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连珍  董绪国 《蚕业科学》2008,34(1):174-177
关于栎属(Quercus)植物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的中文名称,有的文献称之为山毛榉科(Fagaceae),有的称之为壳斗科(Fagaceae);"科"所辖"属"的种类以及栎属的分组、柞树树种的中文名称也不尽相同。对上述分类阶元名称及栎属分组的考证结果认为: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上的中文名称宜统称为壳斗科,柞树的"种"名应统一称为"栎";壳斗科在中国分布有7个属;青冈类植物应归为栎属的一个亚属———青冈亚属。  相似文献   

2.
蓖麻蚕、柞蚕和家蚕是天然丝生产的三个主要蚕种,蓖麻蚕、柞蚕隶属于天蚕蛾科(Saturniidae)家蚕隶属于家蚕蛾科(Bombycidae).这三种蚕不仅在形态上,而且在染色体对数上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自然情况下,异种间是不能交配繁殖后代的.但三种蚕都各具不同的优越性能,蓖麻蚕抗高温;龄期短;柞蚕丝质坚韧;家蚕丝质好、经济价值高.为了改变这些蚕的品质.广西蚕业指导所、广西农学院蚕桑专业钱惠田等(1981)进行了异种间的人工授精试验,用注射计吸取精液注射到另一种处女蛾交配  相似文献   

3.
天蚕丝素和丝胶的分子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丛照  吴春晓 《蚕业科学》1995,21(3):198-199
天蚕丝素和丝胶的分子量研究周丛照,吴春晓,李振刚(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天蚕(Antheraeayamamai)又名山蚕、日本柞蚕,属天蚕蛾科柞蚕属,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日本、朝鲜等地,是一种珍贵的大型野生绢丝昆虫。其丝质优良,光泽好,素有“丝中皇后”...  相似文献   

4.
正1 KIM S R,KWAK W,KIM H,CAETANO-ANOLLES K,KIM K Y,KIM S B,CHOI K H,KIM S W,HWANG J S,KIM M J,KIM I,GOO T W,PARK S W.Genome sequence of Japanese oak silk moth,Antheraea yamamai:the first draft genome in family Saturniidae[J].Gigascience,2018,7(1):1-11题目天蚕的基因组图谱摘要天蚕(Antheraea yamamai)又称日本柞蚕,是天蚕蛾科的一种野生绢丝昆虫。天蚕分泌的蚕丝与家蚕丝相比,纤度、压缩弹性和耐化学腐蚀性等性能均有所不同。天蚕丝的这些特性使其在生物技术、医药等多  相似文献   

5.
绢丝昆虫卵黄原蛋白一级结构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磊  刘朝良 《蚕业科学》2005,31(4):482-485
家蚕、天蚕、蓖麻蚕、柞蚕、野桑蚕、透目天蚕、樟蚕7种绢丝昆虫分别属于鳞翅目的家蚕蛾科和天蚕蛾科的不同属。通过对7种绢丝昆虫卵黄原蛋白一级结构保守序列如信号肽序列、多聚丝氨酸、糖基化位点等的比较和分析,并进一步根据氨基酸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树。结果证明了7种绢丝昆虫的卵黄原蛋白的一级结构在进化上具有很好的保守性,其中蓖麻蚕和樗蚕的亲缘关系最近,家蚕蛾科的野桑蚕和天蚕蛾科的樟蚕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6.
天蚕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蚕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属一化性,以卵越冬的完全变态经济昆虫。天蚕丝以其天然绿色,被誉为“纤维皇后”。由于天蚕长期生活在野外的柞林中,表现出把握力强,警惕性高,野生性强,抗寒力强等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7.
蚕丝心蛋白的亚基及其分子量、氨基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玉兰  孙崇荣 《蚕业科学》1994,20(2):100-104
试验以家蚕、野桑蚕、天蚕、柞蚕、樗蚕、蓖麻蚕为材料,测定了丝心蛋白及其亚基的分了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丝心蛋白亚基的组成家蚕、野桑蚕表现为H-L型,天蚕、柞蚕、樗蚕、蓖麻蚕为H-H型。家蚕蛾科的蚕类与天蚕蛾科的蚕类在丝心蛋白氨基酸组成上,具有种待异性,各种蚕类丝心蛋白氨基酸组成差异同它们的分类地位相一致。从家蚕和野桑蚕绢丝腺液状丝心蛋白中分离出小亚基,小亚基的氨基酸组成和大亚基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罗玉功 《北方蚕业》2010,31(4):65-68
1新中国成立前陕西柞蚕生产的概况安康地区林特局1998年编写的《安康地区蚕桑志》记载:“《册府元鱼》记述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三月,梁山(今汉中)野蚕茧,百姓得而用之。”可见陕西利用柞蚕茧丝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姚沃教授考证,开创陕西柞蚕生产的奠基人是山东诸城刘檠,康熙37年(公元1896年),刘公任宁羌知县,从山东雇人来陕放养小蚕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的流行及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犬瘟热(CD)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副粘病毒科,是单股的RNA病毒,外面有一脂蛋白囊膜。犬瘟热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感染犬临床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也常见神经症状。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是当前世界养犬业乃至毛皮动物养殖业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天蚕蛾剪翅剪足产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蛾剪翅剪足产卵技术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为增产增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对天蚕蛾剪翅剪足产卵技术尚未见报道.为探索天蚕蛾剪翅剪足对产受精卵及孵化的影响而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东北柞蚕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4个柞蚕主产省(区)的柞蚕生产的调研认为,我国柞树资源丰富,柞蚕市场需求旺盛,生产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农民与地方政府发展柞蚕生产的积极性高,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并加以解决,以促进我国柞蚕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柞蚕精子形态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柞蚕蛹睾丸中的精细胞、柞蚕雄蛾睾丸中的精(子)细胞、柞蚕雄蛾贮精囊内精子(柬)、柞蚕雌蛾交配囊内精子(束)等进行了形态学及解剖学初步观察研究,为利用精子为载体进行动物转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柞蚕(Antheraea pernyi)属于鳞翅目天蚕蛾科.川口对染色体数目的研究最早.1973年,林华森亦作过研究,当时都是用石蜡切片法.作者在研究柞蚕精巢染色体时,观察到比较清晰、分散良好的期分裂相,方法如下.材料与方法取5龄末期雄幼虫,摘取精巢置于0.7%的生理盐水中,把周围的结缔组织、脂肪等除净,用0.075M KCl低渗溶液处理2—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临床诊治动物疾(疫)病所使用的兽药中,出现像"黄芪多糖"、"盐酸林可霉素"、"头孢"等众多品种新兽药及兽药新制剂,对动物新老疾(疫)病治愈率高,疗效好,从而降低畜禽死亡率,促进农民增收。但目前临床诊疗常用的众多新兽药及兽药新制剂(以下简称新兽药)的使用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令人担忧。1新兽药的现状1.1一药多名当今,各兽药厂家所生产的新兽药有水针剂、粉针剂、口服液、片剂……,可谓品牌众多,但有部分药品的主要成分相同、疗效功能相近的新兽药名称却取名怪异,五花八门。如“黄芪多糖”注射液,有的叫“败毒金刚”,有的厂家叫“芝麻开花”,有的厂家叫“抗毒一号”等多种药(商品)名,造成消费者新兽药难记、费解。  相似文献   

15.
勘误表     
<正>1)2015年第一期张洋等《柞蚕幼虫与蛹期DNA提取分析》一文,引言第一行更正后为"柞蚕(Antheraea pernyi)属于鳞翅目天蚕蛾科的泌丝昆虫"。2)2015年第一期靳月琴等《山西省桑枝食用菌发展现状的调查》一文,6位作者在目次表和正文中的排序为"靳月琴王乃红刘力芦成闫伟赵劲松"。  相似文献   

16.
柞蚕属鳞翅目大蚕蛾科柞蚕属的泌丝昆虫,柞蚕属共有35个种和变种.柞蚕育种研究是柞蚕业发展的生命之源,在我国柞蚕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阐述了我国柞蚕育种研究进展、核心种质的提出、分子标记在柞蚕育种中的应用以及四川柞蚕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为获得性状优良、品质上乘的柞蚕品种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 《中国蚕业》2012,33(4):77-77
周匡明先生以毕生精力,孜孜不倦从事源远流长的蚕丝业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20世纪50年代撰写的《柞蚕今昔》承当年新华通讯社推荐在法国《国际蚕丝》刊载(1958/4期,P.111~130),名:“The‘russahSilkwoi’117”,1958年发表后,日本《蚕丝学杂志》转载该文。著作有《蚕业史话》(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年出版,20万字),该书曾荣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后叉荣获全国第二届科普优秀作品二等奖;1983年,承担国家级著作《中国农业科技史》分类专业史“蚕业”部分,  相似文献   

18.
浅议辽宁省柞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业是辽宁的优势产业、创汇产业。多年来,为本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1世纪,人称“生物学世纪”,用现代生物技术武装的柞蚕业也将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提出要抓住机遇,使柞蚕业跟上时代步伐,趋利避害,因势力导,增加投入,从建设柞蚕茧商品基地;提高蚕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加强柞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拓宽柞蚕应用新领域;提高柞蚕生产科技含量;加强蚕业产业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促进柞蚕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柞蚕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振忠 《中国蚕业》2008,29(1):79-81
通过查阅史料对河南省的柞蚕业发展史进行发掘,探索了河南柞蚕业的起源,描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河南柞蚕业的发展与传播概况。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有的地方发生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被追责的情况,有的被行政处分,有的被追究刑事责任,致使有执法人员产生了调离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想法,影响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这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走向成熟的“阵痛期”,或者称之为“过渡期”。这是由于2008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施行以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法律地位大为提高,社会各界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执法人员的期望值也大增,期望值很高,而我们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应对能力还远不适应,便形成了当前这个阵痛期。走出“阵痛期”,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制学习与宣传,增强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