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上孔滴灌作为一项机械化、半自动化的先进灌溉技术,它克服了传统的沟灌、瓢浇、皮管人工浇灌耗水、耗能源、耗劳力、质量差、病害重、产量低、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养分流失等缺点,是蔬菜生产中较理想的一种灌水技术.  相似文献   

2.
滴灌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灌溉方式,安装好的滴灌设备,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调至适当的压力,即可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区自行灌溉。滴灌比地面沟灌节约用水30%~40%,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大大减轻。滴灌的温室地温相对来说要比传统地面灌溉的高,有利于栽培作物早长早发;湿度较低有利于减  相似文献   

3.
双上孔滴灌作为一项机械化、半自动化的先进灌溉技术。它克服了传统的沟灌、瓢浇、皮管人工浇灌耗水、耗能源、耗劳力、质量差、病害重、产量低、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养分流失等缺点。是蔬菜生产中较理想的一种灌水技术。2006年。南京市蔬菜科技园在设施蔬菜区建设中,安装了双上孔滴灌系统,2007-2008年在南京、淮安等地大面积推广,并在大棚甜瓜栽培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樊毅  王君勤  白杰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3):587-589,592
为寻求适宜四川省攀西地区烟草节水灌溉的技术与推广模式,在冕宁县开展烟草节水灌溉试验,分析对其烟株农艺性状、烟叶化学品质和经济性状及节水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草植株农艺性状方面,滴灌模式优于软管浇灌及交替沟灌模式;烟叶化学品质方面,节水灌溉可有效增加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烟叶烟碱含量,有效提升烟叶钾含量及钾氯比,滴灌模式表现最优;经济性状及节水效益方面,滴灌模式对烟叶的增产、增值效果最明显,比对照平均增产38.64%,上等烟比例提升20.9个百分点;在烟叶产值和节水效益上,滴灌与浇灌模式的效果较明显。滴灌和软管浇灌模式对于烟草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较明显,其中滴灌模式具有较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软管浇灌模式更适合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干旱缺水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滴灌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灌溉方式,安装好的滴灌设备,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调至适当的压力,即可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区自行灌溉。滴灌比地面沟灌节约用水30%~40%,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大大减轻。滴灌的温室地温相对来说要比传统地面灌溉的高,有利于栽培作物早发早长;湿度较低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发生,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果菜类可以增产10%~20%。  相似文献   

6.
滴灌是一种半自动化的机械灌溉方式,安装好的滴灌设备,使用时只要打开阀门,调至适当的压力,即可把水分送到作物根区自行灌溉。滴灌比地面沟灌节约用水30%~40%,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大大减轻。滴灌的温室地温相对来说要比传统地面灌溉的高,有利于栽培作物早长早发:湿度较低有利于减轻病虫害发生,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果菜类可以增产10%~20%。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夏花生轻简高效的种植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麦套与夏直播的三种形式对夏花生株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晚浇灌浆水抢墒播种处理与正常播种膜下滴灌相比,出苗早2 d,成熟早4 d,成熟期绿叶数1.66;两处理主茎高、侧枝长长度适宜,荚果性状较好。因此,膜下滴灌技术与晚浇灌浆水抢墒播种均适于机械化收获,减少劳动力和水分的浪费,是一种夏花生轻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芸豆叶片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方便、快速地获取叶数、叶大小、叶形状等数据,通过比较研究,得知种植密度的增加能引起芸豆叶数及其分布的改变,主茎叶数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各节分枝叶数、单株总叶数、分枝叶数比例均呈下降趋势;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各分枝小叶的平均面积、单株总叶面积大体上均呈下降的趋势。芸豆叶形态的一般特征:芸豆主茎的真叶数约为5~7片;主茎的小叶数多于各节分枝,分枝小叶数按分枝节位自下而上依次减少;主茎叶比各节分枝叶片大,各节分枝小叶的平均面积和总叶面积均按分枝节位自下而上依次减小;小叶的叶片形态在其生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由卵形逐渐变向阔卵形,长成叶长约10.3 cm、宽约7.13cm、叶宽/叶长的值约为0.69、叶长轴约为9.11 cm、叶短轴约为6.48 cm、叶焦轴比约为0.69、叶等效直径约为7.43cm、叶矩面积比约为0.59,叶长轴、叶短轴、叶等效直径、叶矩面积是本文新提出的4个叶片形态指标,其中叶矩面积比能够反映芸豆的叶片形状特征。  相似文献   

9.
两广二号蚕品种的1~2龄蚕用人工饲料饲养与桑叶饲养对比表明:全蚕期经过人工饲料饲养比桑叶饲养平均延长了13 h;良蛹率、全茧量、茧层率和 400 头蚕的产茧量等指标人工饲料饲养的蚕比桑叶饲养的蚕分别平均低3.82%、1.46 g、1.08%和19.74 g;茧丝长、解舒率、解舒丝长差异不明显;茧丝纤度、缫折、万米吊糙、清洁、洁净等接近。认为两广二号品种适宜人工饲料饲养。  相似文献   

10.
正花芸豆是食用豆类的一种,具有籽粒蛋白质高,营养丰富,生产成本低,效益高,它的食用价值不断被人们开发利用,成为广大市民的食用原料。今年哈巴河县花芸豆种植面积为5200亩地,种植于团结,阔勒拜乡,加依勒玛乡,在生产中主要应用膜下滴灌技术。1膜下滴灌花芸豆基本情况1.1土壤和播种情况膜下滴灌花芸豆栽培试验选择在哈巴河县阔勒拜乡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1.
滴灌技术在我市已算不上"新技术,但其在推广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设备质量低下、不顾条件盲目推广、滴灌工程效益不佳、管理落后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市滴灌技术的顺利发展,需尽快加以解决. 一、滴灌技术的特点 滴灌技术较之传统沟灌和畦灌,具有显著的优点. 1、保持土壤结构 在传统沟畦灌较大灌水量作用下,使设施土壤受到较多的冲刷、压实和侵蚀,若不及时中耕松土,会导致严重板结,通气性下降,土壤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而滴灌属微量灌溉,水分缓慢均匀地渗入土壤,对土壤结构能起到保持作用,并形成适宜的土壤水、肥、热环境.  相似文献   

12.
配方施肥、传统施肥及不施肥处理对比研究表明,玉米大喇叭口期比不施肥处理提前5d,比传统施肥处理提前2d,玉米抽雄期比不施肥处理提前4 d;配方施肥处理平均穗粒数475粒,比传统施肥处理多55粒,比不施肥处理多171粒;配方施肥处理玉米千粒重为357 g,比传统施肥处理多32 g,比不施肥处理多54 g.通过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配方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7 618.5 kg/hm2,增产127%;比传统施肥增产1 405.5 kg/hm2,增产11%.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青”小白菜为材料,研究滴灌、喷灌两种施肥方式和沼液浓度对小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更好地将沼液与节水灌溉设施结合应用在叶菜有机基质栽培.结果表明:浇灌适宜浓度的沼液可以改善小白菜的品质,提高产量;滴灌处理中,滴灌沼液比(沼液与水的体积比)以1:5(D4处理)的效果最好,小白菜产量为3.09kg·m-2,V。含量显著高于滴灌营养液的对照,增加25.23%;喷灌处理中,喷灌沼液比以1:4(S3处理)的效果最好,产量为2.B0kg·m-2,Vc含量显著高于喷灌营养液的对照,增加18.98%;D4和%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均低于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GB18406.1—2001);D4的产量比S3提高10.26%,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4.
定量分析不同水肥管理下设施菜地的氮素损失途径及氮素利用效率,可为合理制订菜地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09年在北京市顺义区设施番茄大棚设置了6种水肥管理模式:(1)传统施肥+传统畦灌(N1F1);(2)优化施肥+优化畦灌(N2F2);(3)减量施肥+优化畦灌(N3F2);(4)传统施肥+传统滴灌(N1D1);(5)优化施肥+优化滴灌(N2D2);(6)减量施肥+优化滴灌(N3D2)。利用田间观测数据对EU-Rotate_N模型进行了校验,并计算了各水肥管理下设施菜地的氮素淋失、气体损失和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氮素淋失量占施肥总量的1%~9%,气体损失占施肥总量的5%~14%,各处理氮素淋失表现为N1F1>N3F2≈N2F2>N1D1>N2D2>N3D2。滴灌处理的淋失量比对应畦灌处理减少了72%~87%,气体损失量比畦灌处理平均降低了40%,其氮素利用效率比对应畦灌处理提高32%~36%。在保证蔬菜产量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优化施肥和滴灌均能有效地降低氮素淋失和气体损失,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温室棚面集雨及自压渗灌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棚面与地面自然高差,设计了温室棚面雨水集蓄及自压式渗灌系统,并通过对比试验探讨了雨水自压式渗灌和浇灌条件下温室蔬菜生长环境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冬季集雨渗灌与浇灌相比,晴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5%,阴雨天全天平均相对湿度降低6.5%;室内空气温度比浇灌平均高出1~3℃;表层土壤平均温度比浇灌低0.26℃,但20 cm深度土壤平均温度比浇灌高0.64℃;全生育其渗灌总灌水量为浇灌的40%,收获蔬菜(包青包)平均高度增加4.3 cm。  相似文献   

16.
以白沙克及长枝木霉粉剂为主要实验材料,设置了YCK(0%)、YA(1%)、YB(2%)、YC(3%)4 种处理,研究4 个 梯度浓度梯度试验,探究了长枝木霉对芸豆盆栽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 个试验处 理中YC 处理的农艺性状表现最优,芸豆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也在YC 处理达到最高值。由此可知,芸豆的农艺性状及 产量随菌种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木霉菌处理对芸豆生长及产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根据数据显示浓度不宜过 高,3%浓度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7.
《农技服务》2016,(13):50-51
为探讨锦屏县气候土壤环境下马铃薯大棚覆膜滴灌栽培技术,在总施肥量相同条件下,设计了马铃薯大棚覆膜滴灌设施追肥和未设置滴灌栽培作对照的田间试验。结果为:滴灌追肥2次的处理产量为24295 kg/hm2,比对照处理增加2336.5 kg/hm2,增幅为10.6%,达显著水平;滴灌追肥1次的处理产量为23142 kg/hm2,比对照增加1183.5 kg/hm2,增幅为5.4%,且性状指标变化随追肥次数增加而有所增大;滴灌纯水未追肥处理与对照比较产量及性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该试验马铃薯产量和性状变化与滴灌措施无关,与滴灌追肥方式和次数有关,在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下,马铃薯大棚覆膜栽培可以不使用滴灌设施,可通过人工追肥方式和在气温回升阶段采取揭膜敞棚等技术措施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8.
对闽南旱地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秋播甜玉米田间群体温湿变化及光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孕穗扬花期的日温变化峰值分别是:喷灌33.1℃、滴灌33.2℃、漫灌35.6℃,喷灌和滴灌比漫灌分别低2.5℃和2.4℃,温度峰值低,变幅小,有利于甜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物合成;相对湿度日变化峰值分别是:滴灌50.1%、喷灌52.0%、漫灌49.6%,滴灌和喷灌分别比漫灌高0.5和2.4个百分点,日平均是滴灌44.9%、喷灌45.6%、漫灌43.0%,滴灌和喷灌比漫灌分别高1.9和2.6个百分点,相对湿度提高增强了甜玉米生长高峰期的水分需求及抗旱能力;光截获率日变化峰值是滴灌55.7%、喷灌54.6%、漫灌52.8%,滴灌和喷灌比漫灌分别高2.9和1.8个百分点,日平均是滴灌34.9%、喷灌34.1%、漫灌32.3%,滴灌和喷灌分别比漫灌高2.6和1.8个百分点,光温效应得到改善;(2)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分别是滴灌24.1℃,喷灌23.8℃和漫灌24.4℃,滴灌和喷灌所处的温度范围更有利于甜玉米授粉灌浆和干物质同化;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是滴灌48.3%、喷灌49.4%、漫灌46.4%,滴灌和喷灌相对湿度较有利于甜玉米的水分代谢和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平均光截获率是滴灌39.6%、喷灌40.2%、漫灌36.2%。滴灌和喷灌改善了光分布条件;(3)滴灌和喷灌均能取得显著增产,滴灌对甜玉米的株高、穗长、穗重和根重影响较大,而喷灌对甜玉米的成穗率、秃尖长和绿叶数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黑芸豆、白芸豆、小利马豆、豇豆、绿豆、小扁豆、鹰嘴豆10种杂豆为试验材料,对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杂豆种类间的蛋白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杂豆蛋白质含量为223.7~280.5 g/kg,杂豆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76.3 g/kg和55.1 g/kg),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杂豆中含有丰富的钾、镁、钙、铁矿质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4 080.85、1 385.34、844.82、65.60 mg/kg。杂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矿质元素丰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攀西地区石榴进行灌溉试验,探讨适宜的石榴节水灌溉制度。[方法]通过3种不同灌溉方式和3个水平灌水量的对比试验,测定各处理下石榴的果实品质性状及产量,确定石榴的最佳灌水量。[结果]适宜石榴滴灌的最佳灌水量为225 m~3/hm~2,微喷灌的最佳灌水量为300 m~3/hm~2,滴灌和微喷灌试验处理的产量相近,均高于对照人工浇灌的收获产量。[结论]攀西地区石榴节水灌溉持续时间为48~77 d,适宜的灌水次数为3~4次,平均灌水周期为15~30 d,滴灌适宜的灌溉定额为675~900 m~3/hm~2,微喷灌适宜的灌溉定额为900~1 200 m~3/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