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小窝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寅雁 《耕作与栽培》1997,(6):32-32,54
贵州省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种植范围从海拔200—1700m,区域生态类型复杂,油菜品种类型繁多,栽培方式多样。目前,油菜栽培主要推广育苗移栽技术,在部份不适于育苗移栽地区,则应推广规范化小窝直播。选择小窝直播或育苗移栽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作物茬口衔接较紧张时宜育苗移栽,反之宜适期直播;二是旱地秋收作物生育期较长的,土壤墒情较好情况下宜提前育苗,以利抢时早移栽,反之最好直播;三是生育期较长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宜育苗移栽,生育期短的各种类型常规油菜则可直播;四是秋雨较多时宜直播或免耕栽培;五是土壤疏松…  相似文献   

2.
冯文豪  曾令琴  刘垚  冯泽蔚 《种子》2016,(3):104-107
为推动贵州省以地块破碎、山高坡陡的喀斯特地貌为主条件下的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以油研50为对照,引进了11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直播试验,筛选出了油研817、种都油998、川油21和卓油11号等杂交油菜品种,产量表现好,综合抗性强,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信阳直播油菜的最佳播期,根据当地油菜生产特点和直播油菜高产栽培规律,开展了关于直播油菜不同播期试验研究。供试品种为甘蓝型油菜品种信油杂2906,设置5个不同的播种期,研究不同播期对油菜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信阳地区油菜播种最佳时期为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傅成林 《中国种业》2011,(Z2):57-58
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与大豆、花生、芝麻并列为四大油料作物。菜子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们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免耕直播油菜是指晚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土壤不翻耕,经简单整地后,直接播种油菜种子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免耕直播油菜与育苗移栽油菜对比,不仅省去了育苗、移栽和翻耕整地的劳动成本,而且只要各项栽培管理技术到位,其单位面积产量完全可与育苗移栽油菜相媲美,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的轻型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整地、播种、苗期田间管理与收获等方面对川西平原油菜(小麦)收后直播高粱栽培规程进行探讨,以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技术规程,为田间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用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陕油15为材料,种子经厚膜包衣处理后,通过密度(x1),播种期(x2)和纯氮施用量(x3)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得出了在包衣直播栽培方式下,油菜新品种陕油15高产栽培的数字模型.优化分析表明,影响该品种产量主要因素中,密度(x1)>播种期(x2)>纯氮施用量(x3),明确了在油菜直播生产中种植密度应作为栽培措施首先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在包衣直播种植方式下,油菜新品种陕油15产量达52 704 kg/hm2以上高产的最佳密度、播种期与纯氮施用量分别为20.4万~23.4万株/hm2、9月24 ~ 28日、185.66~227.5 kg/hm2.  相似文献   

7.
稻田直播油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作者近几年的栽培示范,总结了稻田直播油菜的栽培技术,分析了稻田直播油菜的特点和高产原因。  相似文献   

8.
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油菜免耕栽培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油菜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免耕移栽产量162.1kg/667m^2,净产值354.7元/667m^2;翻耕移栽产量166.8kg/667m^2,净产值332.8元/667m^2;翻耕直播产量125.1kg/667m^2,净产值171.3元/667m^2;少免耕直播产量113kg/667m^2,净产值179.6元/667m^2;全免耕直播产量88.9kg/667m^2,净产值117.5元/667m^2,免耕移栽稳产、增效。在油菜生产上可大力推广油菜免耕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菜苗期性状与其稻茬免耕直播产量损失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可减少用工,降低冬闲田面积,但其产量常低于翻耕栽培模式。为探讨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制约因素,在盆栽试验条件下测定各品系苗期根冠比、抗旱性、耐渍性及氮肥利用率等生理指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15个油菜品系免耕产量损失率,并比较苗期各生理指标与免耕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油菜品种成熟期性状表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差异因品系而异;(2)与翻耕比,免耕栽培时地上部干重、经济系数或千粒重降幅小的品系产量损失率也小;(3)稻茬免耕直播油菜产量损失率与油菜苗期根冠比、抗旱性及耐渍性显著负相关,与苗期氮肥利用率显著正相关;(4)栽培管理上应选用苗期根冠比大,抗旱性、耐渍性强及苗期生长稳健的品种,抗旱防渍,平衡施肥可提高稻茬免耕直播油菜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贵州油菜轻简栽培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轻简化栽培是以免耕栽培和直播技术为核心,简化了传统育苗移栽的复杂栽培管理过程,减轻了劳动强度和节省了劳动力,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简要介绍了贵州轻简栽培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初步提出了贵州油菜轻简化栽培的一些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实现优质油菜生产机械化是必然的趋势。本试验根据优质油菜机械化发展趋势,通过氮肥运筹对直播优质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初步明确直播优质双低油菜氮肥运筹方式以满足油菜机械化收割的要求,适应优质油菜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油菜不同高产栽培模式及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是一种产量高、市场好、效益高的油料作物。由于各地气候、土壤、种植制度、劳力资源等因素的不同,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相应高产栽培模式,运用配套栽培技术措施,科学调整种植结构,才能达到省工、节本、高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本文就油菜的育苗移栽、耕整直播、免耕直播三种高产栽培模式及其技术作以简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启山 《科学种养》2009,(12):17-17
在茬口安排不及或育苗不足的情况下,利用冬闲稻田免耕直播栽培一季油菜,是油菜生产新的种植方式。试验证明:该种植方式同育苗移栽比较,不仅技术简化,易于掌握,而且具有省工、节本、增效等优点,只要各项栽培管理措施到位,一般单位面积产量可与育苗移栽相当。下面介绍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山区油菜大面积生产的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点播、翻犁撒播产量分别比翻犁移栽低11.1%、19.8%,纯收益分别比翻犁移栽多69.4元/667m2、16.9元/667m2,说明油菜直播具有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因地制宜推广直播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油菜免耕撒直播高产栽培技术陆省三,汤亚文,汤明明(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321200)油菜免耕撒直播栽培是一项省工高产的轻型栽培技术。根据我县近年来大小麦面积锐减,油菜面积扩大的新情况,推广应用该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近两年来,我县推广油菜免耕撒直播面...  相似文献   

17.
为了缓解水稻秸秆还田对直播油菜的负面影响,实现水稻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全苗、壮苗,本研究以‘沣油737’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浸种剂处理,探究不同浸种剂对水稻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发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C1(40 mg/L赤霉素+200 mg/L钼酸铵+2000 mg/L磷酸二氢钾+400 mg/L的硼酸)和C2(100 μmol/L褪黑素+200 mg/L钼酸铵+2000 mg/L磷酸二氢钾+400 mg/L的硼酸)试剂浸种处理后水稻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每平方出苗数分别较CK增加23.28%和3.97%;C1试剂浸种后油菜幼苗根长增加,下胚轴的伸出长度变长,C2试剂浸种后油菜幼苗的根长变长,下胚轴长度较CK有所降低;C1、C2试剂浸种后幼苗干物质积累较CK增加。C1、C2试剂浸种一定程度缓解秸秆还田对直播油菜出苗的不利影响,C2试剂浸种更有利于促进油菜根系发育,促进秸秆还田下直播油菜壮苗。  相似文献   

18.
何水华 《中国种业》2020,(12):57-60
为了推进上海农场油菜大面积生产,筛选适宜轻简栽培、机械收获的油菜新品种,特开展适宜直播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表明:12个参试油菜品种都能安全越冬,冻害发生较轻或未发生,且均未发生早花早薹现象。12个参试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差异明显,其中庆油3号、宁杂118、宁杂1818和秦优1618从苗期、蕾薹期到成熟期,植株长势好,生长整齐一致,抗倒性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多,千粒重和出油率高,产量较高,适宜苏北沿海地区,作为直播油菜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湖北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因茬口紧、土壤黏重,晚稻收获后大都未种植下茬作物而形成冬闲田。本研究以华双5号油菜品种为材料,在湖北双季稻区三试验点进行裂区试验,测定油菜各生育期在不同氮素及密度水平下的个体及群体指标,成熟期考察经济性状及产量构成,为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示范及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全生育期尤其是苗期显著缩短,苗期生长量严重不足,蕾薹期至开花期油菜生长快,春发特性明显;(2)氮肥及种植密度水平对双季稻区免耕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增施氮肥可改善个体素质、增加产量,提高密度可提高群体素质、增加产量;(3)湖北各试点每公顷纯氮用量270 kg、种植密度为45万株及60万株处理的产量均接近或达到2 250 kg hm–2,超湖北平均单产,说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模式可在湖北双季稻区试验示范;(4)生产实践中,应重视氮肥与密度的双重调节,以肥促长、以密补迟,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以及农村劳力转移,以往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油菜翻耕移栽的精耕细作模式将逐步淘汰,而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将成为当今油菜主要栽培模式.免耕直播包括撒播、条播、穴播等3种方式,产量效果有异.为此,我们进行了油菜免耕3种直播方式的比较试验,以求选择适宜当地的免耕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