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介绍了回归投入产出预测模型,即将回归分析与投入产出方法结合创立的一种综合性模型。并用该模型以1985~1989年泰安市苗圃的总收入为时间响应数列,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预测了2000年的总收入。将2种模型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成功地编制了2000年的回归价值型投入产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省大名县的国营卫东林场及三乡六村的毛白杨速生丰产林与农作物间作模式投入产出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平原中低产农区林农复合种植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投入产出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较先进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对4种典型的林农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评价,并选出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杨树速生丰产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林下经济是提高杨树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采用净现值法和投入产出比法对不同间作模式的杨树速生丰产林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共设计试验了3种不同的林下间作模式,一是林下养禽,二是林下养殖双孢菇,三是林下种植牧草。通过对3种杨树速生丰产林间作模式的调查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林禽间作模式为经济效益最高,为最优的选择;其次是林菌间作模式;第三是林草间做模式。同时,根据各种间作模式的年均净现值和投入产出比最大值出现的年份,3种间作模式的经济成熟龄均为第9年。  相似文献   

4.
林业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灰色系统,在来自各种渠道的统计报表、生产数据、抽样调查和试验报告等中大量数据是灰色量。据此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必然含有不同的灰数;同时,作为一个动态经济系统,各类参数是具有上界和下界的灰色量。灰色投入产出分析就是在只知道投入产出的数量范围,而不知道其确切数量情况下,为进行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从商品生产特点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确定最佳经济成熟期,以此讨论合理利用问题,分析方法采用:按时间顺序设计营林生产工艺流程;测量各年度投入的生产成本,利用固定标准地和树干解析建立胸径、材积与林龄的回归方程,测算生长量;以3种不同森林价,4种不同利率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以实际林价为基础,计算采伐区间内林价序平均值,以此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结果认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以主伐区间内林价序列平均值  相似文献   

6.
对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营造的 6种类型的人工林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从投资回收期、投入产出比、财务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 6种类型人工林都具有实施的可行性 ,是云南热区较具发展前景的人工林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7.
林业部门象工业等任何其他部门一样,因为存在着经济关系下部门间的依赖性,也会对相关部门产生乘子影响。一项人工造林投资必须消耗某些投入,如种子、肥料、劳动力等等。这些投入即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出。正如这种投入产出关系所表明的,计划投入也要求它们自己的投入因素被生产出来。投入产出乘子是一个比率,它量化了对一种产品——如木材的最初需求,和以后过程中为了满足需求所要求的投入增加之间的关系。投入产出模型是量化这种乘子关系的强有力技术。然而,这样的模型,数据收集成本高,通常妨碍了它的广泛使用。为了降低成本,已经开发出各种简捷的需要较少数据和调查的技术。其中第一个就是基于非调查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引入了环境损失费用系数矩阵、废物治理费用系数矩阵,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测算了企业生产中的排污费用系数矩阵和环境损失费用矩阵,对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造成的环境损失进行量化,给出了企业采取自行治理废物措施及企业缴纳排污费用两种情况下的产品绿色价格测算模型。实践表明:该模型可用于评价产品采用绿色价格是否影响到它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生产中的产品选择和价格的确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林业生态工程有别于一般工程项目,其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呈现灰色系统“信息不完全”的典型关系特征,对优化工程决策、强化工程管理和过程控制、改进工程绩效等形成严峻挑战。文中以我国天保工程为例,基于对投入产出体系灰色特征的理论解析,利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学工具分别构建天保工程投入产出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效益互动模型,得到了要素投入、资源经营与工程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验证资源经营变量在投入产出体系里的中介效应,探明了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总体实现了对林业生态工程灰色投入产出系统的白化目标;基于实证研究结果,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促进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营效率即投入产出效率。以江西省2000-2011年林业相关数据为依据,首先运用DEA对其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结果显示:投入产出效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整体波动性较大,处于不稳定状态,并且有50%的DEA无效样本年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表明江西林业投入产出效率有很大的增长潜力;然后,运用Tobit实证分析了影响投入产出效率的因素,得出:森林火灾对投入产出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营林基建投资完成比例、从业人员薪酬对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建立林业稳定发展基金,加大林业补贴,及时填补林业空缺资金;合理配置林业生产要素,同时扩大林业科技投入,发挥科教兴林的作用;建立森林防火预警机制,确保森林火灾零发生率;改善林区基础设施,提高林区职工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水平,适当提高薪酬。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最小方差法探讨了林业投资、产出的动态控制问题。利用河北省十多年的投资、产出数据建立了河北省林业投资、产出的动态控制模型,通过对最近3a数据验证,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 :加强经营管理措施 ,对林地进行适当投入 ,以间种 (抚育 )措施、施肥措施、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对漆树中低产林进行改造 ,在 5年时间内 ,使改造后的中低产漆林的产漆量提了近 3倍  相似文献   

13.
从产量、产值、价值3个方面对旅游点选择进行了综合评判,从中得出最佳方案,进而又从群众、专家、领导3个层次,从不同角度对其投资进行了灰色层次决策,为科学选择旅游点、合理投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姜洋 《林业科技》2010,35(2):65-67
应用超效率DEA模型,选取能体现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内涵及基本特征的4个投入指标和1个产出指标,对伊春国有林区2008年16个林业局的生物质能资源发展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2008年伊春国有林区生物质能资源发展整体状况良好,生物质能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较好,其中南岔林业局和朗乡林业局的生物质能资源发展效率相对较高,而友好林业局和新青林业局的生物质能资源发展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牙克石市旧区改造开发投入产出结果的分析 ,探讨容积率的测算方法 ,并建立容积率、城市土地出让价格、房地产开发利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就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的投入产出比、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利润率、价格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的是为建设项目做出全面合理的经济评价 ,为项目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地大果杨梅良种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山地大果杨梅良种栽培的成本构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在15a一个生产周期中,其内部收益率为29.72%,投资回收期7.40a,每公顷财务净现值253363元,设计产量或价格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为57.98%。按标准贴现率5%计算栽培良种和一般品种的动态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在15a—个生产周期中,栽培良种比一般品种每公顷产值增加244574元,税后利润增加160979元,内部收益率高出10.02个百分点,多交税收80595元,投资回收期提早1.19a。在影响杨梅良种栽培经济效果的诸因素中,以销售收入变动影响最大,其次为生产成本,但从近期市场情况来看,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其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都比较小。从长期来看,盲目大规模发展大果杨梅生产存在一定市场风险,因此,在生产上应注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8.
孔凡斌  廖文梅 《林业科学》2012,48(4):119-126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3或高于0.69时,农户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则随着林地细碎化程度高低呈现正向变化趋势,当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2或高于0.67时,林地细碎化程度对林地产出水平表现为负向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用比较分析法和多目标最优化法对不同的杨梅疏果量与投入、产量、产值、效益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表明 :疏果措施可提高杨梅的品质 ,增加产值和收益 ,当疏果量达到 6 0 %时有最大的纯收益 ,疏果量达到 70 %时有最好的投资效果 ,6 0 %~ 70 %的疏果量是杨梅最佳疏果方案  相似文献   

20.
水泥刨花板与石膏刨花板项目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年产1.5万m^3的水泥刨花板和石膏刨花板新建项目为例,从投资结果、经济指标分析等方面入手,分析和对比了两种无机胶凝刨花板生产的经济效益及其产生原因,为无机胶凝创花板工业化生产项目的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