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点状气单胞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疾病。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各地流行季节为4—9月,其流行季节和程度,随气候变化而有差异,l—2龄的草、青鱼发病的季节是4—9月,当年草、青鱼发病季节是7-9月。草、青鱼最易得此病,鲤、鲸鱼偶尔也发病,尤其是当年草鱼和1龄青鱼最易感染,死亡率平均为50%,严重病池的死亡率可达叨%以上。 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突红肿,用手轻压腹部,有似脓夹血状物,从肛门处外溢。剖开病鱼腹部,腹腔内充满积液,明显可见肠壁微血管充血,或有破裂,使肠…  相似文献   

2.
柏振康 《科学养鱼》2006,(12):54-55
疾病:草鱼、青鱼肠炎病。病原体:肠型嗜水气单胞菌。症状:病鱼腹部膨大(腹腔内充满积液),肛门红肿突出,轻按腹部,有淡黄色脓状液体流出,剖腹见肠道发炎充血发红。与肠炎型出血病毒病区别:肠炎型出血病毒病,肠道充血而不糜烂。流行情况:此病在水质恶化、气压过低、鱼类过度饱食等条件下,易在草鱼、青鱼中发生。尤其对当年草鱼、青鱼鱼种和一龄草鱼、青鱼鱼种危害最大,死亡率50%~90%。流行季节4~9月,其中有两个高峰期:5~6月主要是1~2龄草鱼、青鱼发病;8~9月当年草鱼、青鱼鱼种发病。并且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预防:①生石灰清塘。②保…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通常水温在25—30℃时发病。0.8寸/尾左右的夏花即可感染发病,8寸左右的鱼种受害尤为严重,每年的4—6月为二令草鱼发病季节,8—9月主要为当年草鱼种发病季节,我省主要养鱼区均有此病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地危害草鱼养殖。  相似文献   

4.
草鱼出血病及烂鳃、赤皮、肠炎四病是草鱼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危害一龄草鱼种最严重而普遍的疾病,其发病率有时高达90%以上。一旦发病往往是两种以上同时并发,甚至四病一体,而且发病季节长、死亡率高、流行广。草鱼是我市池塘养殖最主要的品种之一,由于草鱼“四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 草鱼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养殖面积广、产量大,自80年代我国养殖草鱼暴发了病毒性出血病.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主要在我国中部及南方各省流行,主要感染当年草鱼、青鱼和罗汉鱼,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二龄以上的成鱼则较少发病,症状也较轻.此病流行于20℃以上水温,25℃~28℃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6.
肠炎病是危害草鱼最严重的鱼病,它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造成很大损失。为了弄清肠炎病的流行和危害情况,探讨防治措施,1996年起我们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协作进行立项研究,现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症状草鱼肠炎病的流行季节一般在5~7月,主要危害二龄草鱼种,这种病在我区所有养殖草鱼地区均有发生,该病往往与烂鳃病、赤皮病同时在鱼体上发现,一般死亡率在70%~80%。患肠炎病的病鱼,一般体色黑暗,尤其头部及背部更为明显,有的鱼肛门肿胀外突,呈紫红色,部分病鱼腹鳍、尾鳍基部及鳃红肿。剖开鱼腹腔,可见腹腔积…  相似文献   

7.
肠炎病是由点状气单胞杆菌侵入引起的,此病多发于草鱼、青鱼、鲤鱼等,流行季节为每年的3~10月,8~10月主要危害当年鱼种,常与烂鳃病、赤皮病并发,死亡率一般在30%~50%,当年的草鱼种感染后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制约草鱼种培育的重要因素。过去草鱼肠炎病常用磺胺等药物内服与含氯  相似文献   

8.
李壮 《科学养鱼》2016,(3):22-23
正草鱼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但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赤皮病等十多种,而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鱼种构成危害。近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者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饵料、渔药乱用、滥用,草鱼养殖水体环境逐渐恶化,养殖病害频发,不仅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也严重制  相似文献   

9.
草鱼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养殖面积广、产量大,自80年代我国养殖草鱼暴发了病毒性出血病。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主要在我国中部及南方各省流行,主要感染当年草鱼、青鱼和罗汉鱼,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二龄以上的成鱼则较少发病,症状也较轻。此病流行于20℃以上水温,25℃~28℃为发病高峰。病鱼体表、鳃盖和鳍条基部可见大量出血;撕开表皮,可见肌肉出现点状  相似文献   

10.
杨翠平 《内陆水产》2003,28(9):31-32
1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病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亦轻度充血,鳃丝苍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紫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腹腔内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肠管内无食物。发病规律该病流行季节4~11月份,流行呈暴发性,来势猛,流行范围广。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鲤、草鱼、青鱼等鱼类。发病鱼为1龄以上鱼种和2龄鱼。死亡率为20%~80%。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消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  相似文献   

11.
肖鱼 《内陆水产》1986,(2):30-31
草鱼是优良的养殖鱼类,但却病多,其中尤以出血病并发症(病毒寄生引起的出血病与病菌寄生引起的肠炎病或烂鳃病并发)危害最严重,流行地区遍及长江与珠江流域,每年五~十月,水温25℃以上发生、当年与一龄草鱼种,死亡率高达70%以上,水产界素称“不治之症”;养鱼专业户视为“拦路虎”。  相似文献   

12.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危害当年和一龄半的草鱼种。该病流行广、发病时间长(水温25℃以上的夏、秋季)、死亡率高(90%以上)。常与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并发,很难治愈。从全国来说,由草鱼苗养成商品鱼,一般成活率只有20%左右,因此防治草鱼“四病”,是提高其产量的关键所在。 一、1979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灭活疫苗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草鱼养殖成活率。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8年确定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后,该所高汉姣同志,于第二年首先试制了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注射当年草鱼种或春片,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3.
养在池塘里的一龄和二龄草鱼种,都很容易得病,特别是当年夏花草鱼感染出血病后,如未及时治疗,死亡率达90%以上。预防办法:在发病季节(5、6月—10月),  相似文献   

14.
秋季草鱼、青鱼易发生肠炎、烂鳃、赤皮等病。首先要抓好预防工作,用生石灰、强氯精等消毒水体;其次是不要投喂霉变饲料,投喂青料要用漂白粉消毒后再投喂。若发现亲鱼患病,应及时诊断,对症治疗。一、细菌性肠炎病青鱼肠炎有两类病原:一是寄生虫,危害最大的为艾美球虫;一类是细菌,细菌性肠炎对青鱼危害很大,尤其对当年草鱼、二龄青鱼更严重,有的鱼池死亡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在我国草鱼主要养殖区域草鱼种出现烂鳃引起黑头黑背症状并由此引起大量死鱼的案例普遍存在,部分地区草鱼种死亡率在60%以上且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给我国草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通过近两年的终端市场走访调查,我们对草鱼种黑头黑背症状引起大量死鱼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本文就相关情况做简单介绍。一、草鱼种黑头黑背发病特点通过分析各地发生草鱼种黑头黑背病发生特征,并结合采样、检查样本的发病情况总结出草鱼黑头黑背病发病特点:1.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每年4-6月,主要危害150~400克/尾草鱼种。  相似文献   

16.
草鱼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属于鲤科草食性鱼类,为我国四大家鱼之一,素有味美,生长快的特点。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几乎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其多病、成活率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与草鱼有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等十几种,而草鱼出血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Reo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犤2,15~17〗,主要对当年和1龄的草鱼种形成危害。该病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其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小血管损伤、出血犤12〗。呼肠孤病毒增殖的主要特征是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生物合成及装配等…  相似文献   

17.
金晟 《科学养鱼》2001,(5):46-47
到了炎热的夏季,气温和水温都维持在一个高水平上,鱼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大量繁殖,而此期间,池塘水质也极易恶化,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病原体感染。因此,夏季是鱼病发生的又一次高峰。所以,夏季的防病治病工作是极为重要的。这个时期常发的细菌病有肠炎病、白头白嘴病、烂鳃病、赤皮病等。  一、肠炎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是我国养殖鱼类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全国各养殖地区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 4~ 9月,草鱼、青鱼最易得此病。高密度养殖的鲤鱼、鲫鱼也常患此病。  患肠炎病的病鱼腹部膨大显红斑,肛门外…  相似文献   

18.
呼肠孤病毒引起河蟹颤抖病的人工感染与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 1995年发现河蟹“颤抖病” (或称“抖抖病” )以来,到 1999年止,全国各河蟹养殖主要省区均发生了颤抖病的报道。刚开始发现颤抖病时,以池塘河蟹精养池发病为多,流行季节在 5~ 10月,高发季节在 6~ 9月,主要危害 2龄蟹;至今,除池塘精养池仍发病外,其它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养殖河蟹也有发病,只是池塘精养池的发病率最高, 1龄蟹发病现象也很严重,流行季节呈明显延长,从 4月到 11月均有发病,高发季节在 5~ 10月,具明显的暴发特征,疫区损失严重。国外对蟹类病毒已有一定研究,但不涉及中华绒螯蟹〖 1、 2、 3、 4、 5〗,国内…  相似文献   

19.
<正>鲫鱼细菌性烂鳃病是由柱状嗜纤维菌(Cytophaga columnaris)、又名柱状曲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引起的鱼类传染性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淡水鱼类,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区域内。2014年5月,重庆市万州区某垂钓中心养殖鲫鱼发病并逐渐死亡,其死亡率高达45%以上。我们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原为疖疮型点状气单胞杆菌。2流行情况该病主要发生在青鱼、草鱼、鲤、鲫等鱼中,无明显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有。一般水质污浊、养殖密度过大、水质较肥、鱼体受伤等条件下易发生此病。该病虽属慢性病,死亡率低,但可造成病鱼生长缓慢或停止,鱼产品品质极差,使养殖经济效益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