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赤霉素对东北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到有效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软枣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有效地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体眠,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使发芽率提高50%以上,也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前7~8 d萌发,提旱达到发芽高峰,发芽持续时间较长,提高发芽速度.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以750 mg/L赤霉素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能有效提高防风种子发芽率的外源物质,为解决防风生产中存在的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等实际问题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20℃黑暗条件下,用青霉素、赤霉素(GA3)、KNO3溶液及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青霉素溶液对防风种子进行24 h发芽预处理.结果: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防风种子的发芽均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的青霉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率,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400 mg/L和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均可显著地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对照提高44.53%、7.79%和22.51%;0.3%的KNO3处理可有效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50.59%、10.33%和23.53%.结论: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0.3%的KNO3处理对防风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变化,以及对赤霉素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的发芽和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种子在贮藏12个月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种子低温贮藏8个月后的活力指数开始下降,12个月后下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35d和50d收获的种子受影响最明显,40d和45d收获的种子表现较稳定,尤其是45d收获的种子.通过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处理比较分析发现,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F值不显著,说明常优3号种子的休眠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蹇黎 《种子》2016,(10):102-104
利用不同浓度(0,100,200,400,600 mg/L)的赤霉素对喀斯特山区野生燕麦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萌发活力.结果表明:除25℃、600mg/L赤霉素浓度处理条件会对种子的发芽势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外,其余条件下萌发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会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在25℃条件下,400mg/L赤霉素浓度处理种子的萌发效果最佳,其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54%、92%、6.67.  相似文献   

5.
《种子》2021,(4)
以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Turcz.)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浸种温度(5℃、15℃、25℃、35℃、45℃、55℃、65℃)和不同光照天数(0 d、1 d、2 d、3 d、4 d、5 d)处理种子进行萌发实验,检测浸种温度和光照天数对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影响,以期探究披碱草种子萌发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浸种处理对披碱草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p0.05)。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随浸种温度的升高,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5℃处理条件下,披碱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7.34%、62%和33.71,其中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发芽势与15℃、25℃、35℃、55℃以及65℃处理差异显著(p0.05);而65℃处理下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15℃的发芽指数最低,分别为65.33%,44.67%和21.93,均显著低于45℃和5℃处理(p0.05)。研究表明,45℃为披碱草种子萌发的最适前处理温度。光照处理对披碱草种子萌发也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种子光照天数的增加,披碱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先增大后减小;光照处理3 d后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8%、60.5%和37.37,均达到最高值,其中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芽势仅与光照4 d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5 d光照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及0 d光照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低,光照5 d后种子发芽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光照0 d后的种子发芽势与光照2 d、3 d以及4 d处理差异显著(p0.05),0 d光照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仅显著低于光照3 d处理(p0.05)。说明光照处理3 d的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综上可知,不同温度浸种及光照处理对披碱草种子发芽均有影响,光照3 d处理和45℃处理对披碱草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蓝靛果忍冬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下蓝靛果忍冬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浓度为100 mg/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最高,浓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种子萌发.2)用蒸馏水和100 mg/L赤霉素在不同的温度下处理种子,20℃时,无论是对照(蒸馏水)或赤霉素处理,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最高,且在同一温度下,赤霉素处理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高于未处理,因此,蓝靛果忍冬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赤霉素处理和机械处理对光叶红花苕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处理促进发芽效果最好,发芽势达92.00%;发芽率达94.00%;发芽指数达25.84;浓硫酸处理次之,以98%硫酸处理60 min效果较好,发芽势达77.33%;发芽率达86.00%;发芽指数达42.55;赤霉素处理种子,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由于机械处理操作难度大,因此,实际生产中用98%硫酸浸种60 min来提高种子发芽率较好.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12~24h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且显著促进了韭菜幼苗的生长,但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在种子未经浸种直接催芽的情况下,200~300mg/L赤霉素溶液处理24h也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50~100mg/L赤霉素处理能显著促进韭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浸种时间及不同药物处理对黑皮冬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浸种时间与黑皮冬瓜种子发芽的关系以及赤霉素(GA3)、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6h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经赤霉素、过氧化氢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比清水对照有提高,其中以1000mg/L浓度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82.7%,3%过氧化氢水溶液处理发芽率达到57.3%,均高于对照的48%.  相似文献   

10.
李燕  汝姣  姬越  姚红艳  罗充 《种子》2017,(3):80-8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咖啡黄葵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种子萌发与α-淀粉酶的相关性.[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选用不同浓度GA(1、5、10、50、100 mg/L)处理咖啡黄葵种子,发芽7d,每2d测定发芽率、胚根-胚轴总长、α-淀粉酶活性.[结果]随GA处理浓度增加,咖啡黄葵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发芽率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GA处理下,胚根-胚轴的伸长生长在萌发中期最快;α-淀粉酶活性随GA处理时间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发芽初期,α-淀粉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赤霉素显著缩短其发芽时间,至少缩短2 d;综合考虑,5 mg/LGA处理对种子萌发效果最佳.[结论]不同GA浓度及处理时间对咖啡黄葵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低浓度的GA可以对咖啡黄葵种子萌发起促进作用,高浓度GA处理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持续高浓度处理,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促进胚根-胚轴伸长生长,发芽中期促进作用尤为明显;还显著提高发芽初期α-淀粉酶活性,从而影响咖啡黄葵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太行山南端外来树种火炬树群落的水保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全面了解外来树种火炬树的生态服务功能,从林冠层截留量、枯落物层持水率、林地贮水性能和渗透性能4个方面,研究了6年、11年火炬树,12年刺槐、15年侧柏及荆条灌丛的水保效应。结果表明:灌层截留量:11年火炬树>15年侧柏>6年火炬树>12年刺槐>荆条灌丛,4个树种冠层截持率分别为侧柏35.89%,火炬树32.40%,荆条26.53%,刺槐3.50%;枯落物层持水率为:11年生火炬树>12年生刺槐>6年生火炬树>15年生侧柏>荆条灌丛;林地贮水性能:11年生火炬树>15年生侧柏>12年生刺槐>6年生火炬树>荆条灌丛;林地渗透性能为:11年生火炬树>15年生侧柏>12年生刺槐>荆条灌丛>6年生火炬树,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困难立地上,火炬树群落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通过对太行山低山区主要植被黄背草、荆条及其混合植被下的土壤水分及以上3种植被水分利用状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化随着降雨量及季节变化而变化,植被生长期降雨量多的年份,土壤贮水量大,降雨量小的年份,土壤贮水量小;3种植被不同坡度下水分利用效率,平坡大于斜坡,丰水年,混合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枯水年,黄背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何丽烂  王艳  冯肖玲 《种子》2007,26(4):36-37
试验利用不同浓度赤霉素、硫脲、硝酸钾处理陈化石刁柏种子,结果表明,50mg/L赤霉素处理和0.2%硝酸钾处理效果较好,而3种浓度硫脲对石刁柏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解除菜豆种子硬实的条件,本试验以盛冠硬实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温度的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不同时间对解除种子硬实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结果表明,盛冠菜豆种子含水量为14.28%时,种子硬实率为38%;未处理的硬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分别为26.5%,17%和23.17;经温水浸种、热水浸种和低温贮藏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均能一定程度解除种子硬实进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各自处理的最佳条件分别是:60℃恒温浸种30 min,80℃恒温浸种 2 min以及-20℃贮藏7天。最后,比较3个处理间最佳的硬实破除条件,同时,考虑到菜豆种植的实际情况和硬实破除的最佳效果,对硬实率较高的盛冠菜豆种子用60℃恒温浸种30 min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筛选出促进甜菜种子萌发的引发剂,研究不同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甜菜丸粒化物料奠定基础, [方法]本研究利用甜菜种子TD305为试验材料,采用蒸馏水、水杨酸、赤霉素作为引发剂对甜菜种子进行处理,设置不同浸泡时间、不同浓度梯度,并对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结果显示蒸馏水对于种子萌发时间在30min左右为宜。水杨酸处理甜菜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05、0.1、0.2和0.5 mmol/L。赤霉素处理对甜菜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05、0.1和0.2 mmol/L。[结论]结果表明在适宜时间和浓度下,蒸馏水、水杨酸、赤霉素这三种引发剂均对甜菜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时间过长或者浓度过高反而有抑制作用。三种引发剂比对结果表明,发芽势:蒸馏水>水杨酸>赤霉素;发芽率:蒸馏水> 赤霉素>水杨酸;发芽指数:蒸馏水> 赤霉素>水杨酸;活力指数:赤霉素>蒸馏水>水杨酸。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黄土高原矿区典型先锋木本植物(臭椿、刺槐、荆条、沙棘和紫穗槐)的生态适应特征,通过温室土培实验,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这5种木本植物幼苗不同光强和CO2浓度下的光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5种植物幼苗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5种植物幼苗光饱和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CO2饱和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羧化效率(CE)、光呼吸速率(Rp)、CO2饱和点(CSP)和CO2补偿点(CCP)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沙棘幼苗的Pmax、Amax、CE、Rd和Rp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植物幼苗,LSP和LCP显著高于紫穗槐、刺槐和荆条幼苗(P<0.05),其光合生产潜力和呼吸较高,对不同光强和CO2浓度的适应能力均较强;臭椿幼苗的Pmax和AQY显著低于其他4种植物幼苗,LSP和LCP显著高于紫穗槐、刺槐和荆条幼苗,其对弱光的利用效率、耐阴性及光合能力较弱;紫穗槐和刺槐幼苗的Amax显著低于其他3种植物幼苗,光合潜能较低;CO2浓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5种植物幼苗的水分利用效率;在黄土高原矿区生态恢复实践中,应参考该5种木本植物幼苗对光照和CO2浓度的适应性进行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7.
前人研究表明,使用赤霉素药液处理甜瓜、西葫芦等植物的陈年种子,可对其萌发有促进作用。然而,国内外关于赤霉素处理包瓜种子的报道很少。本试验设置了150 mg/L、250 mg/L和350 mg/L三种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以及8 h和12 h两种不同浸种时间对陈年包瓜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筛选出最佳浸种浓度和时间来改善包瓜陈年种子的萌发情况,为指导蔬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的结果显示,用浓度为350 mg/L赤霉素药液处理种子8 h后陈年包瓜种子的发芽势最高,为0.42。用150 mg/L、250 mg/L和350 mg/L三种赤霉素浓度处理8 h后可促进陈年包瓜种子根重增加。各处理组合较对照组能明显提高陈年包瓜种子的发芽势,但对陈年包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钙和赤霉素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CaCl2 、GA3以及GA3和CaCl2的1︰1复合液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从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干根芽重和芽长等几个方面研究了各药剂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发芽率受影响不显著外,其它指标均高于对照,并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发芽势和简化活力指数随浓度提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A3和Ca2+不表现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单叶蔓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盐胁迫对单叶蔓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单叶蔓荆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并测定盐胁迫下幼苗的保护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盐胁迫浓度为30%时达到最大值;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是SOD与POD活性在浓度20%时达到最高值,而CAT活性在浓度30%时达到最高值;MDA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盐胁迫可以促进单叶蔓荆幼苗的生长,但种子萌发以无盐条件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山东地区泡桐种子耐盐性和最佳采种期,研究了不同采种期的泡桐种子在不同NaCl盐胁迫(0、1‰、3‰和5‰)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种子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9月30日时最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均逐渐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采种期和盐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泡桐幼苗的胚根生长量,但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山东地区泡桐种子在9月到10月采种期内盐胁迫下发芽能力先增后降,9月底泡桐蒴果颜色变深绿至深棕并逐渐开裂且泡桐种子含水量为40%左右时,泡桐种子在盐胁迫环境下的发芽能力最强。此类特征及时间范围可作为山东地区泡桐种子最佳采种期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