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我国茶区辽阔,遍布南方18个省(区)的900多个县(市)。茶园面积从1949年的232万亩扩大到1983年的1657万亩,增加6.14倍,居世界产茶国的首位;茶叶总产量从1949年的52万担,跃增至1983年的801万担,增长8.77倍,居世界产茶国的第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产茶历史悠久。1981年统计,茶园面积2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157万亩,产茶124.3万担,比上年增产3万余担,增长2.47%,茶叶总产值可达1.5亿余元。茶园面积比解放时扩大了5.1倍,茶叶总产量增加了6.3倍。一、几个丰产单位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建国以来,湖北茶业发展迅速。据1987年统计,全省茶园总面积102万亩,比1949年增长7.69倍;茶叶总产量26095吨,比1949年增14.9倍;平均亩产25.5公斤,低于  相似文献   

4.
我区是全国红茶主要产区。在连续五年产量递增百分之十的基础上,1982年各县又传来了丰收的喜讯。全区茶园面积3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23万亩),总产量217200担,比1981年增产27000担,增长14.2%。国家收购各类茶叶195022担,完成年计划145.5%,比1981年增加24553担,增长14.4%。投放金额3390万元,比去年增加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 世界油菜生产近几十年来发展很快,1980年与1960年相比,面积扩大近一倍,单产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总产增长近一倍。1980年世界油菜总面积为17532万亩,亩产120.7斤,总产21148万担,1982年为19759.5万亩,146.5斤,28944万担。中国1980年分别为5629.5万亩,84.8斤,4774万担。1981年我国油菜亩产143斤,第一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38.3斤),总产8129.8万担,第一次超过加拿大(4966万担)。1982年我国油菜面积为6182.5万亩,亩产183斤,总产11312.8万担,分别比1949年增长1.72倍,1.82倍和6.71倍。  相似文献   

6.
建国三十六年来,我省茶叶生产与销售均有很大发展。茶园面积由解放初的70万亩发展到270万亩,增长约2.9倍;年产量由13.2万担发展到200余万担,增长约14倍;单位面积产量由亩产干茶35斤提高到100斤左右,增长约1.9倍;年外销量由7.5万担发展到80余万担,增长约10倍。现在,我省茶  相似文献   

7.
宁波,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茶区。建国以来,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市现有茶园20万亩,比解放初1.99万亩扩大9倍;年产量12000吨,比1949年增长24.5倍。1982年年产量达到13450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单产90公斤、超过世界同期平均水平。茶叶  相似文献   

8.
一、茶叶的生产发展趋势 1、茶叶生产情况:世界茶园面积1980年达3579万亩,比1950年增加2115万亩。扩大面积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分别达到1604万亩和1052万亩,比1950年增加1288万亩和716万亩,分别增长307.6%和113.1%。中国现有茶园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5%左右,为世界植茶国之首。世界茶叶总产,1983年达3959.1万担,四十五年(战前1938年)增加3.26倍,1984  相似文献   

9.
三十多年来,我国茶叶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茶园面积扩大,茶叶产量倍增,茶叶由紧俏商品而变成货源充裕,敞开供应。茶园面积由1950年的250万亩,扩大到将近1600万亩,增加5倍多,成为世界茶树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约为560万亩)。1982年全国茶叶生产量达到794万担,比1950年的130万担,增加5  相似文献   

10.
建国三十五年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扶持下,广东茶叶产销发展迅速,现有茶园七十万六千亩,年产茶三十五万一千多担,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分别比建国初(1950年)增长七倍和十三倍。茶叶内销和外销逐年增加,现在全省城乡饮茶风气盛行,去年消费茶叶达四十万担,人平六两多,比解放初增长七倍以上。过去广州口岸没有广东茶叶外销,现在出口十余万担。出口和内销茶叶,品种花色增多,品质优良。广东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种植茶树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良、是我省山区丘陵农民一项劳动致富的生产门路。但是在解放前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盘剥  相似文献   

11.
长沙市总面积399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9.24万亩,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地区。农业人口145.85万,现有89个公社(农场)、六个镇。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85万亩。主要有茶叶、柑桔、蔬菜、黄花菜、药材、食用瓜等。茶叶是我市经济作物的大头,分布在长沙、望城及郊区的84个公社(农场)。解放初期,全市仅有茶园面积14900余亩,总产茶叶4857担。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产量逐年增长。1981年茶园发展到74000亩,产茶35600担,分别比解放前增长5倍、7.5倍。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全市办起了社队茶场500多个,兴建了  相似文献   

12.
(一) 解放后卅多年来,荆州地区的棉花生产经历了一个从大幅度增长到长期徘徊的过程。1949~1958年,植棉面积由245.49万亩扩至405万亩,扩大65%;亩产皮棉由25斤提高到67斤,提高1.68倍;总产由61.84万担增至269.14万担,增加3.35倍。在皮棉增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浙江省的主要经济特产,又是传统的出口拳头商品。近十年来,浙江省茶叶生产、收购、供应出口和国内销售,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一九七九年,全省茶叶产量一百三十万九千担,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一点九八倍;收购量一百二十一万八千担,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一点九三倍,平均每年增加八万多担。供应出日六十四万五千六百担,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二点二倍,为国家创汇近九千万美元;调出省外四十一万六千担,比一九六九年增长二点一  相似文献   

14.
过去、现在、未来是三个不同的时间观念。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浙江茶业生产四十年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绩。四十年的光辉历程:茶园从45万亩发展到253万亩,茶叶产量从13.2万担增长到206万担,质量提高,茶类开发,除少数名茶外,实现了初、精制茶机械化,建立一批相当规模国营茶场(厂),国内外茶叶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县茶叶生产的现状茶叶是我县的传统产品,曾列为全国一百个年产五万担茶叶基地县之一。1985年全县茶园面积69906亩,比1950年34000亩增加108.61%。总产茶叶45336担,比1950年增加159.1%,其中国家收购22286担,比1950年16380担增加36.05%,投放金额401.81万元,比1950年44.23万元增加808.6%,均价180.32元,比1950年27元增加566.5%。  相似文献   

16.
《茶叶》1981,(1)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解放前历史最高年产量是1944年的27897担;解放初,为10915担。1949—1956年,茶叶连年增产,1956年总产达21600担,增长近一倍(+98%),  相似文献   

17.
湖南是我国茶叶主要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战前的一九三六年产量曾达八十万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摧残,全省茶叶空前惨落,到解放前夕,茶园面积不过四十万亩,产量仅有一十九万五千担。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现在全省一百零三个县(市)均产茶叶。今年茶园面积已达二百六十万亩,茶叶产量上升到一百一十五万担,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了五倍,远远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尤其自一九七四年全国茶叶会议以来,茶园面  相似文献   

18.
杨天炯  杨心辉 《茶报》2000,(3):22-23
名山有得天独厚宜茶生长的自然条件,种茶历史悠久。但是,从公元前53年后的2000年间,茶叶生产起伏较大,仅就近五十年的发展及今后的前景作一浅述。1949年种茶面积仅有6768亩,茶叶产量仅296.5吨,产值14.83万元。1999年茶园面积达4.35万亩,茶叶产量4500吨,产值6780万元,分别增长6.43倍、15.18倍和456倍。  相似文献   

19.
(一)建国三十七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茶区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茶叶产销取得很大成绩:一、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大幅度上升1949年,浙江茶园面积仅30亩,1985年达到269万亩,面积扩大约8倍,茶叶产量由1949年的6600吨上升到1985年的92500吨,增长13倍。无论从面积或年产量来看,增长的幅度都是很大的。但据三十七年的资料(图1)分析可看出:  相似文献   

20.
(一) 我县是个老茶区,全县有二十三个公社,社社产茶,现有茶园八万六千多亩。去年产茶二万九千八百多担,比一九六五年增长一点零四倍,等于解放前夕一九四九年的二点五九倍。随着茶叶产量的逐年增加。茶叶初制机械设备虽有发展,但与茶叶生产迅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