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定昌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110-110,114
黄花菜大棚高效栽培试验表明,大棚栽培黄花菜不仅能提早成熟,而且能增加花蕾数,提高成蕾率,产量可提高150~375 kg/hm2,比露地栽培增效1.13~1.58倍。  相似文献   

2.
大棚黄花菜套种吊瓜,充分利用了大棚设施和土地资源,增加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其关键技术是选择合适品种、正确间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大棚鲜食黄花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菜别名金针菜、萱草等,中医称为忘忧草,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植物宿根草本植物。黄花菜以花蕾供食,营养丰富、味鲜质嫩,可以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其含有丰富的花粉、胡萝卜素、氨基酸、钙、磷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健脑、抗衰、降低血清胆固醇有一定疗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容保健蔬菜。目前,黄花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市场前景较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黄花菜,花期可提前1个月左右,是一项种植成本低、投产快、效益高、致富快的种植项目,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花菜设施栽培包括大棚栽培、地膜栽培等。本文通过笔者所从事的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十多年来的试验总结,来阐述黄花菜的设施栽培种植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黄花菜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总结新泰市大棚黄花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建棚整地、种苗选择、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灌水量对黄花菜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灌水量梯度,研究黄花菜土壤含水量、生长指标、产量特征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 800~2 700 m3/hm2时,不同处理下黄花菜株高差异不显著。当灌水量为2 475 m3/hm2时,株高表现最好;黄花菜花薹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长,灌水量2 700 m3/hm2处理黄花菜花薹粗表现最优;黄花菜花期耗水量在各生育阶段内最大,超过了全生育期耗水总量的40%。综合各项监测指标可知,处理T4表现较优,推荐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滴灌灌溉定额为2 475 m3/hm2,全生育期灌水10次。  相似文献   

7.
苏丽 《河南农业》2011,(8):42-42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根据文献资料记载和理化分析,黄花菜具有健脑通乳、利尿、美容、补肾养血、防癌、降压等作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目前,商丘市梁园区双八、刘口~带种植了大面积黄花菜,规模逐年扩大,于201O年申报了无公害产地与产品。黄花菜易栽好管、寿命长、产量高、经济收入可观,已成为当地厂大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增加大棚高度.为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各地普遍加大了大棚的跨度,由以前的7.2米增加到8~9米,但棚高没有改变,这就缩小了采光屋面的角度,使得大棚采光性能下降,故应增加大棚高度.一般跨度为8~9米的大棚,棚高应为3.2~3.5米.  相似文献   

9.
黄花菜的采收期主要在每年5月~8月,由于这时正是梅雨季节,阴雨天气较多,这就给黄花菜的加工、晒制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常造成黄花菜大量霉烂变质,影响品质。祁东县农业局经作站专家为了避免黄花菜采收期间不利天气的影响,减少黄花菜的损失,精心研制出第2代黄花菜保鲜剂祁经二号新产品。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地处枣庄西北部,周围5公里内没有大型工厂,土壤肥沃,水质优美,是全市典型的无污染区,使无公害黄花菜(又称金针菜)种植获得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为种金针菜比种植其它农作物赚钱多(一般情况下,露地一级黄花菜卖到12元/千克,特级卖到15-16元/千克;大棚早期卖36-38元/千克。),且省时、省力,黄花菜便成了农民们的“香饽饽”。山亭区桑村镇王庙村青年农民、区农广校优秀学员陈家珍栽种的1亩黄花菜,年收益八千余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繁育壮苗黄花菜主要采用分株繁殖,时间在花蕾采毕后到冬苗萌发前,也可在冬苗枯萎后春苗抽生前的一段时间,但以前者为好。挖苗分苗时应尽量少  相似文献   

11.
黄花菜是一种食疗俱佳的保健食品,具有清凉利尿、平肝止血、延缓衰老等功效,经济效益也非常高。本文中主要介绍了无公害的黄花菜的栽培技术,促进黄花菜的品质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棚改造对棚内环境因子及月季切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普通塑料大棚上增设自动通风和二道膜装置,结果表明:这种改造大棚月均(11月~翌年3月)最低气温比普通大棚内提高1.8℃,比露地提高4℃;改造大棚月均地温比普通大棚内高0.8~1.5℃,比露地高36~5.4℃;改造大棚的光照强度比普通大棚和露地分别均减少为17.2%~33.7%和48.0%~65.3%;改造大棚对温度的调节作用,提高了月季切花的产量和优质花率。  相似文献   

13.
万建锋  卢钢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388-1389
总结高保温新式大棚的设计结构,研究在华东地区芦荟越冬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普通大棚相比,应用高保温新式大棚可增温3~4 ℃,芦荟植株月生长量达14 mm,较普通大棚提高13倍;鲜叶出肉率达7710%,较普通大棚提高2688%。高保温新式大棚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棚温,保证了芦荟安全越冬和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14.
大同县是山西省黄花菜闻名产区,具有发展黄花菜产业的独特条件,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品牌效益未能充分展示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同县黄花菜产业当前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索宁夏中部干旱带黄花菜最佳的移栽密度,本文分析了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黄花菜产量和品质以及种植初期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5个不同移栽密度处理,采用宽窄行种植,小区对比试验,以确定黄花菜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合理的种植密度能促进叶片长度和宽度的增长,随移栽密度的增大,叶片长度和宽度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移栽密度对黄花菜的抽薹数、花蕾数、单蕾重量以及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合理的密植有利于黄花菜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不同的移栽密度对黄花菜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合理的密植有利于提高黄花菜营养成分的含量,移栽密度不宜过大或过小。【结论】从不同移栽密度、产量性状以及营养成分变化的整体分析看,黄花菜移栽行距1.4~1.5 m,移栽密度为4 450~4 760株/667 m2时,其产量和品质均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黄花菜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珍品蔬菜。黄花菜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金针菜、健脑菜、忘忧草、萱草等。1生物学特性黄花菜株高约1.6m,节狭长,对生于黄花菜的短缩茎上。短缩茎是一个厚度为3mm左右的圆盘,是黄花菜的重要器官,其发育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黄花菜分蘖多少、生长好坏等。花薹从叶丛中抽出,高80~90cm,顶有花枝4~8个,花枝梢端持续分化出30~60个花蕾。花蕾5~10cm长,花为淡  相似文献   

17.
在旱作马莲黄花菜田间,采取小区试验方法,观察多发性虫害对黄花菜落蕾的影响。结果表明,虫害不同程度会造成黄花菜落蕾。虫害中危害最大的是蓟马,蓟马重度发生时,落蕾率比对照高31.65%,实际落蕾率高达99.62%。蚜虫危害重度发生时,落蕾率比对照组高28.81%,实际落蕾率高达94.78%。  相似文献   

18.
正祁东县黄花菜面积大,产量高,种植农户多,黄花菜已经成为祁东县的特色产业,种植、加工黄花菜,已经成为祁东县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全国各地都有黄花菜的消费习惯,搞好黄花菜保鲜与加工,确保黄花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对于祁东县农民增收致富意义重大。1.无硫干黄花菜干黄花菜是一种传统加工食品,干制以后,能长期保存,周年销售、食用。但是,采用亚硫酸盐护色——分散干制传统方法制成的干黄花菜,在贮藏期间颜色逐渐发黑,尽管不影响食用价值,但严重影响到外观品质和市场销售。现代加工技术证明,推广使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剂量辐照黄花菜保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辐照对鲜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方法]鲜黄花菜通过包装处理后用60Coγ射线辐照,分析不同剂量和剂量率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以及保鲜效果。[结果]鲜黄花菜经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后其营养成分没有明显的变化,同一剂量不同吸收剂量率对鲜黄花菜中的营养成分的影响几乎是一样的,低剂量辐照黄花菜保鲜效果优于高剂量辐照。低剂量辐照加低温贮存,保鲜效果优于常温贮存。[结论]研究可为辐照应用于黄花菜的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5个黄花菜品种在北京地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的黄花菜品种,从黄花菜主产地湖南引进了5个黄花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品种叶片数、株高差异较大,株高和出叶速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品种猛子花当年成花率较高,单花蕾鲜重质量平均5.4 g,而且花期较为集中,适宜集中采摘,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