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霉素 (GA ,Gibberellins)广泛存在于马铃薯植株体内 ,不同部位和发育时期的GA种类、含量及活性变化受块茎形成时环境条件的影响。GA通过参与马铃薯块茎形成时细胞分裂及细胞骨架的调整、光周期诱导块茎形成时的信号传递、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代谢时多种酶活性的影响等对马铃薯块茎形成进行调控。外源添加GA能促进马铃薯茎、叶和匍匐茎的生长 ,而抑制块茎的形成。添加GA生物合成抑制剂可降低植株体内GA水平和活性 ,促进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植株生长和发育的习性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日照长度和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长日照和高温能促进植株地上部生长、推迟植株的成熟和茎杆的衰老,还能延缓或阻止块茎的形成。而短日照和低温的影响会导致植株营养体生长减缓,促进块茎的形成和植株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测定初感和再感采植株所结块茎内的马铃著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必要条件。分析了用Rindile处理打破休眠期前的块茎。PLRV在休眠块茎中可准确地测出,而PVY只有在经Rindite处理并且在暗处于22℃高温的条件下保持2~3周的马铃薯块茎中才容易鉴定出来。感染块茎内的马铃著卷叶病毒的浓度脐部比顶端高,并在35天的试验期间内,其浓度保持恒定。然而发现马铃薯Y病毒在块茎顶端浓度大,并且在打破休眠期后迅速增加。在22℃贮藏期间,休眠块茎中的马铃薯Y病毒浓度下降。也讨论了ELISA方法用于块茎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块茎是马铃薯的商品和营养繁殖器官,而温度是影响块茎形成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针对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诱导和起始、膨大和成熟生长发育阶段表型变化的影响,对光合特性、源库平衡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对调控块茎形成的光周期、植物激素、sRNA和糖类物质通路的影响,以及马铃薯耐热性评价和遗传改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了解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温度调控机理和培育耐热马铃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植株体内氮素浓度的高低反映了其生长势的强弱,马铃薯生育期间各器官氮素浓度的变化始终表现为叶片>地上茎>块茎,叶片中的氮素浓度高低反映了叶片光合活性的大小。马铃薯对氮的吸收与营养生长和块茎的增长密切相关,植株对氮的需求量受其生长状况所控制。而且,氮在植物体内很容易流动,块茎形成后,大量的氮素转移到块茎中,用于块茎的建成和营养贮存。马铃薯植株在淀粉积累开始后,各器官中氮素加快了向块茎的转移,使叶片和地上茎的衰老进一步加剧。因此,在马铃薯高产栽培实践中,须注重氮、磷、钾的适量与配合施用,使之既能满足块茎的形成与生长的需要,又可防止植株生长过旺或后期发生早衰。本试验表明,在因素中量(适量)组合下,每生产500kg块茎需要纯N2 65kg。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试管中用无菌小块茎保存无病毒马铃薯样本的方法,所用无菌小块茎来源于人工培养基的试管植株。以品种“村童”的健壮植株作试材,此品种是经温热法和顶端分生组织培养法育成的。用改良的 MS 培养基栽培切条,该培养基分别含有2%(处理1)、3%(处理2)和3.5%(处理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病毒病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病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一直是马铃薯研究和生产者的追求。通过研究马铃薯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对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生理反应,进一步明确和比较了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在PVY或PLRV胁迫下的一些生理变化。以未感病和分别感染了PVY、PLRV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为研究对象,在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所取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在块茎膨大期测定株高、茎粗、地上鲜重,成熟后测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植株生长受抑制,块茎产量降低、有关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升高、总叶绿素含量减少。植株感染了PVY或PLRV后块茎产量、有关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变化量表明‘陇薯3号’的受损程度较‘LK99’严重。以块茎产量作为评价标准,则PVY对马铃薯的危害程度较PLRV更为严重。马铃薯植株对PLRV的应激性反应比对PVY强烈,表现为酶活相对增强幅度大、丙二醛含量相对增量高、总叶绿素含量相对减量高。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磷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磷元素在马铃薯植株体内的流动性较大,磷营养水平与块茎膨大密切相关,块茎是磷素的最终贮存库。在块茎增长初期,叶片、地上茎和块茎中的磷素浓度均为一生中的最高值,此时是马铃薯对磷需求最多的时期,块茎形成后,则大量的磷(P2O5)向块茎转移。马铃薯对磷素(P2O5)吸收速率较低。在整个生育期内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块茎增长期。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器官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马铃薯叶面积、叶干重以及块茎干物重和块茎体积的变化动态均符合三次曲线变化 ,地上茎干重、茎粗、株高符合S型曲线变化 ,其中 ,叶干重的峰值早于叶面积的峰值 ,块茎体积的增长则在出苗后 5 5~ 70d内最快。马铃薯地上茎的生长主要是伸长与充实 ,但伸长较充实缓慢、持续时间更长。匍匐茎与块茎的形成是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者的建成与植株其它器官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匍匐茎和块茎的形成与叶片和地上茎形成时期并进 ,所以 ,马铃薯块茎的建成与地上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存在着光合产物的竞争 ,但地上部器官的建成依然是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刘华  杜珍 《中国马铃薯》2003,17(5):316-316
1 症 状马铃薯纺锤块茎病可发生在植株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 ,表现出多种症状 ,主要危害地上茎、实生种子和块茎。被侵染的植株初期症状表现为分枝减少 ,叶片与主茎成锐角向上耸起 ,叶片变小 ,顶叶皱缩卷曲 ,有时顶部叶片呈紫红色 ,后来逐渐出现叶脉坏死 ,植株严重矮化。感染纺锤块茎类病毒的种子不饱满 ,比重轻 ,发芽慢 ,长出的苗子细弱 ,叶片耸立 ,上部叶片向上卷 ,植株矮 ,生长缓慢 ,叶片灰绿。感病严重者 ,块茎呈纺锤或梨型。染病的块茎症状是由圆变长呈纺锤型尖头状 ,芽眼变浅 ,芽眉实起 ,形态不规则 ,可能裂纹。2 病 原马铃薯纺锤形…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在大兴安岭种薯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马铃薯在营养繁殖过程中易受病毒的侵染,当条件适合时,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为解决由病毒引起退化,采用先进茎尖组织培养生物技术,通过一定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12.
早熟马铃薯植株性状与单株块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 4个早熟马铃薯品种 5次取样考种 ,对植株 7性状与单株块茎产量关联度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灰色相对关联度居前 3位的是最大块茎横切直径、地上部鲜重、根部鲜重。因此 ,在早熟马铃薯育种性状选择中首要目标是块茎大和植株长势强  相似文献   

13.
在秘鲁利马的国际马铃薯中心(CIP)采用36℃高温处理结合分生组织培养做为汰除马铃薯病毒的常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马铃薯X 病毒(PVX)和S病毒(PVS)等重要病毒较容易汰除。但至今还没有成功地汰除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的例子。只有 Stace-Smith 和 Mellor 曾报道过,他们从培养在33~  相似文献   

14.
营养液是马铃薯无土栽培过程中植株养分供给的主要来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铃薯无土栽培的成败。无土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分为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五个时期,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营养液配方、pH、EC值、温度、喷施频率均影响无土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文章总结了马铃薯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规律,综述了马铃薯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营养液管理等研究现状,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脱落酸含量显著增加,赤霉素含量则显著降低,赤霉素与脱落酸比值下降到一定水平是块茎开始形成的重要条件.外加脱落酸喷施叶面,使块茎形成提早,但结薯数并未增加;外加赤霉素喷施叶面,使植株细高,匍匐茎细长,块茎形成显著延迟,块茎数显著减少,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脱落酸和赤霉素在块茎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在营养繁殖时易受病毒的浸染,当条件适合时,病毒就会在植株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研究发现,有30多种病毒能感染马铃薯,并引起品种退化,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通过微茎尖组织培养技术能从马铃薯体内脱除PLRV、PVY、PVA、PAF、PVG、PVM、PSV等病毒。因此,采用组培技术,通过一定良种繁殖体系,生产优质脱毒种薯,是保证马铃薯优质、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用培养皿或烧瓶繁殖的马铃薯植株与直接由块茎繁殖的植株进行田间生产性能的比较。材料与方法试验品种的来源与前面《马铃薯芽尖培养皿培养繁殖》一文相同。自5月31日开始,将用赤霉酸处理过的块茎芽尖用烧瓶或培养皿繁殖。获得的芽尖按Goodwin 等(1980)所建议的那样直接移植到盆  相似文献   

18.
赤霉素和脱落酸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脱落酸含量显著增加,赤霉素含量则显著降低,赤素与脱落酸比值下降到一定水平是块茎开始形成的重要条件,外加脱落酸喷施叶面,使块茎形成提早,但结薯数并未增加,外加赤霉素喷施叶面,使植株细高,匍匐茎细长,块茎形成显著延迟,块茎数显著减少,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脱落酸和赤霉素在块茎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果块茎的诱导、分化及其后的生长均具备适宜条件,马铃薯植株在其匍匐茎上形成块茎。光周期是决定块茎形成的因素之一,白昼短于某一临界光周期有利于块茎的形成。据Bodlaender(1963)的研究,对于品种杰宾(Bintje),这一临界光周期为15~16小时左右。另据Struik等(1987)的报告,短日信号能引发  相似文献   

20.
喀斯特碳酸盐岩地区具有典型的重金属镉(Cadmium)地质高背景特征,为探明区域地带性土壤黄壤和岩成土壤石灰性土上种植马铃薯对Cd胁迫的响应,利用黄壤和石灰性土进行盆栽试验,土壤Cd浓度梯度设置为0.3,0.6,1.2,2.4和4.8 mg/kg,研究Cd胁迫下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各部位Cd含量的变化,采用富集和转运系数分析Cd在土壤-马铃薯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Cd浓度增加,马铃薯植株各部位Cd含量上升,表现为根茎叶块茎;随着马铃薯生长期加长,植株对Cd的富集能力逐渐增强,富集系数表现为成熟期淀粉积累期块茎膨大期苗期花期;马铃薯植株Cd富集系数平均为6.90(黄壤)和3.66(石灰性土),块茎Cd富集系数为0.95(黄壤)和0.36(石灰性土);各生长期Cd转运系数表现出根-茎根-叶根-块茎,在黄壤和石灰性土上植株转运系数均值为0.89和0.66,块茎转运系数均值为0.11和0.17,总体表现为黄壤上马铃薯的富集和转运系数大于石灰性土。在Cd胁迫下,马铃薯植株比块茎(可食部分)有相对较强的富集和转运能力,除黄壤马铃薯成熟期富集系数外,两种土壤上块茎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小于1,整体表现出高富集、低转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