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筛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的药剂,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进行了防治试验,在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试验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防效达95.74%;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 0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次之,校正防效为54.47%;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校正防效只有16.01%;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药液的防治效果最差,校正防效仅为11.19%。  相似文献   

2.
<正> 由山东省丝绸总公司和山东省蚕学会联合主持的桑赤锈病药剂防治中间试验座谈会,于1981年9月26~28日在烟台市召开。来自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有关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1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烟台桑蚕原种场和临朐县蚕种场等有关桑赤锈病药剂防治中间试验的报告。与会代表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80年研究得出的粉锈宁、拌种灵两种农药,在山东烟台地区发病严重桑园进行中间试验的结果进行了审查讨论。  相似文献   

3.
桑椹小粒性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选择5种常用杀菌剂,采用单一施用或2种药剂交替施用的方法,在前2年发病较严重的桑园于桑树开花期间进行桑椹小粒性菌核病防治的小区试验,单一施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稀释液以及二者交替施用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1.48%~99.03%。在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大面积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上述2种药剂交替防治以及药剂防治+地膜覆盖防治的方法,防治效果在80.07%~82.48%,显著优于只用地膜覆盖的防治方法,其中采用药剂防治+地膜覆盖的防治方案,可减少1次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交替施用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稀释液和50%多菌灵800倍稀释液可有效防治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在药剂防治的基础上增加薄膜覆盖可减少总施药量,有利于保证桑果食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的防治效果及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常规啧施法测定了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桑粉虱卵、成虫的防效及施药后不同时间的桑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室中稀释3500倍液的对桑粉虱卵的孵化抑制性最强,处理后120h的孵化率为1.78%;稀释5000倍液的次之,120h后的孵化率为13.46%。田间施药后7d对桑粉虱的防治效果是3500倍〉5000倍〉10000倍;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对家蚕的毒性是1250倍〉2500倍〉5000倍液,喷药后5d的桑叶对家蚕添食的中毒率分别为61.11%、46.67%和3.33%,但药后8d的桑叶对家蚕添食无中毒蚕现象,药后11d的桑叶饲喂家蚕,能显著降低家蚕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药后14d的桑叶对家蚕和茧质均无影响。因此,桑园中使用90%灭多威可湿性粉剂防治桑粉虱时,可稀释3500倍喷施,施药后14d方可采叶饲喂家蚕。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美国白蛾防治中农药污染桑叶导致家蚕中毒的问题,本试验选择4种桑园专用农药按照推荐浓度,对第2代美国白蛾3~4龄幼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1 5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40%灭多威乳油2 500倍液,60%敌敌畏·马拉硫磷乳油(格桑花)1 500倍液,药后1~7d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柑橘黑点病是柑橘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柑橘果实外观品质。试验对各种药剂的效果进行评价,明确防治的适当时期,为浙江地区开展了柑橘黑点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通过选择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及克菌丹和自制的含百菌清的杀菌剂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在田间进行防治效果试验,分析5到7月份用药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5至7月进行防治是柑橘黑点病防治的关键,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的防效接近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具有较好的柑橘黑点病防治效果, 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对柑橘黑点病也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和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500倍交替使用防效达到80%左右。【结论】波尔多液石灰倍量式 1:2:150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是防治柑橘黑点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7.
桑赤锈病防治研究——剥除初次侵染病芽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春季剥除病芽防治桑赤锈病的方法历见于国内外有关桑赤锈病防治的文献资料。但是,关于剥病芽的方法,时期及其防治效果未见资料报导。因此,春季剥病芽防治并不十分重视,甚至沦为一般清洁措施。近年来,作者等在研究桑赤锈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的基础上,在江苏省吴县洞庭公社桑园进行春季剥病芽防治桑赤锈病的试验,探讨剥病芽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现将所得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桑赤锈病,又名金桑、黄钉、锈病。是真菌[Aecidium mori(Barcl)Diet]侵染而引起的病害。是我省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每年春,秋两季部分地区大量发生,对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为防治该病,我们采用广州珠江电化厂生产的新农药“灭病威”开展了桑赤锈病防治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桑园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等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开展对蚕桑生产安全性及对桑园褐斑病和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种药剂混合使用对桑树不产生药害,桑树全年均能正常生长;试验药剂的残效期在正常条件下7d后采叶喂蚕,家蚕均能正常发育和上蔟结茧。对桑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及瓜果飘香百菌清600倍液单独使用(相对防效50%、病情指数12.8);对桑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组合是77.5%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73%克螨特·炔螨特乳油40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混合使用(相对防效68%、病情指数5.7)。  相似文献   

10.
几种农药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菌核病是果用桑树的重要病害,为高效、安全控制该病对桑果生产的危害,进行了大田农药防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硫磺粉剂5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桑叶和桑椹无明显药害;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500倍和3 000倍液以及40%嘧霉胺粉剂1 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化学防治试验与农药残留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是桑椹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目前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学防治。将不同药剂及组合对该病进行大田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腐霉利、菌核净、咪鲜胺5种农药防治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均有较好的效果。桑椹农药残留检测只有多菌灵超标,达到17.2mg/kg,是0.5 mg/kg标准的34.4倍。结合大田防治效果、桑椹农药残留及病原抗药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处理III 25%咪鲜胺乳油5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组合是控制该病适宜的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40%毒死蜱乳油等4种桑园专用农药推荐的使用浓度在早春对越冬代桑尺蠖进行防治,药后7d的防治效果依次为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防效59.9%,4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防效58.5%,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效51.3%,60%敌畏马乳油1000倍液防效34.1%,4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皆不理想,均未超过60%。建议在早春防治越冬代桑尺蠖在虫口密度较大、捕捉困难的情况下,选用40%毒死蜱乳油或40%灭多威乳油,且喷药后最好再辅以人工捕捉,不宜选用60%敌畏马乳油和8%残杀戚可湿性粉剂防治桑尺蠖。  相似文献   

13.
化学防治柑桔红蜘蛛要讲策略,加强测报研究,选择药种,讲究使用方法,调节用药次数和时期。根据几年来多点调查及试验观察,认为药剂防治柑桔红蜘蛛的要点有:第一,9月份高峰期(厦门地区)是主要危害期,也是防治适期,应根据田间观察确定受害株予以挑治。通常在平均每百叶虫量达100头以上而天敌数不到5头时才普遍施药。药剂可轮换选用刀叽三叹锡悬浮剂1500-2000信液、20%速螨酮可湿性粉剂4000~5op倍液、1.8%集传虫螨克10-2(ha对水50-m昨见叽双甲味1000-1500倍液、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2op倍液、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73%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室内药效试验、田间防效试验、有效药剂的残留期测试等,测试了几种药剂对桑树断枝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药效试验中对桑小粒型菌核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药剂是70%戊唑·菌核净水分散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田间防效试验中以桑树盛花期喷药防治效果最佳,对桑小粒型菌核病和桑树断枝病的防效达到90%以上的药剂是70%戊唑·菌核净水分散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三种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期分别为7 d、5 d和5 d;田间施用2%的甲醛溶液,病原子实体第2 d便完全死亡,子囊孢子4 h便畸形破裂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15.
《农业新技术》2006,(3):18-19
一、桃树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1.根部病害与防治技术根癌病是桃树上的一种主要根部病害。防治上应彻底切除病瘤,用硫酸铜100倍液或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伤口消毒杀菌,再用8%抗菌剂402液100~200倍液涂抹;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相似文献   

16.
10 %世高水分散粒剂是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三唑类内吸性广谱杀菌剂。该药剂除对卵菌亚纲引起的病害 ,如霜霉病等外 ,对多数真菌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1997~ 1999年我们用该药剂进行了防治草莓白粉病 ,苹果轮纹病、炭疽病、斑点落叶病和梨树黑星病等 5种重要病害的试验。1 草莓白粉病  2 0 0 0、2 50 0倍液喷施 7天后 ,防治效果 (以病情指数计算 )分别为 90 5%和 89 8% ,比对照 (空白 )降低 83 8%和 81 6 %。经显著性测定 ,两个浓度处理均显著优于当地常规用药 12 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0 0 0倍液。 10 %世高对草莓植株无明显抑制生…  相似文献   

17.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生产的危害,我们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进行了防治试验,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结果表明: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交替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和50%腐霉利WP的防效达90%以上,交替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和50%多菌灵WP、使用50%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次之,且所用药剂对桑叶和桑椹均未产生药害症状.  相似文献   

18.
黄皮炭疽病是危害海南黄皮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找出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大田喷雾法对嘧菌酯等6种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供试药剂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1000倍液、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四种药剂防治黄皮炭疽病的效果较好。在第三次药后10 d,叶片炭疽病防效69.94%~77.03%,果实炭疽病防效81.32%~89.62%。建议在黄皮炭疽病发生初期应用上述药剂进行轮换施药,施药次数为3~4次,隔7~10 d喷1次,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9.
柑桔红蜘蛛一般大发生在3-6月和9-11月,防治红蜘蛛动手宜早,具体措施有:12月底3月初春芽尚未萌动时,全园项1次波美1.0度石硫合剂,此举并可兼治蚜虫、锈壁虱及各种真菌病害。23月开始定期到桔园调查虫口密度,发现中心虫株(每百叶虫、卵总数500只以上)及时挑治,全园每百叶平均活动虫口达200只以上时及时普治。可选用药剂有20%哒螨酮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15%哒螨酮乳油2500-3000倍液、10%螨死净可湿性粉剂1000~2000信液、20%三唑锡悬浮剂1500-2000倍液、10%西斗星乳油1000-1500倍液、固体石硫合剂1000倍液、波美0.…  相似文献   

20.
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敌克松可溶粉剂5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25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及消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再播种蓖麻,蓖麻发芽后,每隔7天调查一次蓖麻枯萎病的发病情况,直到连续一个月未发现新的枯萎病株后停止调查,比较各处理对蓖麻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敌克松处理的发病率为20.67%、消石灰处理的发病率为24.00%,和对照发病率36.67%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对防治蓖麻枯萎病的效果最佳.代森锰锌处理的发病率为26.00%、多菌灵处理的发病率为24.67%,和对照之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百菌清处理的发病率30.67%、恶霉灵处理的发病率29.33%,和对照差异不显著,防治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