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金昌市荒漠化土地现状的综合分析表明,金昌市是一个沙漠化土地扩展的地区,扩展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并分析了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限制因素和有关技术、政策问题,提出了今后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列举了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及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其发生、发展的自然和人为因素,提出了沙漠化土地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成因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土地荒漠化现状及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其土地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措施。结果表明,流域内荒漠化土地类型共有8类,分别为流动沙地(丘)、半固定沙地(丘)、固定沙地(丘)、风蚀残丘、戈壁、闯田、潜在沙漠化土地和非生物治沙工程地;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类对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其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4.
榆林沙区荒漠化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已被列入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及《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沙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沙漠化的公约》中,正式概括为: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可见,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退化,而它的成因则是在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不合理活动所引起的。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对现代沙漠化过程的成因类型做过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94.5%由人为因…  相似文献   

5.
【荒漠化和沙化状况】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2005-2009年)结果显示,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km262.37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73.11万  相似文献   

6.
一、金塔县的荒漠化概况 金塔县是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县份之一。全县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39%。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765.2万亩,水蚀荒漠化土地面积50.52万亩,主要分布在县内南部白水泉、北部明沙窝、中部东沙窝和东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四大中温带干旱区。  相似文献   

7.
《国土绿化》2007,(5):22-22
甘肃省金塔县目前有荒漠化土地面积1815.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39%,且以每年0.5万亩的速度扩展。金塔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快土地荒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是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之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国家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该地区森林及动植物资源、维护国家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但是由于在过去长期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该区域植被衰退、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发生严重,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本文分析认为,人为因素(诸如:过牧、土地粗放型开发、樵采、滥挖药材和水资源利用不科学)是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青海湖地区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由于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水位急剧下降,湖面萎缩,环湖周围荒漠化加剧,草地退化。经1994年、1999年两次荒漠化监测,全面地掌握了青海湖及其周围荒漠化土地变化动态。根据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中西部荒漠化土地治理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吉林省中西部土地荒漠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治理荒漠化土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防治荒漠化 建设内蒙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被列为影响全球环境的十大问题之首。其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经济落后,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前灾难。 1现状与危害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曾经是内蒙古的真实写照。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土地经营利用活动,导致一些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土地沦为荒漠化土地。我区是全国荒漠化危害严重的省区之一,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达65.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60%。其中,严重水土流失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5%。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达36.6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受到广泛关注。荒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周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3.
张学全 《林业调查规划》2013,38(2):121-124,129
基于香格里拉县2009年荒漠化调查成果资料,全县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17 064.5 hm2。分析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主要为地形地貌及地质结构等自然原因和干旱少雨、植被稀少等气候因素以及过度樵采和放牧等人类活动。藉此提出了建立荒漠化动态监测与预报系统,加大资金投入,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设沙障固沙、发展水利、改良土壤等土地荒漠化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韩英 《河北林业》2009,(2):15-15
1 承德县荒漠化基本情况 1.1 现状 承德县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2.8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8%,其中风蚀沙化土地面积达1.9万hm^2,占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8%。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荒漠化土地特点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荒漠化面积最大,但荒漠化程度最高的是草地。由于河北省地处干旱、半干旱过渡地带荒漠化敏感区,其荒漠化土地的特点也受其特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环境所决定,荒漠化土地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有其自己的规律。分析研究和掌握荒漠化土地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理荒漠化。虽然目前河北省总体沙漠化程度尚轻,但仍需提高重视,坚持因地制宜、多重效益并重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兴农治沙,以确保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土地荒漠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2004年监测结果,我省共有荒漠化土地298万多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4.5%。全省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榆林地区古长城沿线,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风蚀、水蚀和盐渍化并存,加重了荒漠化程度。二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三是植被较少,且分布不均匀。总体而言陕西省荒漠化土地面积比重较大,防治荒漠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国荒漠化发生发展的特点和国情决定了防治荒漠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预防为主,积极防治,科学合理利用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有荒漠化和潜在荒漠化土地面积193万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3.2%。辽宁省土地沙漠化根源是人多、贫困,滥垦、滥牧、浪费水资源等不合理经济活动,以及政府投入少、防护林功能低下等。针对辽宁省土地荒漠化现状和根源,提出治沙先治穷、确定战略目标、依靠科技进步、调整林业结构等对策,并就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关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是我国沙漠戈壁及荒漠化土地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几十年来,中央和省上投入了巨额资金,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荒漠化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我省荒漠化治理形势依然严峻,需要汇集、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19.
刊中报     
《湖南林业》2005,(8):20-21
工资增长政策出台;湖南:“公文筐测验”公选局级干部;人类面临十大环境问题;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首次缩小;带薪休假将写进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20.
沙质荒漠化土地生物沙障结构与配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1994年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的颁布,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1,2].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174.3万km2,每年沙化面积3 436 km2.因此防治荒漠化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