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橙斑白条天牛是油桐树上的1种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汝阳3 a发生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一般1头雌虫1代产卵3~7次,每次产卵2~5粒。9月上旬停食死亡。其寿命为300 d左右。幼虫卵经5~8 d孵化为幼虫,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该天牛成虫、幼虫同时危害油桐,以幼虫蛀干危害最严重。成虫啃食1~3 a生枝条的皮,甚至咬断枝条。用40%氧化乐果乳油1︰1倍液涂干防治效果最为理想,对1~2龄幼虫和成虫杀伤力达100%,对3龄以上幼虫杀伤力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2.
小云斑鳃金龟在白龙江林区4年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每年4月上旬上升为害,至10月下旬下迁越冬,活动范围为10~25cm,越冬深度以40~70cm居多。成虫始发期为6月中旬,盛期为7月中、下旬;田间幼虫孵化盛期为8月上、中旬。各虫态的历期:蛹期29d,卵期26d,1龄幼虫340d,2龄幼虫365d,3龄幼虫700d,成虫16d。成虫雌雄性比1.2:1,昼伏夜出,21:00~23:00为出土活动高峰,雄虫有极强的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极弱。成虫不取食,雌虫产卵为单粒散产,产卵量平均为26粒,多产于15cm耕作层的卵室中。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含水量适宜的地块虫害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3.
胡小月 《湖南林业》2008,(12):28-28
杨树天牛,为蛀干性害虫,常见有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云斑天牛等。 光肩星天牛在江南多为1年1代11月在树干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并于翌年4月下旬用木屑作室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啃食树皮下韧皮部组织.7~9月成虫飞翔并取食枝条顶端叶脉及嫩枝皮。成虫最喜欢在直径4~10厘米的枝和干上产卵,  相似文献   

4.
<正>云斑天牛是一种蛀干害虫,为害核桃、板栗、栎、桑、杨、柳及多种果树。在我省太行山区,,对核桃树为害严重,常造成树势衰弱或死亡。例如平山县北古月村20亩核桃树,因此虫为害,1982年死去15%,1983年全部死亡。 该虫2—3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和幼虫在树干内越冬,5月成虫出现,6,7月交尾产卵,卵多产于主干上。产卵时,先在树皮咬一倒月牙形产卵孔,将卵产于皮层。幼虫开始在皮层为害,逐渐深入木质部蛀成纵向隧道。幼虫老熟后在虫道顶部作蛹室化蛹,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5.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6.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传播的中间媒介,松材线虫疫区周围松褐天牛虫口密度直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速度,不及时防治,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蔓延。因此,要掌握松褐天牛成虫羽化、产卵、幼虫蛀食三个时期的生活特性,对做好松褐天牛危害防治工作极为有利。松褐天牛生活习性: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坑道中或树孔内越冬。浙江5月初,越冬幼虫在虫道末端蛹室中化蛹。5月中旬成虫羽化,此时虫道中有成虫、蛹、幼虫同时存在。5月下旬成虫咬1个圆形羽化孔出树,取食幼枝嫩皮为补充营养。成虫喜在疏林、光线充足的林地内活动产卵。产卵时,先在病树或衰弱树干或枝…  相似文献   

7.
此虫为落叶松球果主要害虫,在带岭1年发生1代,少数2代,以蛹在落叶层或土壤表层越冬,5月中旬羽化,下旬达高峰。此虫补充营养后产卵,幼虫6月中旬老熟,遇雨落地化蛹。经试验,用糖、酒、醋、敌百虫混合液诱杀成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0倍液防治幼虫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2015—2018年在福建省泉州市的南安罗山林场采用林间养虫笼仿野外饲养方法,系统观察松墨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在泉州地区1 a发生2代,部分1 a发生3代。松墨天牛多以高龄幼虫在蛀道中越冬,4月上旬始见成虫,5月中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第1代幼虫5月下旬可见,6月中旬开始蛀入木质部,7月中旬成虫羽化出孔,8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出孔高峰期。第2代幼虫最早于8月中旬出现,多数以高龄幼虫在蛀道中越冬;有15.2%松墨天牛幼虫可发育为成虫并羽化出孔和交尾产卵,于11月上旬产生第3代越冬幼虫。研究结果可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10.
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杉梢斑螟以幼虫危害青海云杉新梢嫩叶,在甘肃省寿鹿山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当年新梢基部和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并危害新梢,6月中旬化蛹,6月底始见成虫,7月上旬末,中旬初达羽化高峰。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下旬幼虫孵化,幼虫轻微危害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1.
园斑紫天牛在济源市一般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极少数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内虫道中越冬,越冬成虫于来年3月中、下旬咬破树皮出洞,交尾后雌虫产卵于树木枝干、皮缝或节疤处,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初孵幼虫在皮层和木质部取食,然后蛀入木质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化蛹期,8月中旬至来年3月下旬为成虫越冬期。  相似文献   

12.
在商洛市商州区以杨树林为对象,采用定点、定期观测和定期解剖树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斑天牛幼虫生长发育及其危害特点,表明云斑天牛在本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虫道或蛹室越冬,每年5~6月份是成虫发生盛期;成虫昼伏夜出,傍晚是日活动高峰;成虫补充营养期和幼虫期是控制其种群数量的最佳时期;采用人工和内吸性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13.
蓝墨天牛生物学及危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墨天牛(Monochmus guerryi Pic)是板栗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在禄劝县2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成虫外出活动,行补充营养、交尾产卵。成虫选择树皮光滑、干径3~6cm的枝干刻槽产卵,一般每环产卵3~8粒。卵期30~35天,初孵幼虫先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交界处取食,随着虫龄的增大逐渐钻入木质部向上取食,幼早期最长,危害时间可达20个月之久。该虫危害与栗  相似文献   

14.
木岑管木虱Syringilla humeosa(Loginova)是危害花曲柳的重要吸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该虫在辽宁抚顺地区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每年5月上旬,成虫开始补充营养,5月中旬交配产卵。若虫共5龄,危害期持续90余d。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1 2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杨卷麦蛾在白城地区一年一代、以卵在枯枝基部韧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孵化幼虫,5月下旬开始在被害的卷叶内化蛹;6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7月中旬开始产卵;8月中旬为产卵末期,在幼虫转移期,用50%的二溴磷乳油或50%的马拉硫磷乳剂1000倍液毒杀,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甘肃兴隆山保护区松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梢小卷蛾是对油松树种危害性较大的害虫之一,首次报道了其在甘肃的分布危害。经过调查研究,该虫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a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梢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恢复活动,蛹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6月下旬末开始羽化,7月上旬末至中旬末为产卵盛期,10月上中旬孵化幼虫进入越冬状态。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2.5%敌杀死乳油5 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7.
核桃是涉县的传统经济树种 ,与花椒、柿子并称“三珍” ,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正在大力发展。但近年来云斑天牛发生相当严重 ,上至百年老树 ,下到新建优种核桃园里的幼树 ,都被该虫钻蛀。为害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整株枯死。经调查 ,目前全县核桃树被害株率在 2 5 %以上 ,严重影响了老区人民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1 为害特征该虫在涉县 2年 1代 ,跨 3个年度 ,以幼虫、成虫在树干内越冬。 5月下旬以后成虫陆续爬出羽化孔 ,经半个月的补充营养后开始交尾产卵。由于卵是分批成熟 ,故分多次产下 ,每次产完卵后均需要短暂的取食。雌成虫产卵…  相似文献   

18.
云斑天牛(Batocera hoisfielde)隶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黄河流域以南诸多省区有分布,能危害多种阔叶树及果树。该虫在皖浙山核桃产区的危害株率达90%以上,是山核桃主要的蛀干害虫。1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山核桃产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内或蛹室中越冬。5月上旬始见越冬成虫咬羽化孔飞出,6月中旬为成虫活动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底后幼虫进入越冬期。第二年3月~7月为幼虫危害盛期,7月底8月初幼虫老熟,开始作蛹室化蛹,蛹期约30天,9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中越冬。成虫多在19~23时咬出羽化孔爬出并在次日12时前爬上树冠,啃食嫩梢嫩树皮(补充营养)。成虫补充营养后到死亡前均能进行交尾。交尾相对集中在19~23时并多在树干下部。雌雄成虫均可交尾多次。每雌携卵量约40粒。卵分批成熟,分批生产。卵多产于胸径15cm以下树干4m以下树干上。产卵时头朝下咬近一圆形中央有一小孔的刻槽,将卵产于刻槽上方,每槽产卵1粒,然后用分泌液粘木屑盖住孔口。卵期约2周。初孵化幼虫在韧皮部附近蛀食,被害部分树皮变黑,纵向涨裂,流液,并可见细蛀屑。约经3~4周蛀入木质部并向上蛀食...  相似文献   

19.
香榧细小卷蛾Lepteucosma torreyaeWu et Chen是危害香榧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中做茧越冬,翌年2月中旬化蛹,3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3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化,11月上旬开始越冬。在第2代幼虫期,使用1.8%阿维菌素乳油、5%抑太保乳油、2%阿维苏云制剂、35%吡虫啉乳油及20%杀灭菊酯乳油等5种药剂10个浓度进行喷雾防治试验,施药9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0.
我省江淮及淮北地区杨树天牛危害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一年1代,极少为两年1代.上一年11月间以不同龄期幼虫在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当年4月下旬在隧道末端向四周扩散,用木屑作成化蛹室,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9月为成虫飞翔期,取食枝条顶端叶脉及嫩枝皮,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啃食树皮下韧皮部组织,排出红褐色粪便.桑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两年1代,幼虫钻蛀杨树髓心形成直通的虫道,且排粪孔多,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可蛀至根部深处.成虫取食枝条皮部,以后边取食边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