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秋季栽培应市的莴苣,称之为秋莴苣。通过多年来的种植实践,逐步摸索和掌握了秋莴苣高产稳产栽培技术和关键措施。一、选择好品种作为秋季栽培的莴苣,应选用对光照长度反应迟钝,且耐高温的中晚熟品种。适合我地栽培的有四川柳叶莴苣,无锡本地中熟种南站莴苣。柳叶莴苣上市略晚,但单株重,不易抽苔,产量高,品质好;南站莴苣对肥料要求较高,上市早、品质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高立波  潘荣 《广西园艺》2011,22(2):34-34,36
秋莴苣是秋季接档蔬菜主要品种之一,近年来红茎莴苣品种较受消费者欢迎,它营养好、食味佳,且熟期短、投资少、经济效益高,从播种到收获只需70d左右,是较适宜桂林市秋季生产的蔬菜品种.2010年9月笔者在永福县罗锦镇尚水村委种植红茎莴苣30 hm2,加上辐射带动该县永福镇、广福镇以及罗锦镇岭桥村、高崇村、上笑村等地共种植50多hm2,于9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12月上旬收获,每667 m2产量达3 500~4 500 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叶用莴苣营养价值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莴苣(LactuCa Sativa L.)是菊科的一、二年生蔬菜,原产地中海沿岸,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按食用部分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又名生菜,国外广为栽培,是大众化蔬菜,国内广东、广西种植较多,上海、南京、北京等广大城市郊区也有栽培。  相似文献   

4.
柯勇  汪李平 《长江蔬菜》2019,(16):18-23
莴苣是菊科莴苣属能形成叶球或嫩茎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按食用部分可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叶用莴苣又称生菜,世界各地普遍栽培,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近年来我国各地也均有栽培;茎用莴苣就是莴笋,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是长江流域3~5月春淡季供应的主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5.
叶用莴苣(Lactuca sativa L.),属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半耐寒性蔬菜,又名生菜,包生菜、团叶生菜、莴菜、千金菜等。原产地中海沿岸,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家普遍栽培。近10年我所通过各种途径引入叶用莴苣200余份、经试种观察,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脆叶结球莴苣品种6个、对增加蔬菜种类品种有一定作用。 叶用莴苣的引种试种 一、叶用莴苣引种概况 1978年至1987年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引入叶用莴苣208份,其中自荷兰引入61份,美国53份,日本42份,其他国家52份。重复引进和失去发芽率的材料约占引入材料的30%左右,实际只有150余份。 从…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蔬菜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海宁市硖石街道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春萝卜-夏小白菜-丝瓜-秋莴苣周年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改善了本市蔬菜种植科技含量低、种植效益逐年下降等问题,能满足本地市场淡季蔬菜供应,已成为我市城郊设施蔬菜种植的理想栽培模式。1茬口安排和效益分析1.1茬口安排  相似文献   

7.
莴苣霜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苣是早春上市较早的蔬菜之一,由于投资少,栽培技术简单,在我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随着种植年代增加,病虫危害连年加重。莴苣霜霉病是主要病害之一,危害叶片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值,影响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8.
反季节莴苣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莴苣在长江流域原是3~5月春淡季的渡淡蔬菜品种之一,现随着设施栽培的普及和反季节栽培技术的推广,成为9~10月秋淡季的渡淡蔬菜品种之一,更是菜农获得高效栽培的重要品种.据调查,我地菜农栽培反季节莴苣一般每667 m2可获产值3 500元左右.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桥园艺场1997年种植早秋莴苣4亩,7月20日播种,8月14日定植,9月25日始收,10月2日结束,获得了亩产2010kg,亩值2814元的好收成,总结他们的种植经验,主要技术如下: 一、采用良种 早秋气温高,一般品种的莴苣在高温下易早抽苔,致使茎秆细长,商品价值低,因此需选择特别耐热的品种。马桥园艺场采用种都牌持耐热二白皮莴苣,其特点是耐热性持强,叶片长椭圆形,色浓绿,皮白嫩,肉质茎粗,节间密度适中,节疤平,肉浅绿色,在气温12—38℃条件下长势良好,25-32℃下长势最佳,在高温季节不易抽苔,单茎重0.5kg以上,适合于秋莴苣栽培,特别是早秋栽培。 二、适时早播 秋莴苣最佳播种期在8月5日至20日。这时的气候条件对莴苣生长十分有利,莴苣易长扭,产量  相似文献   

10.
导读:莴苣-西瓜-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江苏东台市农民的主要茬口栽培模式之一,其经济效益显著。莴苣采用越冬大棚栽培,后连作西瓜,西兰花露地种植,实现一年三茬,667m2总产值达16730元,总收益达11635元。栽培中要选用适宜的品种,合理安排茬口,施足基肥;莴苣冬季栽培要注意防寒保温,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11.
目前,秋莴苣种植在无锡地区逐年发展,每年栽培2000亩左右,亩产1500一2000kg,现将有关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一、选择品种 适时播种 一般选择较耐热且对高温长日照反应较迟钝的品种。如晚熟品种二白皮、梨庄莴苣、柳叶莴苣、西安尖叶莴苣;还有中早熟、中熟品种浦巷莴苣、中熟青皮。 但各品种在播种期上有所差别。据当年引种、试种观察:二白皮可于6、7月间播种,梨庄莴苣8月10-16日播种,柳叶莴苣8月初-8月18日播种,中熟青皮8月26-30日播种,浦巷莴苣可于8月底至9月初播种。延秋栽培一般采用柳叶莴苣较好,于8月底9月初播种。 二、浸种催芽 培育壮苗 夏秋季育苗气温高,种子发芽困难,播前必须进行低温浸种催芽。先用冷水浸种5—6小时,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取出后将水吹干,再放入冰箱最下一层,温度控制在5-6℃,大约放1—2天时间,当少量胚根露白时拿出来。一般来说,同一个品种留种于不同的地区,其发芽的时间会有长短。譬如无锡留种的发芽较快,山东留种的发芽较慢,大体相差1天左右。也就是说无锡的种子在冰箱里放1天多,而山东的种子则要放2天左右。从冰箱里拿出种子后,摊在室内比较阴凉又能见光的地方,并使其保持适度湿润,一般1天就能露出胚根。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一般每亩苗床播种子1-1.5kg.畦宽1.50-1.67m,预  相似文献   

12.
1品种选择秋季气温较高 ,一般莴苣品种在高温下易抽薹 ,致使茎秆细长 ,商品价值低 ,因此必须选择耐热性强的中晚熟品种。我市传统品种沙洲青皮香莴苣 ,其特点是耐热性强 ,叶片长椭圆形 ,色浓绿 ,皮青 ,肉质青绿鲜嫩 ,香味浓 ,在高温季节不易抽薹 ,单茎重0.5kg以上 ,适合秋季栽培。2适时播种适时播种有利于提高莴苣产量和经济效益 ,以8月12日~25日为播种适期。3培育壮苗莴苣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20℃ ,而8月份的气温在30℃以上 ,不易发芽 ,播种前要进行低温催芽。将种子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 ,浸泡后清洗时除去瘪籽 ,用纱布包好 ,放入冰…  相似文献   

13.
大棚莴笋周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即茎用莴苣,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肉质嫩,可生食、凉拌、炒食,是一种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保健蔬菜。在嘉兴地区一直以冬春栽培为主,少量秋季栽培。近几年来,为提高莴笋栽培经济效益,嘉兴地区蔬菜基地引进多个品种,逐步探索出一套大棚莴笋周年栽培技术,同一大棚1年可栽培4-5茬。  相似文献   

14.
以引进的7个散叶莴苣品种为试材,种植在根域体积为445 cm3的栽培容器内,比较了7个莴苣品种的形态指标、叶色和维生素C含量,以期筛选出适合盆栽的莴苣品种.结果表明:绿色叶片莴苣品种‘Tarifa’和紫色叶片莴苣品种‘Mohican’的生长势强,株幅和叶长较大;‘Tarifa’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为185.3 mg/100g,比含量最低的莴苣品种‘Cervantus'高15.5%,‘Mohican'的花青素含量最高,因此绿色叶片散叶莴苣品种‘Tarifa’和紫色叶片散叶莴苣品种‘Mohican’最适宜盆栽.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莴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莴笋是莴苣中的一种,莴苣属菊科,分为叶用莴苣和茎用莴苣。茎用莴苣就是人们常叫的莴笋,长日照植物,在春季长日照条件下抽苔开花,是半耐寒性蔬菜,不能忍耐长期-1—2℃的低温,同化作用最适温度17—20℃,超过20℃同化作用减弱,超过30℃时同化物质几乎全部为呼吸消耗。在我国上海、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部有栽培习惯,生长期短,耐高温多湿,抗寒,适应性强.丰产、质优。在重庆四季都可栽培,供应市场,茎用莴苣茎、叶均可食用,可炒食,凉拌、做泡菜,还可加工酱莴笋、糖渍莴笋,是广大群众喜爱的蔬菜之一。主要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16.
1985年秋莴苣在苏州市试种获得成功以来,栽培面积日益扩大,对改善秋冬蔬菜品种结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秋莴苣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深受产销双方欢迎。通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要种好秋莴苣,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莴笋即茎用莴苣,以其肥大的肉质笋状茎供食用,在我市主要在春秋露地栽培,种植面积较大,是春季和秋冬季节重要蔬菜之一。为充分利用大棚温光资源,近年来,我市农技推广部门示范推广种植秋延后大棚莴笋,上市期正处于蔬菜淡季,销路好,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深受农民欢迎。现将其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尹氏蔬菜家庭农场是2010年武汉市首批试点的5个蔬菜家庭农场之一,位于蔡甸区张湾街徐尹邓村,全村3个自然湾5个村民小组,527户,耕地面积176.4hm^2,蔬菜种植面积135.6hm^2,是蔬菜生产专业村,主要种植模式为苋莱-苦瓜-秋莴苣-春莴苣,此模式产量高,效益好,省工、省力、省成本,适宜在武汉地区推广,现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叶用莴苣因常生食而俗称生菜,是菊科莴苣属的蔬菜。叶用莴苣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叶用莴苣包括3个变种,有散叶莴苣、皱叶莴苣和结球莴苣,近几年结球莴苣的栽培呈现发展趋势。这里重点介绍结球莴苣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引进适合干旱绿洲区气候环境的茎用莴苣品种,寻求适合该地莴苣种植的最佳密度和栽培模式,于2015年在干旱绿洲区高台县绿色蔬菜产业园区进行了莴苣的品种适应性、适宜密度及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W4("14-Q64")的综合表现优于其它品种,种植后75d适收,肉质茎长棒形,茎皮最薄,茎肉最厚,商品率最高,单株质量较对照增加了4.56%。同一种植模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减小;同一种植密度,起垄栽培的株高、茎长、茎粗和单株质量均大于平畦栽培。综合分析表明,"14-Q64"适合在河西干旱绿洲区推广种植,且当地莴苣种植以起垄栽培、播种密度以株行距35cm×30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