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受益者,但更是建设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公.必须依靠广大农民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建设好新农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在农村和农业领域,宏观上呈现一种"逆淘汰"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及时防范当前农村劳动力"逆淘汰"现象加剧,防止其成为阻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2.
农业、农民的载体是农村,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即从"减少农民"转向"建设农村".这意味着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绥化市把强化农村经营管理、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切入点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不断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机制,在全市统一推了集体"三资代理"机制,建立了"123"管理模式,切实解决了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混乱、资产随意处置、资源发包显失公平和以资谋私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时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落实中央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是山东省聊城市林业局的一名技术推广研究员,2003年被聘为聊城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4年来扎根农村积极围绕全市"三农"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改革和探索,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和方法,把科技、资金、信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一起植入农村,带领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6.
房彬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5-16
"以农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相信农民,依靠农民,尊重农民,不断满足农民多方面的利益需求,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模式,虽然异地转移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河南经济发展实际和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向,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以实现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当下全国各地农村建设的方向,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皖南山区农村情况的分析,坚持"以人为本",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维护农民利益为宗旨,找出本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该地区的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农业支持工业的历史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基本成熟。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着力增加农民就地务工收入;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体制创新,改革政府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戴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36-1837,1858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出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升农民素质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生产发展,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瓶颈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中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投资农村教育卫生以及信息化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总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站在理性的角度来思考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该做到:对于农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业,加强基础地位,用工业的办法解决农业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走工业化、集约化和多样化的道路;对于农村,配套和完善公共服务和公共生活设施,走城市化、城镇化和大农庄的集中化的道路,并加快工业化.同时,解决"三农问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定位于全球化之中,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业》2006,(6):4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建设事业,它不是新村庄建设,也不是小城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他用"五个五"解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方方面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旅游在农村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研究农村旅游,农业旅游和农民旅游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然而农业旅游与农村旅游区分不清的现象常见诸报端,本文从概念上明确了三者的定义并指出"三农"旅游兴起的原因与开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文化建设对农村整体发展的意义;讨论作为文化传播者和信息导航员的图书馆,如何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引导农民过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促进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展开,培育新型农民,是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保证.黄桥镇作为欠发达地区,培育主体性农民、持续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新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明确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了全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完善,扎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及生态问题等各种矛盾最集中、最突出、最普遍的地区.西北地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典型地区和重点地区.然而,西北地区的农业在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市场等方面有其特殊的现状和特点;农村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制度、城镇化和工业化等方面也有其特殊的现状和特点;此外,西北地区的农民也有其特殊的一面.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从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建设模式,寻找建设重点,设计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后,如何搞好农村"一事一议",激发农民对农村集体生产与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热情,是当前及今后农村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通过对虎林镇部分行政村推行"一事一议"的调查以及走访了部分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他们普遍反映"一事一议"在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控制农民负担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