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目前全国各地家庭农场试点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那么,家庭农场究竟为何物?它在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动物疫病科学防控方面有何重要意义与价值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浅析家庭农场的发展概况和前景. 1 什么是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来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我国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与规模养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经工商登记的法人,后者是自然人,而且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大,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生产集约化和产品商品化以及管理水平较高.家庭农场更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易于制定和执行相对严密的年度生产计划,更利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家庭牧场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和积极探索的阶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为培育、发展好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潜在的畜牧业养殖大户培育成家庭牧场,山东省诸城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上海、安徽等地学习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学习归来后,结合诸城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  相似文献   

3.
《北方牧业》2013,(8):11
<正>从农业部获悉,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政策包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北方牧业》2013,(5):13
<正>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家庭牧场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但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和积极探索的阶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牧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为培育、发展好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潜在的畜牧业养殖大户培育成家庭牧场,山东省诸城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赴上海、安徽等地学习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学习归来后,结合诸城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农业的微观组织形式,家庭农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坚持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在中国,家庭农场于2008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也就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决定当中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把家庭农场明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形式,并要求通过新增农业补贴倾斜、鼓励和支持土地流入、加大奖励和培训力度等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村养殖技术》2013,(4):75-76
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  相似文献   

8.
从农业部获悉,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工作。推动相关部门采取奖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牧业》2014,(5):8-8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日趋渐热。如今的家庭农场,其意义更在于一种"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定义中,这是一种农民家庭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在美国,家庭农场主制度已经沿用百年,在一些产量大洲,中等规模,并有百年以上的家族农场比比皆是。更简单来说,它类似于中国农村"养殖大户"的2.0版本。国内专家给出的定义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事实上,家庭农场在国内的发展亦有时日。紧邻北京密云  相似文献   

10.
《山东饲料》2013,(7):1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像美国、欧洲法国这些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家庭农场已成为农业经营基  相似文献   

11.
正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根据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精神,迅速发展起来的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几年来,临安蚕桑家庭农场建设开始探索,但存在不少问题,现将临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猪业》2013,(4):22
【本刊辑】据农业部网站2013年4月2日报道,国家将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登记制度,明确认定标准、登记办法、扶持政策。探索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和家庭农工  相似文献   

13.
正家庭农场在世界农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义家庭农场为主要由家庭劳动力管理经营农林渔畜牧业生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家庭农场是全球最为主要的农业经营方式,据统计,家庭农场占全球所有农场数的98%,占有至少53%的农地,生产至少53%的食物。许多国家都重视并  相似文献   

14.
瑞典养猪业     
瑞典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目前全国约有11.4万个家庭农场,每个农场平均占有76.2公顷土地,其中耕地25.5公顷。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畜牧业的成就主要依赖高度发展的配合饲料工业。目前为各类和各育肥阶段畜禽生产的配合饲料、高蛋白添加剂、多种预混剂和兽药约有  相似文献   

15.
<正>家庭农场是近些年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经营主体,它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增加技术、资本等要素投入,实行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和农业经营集约化水平。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成为近年来农业发展的亮点之一,更是养殖从业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畜牧业作为农业一个重要构成,加快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构建,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民收入都至关重要。目前,"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尚无明确的定义和范围,从范围上来看,包括养殖企业(大户、小区)、家庭农场、畜牧园区(示范区)、畜牧合作社等组织、畜牧集团及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一些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也得到激发,对家庭农场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笔者近期在对当地家庭农场和农村种植养殖大户的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受当前土地流转不顺畅、融资手段不丰富、配套扶持政策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种植养殖大户对转为家庭农场经营的积极性还不够高,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仍继续关注"三农"问题。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个文件的公布如春雨般立刻温润了农民及关心农业、关注农业的仁人志士的心。家庭农场,一个起源欧美的舶来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一号文件就是鼓励农民搞家庭农场,再次发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凸显了三农问题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方式呈现出燎原发展之势。根据农业部首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份,全国30个省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农场的概念日趋渐热。如今的家庭农场,其意义更在于一种"新"的、以家庭为单位的耕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定义中,这是一种农民家庭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的农业经营形式。在美国,家庭农场主制度已经沿用百年,在一些产量大洲,中等规模,并有百年以上的家族农场比比皆是。更简单来说,它类似于中国农村"养殖大户"的2.0版本。国内专家给出的定义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事实上,家庭农场在国内的发展亦有时日。紧邻北京密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