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2a的添食色素粉生产家蚕彩色茧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彩茧比普通茧增产增效明显,盒种产量增幅3.8%~5.7%,盒种产值增幅22.6%~26.0%;彩色蚕食桑量大,5龄食叶量比普通茧多40kg/盒左右;生长周期缩短1~2d;色素添食法生产彩色茧,家蚕抗菌、抗病能力强,饲养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家蚕天然彩色茧资源的多样性及优良特性,介绍了彩色茧生产方法、家蚕天然彩色茧资源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及品种培育实例,并对彩色茧的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前,由江苏丹阳市外国专家局引进的天然彩色蚕茧在丹阳市珥陵镇饲养成功,已经结出红、黄、橙等多种颜色蚕茧。家蚕天然彩色茧的生产是在普通家蚕饲养过程中,在食物中添加经过处理的生物有机色素,从而改变家蚕绢丝腺的着色性能,生产出五颜六色的天然彩色茧。彩色茧经过特殊的缫丝工艺,就能  相似文献   

4.
利用色素添食技术生产家蚕彩色茧,存在着三大需要攻克的难题。第一是色彩的深度、纯度如何提高的问题;第二是提高彩色茧的色牢度问题;第三是彩色茧色彩种类如何丰富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利用色素添食技术生产家蚕彩色茧,其彩茧的深度、纯度以及色牢度与色素、蚕品种、添食方法、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色素的有效成分高低、浓度大小等起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家蚕金黄色彩色茧新品种秋芳×金玉在湖州市春、秋2季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的农村对比试验及丝质鉴定。试养结果表明,彩色茧品种秋芳×金玉具有体质强健、饲养容易、产量高、茧丝质量好的优点,适合浙北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信息荟萃     
《农村新技术》2004,(2):56-57
天然彩色茧繁育成功 江苏徐州新沂市华源茧丝有限公司(邮编:221400)和苏州大学合作开展的家蚕彩色茧生产试验工程取得成功,第一批天然彩茧喜获丰收。该工程由苏州大学利用茧丝基因独存或相互组合,使家蚕直接吐出金黄、浅黄、绿色、  相似文献   

7.
金丝二号彩色茧蚕品种是安康学院用野桑蚕与家蚕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育而成的彩色茧新品种。2015-2016年春蚕期和秋蚕期在汉阴县和汉滨区进行了农村试养,结果表明:金丝二号蚕品种的眠起齐一、食桑旺盛、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涌、茧丝质优良,产量和效益与对照种873×874不相上下,适合在安康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8.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海南野蚕的雄与家蚕激华的雌育成两种斑纹的彩色茧品种961B、961C,进一步筛选出彩色茧三元杂交组合961B.961C×D07,并对其进行了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9.
天然彩色茧蚕品种金丝1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丝1号的育成经过。[方法]黄茧1号是由中系品种871×白河野桑蚕经16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黄茧2号是由日系品种872×汉滨野桑蚕经12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金丝1号是由黄茧1号和黄茧2号杂交而成。[结果]金丝1号属于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其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已接近对照品种871×872,强健性和产值高于对照品种871×872。实验室与农村生产鉴定金丝1号是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彩色茧家蚕品种。[结论]该研究为拓宽家蚕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村百事通》2011,(11):121-122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与省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与开发.利用色素添色生产家蚕彩色茧的技术成果.2002年3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彩色茧生产的蚕丝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测.证明其不含任何国际上禁用的染料.丝织品达到生态纺织纤维标准.  相似文献   

11.
马莉红 《农家科技》2006,(11):28-28
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与安徽省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与开发,利用色素添色生产家蚕彩色茧的技术成果,2002年3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该彩色茧生产的蚕丝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检测,证明其不含任何国际上禁用的染料,丝织品达到生态纺织纤维标准。为使该  相似文献   

12.
提高桑叶质量,规范家蚕饲养技术,推广桑蚕优良品种,使用优良簇具,加强簇中管理和采茧、选茧、售茧、烘茧等技术运用,来提高茧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野桑蚕和家蚕地方种质资源,采用杂交、自交分离和系统选育的方法,创制出一批幼虫斑纹限性、茧色天然彩色的育种素材,丰富了家蚕新品种培育的亲本选择。结果表明,幼虫斑纹限性材料可以根据幼虫斑纹特征区别雌雄蚕;彩色蚕茧色彩天成,健康、环保。利用这些素材,培育出多对突破性特色家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江燕 《农技服务》2009,26(10):61-62
从蚕室蚕具的准备、蚕种选择、催青、收蚁、小蚕饲育和大蚕饲养等方面阐述了家蚕天然彩色茧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家蚕有色茧中黄红茧系和绿茧系的分子产生机理,以及相关性状遗传控制基因,并且对家蚕有色茧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后续的研究方向和前景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种农田常用除草剂对家蚕生长发育和产茧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桑园除草剂。[方法]采用毒叶添食法研究目前常用除草剂莠去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和草甘膦对家蚕生长发育及茧质的影响。[结果]莠去津对家蚕的毒性最大,取食毒叶第7天全部死亡;烟嘧磺隆对家蚕的毒性也较大,家蚕的死亡率高达80%,虽然有部分蚕能够泌丝结茧,但所结茧的茧质极差;硝磺草酮和草甘膦毒性较小,家蚕的存活率超过70%,大部分都能泌丝结茧;硝磺草酮和草甘膦低浓度处理基本不影响茧质,而高浓度处理降低了家蚕茧的全茧量和茧层量,对茧长和茧幅基本无影响。[结论]莠去津和烟嘧磺隆对家蚕毒性大,不适宜用于桑园除草;低浓度硝磺草酮和草甘膦对家蚕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音乐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将9芙、7湘这两种家蚕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对家蚕在五龄蚕期与制种交配期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7湘五龄蚕的体重增长,其上中茧量、茧层率以及全茧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对于9芙家蚕的影响则不明显,不过却可以使9芙家蚕的死笼茧率、下茧量下降,并提高其全茧量。结论证明,音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家蚕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但家蚕品种的不同也导致音乐对其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桑园防虫网可有效隔离桑树与外界环境中动植物的直接接触,既防止野外昆虫与家蚕微粒子病的交叉感染,减少家蚕微粒子病的发生,又能提高桑叶内在质量与桑叶的清洁度。有利于提高家蚕的食下量与消化率,提高种茧的结茧率、健蛹率以及蚕种繁育的产质量。针对防虫网的结构与功能、选材合理性和使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科学设计,能大大降低生产风险,改变蚕种生产过程只有通过全龄桑叶药物浸渍消毒这个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方法,增强蚕体体质,提高种茧质量。因此种茧饲料桑园采用防虫网覆盖这种简单适用而又有效的防虫技术,在蚕种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优良家蚕品种的选用、繁育和推广是提高蚕茧产量,增加蚕农收入,改善原料茧品质的有效手段.保持家蚕品种优良性状,延长品种的使用年限,防止品种过早退化,对提高品种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家蚕品种退化的原因,并提出保持家蚕品种优良性状的措施,为家蚕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家蚕溶茧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实现溶茧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方法】利用cDNA末端扩增技术(RLM-RACE)克隆了家蚕溶茧酶基因cDNA序列(GenBank 登录号:EF428980)。【结果】家蚕溶茧酶基因cDNA序列全长1 047 bp,其中780 bp的蛋白质编码区可编码2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7.6 kD,等电点(pI)为8.89。家蚕溶茧酶基因包含4个内含子。用Signal P 3.0 Server程序分析家蚕溶茧酶基因,预测其从第1~22位为信号肽序列。SMART分析结果预测其第34~254位氨基酸序列具有类胰蛋白的丝氨酸蛋白酶活性。重组质粒pET-32a-Cocoonase 转化E.coli BL21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家蚕溶茧酶基因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相对分子量为48 kD。【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表达了家蚕溶茧酶基因,分析和预测了它的结构和功能,为其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