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研究了紫叶酢浆草地下鳞茎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3个技术环节的激素配比以及生根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初代培养激素配比以6-BA0.5mg/L+NAA0.5 mg/L+2,4-D0.1 mg/L为宜,诱导率达83%,增殖系数为2.6;在继代培养中,以6-BA0.5 mg/L+NAA0.1 m/L为宜,增殖系数达3以上;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生根激素以NAA0.1 mg/L为宜,可使生根率达92%;生根苗移栽基质为蛭石与细沙按1:1时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2.
朝鲜百合鳞茎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野生百合种类稀少,个别种类是中国特有,植物离体快速繁殖是保护稀少濒危百合种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了探究一种朝鲜百合快速繁殖的方法。本研究以野生百合朝鲜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以朝鲜百合的鳞茎为外植体,确定鳞茎的最佳消毒时间、影响鳞茎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以及不同激素对鳞茎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0.1% HgCl消毒10 min;由于内源激素比例不同,鳞茎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5 mg/L。  相似文献   

3.
小美石斛茎段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美石斛茎段作外殖体,进行试管繁殖。筛选出各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1)腋芽萌生MS + 6-BA 5mg/L+NAA 0.4 mg/L;(2)继代增殖 MS + 6-BA 2mg/L+NAA0.2mg/L,三种培养基MS,1/2MS,N6,以MS增殖效果最好,(3)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NAA0.1mg/L+PP333 0.1mg/L 其中平放的芽块生根速度,生根质量和生根率均高于直立放置的。  相似文献   

4.
驱蚊香草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工厂化育苗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驱蚊香草的幼嫩叶片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激素的不同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研究,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1mg/L较好,诱导率为96%;增殖培养基以MS(B5)+6-BA0.5mg/L +NAA0.1mg/L较好,增殖系数达8倍以上,且增殖芽生长好;壮苗培养基为MS(B5)+6-BA0.1mg/L+NAA0.2mg/L为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0.1 mg/L和MS+IBA0.2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幼苗生长势旺。影响工厂化育苗的主要因素有激素浓度、继代次数和移栽管理  相似文献   

5.
《种子》2018,(12)
以新疆野生伊贝母鳞茎和茎段为试验材料,比较了外植体消毒方法、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伊贝母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了伊贝母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鳞茎的最佳消毒方式为70%乙醇+0.5%次氯酸钠一次消毒后用2%次氯酸钠进行二次消毒;基本培养基为MS+2.0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NAA。茎段以70%乙醇+2%次氯酸钠一次消毒效果最好,基本培养基为MS+1.0mg/L 6-BA+0.2mg/L NAA,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 6-BA+0.1mg/L NAA。生根培养基以1/2MS+0.05mg/L 6-BA+0.05mg/L NAA最佳。  相似文献   

6.
青岛百合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岛百合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消毒时间、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对青岛百合叶片不定芽发生、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氯化汞对青岛百合叶片消毒5 min时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1%,萌动率为79%,诱导率为65.2%。青岛百合最佳叶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2mg/L;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mg/L;最佳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亚洲百合试管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优化亚洲百合生根培养基配方,为亚洲百合转基因植株试管苗的生根移栽奠定一定的基础,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ollyanna’)和‘普瑞头’(Lilium Asiatic hybrid cv. ‘Prato’)试管苗为材料,探讨5种不同激素的浓度组合对试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最长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激素的组合和浓度对亚洲百合的生根有显著影响,且2个品种生根状况有一定的差异。在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利安娜’平均生根率达到98.73%,生根数量达到6.53条,最长根长为4 cm;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时,亚洲百合‘普瑞头’平均生根率达到92.73%,生根数量达到6.63条,最长根长为3.77 cm。最后得出:亚洲百合‘普利安娜’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2,4-D 1.0 mg/L+KT 0.1 mg/L+6-BA 1.0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亚洲百合‘普瑞头’的适宜生根培养基为:MS+NAA 1.0 mg/L+TDZ 0.1 mg/L+蔗糖30 g/L+琼脂7 g/L。  相似文献   

8.
千层金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千层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通过试验筛选出各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建立了千层金组培快繁体系。结果表明:在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中,MS+6-BA 1 mg/L的芽萌发率最高,芽体健壮;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 1 mg/L+NAA 0.1 mg/L+KT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1号生根剂0.5 mg/L+IBA 0.1 mg/L,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发达;栽培基质以椰糠+腐殖土=2:1较理想,移栽成活率为89.3%。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最适初代诱导、增殖继代生根的培养基配方,建立腊花的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以腊花嫩茎尖为实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组合的KT和NAA,对腊花进行初代诱导培养;设置6-BA和NAA不同激素浓度组合进行增殖培养;选用1/2MS培养基为腊花生根培养的基础培养基,添加IBA不同浓度配比培养实验。最佳初代诱芽培养基为MS+ KT 3.0 mg/L+ NAA 0.2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诱导率达88.8%。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琼脂6.2 g/L+蔗糖30 g/L,pH 5.8,增殖系数为3.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琼脂6.2 g/L+蔗糖30 g/L+0.1 g/L活性炭,pH 5.8,生根率100%。  相似文献   

10.
以MS+6-BA2.0mg/L+IBA0.5mg/L为增殖培养基,1/2MS+IBA0.1mg/L为生根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PP333,其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添加0.1~0.5mg/L PP333对八仙花试管苗增殖和复壮均有效,而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05~0.5mg/LPP333有利于生根和移栽,其中以1/2MS+IBA0.1mg/L+PP3330.1mg/L培养基对八仙花试管苗生根和移栽有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1.
白纹草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白纹草(Chorophytum bichetii)种苗质量和繁殖效率,以其顶芽或茎段为外植体材料,比较不同实验时间外植体的灭菌效果,筛选诱导丛生芽和继代繁殖的最佳激素配比,建立白纹草离体快繁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3月取材,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顶芽和嫩茎段的灭菌率分别为74.7%和82.7%;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2 mg/L+ IBA 0.2 mg/L为最佳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以 6-BA 2 mg/L+ KT 0.2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5.1;使用较高浓度6-BA时会发生较严重的玻璃化现象。以1/2MS+ NAA 0.1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100%;根长0.5 cm左右时最适宜移栽。用泥炭和珍珠岩按2:1混合的基质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9%以上,并且种苗健壮。在保证繁殖系数前提下尽量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并在继代中不断进行筛选剔除变异株。该技术体系能够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北美红杉的标准化离体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种类型北美红杉(观赏型和用材型)的嫩枝为外植体,通过植株再生与生根条件的研究,建立起标准化的离体繁殖技术体系。研究发现:北美红杉是一种较易增殖的木本植物,其根的诱导对无机盐浓度敏感;两种类型增殖的适宜培养基均是MS + 6-BA 0.1mg/L + NAA 0.1mg/L + KT0.1 mg/L,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4MS + NAA 0.4 mg/L,但观赏型北美红杉较用材型生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司亮  尤海波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6):181-183
以波斯顿蕨走茎茎尖为外植体研究无菌培养的繁殖方法,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BA0.5,增殖培养基为MS+BA0.7,增殖系数为7.2;孢子体分化培养基为MS+BA1.0+NAA0.5,诱导率可达到92% ;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BA1.0+IBA0.2+0.1% 活性炭,生根率为100%。  相似文献   

14.
同一病株西瓜枯萎病菌RA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RAMS (Random amplified microsatellites)分子标记技术对河北省不同地区的3个西瓜枯萎病病株分离物Fon1、Fon2、Fon3各10个单孢菌株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10个RAMS引物进行扩增, Fon1共扩增出39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条;Fon2共扩增出40条带,多态性条带5条;Fon3共扩增出40条带,多态性条带4条。结果分析表明,同一病株分离物的不同单孢菌株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夏枯草的叶片、茎节、顶芽为外植体在含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培养,比较其增值率和分化率.发现以茎节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3.0 mg/L 6-BA 0.1 mg/L NAA,分化率为100%,增殖倍数为6.8.以顶芽为外植体,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 3.0 mg/L 6-BA 0.05 mgm NAA或MS 3.0 mg/L 6-BA 0.1 mg/L NAA,分化率分别为88.2%和84.6%,增殖倍数分别为5.8和6.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4MS NAA 0.5 mg/L,生根率为100%.将生根的组培苗经过驯化移栽后,成活率为93%.表明,叶片难以分化;茎节的分化率效果最好;顶芽的分化能力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6.
无籽罗汉果组培无菌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研究无籽罗汉果组培快繁技术要点,为无籽罗汉果再生体系建立和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灭菌时间,不同激素组合以及浓度对启动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的影响。【结果】无籽罗汉果带芽茎段最佳消毒方法为1% HgCl2溶液消毒8 min。最适宜的无籽罗汉果茎段启动培养基为MS+1.0 mg/L 6-BA+1.5 mg/L KT,无籽罗汉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IBA,增殖系数可达6.8;较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1.0 mg/L IBA+0.5 mg/LNAA,新稍平均生根数达7.4条,生根率可达95%。【结论】可为无籽罗汉果大规模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组织培养高效体系的建立及外源基因导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接骨木良种的快繁,以接骨木优良株系的扦插苗为实验材料进行接骨木组织培养研究,建立其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s加 0.1%Hgcl2消毒15min,成活率80%;诱导腋芽的最优培养基为MS NAA 0.05mg/L,诱导率98.7%,增殖培养基为MS 6-BA1mg/L TDZ0.01mg/L,增殖系数5.0;生根培养基1/2MS IBA0. 1mg/L,生根率100%;移栽时最佳基质,珍珠岩:草炭土=3:5,成活率95%。  相似文献   

18.
枫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枫杨优良种源和变异个体的种质保存和快速繁殖,选用枫杨带腋芽半木质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枫杨外植体适宜消毒处理为75%酒精30 s+0.1% HgCl2 5 min,外植体接种成功率可达87.5%;枫杨愈伤增殖基本培养基以MS为宜,而试管芽苗增殖和根诱导DKW培养基明显优于MS、B5;试管芽苗增殖适宜培养基为(1.0~2.0) mg/L 6-BA+1.0 mg/L KT+(0.3~0.5) mg/L IBA,20~25天增殖4倍以上;根诱导以1/2 DKW+(0.5~0.7) mg/L NAA和1/2 DKW+0.5 mg/L NAA+0.2 mg/L IAA为宜,生根率82%以上。  相似文献   

19.
‘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以‘黑珍珠’番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建立高效快速的‘黑珍珠’番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 mg/L NAA,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8.2%;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 1.5 mg/L 6-BA+ 0.2 mg/L IBA培养基上能很好的分化出不定芽;MS+4.0 mg/L KT+ 0.01 mg/L IBA 培养基可实现不定芽芽增殖;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0.05~0.08) mg/L NAA,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