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0 毫秒
1.
<正>蜂群的蜂王突然丢失,或蜂王衰老、残伤、产卵力下降需要更换,在人工分蜂组织新蜂群时,以及引进优良种蜂王时,都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可采取诱入器和新蜂箱两种方法。1.全框诱入器诱入法把有蜂王和蜜蜂的巢脾装入全框诱入器,脾上要有一些贮蜜,关上上面的盖板,放进无王群里,经过3~4  相似文献   

2.
诱入蜂王的方法,分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根据当时蜂群和外界条件酌情进行。一、直接诱入在外界蜜粉源较好时,为保持强盛的生产群,对产卵力下降的老、劣蜂王应及时采用直接诱入(或互换)蜂王的方法。操作时,将所诱入蜂王连蜂带脾提至诱入群,敏捷地抓起蜂王的翅,轻轻地直接抛入蜂路,也可直接从巢门口放入,蜂王即迅速入脾。此诱  相似文献   

3.
诱入蜂王的方法:中蜂新法饲养,因蜂群失王,更换老劣蜂王,或进行人工分蜂等都需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直接诱入和间接诱入两种:一般在大流蜜期,蜂群失王1~2天可采用直接诱入的方法。诱入之前4~6小  相似文献   

4.
<正>一、巢门诱入法在傍晚,从交尾群中带脾提出开始产卵的蜂王。把此脾平放于失王群蜂箱的起落板处,有王面朝上,用手指轻轻驱赶蜂王,当蜂王爬上蜂箱的起落板时,立即把巢脾拿开,返还原蜂群,蜂王会自动爬进蜂箱。二、带蜂诱入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蜂王是每个养蜂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即使养蜂数十年也没有人敢说有完全把握。只有顺应蜂群生物学特性,采取科学诱入法才是正确的选择。一、种蜂王介绍法1.抖蜂介入法:选几张正出房的封盖子脾,抖蜂放入另一箱内,封死巢门,将蜂王放入巢脾间,盖好箱盖,2~3天后检查,视蜂多少调整巢脾。2.筛蜂介入法:找一个平底大塑料盆,放在距蜂场120m远处,从蜂群提出2~3张子脾,将脾上蜂全部抖在盆里,端盆不停地筛,老蜂纷纷返回原群,待老蜂飞走剩下的均是幼蜂。  相似文献   

6.
在中蜂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无王群。对于这样的蜂群如果疏于管理,工蜂就会逐渐衰弱,蜂群最终会走向死亡。经过我多年的实践,对于无王群只要能及时的做出判断与处理,还是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首先,要对蜂群有无蜂王做出正确的判断,判断的方法有两种1箱外观察:可看到巢门守卫蜂较多,在巢门口来回走动,显得躁动不安,易攻击人或其它的动物。蜂群采集消极。夜晚,在灯光的照射下,有较多的工蜂扑打。2箱内检查:提出巢脾可以发观蜜、粉较少,没有蜂王,工蜂在框梁上振翅不安。如果失王的时间较短,可以发现巢脾中有数个临时改造的王台。如果蜂群失王时间较长,会出现工蜂产卵现象,有雄蜂幼虫或封盖的雄蜂蛹,老年工蜂较多。其次,可以用两种方法对无王群进行处理:方法一:诱入产卵王。对于无王群,应从其它的蜂群中抽调出有工蜂小幼虫和封盖子的巢脾加入无王群中,让其工蜂进行哺育,调动它的采集积极性,此时不可奖励饲喂。待调入的幼虫脾哺育一天后,可以用间接法引入一只产卵王。把产卵王放入蜂王诱入器中,在诱入器上滴几滴蜂蜜,并均匀地抹开。把诱入器放入蜂群中。2小时以后,开箱观察,如果有大量的工蜂啃咬诱入器的纱窗,则表明蜂群没有接受蜂王,应再放置一些时间,使其接受。...  相似文献   

7.
在长白山区定地养蜂,为了扩大蜂场规模和更新蜂王,每年都要利用小群进行分蜂和培育蜂王.一般方法是:从原群中提出1~2框带工蜂的子脾,放人新分蜂群关闭巢门另放新址.1小时后给新分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并把巢门打开,一般情况下新分群的工蜂当天就会有一大部分飞回原群,造成新分群所剩工蜂勉强维护子脾,或所剩工蜂太少而无法护子脾,必须得再往新分群里抖蜂来防止子脾冻死.从处女王出房到交尾成功这段时间里,养蜂员要花费很多精力来管理新分群.当蜂王开始产卵后,由于新分群群势太弱,还得给新分群补充蛹脾来达到壮群的目的,真是费工费力.  相似文献   

8.
育王小技     
<正>育王框移他群寄养当谨慎有时因育王群生产需要或防分蜂,需将王台已封口的育王框移入他群寄养。若寄养群蜂王年青,寄养框放进后被寄养群工蜂咬破所有王台拖弃王蛹,则使分蜂处于被动。提王台不能马上介台介王若刚从交尾群中提走新王,随即诱入王台,则工蜂会啃、弃诱入的王台。应在诱入王台前2天提走蜂王,并提出其中的卵虫,在蜂群产生失王感而又无法再造王台的情况下诱入王台。处女王不宜直接介入已出房的处女王直接投入交尾群,若是连续使用的老交尾群,则处女王易被拖  相似文献   

9.
培养成功一只蜂王,从卵的移入到交尾产卵,大约需要20多天时间。所以蜂王诱入的成败是广大养蜂者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我在多年的养蜂生产实践中总结了二种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蜂王直接诱入方法。一、将要淘汰的老劣蜂王从蜂群中连脾带王提出,将王杀死,然后立即从交尾群中将新王捉到蜂脾上,放回蜂群内,使蜂群毫无失王之感,诱入即告成功。但是,诱入的新蜂王在交尾群中产的子必须封盖,因为产卵已经封盖的新王体态从容,行动稳健。此种诱入方法最适合  相似文献   

10.
蜂群一旦失去了蜂王时,必须另行诱入一只蜂王,使它继续担负繁殖后代的任务,维持群势,不致灭亡。诱入蜂王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我场近20年来采用直接合并,不论蜜源盛衰都可成功。当发现蜂王丧失后,要马上进行一次详细的检查,将正在改造或已成熟的王台全部毁掉。再将已选择好的产卵蜂王,连脾带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通过实践在诱王与合并蜂时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结果是完全可靠,又不影响蜂王产卵,基本上没有出现围王和互相残杀等现象。方法是:一,诱入前将蜂王饥饿四小时,诱入蜂群除去劣王和王台。诱入前先将蜂群巢脾距离分开三厘米宽,然后将浓蜜水喷在巢脾上,使其每脾工蜂都有蜜糖吃,再将脾距移回原位。这时,将蜂王  相似文献   

12.
在5月蜂群满箱要加继箱的时候,用下面的方法。提到继箱里3框代蜂子脾,1框蜜脾,蜂王也提到继箱上,再补加1个空巢脾,两侧空隙加保温物。巢箱里剩6框蜂,空隙也加上保温物。继箱和巢箱之间加一块铁纱分隔板,分隔板的长度比箱身长出2、3市寸,作为蜜蜂的落足板。继箱前下边锯一个巢门,巢门的两边放2根木条当门闩。  相似文献   

13.
(五)蜂王的诱入 当蜂王已经衰老或蜂群无王时,为了维持这一蜂群正常生活秩序,就必须给此群诱入一只蜂王或成熟王台。在诱入蜂王时必须注意:如果是给蜂群更换蜂王,要提前半天至1天将淘汰的蜂王从巢内提出;若给无王蜂群诱入蜂王时,要将巢脾上出  相似文献   

14.
吴小富 《中国蜂业》2001,52(4):16-17
在养蜂生产管理上 ,更换老劣蜂王 ,必须把握相关的技术 ,否则 ,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习惯上 ,养蜂者都采用先提走老王 ,让蜂群失王2 4小时以上 ,再用直接诱入法或间接诱入法诱入新王。这种提走老劣王后再诱入蜂王法 ,显然有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是蜂群在无王期间将会失去数百至数千粒卵 ,2 0天后该群就会少了同样数量的工蜂出房 ,这必将对群势的保持造成影响 ;此外 ,蜂群的无王必然打乱群内正常的秩序 ,影响蜂群的正常采集和哺育活动 ,从而给生产带来不易为人觉察的损失。既然这种方法有不利之处 ,那么 ,可否都采用直接换…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分群不分箱”的办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前几年中蜂受到流行疾病的侵害,蜂群仍能保持稳定的群数和群势。笔者曾在本地区的养蜂培训班上介绍过此法,学员们在实践中均反映良好。具体做法是:1)在制作中蜂箱时各向均开一个备用的巢门,按计划分蜂的群数在一个星期前开启需要的巢门让蜜蜂习惯出入。2)按计划分成若干群,用纸板或木板隔严,每群最好保持2框蜂,24h后诱入成熟王台,已有“分蜂热”的群可立即诱入王台。为了操作方便王台最好加用保护器,在换王群中不需除去老王,只将她剪去一翅即可。3)为了使蜂王更好地识别自己巢门而不致错投…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给无王群诱入新蜂王,还是给生产群介绍1只优质蜂王,或者是从良种场购来的新种王诱入本场蜂群,几乎都采用将蜂王装入王笼扣在诱入群中部的蜜脾上,过一两天把蜂王放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试用酸饲料诱入蜂王,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将需要诱入蜂王的蜂群,造成无王一段时间,将王台全部毁掉。用酸饲料喷脾时,把隔离板移出2框巢脾的位置,逐脾喷打酸饲料。将蜂王用70×70×15毫米的纱罩扣在覆布上,从罩外喷几下,然后把蜂王放在框梁上,再喷两下,盖好副盖、箱盖。喷后15~30分钟,蜜蜂吃完之后即能正常的工作。2市  相似文献   

18.
在发现蜂群有逃跑的予兆时,养蜂人总是向蜂群中补加幼虫脾,加强蜂群的恋巢性,来防止蜂群飞逃。我们对单群蜂作了如下观察:有一个10框蜂群,箱内有2框幼虫,其余是护满了蜂的空脾。当把这2框幼虫睥放在箱的中部,蜂王就在中部的幼虫脾上产卵;把这2框幼虫脾调到箱左壁一侧放置,蜂王很快离开箱中部空睥,到幼虫脾上去产卵。  相似文献   

19.
傍晚把待并蜂群的卵、虫脾调走 ,使蜂群无子、无虫、无卵 ,同时也把蜂王调到相邻的被并蜂群的巢门上方挂住 ,等工蜂感到无王到处低飞寻找蜂王时 ,这时给被并蜂喷些花露水 ,把巢门关小。接着把待并群蜂抖落在被并蜂群箱旁边 ,让工蜂做一次“无王的忘我飞翔”之后确认新标志 ,围住其蜂王 ,待蜂群稍安静后拿去其蜂王 ,待天黑时给待并蜂群喷些花露水 ,把巢门全打开 ,用细管轻轻吹风使蜜蜂成批成群地涌进去 ,这样就自然合并了。我通过了四次实验都获得成功 ,蜜蜂斗打几乎无几 ,出勤蜂回巢也很少。中蜂并群新招$广西省崇左市江州区那隆镇那印小学!…  相似文献   

20.
(一)维持强群经过春季繁殖的蜂群内,培养了大量的适龄采集蜂,可采用及时更换老劣蜂王、强弱群互相调子脾、利用辅助蜜粉源加巢础造脾、连续生产蜂王浆等方法,维持强群,避免分蜂影响繁殖和生产。(二)注意遮阳蜂箱应摆放在阴凉和有水源的地方,或搭凉棚,在巢门附近摆放饮水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