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吊瓶输液法防治日本龟蜡蚧试验初报郭桂英,张希武,张风香,崔连明,林萍,张汉喜,潘广昌,信善林,张文亮(寿光市林业局,262700)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是枣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1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虫在枣树1~...  相似文献   

2.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蜡蚧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宋建勋,雷曼,杨莉(西安市园林研究所)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在西安危害园林植物十分严重,寄主植物又很广泛,由于繁殖力强,使虫体布满枝条,有的相互重叠,严重的威胁丝棉木、法相及西安...  相似文献   

3.
日本龟蜡蚧的发生与防治简报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iaponicusGreen,属坚蚧科,是大叶黄杨等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近几年来,随着寄主植物面积的扩大,该虫在南昌市大叶黄杨上发生普遍,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园林景观。为此,...  相似文献   

4.
蚧轮枝霉Verticillium lecanii(Zimm)Viegas对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有较强的寄生率。本菌培养容易,在pH6-7.5的PDA培养基上,25℃恒温培养48小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用1%蔗水液培养,分生孢子5小时后开始萌发。15-30℃下均能产生菌落和分生孢子,尤以20°-25℃菌落生长最快,寄生始期为4月下旬,暴发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  相似文献   

5.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雌蚧体重与产卵量之间成直线的正相关关系。在悬铃木、栀子花上危害的雌蚧身大体重,孕卵、产卵速度快,死亡率低,多年受害的黄杨雌蚧则相反。5月日均温24.4-26.8℃,是该蚧产卵的最适宜温度,21-22时气温凉爽是一天中产卵的高峰时间。卵期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6.30-27.16℃,距此适温越近,发育速率越快,小于或大于此温度范围,则卵期发育延长  相似文献   

6.
芽枝状枝孢霉和螨蚧轮枝菌防治湿地松粉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Fres)Derrues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 lecanii的孢子液2.5×10^70/ml和01.7×10^7/ml防治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la(Lobdell),试验结果为:在室内,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7%和85.0%,用蜡蚧轮板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5.9%;林地  相似文献   

7.
芽枝状枝孢霉和蜡蚧轮枝菌防治湿地松粉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des(Fres.)Derrues和蜡蚧轮枝菌Verticilliumlecanii的孢子液2.5×107/ml和1.7Xl07/ml防治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la(Lobdell),试验结果为:在室内,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2.7%和85.o%,用蜡蚧轮枝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和65.9%;林地每公顷喷孢量为33×1012和16.5×1012个孢子防治湿地松粉蚧,用芽枝状枝孢霉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5.2%和81.0%,用蜡蚧轮枝菌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2.7%和99.5%。初步认为上述两种菌在湿地松粉蚧防治上具有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8.
枣球蜡蚧上3种跳小峰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寄生于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上的3种寄生峰,即球花角角跳小峰〔Blastothrix sericea(Dalman)〕、蜡介跳小峰〔Encyrtus infidus(Rossi)〕和中国新记录种--拜氏跳小峰(Oriencyrtus beybienkoi Sugonjaev et Trjapitzin)。简述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松干蚧查防技术要点宁长林,孙平岩,任利伟(吉林省森林植物检疫站)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matsumurae)属同翅目,珠蚁科,是松树技干的重要害虫,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主要对象之一。40至50年代日本松干蚧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首次发现,随...  相似文献   

10.
分瓣臀凹盾蚧(PhenacaspiskentiaeKuwana)属盾蚧科Diaspididae,臂凹盾蚧属Phenacaspis,是为害茶花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外及国内对其研究尚未见报道。该虫分布广,繁殖迅速,为害严重,直接威胁着茶花的生长。轻者使叶片...  相似文献   

11.
应用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Tachikawa)防治松突圆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面积达100多万hm2,全面覆盖松突圆蚧疫区范围。放蜂定居成功率达85%以上,花角蚜小蜂普遍形成自然种群,有效地减缓松突圆蚧的扩散速度及将松突圆蚧控制在有虫不成灾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警惕湿地松粉蚧在我省传播蔓延据广东省林业厅森防站、省林科所和华南农业大学等的报道:近年因引种湿地松良种接穗传入广东的一种新害虫一一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Kobdell)Ferris,已列入广东省森林害虫检疫对象。该虫主要危害湿地松,也...  相似文献   

13.
梨圆蚧种群变动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圆蚧种群变动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李明贵,陈玉娟,何绍春,曲树勤(丹东市森防检疫站118000)近年来,丹东地区由于梨圆以(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的为害,造成白榆生长衰弱以致枯死。据调查,东港市...  相似文献   

14.
青冈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s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赵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  相似文献   

15.
榕片圆蚧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潘涌智(西南林学院)苏志远,赵谦,苏继祥(凉山州林业局)赵应权(宁南县林业局)榕片圆蚧(Aonidiellasotetsu)属同翅目盾蚧科昆虫。1991年,四川省凉山州森林害虫检疫对象复查时,发现该虫严重危害长江防护林主要造...  相似文献   

16.
定安县永丰乡刚果12号桉的病虫害监测,自1991年5月造林以来,采用设置固定样地的方法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桉树(“12ABL”)虫害主要是发生在幼林前期,树高在1m以下,主要害虫有桉小卷叶蛾(Pelochristasp)、金龟子(Euslatestonkinensis)、大蟋蟀(Brachytrupesportentosus)、山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等,而病害的发生一般在幼林中期(或后期),主要病害有青枯病(病原菌PsendomonassolanacearumEFSmith)、褐斑病(Coniothyriumkalangurense)、紫斑病(Septoriamartarlensis)、叶斑病(Cercosporaeucalypti)以及少量叶枯病。干旱是诱发某些害虫大发生的主要因素,金龟子的危害与降雨量成反比,而台风的影响往往使一些植株的根茎受伤而感染病菌。青枯病的发生是否跟增施有机肥有关,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牙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sides(Fres)Derrues的孢子液防治近年新传入广东的湿地松粉蚧Ora-cellaacuta(Lobdell)。室内试验的校正死亡率为82.7%~92.7%;林间试验,每公顷喷孢子量16.5×10 个,20天的防治效果80%以上。因此,芽枝状枝孢霉防治湿地松粉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matsumuraeKuwana(以下简称松干蚧)属同翅目蛛蚧科、松蚧属。是危险性国家级森林植物检疫害虫。在我省主要危害油松、赤松。于1943年在辽宁省大连地区发现此虫,该虫蔓延快,年均传播速度10km。现已扩散到沈阳等9个市35个县(市、区)。从60年代到70年代我省开展了大规模科研和生产防治,两次组织百万之众进行大区域的松干蚧阻击战、歼灭战,以阻止松干蚧蔓延。虽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科研成果和生产防治经验,使灾情有所缓解,但是蔓延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989年前…  相似文献   

19.
朝鲜球坚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丽君 《甘肃林业科技》1994,19(2):35-35,48
朝鲜球坚蚧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王丽君(酒泉地区林木病虫防治站)朝鲜球坚阶DidesmococcuskoreanusBorchs.在酒泉地区普遍发生。它主要为害苹果、杏、桃、梨等果树,是果树枝干上的主要害虫。其若虫和雌成虫密集在枝干上吸取汁液,还可诱致...  相似文献   

20.
应用德昌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DendrolimuspunctatustechangensisCyto-plasmicPolyhedrosisVirus(DptCPV)防治四川内地柏木林区大柏毛虫D.houiLajon-quiere的试验表明,以7.5×109PIB/666.6m2以上剂量防治3龄幼虫,其综合防效达85%以上,且具有显著的扩散流行和持续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