者觉得疏密度不易测定,它要有适合的标准表,使用不方便,因而使密度管理图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鉴于这一问题,根据所收集标准地的112株平均木(作了解析)资料,依据林分密度与年令的关系,编制了林分密度曲线,弥补了林分密度管理图的不足,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
自1979年山农大许慕农教授提出用林分优势木胸径与冠幅的相关性编制林分经营密度表以来,因便于测量计算,受立地条件、林龄等因子影响较小,精度较高,该编表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在工作中收集了大量刺槐优势木材料,通过整理计算,编制了刺槐经营密度表,进而绘制了密度依胸径变化的刺槐林分经营密度曲线图,并对用这种方法编制的经营密度曲线图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直材料收集优势木材料来源于山东省国有林场经理调查和山东省第三次森林资源清查,共收集刺槐优势木1583株,参加计算株数为1419株。2材料整理将收集到的优势木样木按1厘…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太行山242块油松人工林标准地材料编制了林分密度控制图。主要方法是选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曲线编制等树高线,精度达97.33%;等直径线是从三个曲线中选出一个曲线利用非线性迭代法求解精度达98.6%。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出林分密度控制图。经用未编表的标准地检验,精度达93%以上,说明该林分密度控制图符合太行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生长规律,可在该区使用。  相似文献   

5.
林分疏密度是说明林木对空间的利用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也是换算林分立木蓄积量的指标。因此,林分疏密度的准确与否,对求解林分立木蓄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林分疏密度的一般测算方法是以现实林分平均树高之单位面积上的胸高总断面积与标准表(疏密度1.0)相应平均树高之总断面积相  相似文献   

6.
以落叶松人工林标地为材料求解G=aSDI ̄b(H-1.3)°为密度指数、树高与断面积数学模型;Y=aSDI ̄bX ̄c为密度指数、断面积、株数、直径数学模型。林分疏密度1.0,一定树高时,各地位指数株数、直径、断面积、蓄积一致。换句话说,密度或直径一定时,亦有一定的断面积、树高、蓄积。这是编制林分密度标准表、直径标准表的理论基础依据。编制密度、直径标准表及生长过程表,先编这些标准表(内容包括每公顷株数、直径、树高、形数、断面积、蓄积等),在标准表基础上解出各地位指数、树高之相应林龄,得林分生长过程内容。  相似文献   

7.
林分疏密度是说明林木对空间的利用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也是换算林分立木蓄积量的指标。因此,林分疏密度的准确与否,对求解林分立木蓄积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林分疏密度的一般测算方法是以现实林分平均树高之单位面积上的胸高总断面积与标准表中(疏密度1.0)相应平均树高之总断  相似文献   

8.
闽东地区木荷人工林标准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准地材料,以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因变量,林分平均高为自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多个方程,经分析对比选择合适的方程作为编制木荷人工林标准表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有约束条件的改进单纯形法建立疏密度1.0的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模型,配合形数模型,按蓄积三要素计算疏密度1.0的林分每公顷蓄积量,据此编制了木荷人工林标准表。可为森林资源清查确定木荷人工林的蓄积量和疏密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杉木人工林标准地为材料,用多变量逐步回归方法,求解出杉木人工林各地位指数、疏密度级、密度株数级之林分平均直径。结果表明:经理论分析证明,不论林分疏密度之高低,当林分疏密度及密度株数相同时,其林分平均直径在各立地奈件下较接近或趋于一致。此规律将为森林抚育间伐,林分直径生长量预测、预报,确定林分工艺成熟以及森林调查设计等,提供理论依据及一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0.
天然林分密度控制图在二类调查时,利用样地材料组织编表样本,经内业整理分析而编制的林分密度控制图,它能把林分区划,小班调查的平均胸径,树高,株数,蓄积量调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已知其中两个因子就可以利用该图查出其它因子,从而分析查出8的因子和实测的因子是否相符,进一步判断伐区调查设计质量,并能有针对性的检查调查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航片判读常用于林木勘测,林分蓄积或林分密度的测定。美国曾结合林分平均高、平均冠径及林冠郁闭度,编制了西黄松(Pinus Ponderosa)林分蓄积表(美国农业部林务局,1958)。尽管林分特性往往更引人注目,但单株林木也可在航片上进行测量。Hitchcock(1974)仅依据冠径编  相似文献   

12.
以林分相对密度指数模型作为密度变量,构建了与立地质量等级有关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断面积、林分平均高模型,采用改进单纯形法求解方程参数,得到精度较高的林分平均胸径、林分断面积、林分平均高模型。以林分相对密度指数模型为变量,给定初始胸径和株数,编制了可变密度收获表、标准收获表、经验收获表。  相似文献   

13.
我省许多国营林场,在进行抚育间伐作业中,使用标准表控制林分密度,以确定林分间伐强度。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把现实林分密度降低到理想的疏密度,使林木有合理的营养空间,有利于林木生长。那么疏密度降低到某个数值时,需要间伐多少株林木呢?这是每个施工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做了七十九块标准地,在标准地上收集间伐强度大小与疏密度递减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础材料,编制云南松降低疏密度与间伐木占总株数百分数换算表,以供有关单位和同志们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176块日本落叶松标准地材料,建立了与现行山本式材积方程相一致且符合适用性检验精度要求的削度方程。结合全林整体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及林分结构模型,分别立地指数、初植密度编制了日本落叶松林分材种出材量表,并对其进行了编制精度和适用性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编表精度达96%以上,适用性检验精度达95%以上,可以在科研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林学家们依据于植物生长的逻辑斯蒂克理论,研究了同龄纯林的每公顷株数与平均单株木材积、林分材积、林分平均直径、林分平均树高间关系等林分结构,而且利用其研究成果解决了栽植株数、间伐、编制收获预测表等许多技术问题。本文介绍适用Logistic理论建立密度效应模型的概要。  相似文献   

16.
柳杉人工林标准表编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标准地材料,经过多方程拟合对比后,选择合适的方程建立疏密度1.0的每公顷断面积模型,结合形高模型和林分蓄积量构成公式,编制了柳杉人工林标准表,该表经检验证明适用,可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思茅松人工林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编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松人工林集中分布的西双版纳、思茅地区的 10个县 (市 ) ,按照立地条件、年龄、郁闭度、生长状况等的不同 ,设置 16 6块标准地 ,用以编制林分密度控制图 ,包括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 (饱和密度 )线、等疏密度线、等自然稀疏线等 5条曲线 ,根据密度控制图可以求算林分蓄积量、疏密度、优势高 ;可以求算林分间伐量、间隔期进行间伐设计 ;可以预测各生长阶段的平均胸径、生长量等。经检验等树高线精度为 96 1% ,等直径线精度为 97 8%。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176块日本落叶松标准地材料,建立了与现行山本式材积方程相一致且符合适用性检验精度要求的削度方程,结合全林整体模型,林分自然稀疏模型及林分结构模型,分别立地指数,初植密度编制了日本落叶松林分材种出材量表,并对其进行了编制精度和适用性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编表精度达96%以上,适用性检验精度达95%以上,可以在科研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收获表是指某一树种在特定地区和管理体系下,以立地条件和年龄为变量描述林分平均生长过程的数表.林分密度管理图是根据林分密度效果编制的可预测林分平均收获的图.通过与传统收获表和林分密度管理图的概观比较和探讨,该文系统地阐述了系统收获表的概念和功能.系统收获表的基本特点是为预测现实林分在不同立地条件和管理体系下生长过程的计算机程序.因此,系统收获表能描述在多维变量(如年龄、立地条件、林分密度、胸径和树高)条件下的现实林分和单木的无数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以平均高为自变量,采用有约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林分最大蓄积量预估模型,结合形高模型,编制了杉木人工林标准表。为便于生产应用和生长预测,还建立了平均高和优势高的对等转换模型,配合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导出了可变疏密度收获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