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沪玉糯3号”是早熟、优质、高配合力自交系申W48和申W22杂交选育而成的大穗型鲜食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熟期比“苏玉糯1号”早3d,增产13.6%以上,糯性品质优良,抗逆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华甜一号超甜玉米是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高糖分超甜玉米。该品种属早中熟玉米类型。在我地春播,从播种至采收青玉米棒需85天左右。株高1.8米,总叶片16~18片。穗位高60厘米,成穗率98%,穗型整齐,平均穗长17.5厘米,单穗重170~200克,结实率高。鲜籽粒外观黄白相间,总糖含量34.1%、  相似文献   

3.
“武粳15”(原“5356”)由常州市武进稻麦育种场复合杂交选育而成。我市2002年引进,当年平均亩产628妇;2003年示范,平均亩产535.5虹;2004年种植2.4万亩,平均亩产635kg,比“武运粳7号”增产2%~5%,2005年在本地区全面推广。该品种全生育期157d左右,比“武运粳7号”早2~3d,为早熟晚粳新品种;植株高95~100cm,一生总叶片18张,地上部分6个伸长节间;株型稍松散,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生长清秀,后期叶盖顶;分蘖中等偏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度好;对纹枯病、稻瘟病抗性较强,轻感稻曲病;为大穗大粒型品种,每穗粒数120~125粒,千粒重27.5~28g;米粒外观白亮,透明度较高,经测定达国标三级米标准;稳定、高产,一般亩穗数20万左右,结实率90%以上,产量比“武运粳7号”略增。  相似文献   

4.
1特征特性先行2号是由济南先行种业有限公司与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联合育成,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字(2005)016号]。该品种突出的特点是:矮棵、大穗、抗病、高产,并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农资品牌。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夏播生育期100天,株高260cm,穗位80c  相似文献   

5.
临优2018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1):18-18
选育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 农大科2号/临汾5064 特征特性 幼苗半匍匐,叶片细长,叶色黄绿,株高70~85cm,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好,穗子较大,穗码略稀,穗纺缍形,顶芒。公顷穗数570万左右,穗粒数35-40粒,白壳、白粒、角质,千粒重38-45g。该品种为半冬性,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后期叶片功能期长,灌浆快,落黄好。  相似文献   

6.
宁粳18号原名“农院284”,是从宁粳10号的变异株中用系统育种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为早中熟品种,既可插秧也能直播。“农院284”分蘖强、亩穗数多,每穗粒数也多。在1995年和1997年的早中熟组区域试验中产量均为第一。1998年经第十二次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宁粳18号。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穗型杂交中籼组合C两优华占与中晚熟品种扬两优6号及中早熟组合丰两优香一号的展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两优华占的在随州市平均生育期140d左右,比扬两优6号早7d左右,比丰两优香一号晚4d左右;株叶型态好,植株生长稳健,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综合抗性好,产量高,最高产量可达904kg/667m2,适合鄂北地区气候条件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辽砧2号在优新苹果品种嫁接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用新型苹果矮化砧木辽砧2号作为华红、岳阳红、早红霞、长富2号的中间砧,亲和性好、树冠积较小,三年生树结果株率达到80%以上,其中辽砧2号与长富2号、华红品种组成的砧穗组合,其树体发枝量多,中、短枝比例大,产量高,是较优良的砧穗组合。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7):19
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抗病、抗倒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和成穗数中等,穗大粒多,生育期比对照扬麦11号迟1~2天。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株高86.1厘米,耐肥抗倒性较强。亩有效穗29.9万穗,每穗40.7粒,千粒重40.7克。高抗梭条花叶病、穗发芽,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白粉病。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70.4公斤。适宜江苏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菏麦28是以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大穗型中早熟超高产品种漯9908为母本,以高产大穗型品种潍麦8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选择,培育出的新型大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穗大、粒多,同时又具有一定群体数量,具有丰产性好、综合性状好的优点,2020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适宜在山东省高肥水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1.
吕旱1608     
《山西农业科学》2005,33(2):62-62
特征特性幼苗直立,株高70~95cm,叶片浅绿色、上冲。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25粒左右,千粒重35~40g,品质优良。生育期270d左右,属中早熟强冬性品种。春季返青早,生长迅速。分蘖多,成穗率高,属多穗型品种。抗寒性强,抗倒伏,属相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云南高杆大穗大粒香糯品种“毫糯干相”与“IR29”糯稻品种杂交育成了中矮杆、优质、大粒、香味农郁的水稻新品种——云香糯1号。1988年止,先后在云南累计种植5万余亩,并在长江流域以南10个省区引种试种。该品种株型好、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力强。其育成表明,中矮杆、大穗、大粒、质优、抗病等性状也可结合在1个品种内;同时表明,大粒(千粒重40g)品种其米质并非都差;并证实了云南高秆大穗大粒稻种资源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F优3号”是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开发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品种,该品种抗性强、产量高、米质好、穗子大、易脱粒。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属中籼三系杂交水稻。全生育期比对照Ⅱ优838短1.8天,株高平均117.8厘米,株型较紧凑,剑叶直立,分蘖力强。亩有效穗数14.01万穗,结实率87.67%,干粒重28.35克。  相似文献   

14.
丰产高白度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产量结构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具有突出的优质丰产性能,较对照增产显著。产量构成:成穗数中等,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高,结构协调,属中多穗大穗型品种,与对照品种相比,成穗数大增,穗粒数持平,千粒重略低;成穗率增加,株高降低,稳产性提高,具有良好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麦18号”小麦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矮秆中早熟品种。幼苗健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高75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株型适中,叶片短、宽、直.长相清秀,穗层整齐,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穗粒数多。长方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均匀、饱满、外观商品性好。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新建县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早稻主推品种株两优606、优Ⅰ156、中早33、湘丰优402、荣优9号和五优21等品种在此次展示中增产明显,抗性也较好。其次是株两优1号,是较易实现高产稳产的品种;优Ⅰ2058这个组合穗大粒多,是极具增产潜力的品种,只要通过科学栽培,提高其有效穗数即可实现高产。新丰优22虽产量高,穗大粒多,千粒重加重,但该品种易倒伏。  相似文献   

17.
两种穗型小麦品种分蘖衰亡进程中茎蘖碳氮代谢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2种穗型小麦品种茎蘖叶片糖氮代谢差异及与分蘖成穗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兰考矮早八较豫麦49-198具有冬前分蘖比重低、春季分蘖比重高、无效分蘖春季衰亡持续时间长和分蘖成穗率低的特点。兰考矮早八氮素代谢相对较弱,茎蘖叶片氮含量、氨基酸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均明显低于豫麦49-198,不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幼穗分化顺利进行。兰考矮早八植株碳素代谢相对较强,茎蘖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高于豫麦49-198,有助于大穗型品种春季分蘖生长需要。主茎与分蘖间比较,以上糖氮代谢指标均表现为主茎蘖Ⅰ蘖Ⅱ,且随分蘖时期进行茎蘖间差异逐渐增加,兰考矮早八表现更为明显,主茎优势突出。豫麦49-198分蘖Ⅰ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高,该分蘖能够成穗,而兰考矮早八两分蘖和豫麦49-198分蘖Ⅱ碳氮代谢强度占主茎比例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其分蘖发育成穗。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水稻品种发展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5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的水稻品种早造16个、晚造17个作了研究,新复极差测定表明:产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近期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子,早稻经历了从高秆大穗型到早期矮秆多穗型又到近期半矮秆的改良大穗型的品种发展过程。晚稻近期品种向着大穗多穗型的方向发展,与同化产物分配有关的千粒重与结实率,早、晚稻近期品种均未得到较大的发展。近期品种株高,早稻向半矮秆方向发展,基部节间加粗,茎壁增厚。晚稻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期品种冠部功能叶,早稻略有减小,晚稻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05,(11):100-100
1国豪杂优1号 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4005)。2005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认证。在新品种引种试验中,产量位居第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比汕优63早1-2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宽,剑叶斜上举,667平方米有效穗15~18万,株高11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平均着粒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31-32克,属大穗重穗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低温能力突出,耐肥抗倒,后期熟相极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50-750千克。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05,(10):79-79
1 国豪杂优1号。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4005)。2005年通过安徽省新品种引种认证。在新品种引种试验中,产量位居第1。该品种生育期适中,比汕优63早1~2天,株型较紧凑,叶片中宽,剑叶斜上举,667平方米有效穗15~18万,株高110厘米,穗长26~28厘米,穗平均着粒18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干粒重31~32克,属大穗重穗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耐高、低温能力突出,耐肥抗倒,后期熟相极佳,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可达650~75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