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密度增加使马铃薯产量提高但同时造成商品薯率下降,生产上需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生产商品薯及种薯,以满足不同需求。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对马铃薯主茎数、结薯数、大中薯率、小薯率及产量影响,找到最佳播种密度,旨在为马铃薯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晚熟品种冀张薯8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2 000株/hm2条件下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中熟品种同薯20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47 250株/hm2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早熟品种冀张薯12号马铃薯在播种密度63 000株/hm2产量最高,商品薯率最低,但3个密度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建议冀张薯12号播种密度以63 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8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在榆中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在全黑膜垄作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菜用型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马铃薯各品种折合产量以华颂11号最高,为81 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7号增产60.44%;其次是青薯9号,折合产量为59 555.6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增产17.86%;华颂7号居第3位,折合产量为51 949.1 kg/hm2,较对照陇薯7号增产2.90%;其余品种均较对照减产,减幅为5.36%~37.69%。各参试马铃薯品种的薯形、皮色、肉色、芽眼深浅等商品性状及经济性状均适合商品市场。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华颂34号、中薯5号、中薯3号、华颂7号、华颂11号均适合在兰州地区川水地种植,可弥补6 — 9月商品马铃薯的市场短缺。中早熟黄皮黄肉品种华颂34号、中薯5号、中薯3号、华颂7号宜作为扩繁种薯的品种供应南方市场;晚熟品种陇薯10号、青薯9号、陇薯7号等适宜在兰州地区旱作区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静宁县山旱地用全生物降解膜覆盖种植的8个晚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晚熟品种定薯4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4 223.5 kg/hm2;天薯11号居第二位,为23 011.5 kg/hm2;陇薯7号产量居第三位,为22 951.5 kg/hm2,以上3个品种薯型匀称整齐,抗病性强,商品性状好,是适宜当地高海拔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淀粉加工型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作侧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增加,单株结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重、商品率等性状逐渐降低,晚熟品种青薯9号地膜栽培种植密度不宜高,以播种37 378株/hm2鲜薯产量最高,以播种34 478株/hm2商品薯产量达到最高、效益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5.
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静宁县高海拔山旱地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晚熟品种庄薯3号、陇薯9号、陇薯8号折合产量分别为28 181.82、26 363.64、25 909.09 kg/hm2,商品率均较高,较抗晚疫病,适宜静宁县山旱地全膜双垄侧播种植;中晚熟品种青薯8号折合产量为27 272.73 kg/hm2,商品率较高,但不抗晚疫病,田间病情指数高达61.1%,建议在加强晚疫病防治的基础上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宜在内蒙古包头市栽培的马铃薯品种,并进行肥料配比研究。[方法]在包头市马铃薯主产区固阳县,系统研究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及肥料配比处理下,马铃薯生长发育特性、经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差异。[结果]引进的马铃薯品种商品薯率和经济产量表现不尽一致,但均高于当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早熟品种中薯3号,中熟品种中薯11号、康尼贝克,晚熟品种青薯9号和冀张薯8号田间生长势强,芽眼浅,抗病性好,商品薯率和经济产量高,适宜在包头市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肥料配比为纯N 3 000 kg/hm~2、P_2O_52 250 kg/hm~2、K_2O 75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包头市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合黄土高原陇中山地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本研究以定西本土培育的渭薯8号为对照,对7个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通过晚播方式,对引进的一批中晚熟马铃薯的物候期及生育期、丰产性等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旱作条件下,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3号比渭薯8号(CK)分别增产19 759.8 kg/hm2、18 009.3 kg/hm2、12 256.05 kg/hm2,增幅分别达到84.95%、77.42%、52.69%,增产幅度较大,建议作为主栽品种推广,促成马铃薯晚播品种的换代。  相似文献   

8.
定西旱山区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定西旱山区进行的马铃薯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青薯9号、陇薯6号均为中晚熟,田间长势良好。青薯9号单株结薯7.5个,单株产量0.62 kg,折合产量32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薯3号增产21.5%;陇薯6号单株结薯7.0个,单株产量0.58 kg,折合产量28 433 kg/hm2,较对照增产8.0%。2个品种适宜定西干旱、半干旱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1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庄浪县山旱地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1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晚熟及中熟马铃薯新品种(系)青薯9号、05-2-6、青65、陇薯7号、青175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产量高,折合产量分别为39507.6、37689.4、36893.9、34886.4、33560.6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25.82%、20.02%、17.49%、11.10%、6.88%。早熟马铃薯品种(系)L0529-2、乐薯1号生育期较短,综合性状良好,丰产性好,折合产量分别为33825.8、32689.4 kg/hm2,较对照品种庄薯3号分别增产7.72%、4.10%。  相似文献   

10.
在静宁县西北旱地梯田条件下,以马铃薯品种庄薯3号为对照,对引进的天薯11号、陇薯7号、陇薯10号、陇薯13号、陇薯6号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天薯11号综合性状优良,产量最高,为40 488.1 kg/hm2,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种植,陇薯7号综合经济性状好,产量为29 654.3 kg/hm2,可生产示范,庄薯3号综合经济性状较好,可继续种植。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沿淮地区春马铃薯品种引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华俊  江芹  董玲  刘梅  李卫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724-18727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方法]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品种熟性、产量、淀粉含量、抗病性进行观测。[结果]早熟鲜食品种中薯3号、费乌瑞它产量最高,产量分别达到61 371、59 859 kg/hm^2,商品性优;加工品种LK99产量达到51 516 kg/hm^2,还原糖含量0.89%;特色品种紫薯,产量达到38 502 kg/hm^2,商品性好,品质优。[结论]中薯3号、费乌瑞它、LK99、紫薯较适合在安徽春季大面积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位于临洮县东北部半高寒阴湿山区的上营乡进行5个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种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7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抗病,对照品种‘上梁红花’表现感病;‘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陇薯7号’‘上梁红花’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7 200、33 352、32 550、24 052、23 090kg/hm2,‘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的产量比‘上梁红花’的产量分别高出40.97%、44.44%、61.11%;出苗率、株高、产量、大薯率、大薯质量百分数、畸形薯率、经济系数、根冠比等指示在各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中薯、中薯质量百分数、小薯、小薯质量百分数、绿薯率、烂薯率、块茎干物质含量等指标在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临洮县东北部高寒阴湿山区进行高产、高淀粉、大薯形马铃薯栽培以选取‘陇薯5号’‘陇薯6号’‘庄薯3号’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云南冬春季马铃薯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在大田进行不同灌水量(24m3/hm~2、48m3/hm~2、72m3/hm~2、96m3/hm~2)、不同灌水时期(出苗后、开花期、淀粉积累期)膜下滴灌对冬春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较对照(自然生长)最高增产7 644kg/hm~2,增产率为12.75%,商品率高达98.4%;在同一灌水量下,开花期充分灌水会促进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块茎生长,增加产量,出苗后和淀粉积累期水分过量或不足均会对其生长及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在同一灌水时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株高与茎粗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灌水量为96 m3/hm~2,出苗后与开花期各灌水1次的产量最高,达67 575kg/hm~2,比灌水量96 m3/hm~2,出苗后、开花期与淀粉积累期各灌水1次高9 645kg/hm~2,节省96m3/hm~2。灌水量96m3/hm~2,出苗后与开花期各灌水1次可作为云南冬春季马铃薯大田生产的适宜灌水量。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宁南山区马铃薯土壤理化性状及水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宁南地区马铃薯种植中高效利用有限降雨提供参考,通过使用生物炭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比较不同用量生物炭对土壤水分保蓄能力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在宁南地区的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宁南山区,生物炭对马铃薯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分运移有明显影响,可显著提高马铃薯耕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毛管孔隙度,进而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马铃薯生产中生物炭的最佳施用量为20t/hm2,该条件下田间持水量为14.91%,比对照(空白)提高1.23~3.07百分点;容重1.24g/cm3,比对照增加0.01~0.18g/cm3;毛管孔隙度18.38%,较对照增加0.65~1.36百分点;提高马铃薯单株结薯个数、单株块茎重、单薯重、商品薯率;马铃薯平均产量2 480kg/667m2,水分利用效率85.92kg/(hm2·mm),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分别增加49.04%和48.14%。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有机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以尿素(X1)、磷酸二铵(X2)、硫酸钾(X3)及有机肥用量(X4)为决策变量,马铃薯产量、淀粉含量和商品率为目标函数,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建立最佳施肥模型。[结果]分别建立了马铃薯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商品率最高的最佳施肥模型,且各模型对相应指标的拟合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该试验条件下,马铃著产量〉10177.33kg/hm^2、淀粉含量〉15.53%、商品率〉80.69%时,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有机肥用量分别为203.18—265.13、134.49-155.87、172.14~207.05和43635.47580kg/hm^2。[结论]氮、磷、钾、有机肥合理配施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运用正交设计方法,探讨不同品种、栽插密度及施肥方法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甘薯产量起主要作用的是品种,其次是栽插密度,施肥方法影响不明显;选择龙薯1号或金山57,每667 m2栽插4 000株,施N 11.5 kg、P2O53 kg、K2O 15 kg,可获得最佳产量。  相似文献   

17.
卢森权  谭仕彦  李彦青  黄咏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79-9180,9186
[目的]总结2006年国家(南方区)甘薯品种区试情况,筛选出适合广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甘薯品种。[方法]将10个参试品种安排在广西玉米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区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个重复,栽培密度4.95万株/hm2,以金山57为对照品种。[结果]在10个参试品种中,鲜薯产量超过对照的有5个品种,排在前3名的是金山679、金山630和龙薯16,其中金山679鲜薯产量为39840kg/hm2,比对照增产30.6%;干薯产量除福薯8号减产外,其余品种均比对照种增产,排在前3名的是广薯182、桂粉1号和龙薯18,其中广薯182干薯产量为10765.5kg/hm2,比对照增产47.0%。品质方面以桂粉1号的干物率最高,为33.7%,广薯155的熟食味最好,评分为4.05。[结论]除了龙薯16抗病性稍弱外,其余9个品种均适于在广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丰富本地马铃薯品种资源,筛选出适宜本地土壤和气候类型彩色马铃薯品种,本单位引进了8个彩色马铃薯品种在阜南县开展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徽薯5号、红美和黑金刚3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徽薯5号为红皮白肉,平均产量达48854.5 kg/hm2,比对照增产52.15%,商品薯率达86%。红美为红皮红肉,平均产量36418.2 kg/hm2,比对照增产13.42%,商品薯率达91%。黑金刚为紫皮紫肉,平均产量达32945.5 kg/hm2,比对照增产2.6%。本试验结果为阜南县彩色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彭阳县城阳乡涝池村对青薯168、青薯9号、中联红、克新6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CK)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8号结薯率适中,大中薯率高,达到91.1%,产量高达2.7万kg/hm^2,比陇薯3号(CK)增产1724kg/hm^2,适宜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种植,陇薯3号丰产性和商品性都很好,应继续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