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筛选油烟污染物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利用微生物修复被油烟污染的环境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含金龙油的选择培养基,从受油烟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油烟污染物降解菌,探讨油烟污染物降解菌的最佳降解条件[结果]分离筛选出2株能降解油烟的菌株,命名为KD-1和KD-22株菌株能够不同程度地降解油烟污染物,但混合菌株表现出更强的降解能力,混合菌株对油烟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可达8711%,所选的微生物能利用油类物质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代谢。菌体降解油烟污染物的优化条件为:油烟污染物80g/L,NaNO3浓度2g/L,温度40℃,摇床转速220r/min、[结论]所获得的油烟污染物降解菌对于应用生物法治理油烟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一株苄嘧磺隆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占利  王克柱  高乐全  文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80-11881
[目的]从长期使用苄嘧磺隆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苄嘧磺隆的微生物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从河北保定农郊被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降解苄嘧磺隆的微生物菌株。采用液体发酵的方法筛选降解苄嘧磺隆的菌株,分别于18、48、72h取发酵液。用结晶紫染液涂片染色,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对涂片结果中菌体生长较好的菌种进行菌种鉴定。[结果]从含有除草剂苄嘧磺隆的初筛培养基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C1—11-2,它能够以苄嘧磺隆作为碳源生长。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测序,初步鉴定该菌为黄单胞菌属(Xanthornonas)。[结论]为苄嘧磺隆微生物降解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方法]在有机磷农药富集地区采样,利用选择培养的方式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对筛选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在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环境下采集56份土壤及污水样本,从中筛选到可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菌株JWDP-16,其对氧化乐果的最高降解率达59.80%,该菌对其他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降解能力,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分类鉴定确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菌株JWDP-16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可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4.
从沾化百草枯污染土壤中富集、筛选、分离出3株具有百草枯降解能力的菌株,进一步研究了这3株优势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最佳生长条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对这3株菌种进行鉴定,初步确定:BCK-1为颤螺菌属,BCK-2为梭菌属,BCK-3为芽孢盐杆菌属。这3株菌株在37℃培养3d后,发现这3株菌株(BCK-1,BCK-2,BCK-3)对百草枯的降解率分别为79.35%、80.26%和86.22%。3株优势菌种可应用于受百草枯污染的菌源土壤的生物恢复。  相似文献   

5.
李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98-3002
[目的]研究蒽降解菌株的生长条件和降解特性。[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以蒽为唯一碳源的菌株A1,经16S rDNA分子鉴定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和蒽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A1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0%,pH 6.0,温度35℃,蒽初始浓度40 mg/L。菌株在pH 7~10,最适降解温度30℃,接种量5%时,生长率及降解率均达到最大。盐浓度为1.2%,蒽浓度为100 mg/L时,菌株降解率达到最大。[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萘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雪义  刘秀红  余海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48-2249,2253
[目的]研究降解菌株对萘的降解能力,以期应用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水源等的生物修复。[方法]以多环芳香烃中含2个苯环结构的萘为材料,从襄樊市郊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富集、筛选和分离能降解萘的微生物,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观察菌落及菌体形态。[结果]从土壤样和废油样中分离得到31个能以萘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其中4个在平板上菌落较大,且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分别命名为L1、L8、L15和L19。其中,L1菌株对萘的降解能力最好,在初始萘浓度为1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40 h,萘降解率为92%,且培养液中残留萘最少,仅有8 mg/L。菌L1菌株初步鉴定为微杆菌属。[结论]驯化条件是优势菌株筛选的重要制约因素,以萘为唯一碳源可驯化筛选出对萘具有较好降解效果的降解菌。  相似文献   

7.
氯丁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难溶于水,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本文通过循环富集筛得氯丁唑高效降解菌,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其降解氯丁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受氯丁唑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为微生物法修复氯丁唑污染土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筛选出的菌种是假单胞杆菌和芽孢杆菌;在液体有降解菌培养基中振荡40d氯丁唑降解率达98%,降解菌能降解氯丁唑产生CO2;通气量、培养基、温度、光照、含水量等都会对降解氯丁唑效果产生影响,微生物降解氯丁唑需要大量的O2,土壤中富含有机质时会影响微生物对氯丁唑的降解,在降解菌生长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有利于对氯丁唑的降解,光照也有利于氯丁唑的分解等。将降解菌投放于受氯丁唑污染土壤,通过光照、通气等,40d后土壤中氯丁唑的降解率达85%,土壤中微生物含量恢复到正常值的9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方法]选用白腐真菌的典型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作为降解菌,研究其mg/L,Tween80浓度为5CMC。极差分析表明,4种因素对土壤中石油降解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土壤含油量〉土壤含水率〉H2O2〉对土壤中石油的降解。并选择土壤含油率、土壤含水率、Tween80和H2O2为影响因素,在筛选单因素最佳水平的基础上,设计L16(4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对各因素的重要性及其最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土壤含油量、Tween80、H2O2和土壤含水率对石油的降解均有较大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最优水平组合是:土壤含油量为6.4%,土壤含水率为60%,H2O2浓度为200Tween80。[结论]该研究为探索土壤中石油降解的有效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石油降解固体菌肥的制备和应用。[方法]以从大港石油污染土壤筛选的石油降解细菌菌群为基础,将液体石油降解菌剂接种到麸皮和锯末质量比为1∶1的固体介质中培养,通过温度、接种量、培养时间对固体菌肥影响,制备一种活菌数量较高的石油降解固体菌肥,将其应用于不同含盐量的石油污染土壤研究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分析不同温度、接种量对固体菌肥的特性的影响确定其短期内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接种量为15%、培养3 d,获得固体菌肥的活菌量可达1.95×1010cfu/ml;将石油降解固体菌肥进行60 d石油污染土壤修复表明,在含盐量为2.0、6.1 g/kg的2种土壤中,60 d修复期结束后,石油降解率分别达52.91%、34.74%。[结论]该固体菌肥适宜用于轻度盐土的石油污染土壤,并取得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0.
卢庆华  卢俊  季祥  蔡禄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85-21087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种。[方法]通过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马铃薯液体摇瓶培养和变色反应,对采自吉文山枯木中的木质素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降解构树的卡伯值和纤维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共筛选出3种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种,分别为JWS-1、JWS-2和向日葵菌核病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机油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寒冰  刘杰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883-9884
[目的]分离主要的机油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从茂名炼油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机油降解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该菌株对机油降解特性及影响因素。[结果]分离得到3株机油降解菌,其中1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株在温度为40℃、pH值为8.0、机油浓度为100mg/L、N源为NH4Cl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47.2%。[结论]利用生物降解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治理石油污染。  相似文献   

12.
方新  王志学  于淼  吴红艳  冯健  宗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9-15670
[目的]以使用秸秆降解专用菌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理化性质、微生物及酶活变化。[方法]观测不同时期土壤真菌变化,测定哈茨木霉的定殖率以及栽培前后土壤养分、酶活变化。[结果]使用秸秆降解专用菌后土壤中哈茨木霉有效菌数明显增加,有效改善土壤养分,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含量。[结论]秸秆降解专用菌能促进作物对土壤中磷素、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并且能提高哈茨木霉定殖率,促进秸秆较快降解,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毕凯丽  王俊丽  刘坤  宋韵霏  张璐  李建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27-9328,9339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水稻胡麻斑病病原菌(Helminthospotium oryzae Breda de Hann)具有稳定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利用稀释平板法对从土样中分离出的细菌进行拮抗菌的初筛,再采用室内平板筛选法进行复筛。将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进行培养,通过菌体形态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测试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的抑菌谱分析。[结果]从38份土样中分离了494株细菌,初筛获得拮抗菌株24株,复筛得到4株拮抗能力较强的菌株,经鉴定4种拮抗菌均为地衣芽孢杆菌属(Bacillus licheniformis),并得到其抑菌谱。[结论]为利用拮抗菌生物防治水稻胡麻斑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方法]对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的100余株菌进行平板筛选,获得1株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ZJJ-1,并对其进行液体培养基成分及发酵产酶条件优化。[结果]培养基最佳配方为:麸皮0.5%,大豆粉2%,KH2PO40.2%,NaCl 0.7%;最优产酶条件为:37℃、175 r/min培养48 h,初始pH值为7。在此条件下,最高酶活水平达51.20 U/ml。[结论]为碱性纤维素酶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番茄灰霉病的拮抗菌,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方法]以番茄灰霉病病原菌为供试菌,从耕作土壤中筛选拮抗菌,利用平板对峙法对拮抗菌进行初筛和复筛,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结果]从番茄灰霉病发病植株根系土壤中筛选出13个拮抗性能较为稳定的分离物,其中3个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较强,抑制率达60.00%以上。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 DNA系统进化树分析,分别鉴定为固氮类芽孢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结论]该研究为番茄灰霉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油污染土壤中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黎  唐赟  杨艳  刘亮  宋嫣  谭洪  王晓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95-12300
[目的]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高效苯酚降解菌,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特性,为含酚废水的处理及环保工程菌株构建奠定基础,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方法]从四川省南充市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驯化得到1株高效苯酚降解菌株XH-10。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研究及16S rDNA进化分析对其进行鉴定。最后,对XH-10的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XH-10为短杆、革兰氏阴性、端生鞭毛、无荚膜,16S rDNA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同源性高达99.2%,初步确定XH-10为黏质沙雷氏菌属。XH-10最适生长和降解苯酚的温度为20~35℃,最适pH为6.0~9.0;24 h内对10 mmol/L的苯酚降解率达到99.29%,在含有20 mmol/L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该菌也能生长。[结论]XH-10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苯酚降解能力,可用于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生物处理,有较高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陈君  覃东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84+22666-22584,22666
[目的]选择对菜籽饼脱毒效果最佳的菌株。[方法]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乳酸菌为供试菌株,分别对菜籽饼进行单菌株和混菌株发酵脱毒试验,测定脱毒效果。[结果]混菌株发酵的脱毒效果明显优于单菌株发酵,混菌株发酵中3菌株脱毒效果又优于双菌株发酵。乳酸菌、黑曲霉和酵母菌3种菌株的组合,对菜籽饼硫甙的脱除率达75.2%,对植酸、单宁的去除率分别达58.9%和66.7%。[结论]该研究为菜籽饼的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盐碱土壤进行嗜(耐)盐碱菌的筛选。[方法]采用不同Na Cl浓度梯度的Sehgal-Gibbons平板筛选,利用琼脂块法获得对人参锈腐病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嗜(耐)盐碱菌株,并将传统的形态学观察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从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中共分离出48株细菌,其中60.4%的菌株为耐盐菌,其余为中度嗜盐菌。所有菌株的耐碱能力在pH 8.0~11.0,其中64.6%的菌株耐碱能力高达pH 11.0,除2株为嗜碱菌,其余均为耐碱菌。人参锈腐病毁灭柱孢菌R2拮抗性筛选获得3株菌,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确定3株菌分别为Halomonas elongata、Halomonas xianhensis和Oceanobacillus iheyensis。[结论]从盐碱土中获得3株对人参锈腐病有拮抗作用的嗜(耐)盐碱菌,并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水养殖废水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通过亚硝化细菌筛选和反硝化细菌筛选方法,从海水养殖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各1株,命名为ZW38和ZL5,并对其最佳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鉴定,菌株ZW38属于亚硝化单胞菌属,菌株ZL5属于副球菌属。两菌株在37℃条件均获得最大生物量,但菌株ZW38生长缓慢,最适生长pH值是6.0~8.0;而菌株ZL5的稳定期较长,到38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最适生长pH值是6.0~7.5。当摇床转速为130 r/m in时,菌株ZW38在装液量为40 m l/250 m l时生长最好;菌株ZL5在装液量为20 m l/250 m l~80 m l/250 m l的生长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将ZW38和ZL5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将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氨态氮降解成为对环境无毒无害的气态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毒死蜱降解菌,了解其特性。[方法]从常年施用毒死蜱农药的水稻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结果]降解菌DC1对浓度100 mg/L毒死蜱15 d的降解率可达到83.3%。通过16S r DNA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该毒死蜱降解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系统发育表明,该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分支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降解菌DC1来源于土壤,适应性强,对解决土壤中毒死蜱残留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