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贾崇福年谱: 贾崇福,男,汉族,1954.09出生,出生地:山东邹平,籍贯:山东邹平,研究生学历。 1976.08~1977.08 邹平师范学校团总支书记; 1977.08~1979.03 邹平县教育局政工股干事; 1979.04~1981.08 邹平县政府办公室秘书、副主任; 1981.08~1983.06 山东大学干部专修科学员; 1983.06~1984.03 邹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1984.04~1984.09 邹平县委办公室主任; 1984.09~1987.01 邹平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1987.02~1988.08 惠民地委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表01李小亮男29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技术员02谢梦瑶女31岁李小亮大学同学,海归03郭丽莎女24岁省城交警,郭文化的女儿04刘松山男38岁军转干部,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05杨毅红女25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职工06余嫂子女35岁丈夫余长顺,当地农民07余长顺男38岁余嫂子丈夫,偷猎者,当地农民08马局长男40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09胡老板男55岁野味餐馆老板10余习波男10岁余长顺儿子  相似文献   

3.
正人物表01李小亮男29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技术员02谢梦瑶女31岁李小亮大学同学,海归03郭丽莎女24岁省城交警,郭文化的女儿04刘松山男38岁军转干部,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05杨毅红女25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职工06余嫂子女35岁丈夫余长顺,当地农民07余长顺男38岁余嫂子丈夫,偷猎者,当地农民08马局长男40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09胡老板男55岁野味餐馆老板10余习波男10岁余长顺儿子  相似文献   

4.
采用前期筛选的6个优良的根瘤菌株接种到马占相思幼苗上,并应用于造林试验。4.5 a后,通过对其林下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林下植被生物量的测定,探讨根瘤菌对人工马占相思林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总和差异极显著(FF0.01),大小依次为:HM08HM04HJ06HJ07ZG03ZG04CK;林下植被总生物量差异不显著(FF0.05),大小依次为:HM08HM04HJ06ZG04ZG03HJ07CK。2项测定表明:HM08、HM04、HJ06 3个菌株相对较优良,且根际微生物的数量与其林下植被的总生物量和草本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5),与木本生物量表现出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5.
人物表 01李小亮 男 29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技术员 02谢梦瑶 女 31岁李小亮大学同学,海归 03郭丽莎 女 24岁省城交警,郭文化的女儿 04刘松山 男 38岁军转干部,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 05杨毅红 女 25岁自然保护区管理站职工 06余嫂子 女 35岁丈夫余长顺,当地农民 07余长顺 男 38岁余嫂子丈夫,偷猎者,当地农民 08马局长 男 40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09胡老板 男 55岁野味餐馆老板 10余习波 男 10岁余长顺儿子 11雨莺 女 5 岁谢梦瑶女儿 12郭文化 男 53岁刘松山在部队时的首长,郭丽莎的父亲 13纸厂老板 男50岁三江源纸厂厂长 14杰文 男 35岁谢梦瑶丈夫 15群众演员若干  相似文献   

6.
23个欧美杨无性系苗期叶锈病抗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引进23个欧美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苗木叶锈病感病指数的调查,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叶锈病的抗性表现超过对照品种I108的有19个,其中02-36-1、02-36-4、N177、N197和N195这5个无性系对叶锈病完全免疫;无性系02-34-334对叶锈病表现为高度抗病;02-01-119、324、03-04-111、03-04-97和02-34-278表现为抗病;03-04-141、03-04-170、02-34-347和03-05-184表现为感病;02-01-219、03-04-167、03-04-288和02-34-228表现为高感;对叶锈病的抗性表现不及对照品种I108的有3个,即03-05-206、03-04-171和03-05-156,均表现为高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沙松纸浆用材77个家系苗期苗高生长模型的拟合,并用当年净生长和线性生长量2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初步选择出生长期较长且生长量高的柴河06、海林07、凤城01、宽甸05、宽甸06、柴河02、柴河07、柴河08和露水河14号家系为苗期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8.
桤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耐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8个桤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并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桤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各无性系间叶片结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角质层厚度变异最大,气孔密度次之,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等比较稳定。筛选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叶脉突起度和气孔长度等5项叶片旱性结构指标,应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判,无性系的耐旱能力大致划分为:耐旱性强(H05、K22、K17、H13、H03),耐旱性较强(H04、K12、K13、K10),耐旱性中等(H09、K04、K32、H06、K21、H02、H07、K07、K28、K02),耐旱性弱(K24、K27、K25、K20、K05、K26、K15、K16、H08)。  相似文献   

9.
以3个试点53个家系的大叶栎试验林为研究材料,分析了4年生大叶栎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结果表明:(1)家系对苍梧试验点的胸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苍梧试验点的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对苍梧试验点的树高生长和黄冕、派阳山试验点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2)初步选出的10个优良家系平远11、通道09、融水05、明溪05、融水01、平远01、融水09、融水04、苍梧05和融水08,综合评定值最高的家系平远11的胸径、苗高和材积分别为未入选家系平均值的1.21倍、1.08倍、1.61倍,分别为最差家系苍梧07的1.84倍、1.42倍、5.01倍。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地区种植的一批元宝枫为试材,采用酶分解法提取其叶片中的绿原酸,比较含量差异,为在山东地区筛选优质的茶用元宝枫品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元宝枫材料,叶片形态差异显著,08号无性系叶片形态最大,叶长8.80cm,叶宽12.20 cm,叶面积为44.1762 cm2;裂长变化范围为4.34 cm~6.70 cm,叶基角均小于180°。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叶柄长,变异系数为9.23%。元宝枫叶绿原酸含量区间:27.5391~32.3208 mg·g-1,平均含量为29.2460mg·g-1,10组无性系中绿原酸的含量高低排序结果为,01号>08号>05号>07号>10号>06号>02号>04号>09号>03号。元宝枫的叶宽与绿原酸含量的相关系数是0.550*,表明根据叶宽的长度,可简单推测出其中绿原酸含量的高低,叶宽值越大,绿原酸含量越高,反之,绿原酸含量越高。综上分析,挑选出了08号和01号无性系作为叶茶使用的优质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欧美杨(Populus xeuramericana)在大连地区的抗寒性,以20个欧美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休眠枝含水量、电导率、MDA含量、Pro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177、02-01-119、03-05-156抗寒性较强,02-34-347、03-04-170、02-01-219抗寒性较差.该试...  相似文献   

12.
以氨基酸总量为测量指标,对我国不同地区银杏花粉的氨基酸总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百年左右的银杏古树花粉的氨基酸总量差异较大,平均为23.431 69 g(以100 g花粉为单位,其余同);银杏花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每100 g花粉中8种必需氨基酸的平均含量为5.925 484 g,并且必需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在这20个单株中,银杏花粉的氨基酸总量含量最高的是泰兴02为26.444 22 g,此外,重庆01、郯城01、通江02、嵩县02、西峡02、长兴04、奉化01、桂林09、天目01的氨基酸总量超过24 g.  相似文献   

13.
以2年生元宝枫当年嫩枝为材料,在全光喷雾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外源激素(IBA,NAA和ABT1号生根粉)处理之间、不同元宝枫无性系之间插穗扦插成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激素、不同质量浓度处理,以及不同无性系间的成活率和平均插穗单株生根数存在显著差异。ABT1和IBA处理比NAA处理,生根效果更好,最高扦插成活率分别达到71.11%和73.33%,而NAA只有44.45%;在供试的元宝枫11个无性系中,以500mg/LABT1水溶液处理插穗,扦插成活率高于80%的无性系有UR08和W1,扦插成活率介于70%-80%之间无性系有UR07,NM2和NM5,无性系R02,BL07,W2和KM1的成活率在50%-70%之间;无性系R01,R03扦插成活率较低,只有37.63%和33.53%。  相似文献   

14.
对华南4个地区的桉树青枯病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试研究,以期为有效预防其发生提供依据.分别对来源于不同区域的11株桉树青枯病病原菌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力强弱测试比较,11株病原菌与Ralstonia solanacearum序列形成支持率为86%分枝,表明其病原菌16S rRNA基因序列与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高度同源性.以桉树无性系DH32-29组培苗为材料,采用伤根法对11个菌株进行致病力测试,不同菌株间在致病性上差异显著(P<0.01或P<0.05),以发病高峰期、高峰期发病率和平均发病率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K=3),结果表明来源于广东、广西、海南的各菌株间致病性存在差异,HY01、HY02、DA01、HP04菌株与HP05分为1类,DA02和DA03为第2类,而YJ01、HP01、HP02和HP03为第3类.对4个不同地区(采样点)的青枯病菌株平均发病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来源广东阳江菌株致病性显著地低于其他来源菌株.不同地理来源菌株之间在致病性上无明显相关性,同一地区内同时存在着致病力强弱菌株,HP03的生物型4-1菌株与其他生物型3菌株在致病性亦无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以川黔紫薇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15个川黔紫薇无性系扦插繁殖试验筛选出的扦插生根率高的无性系5个,即湘紫L01、湘紫L02、湘紫L06、湘紫L07、湘紫L11进行川黔紫薇嫩枝扦插繁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变幅为42.2%~89.8%;带2~4个半片叶的穗条可显著提高穗条的生根率;多菌灵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有显著影响;GGR生根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穗条生根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扦插基质对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影响,考虑成本因素,纯黄心土是最经济有效的扦插基质。  相似文献   

16.
亚运花卉筛选及布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238个不同品种、不同系列、不同花色的草花品种进行种植筛选试验并进行公开展示,由专家和市民投票评出40种适合亚运赛时花卉布置、适时开放的草花品种。应用这些品种,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各大主干道、场馆以及城市开放空间等亚运重点区域进行花卉布置。文中还介绍了亚运会期间主要的花卉布置形式及其格局。  相似文献   

17.
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属豆科羊蹄甲属植物,为近几年在广州等华南地区被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乡土树种,并成为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重点发展的地域特色花文化品牌树种.为提高人们对洋紫荆植物的认识,体现其应用价值,文章查阅相关资料,对洋紫荆植物文化及园林应用进行了分析.洋紫荆作为广州特色观花树种,具有和谐包容、思乡情怀以及繁荣进取等寓意,其在文化、景观、生态和科普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湖北省太子山林场进行木荷家系引种栽培试验,调查分析7个家系的成活情况和早期生长状况,并初步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良家系。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成活率、保存率、胸径、冠幅均差异显著,且胸径、树高、冠幅三者间的相关性极显著;最适宜太子山林场栽培的优良家系为A06,其次为A04、A08、A02,建议进一步调查和推广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