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共同主持编写的《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已于1984年2日出版。这本书编辑了自1956年全国农作物地方品种征集工作开始以来,截至1981年为止,除西藏、青海、台湾三省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经过整理鉴定的农家品种(另有少数育成品系)计7597份。其中包括食用种7257份、糖用种67份、工艺用种273份。此书的编写,彻底查清了1981年以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国家现存的资源情况。中国高粱栽培厉史悠久,作为一种独类型存在于世。丰富的中国高粱资源,是经过长期  相似文献   

2.
<正> 青、线麻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也较丰富,麻类主要是用于加工、编织和榨油工业方面。其用途广泛,在农业经济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来源。本文对本省经整理归并后的16份青、线麻品种资源进行分析,供生产和育种工作参考。一、吉林省麻类资源概况我省麻类品种资源的收集工作是在1979年进行的,根据国家和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各科研单位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全省范围内,收集青、线麻品种共55份,将这些材料进行种植,并对其形态特征、开花习性、茎秆性状、种子性状、纤维和子实产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观察,同时,对一些同种异名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合并,现已筛选确认出青麻品种  相似文献   

3.
<正> 高粱在我省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它不仅在历史上,对目前高粱生产和科研工作仍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这些财富我们不仅要保存它,还要整理、研究、利用它,让它在我省高粱生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是北方春玉米主产区之一。从生态环境看,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热资源丰富。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对种植玉米颇为适宜。因此,玉米在辽宁省的种植面积居各种旱粮作物之首。我省玉米育种研究工作从建国以来,在征集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先后选育推广一大批玉米优良晶种和杂交种,对辽宁省的玉米生产乃至全国的玉米生产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仅就两个推广面积大的玉米杂交种就可看出它的贡献:如丹玉6 号在全国年推广面积多达3500万亩;丹玉13号年推广面积多达5000万亩。一、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与整理我省在50年代,就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品种资源征集工作,搜集玉米农家品种资源500余份。此后进行了资源的整理、鉴定、保存、研究与利用工作,截止到1985年我省共保存玉米资源366份,农家品种230份,自交系136份,同时编入全国玉米品种资源目录并入国家种质库长期保存。按生育期分:我省玉米品种资  相似文献   

5.
<正> 水稻品种资源是水稻育种的物质基础.必须大量收集各种类型水稻品种资源,认真地加以鉴定与研究,才能为育种工作提供较好的亲本或直接加以利用. 1975年以来,我们积极开展了水稻品种资源的补充征集、整理和研究,截至1981年底,征集整理国内外、省内外品种资源计2,786份,其中籼稻1,306份、粳稻1,480份.目前,已对这些品种资源的30多种农艺性状作了初步考察,并对白叶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稻叶蝉进行人工接种(虫),作抗性鉴定,已初步筛选出150多份具有不同抗性或多种抗性及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6.
1980-1981年、1992-1994年先后两次在我省巴山北坡的7个县征集与考察到高粱农家种共70份,在大田种植过程中,对其18项农艺性状,3项品质性状等进行了鉴定、分析,筛选出一批可供直接利用的丰产优质品种和具有特殊优异性状供作创新利用研究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正> 品种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育种的基础材料,育种工作者历来对品种资源都给予高度重视。五十年代,我省总共征集小麦地方品种2000余份,1984年进行了观察、异同鉴定、分类等整理工作。1981—1982年。对有争议的材料再次根据遗传性比较稳定的穗部性状、物候期、生长习性、芽鞘色等进行鉴定和核对,经过核查合并为903份。近年来,在冬春性、早熟性、抗病性、多花多实性及主要品质方面的研究,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筛选适宜我县种植的酒用高粱品种,加快酒用高粱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贵州大学、铜仁市农委的安排, 2014年我县开展了酒用高粱品种试验,对各品种在我县栽培的生育期、抗病虫性及经济性状等进行了试验,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品种及来源供试品种子有茅粱1号、茅粱2号、茅粱4号、茅粱7号、茅粱8号、茅红糯2号、黔高粱7号、红缨子(CK),品种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调查记载和室内考种分析相结合,对黔东南州征集到的24个高粱地方品种资源群体的农艺性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24个高粱地方品种,按照质量性状(即:叶鞘色、粒色、穗形)鉴定分类,可分为三类23个品种;按照生育性状(早熟品种、中熟品种、晚熟品种)鉴定分类,可分为三类23个品种;从产量性状及其综合性状分析,只有6号和8号品种,其单株产量分别为80.13 g和78.19 g,适合用于大规模栽培.  相似文献   

10.
鉴于当前高粱的特性及不同优势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针对性地对我国部分高粱品种资源在形态学、生物学特性以及遗传规律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有些高粱品种在某些性状方面存在很强的优势:很多早熟高粱资源品种生育期仅有90~110 d;部分甜高粱资源的茎汁含糖量达15%左右,株高达300 cm左右;大量多抗高粱资源品种既耐贫瘠、耐涝、耐盐碱、抗倒伏,又抗蚜虫、螟虫、黑穗病。在高粱主要性状遗传规律上,大部分性状属于显性遗传,对后代继承其亲缘的优良品质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华北北部高寒区征集到的春小麦地方品种资源447份,进行 了整理、鉴定和分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大豆生态类型与生态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南省大豆品种资源十分丰富。50年代,在全省开展了大豆地方品种搜集工作。1979、1987年又进行了补充搜集,共征集大豆栽培品种资源1800多份。经整理合并后保留526份,其中地方品种476份,育成品种(系)50份。本文在对大豆主要生态类型鉴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河南省大豆栽培品种资源的主要生态特点及其类型的地理分  相似文献   

13.
高粱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有价值的工业原料和良好的家畜饲料。但是由于我省周期性的出现低温早霜气候,高粱冷害严重,单产明显下降。为选育早熟、高产、质优高梁杂交种,满足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现就我省高粱育种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余 《新农业》2023,(12):17-18
高粱是一种常见于我国南北地区的作物,是东北、华北以及西南农业生产区的主要种植经济来源,对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来说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优质高产高粱品种开始取代传统品种,高粱的产量以及果实质量也得到了可靠保障,但对高粱种植技术的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本文结合以往贵州的农业种植实践经验,对高粱高产技术的栽培种植方法进行了阐述讲解,而后对高粱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分析解读,希望可以为贵州高粱种植产业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更好地保障高粱的种植质量与经济创收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粱在湖南省是一种"小作物","小作物"如何做好"大文章"?湖南省农科院的科技人员瞄准市场,在科研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进一步放在成果的推广上,真正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他们看准了我国南方各省名优曲酒的原粮、畜禽饲料和副食品加工所需优质原料的广阔市场,充分利用两系杂交糯高粱生育期短、再生能力强、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为我省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旱杂粮作物,带动一方产业提供了优选作物种类和品种.据专家调查,我省每年仅酿酒用优质高粱就上100万吨,但我省自产高粱不成规模,只能提供需求量的10%左右,需求缺口极大.目前所需高粱大部分是从北方购进或用其他替代品,这样既影响了白酒的品质,又不利于我省农业、农民增收和农业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华北北部高寒区征集到的春小麦地方品种资源447份,进行了整理,鉴定和分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提出了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适宜栽培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农业种质资源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为开发(结构调整)等原因,一些地方品种、古老特色品种等种质资源大量消失,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亟需加强对种质资源进行抢救性普查与征集,但是要将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工作落到实处,还需确保资源征集数量与质量的科学合理性.普遍来讲,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开展阶段,在人力、物...  相似文献   

18.
<正> 我省高粱品种资源十分丰富,迄今保存的农家品种有1046个,1983年,又从美国普渡大学引进237个,共1283个.其中有许多珍贵材料,具备优良性状,是培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也是我省宝贵的高粱基因库.如何保存和利用好这些资源,用电子计算机实行有效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高粱苗期的耐冷性是扩大高粱生产范围、降低早春播种低温冷害风险的重要性状。为满足高粱耐冷育种和耐冷性状遗传解析的材料需求,试验对237份不同来源的高粱种质进行了苗期耐冷性鉴定。结果表明,根据幼苗成活率分级,筛选出苗期1级耐冷种质12份,其中,我国地方品种5份、育成品种4份,外国品种3份;不同地理来源的高粱种质耐冷性存在明显差异,1级耐冷资源中我国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所占比例较大。说明来自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高粱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耐冷资源,可以加大力度进行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品种资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极为丰富,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着各种栽培型和野生型的农作物品种。在种质资源的征集、保存、利用的基础上,对性状资料实行有效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我院从1986年起,利用计算机来管理作物种质资源的档案资料。已完成了河南省农作物品种资源数据库(简称资源库)的建库工作。它拥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花生、芝麻、绿豆、烟草八个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共计6641个品种,约有23万个数据,作物种类之多居全国首位。品种资源库的顺利建成,对推动品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