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提出中国将加强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在农业、投资、减贫等多领域的全面合作。本文在介绍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农业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农业贸易和农业合作现状,并对未来如何加强并推动中国同该区域的农业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赞比亚农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研究赞比亚农业资源基础、发展现状、现行规划及执行情况和合作前景有利于深入探索对赞比亚农业投资潜力,为中赞农业合作奠定基础。本文分析了赞比亚农业资源基础和农业各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了赞比亚现行规划农业领域的发展重点以及规划总体执行情况,分析了中赞农业合作的现状以及经验教训,以此为基础,探讨中赞农业合作可能的结合点、优劣势,提出下一步中国与赞比亚农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是第一个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签订双边合作协议的国家。哈萨克斯坦也是中亚最大国家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研究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现状及中哈农业合作潜力,对推动两国农业合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主要特点,农业种植业以粮食、棉花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为主,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渔业资源也有一定优势。但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也存在较多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技术落后等。中哈农业合作有一定基础且潜力较大,农业合作机制已初步建立并以科技合作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农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新疆在两国农业合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基于对农业基础和合作现状的分析,本文对未来两国农业合作前景做出基本研判,即农产品贸易继续以互补性强的产品为主,科技合作以旱作节水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为主,农业投资以全产业链投资形式为主。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农业合作是双方关系中发展潜力大、战略价值高、互补性强的领域,同时涉及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与该地区的农业交流历史长、农业贸易体量大、农业投资潜力大、农业援助合作多,双边农业合作存在政策支持和平台支持等机遇,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和粮食与饥饿问题等挑战。通过SWOT分析发现,双边农业合作的优势包括中国市场需求等,劣势包括双方距离遥远等,机会包括"一带一路"倡议等,挑战包括可持续性等。最后,提出了推动双边农业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即加强2030议程等国际发展议程对话,加强全球粮农治理议题沟通,加强对该地区农业发展研究,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双边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战后主要通过以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办法,使本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这些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有许多共同特点,值得注意。 共同的特点 首先,以扩大耕地面积为主,辅以农业集约化经营。拉美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尤为丰富。1979年拥有的可耕地、长期牧场以及林地分别占世界的9.2%、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为中非农业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双方经济互动日趋紧密,中非农业互补性得到加强,在农产品贸易、农业投资和农业技术交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本文针对中非农业合作的现实状况与制约因素提出相应建议,并对未来的合作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匈牙利农业资源条件和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自2010年欧尔班上台后匈牙利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农业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及匈牙利农业在欧盟中所处地位,探讨了匈牙利投资农业的优势及制约因素,进一步探讨了中匈双边农业合作的前景,并提出中匈农业领域合作重点领域和优先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8.
东乡县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支农政策,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坚持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原则,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形成了以马铃薯产业、全膜玉米为主,特色种植协调发展的格局,科技水平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的发展势头。文章就东乡县农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机遇、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综述的基础上,对缅甸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发展、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等进行了分析,结合中缅农业合作的基本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缅农业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瓦努阿图农业概况及中瓦农业合作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努阿图拥有充沛的降雨和光照、适宜的温度与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土壤肥沃,有广阔的可耕地尚待开发,适合农业产业发展.中国与瓦努阿图开展农业合作,符合农业"走出去"战略,有利于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和中国农业技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出口.文中初步探讨了中瓦农业合作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与拉美农业互利合作有良好的合作背景、稳定的合作平台、坚实的合作基础。安徽与拉美国家有各自的农业优势和互补需求。安徽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省,农产品特色优势明显。安徽的涉农科研院所和农业研发企业较多,科研实力雄厚,研究成果丰厚。安徽对拉美农产品特别是高质量的农产品需求量较大。安徽农业走出去面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语言等多层面的问题,如政治和政策问题、资金问题、本土化问题、人才问题等。政府需要在宏观政治指导、融资、投资立法、信用担保、贴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和科研院要在相关信息整理、应付本土化挑战、产学研结合、抱团合作、资产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埃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合作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在埃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首要地位,埃及政府为了解决人口增长速率大于农业生产增长速率的矛盾,将出路放到了沙漠的改良和农业机械化上。本文通过分析埃及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双方合作建议,为推动中国农业国际化进程及中非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土库曼斯坦的系列援助及合作计划对中国在土库曼斯坦国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竞争。为此,以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领域为切入点,推动中土两国之间在农业技术和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帮助土库曼斯坦改善居民生活,惠及广大民众,树立中国形象,推动能源等领域全方位合作。为此,本文从剖析土库曼斯坦农业现状和困境出发,总结了土库曼斯坦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业合作的战略重点和实施途径,为开展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中土农业合作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比分析了两岸农业商标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两岸对农业商标保护相关规定上的差异是造成两岸商标保护区别的主要原因。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扩大,两岸在强化各自农业商标保护的同时,还应加强两岸在农业商标保护上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澳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于2014年11月宣布自由贸易协定(FTA)实质性谈判结束,在减免农产品关税方面达成共识。除农产品贸易合作外,中澳农业科技与农业投资合作也已经取得丰厚成果,但仍然面临非关税贸易壁垒、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中澳农产品贸易状况入手,阐述中澳农业合作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合作前景,以此为深化中澳农业合作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古浪县戈壁农业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古浪县发展戈壁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加大资金扶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营造良好氛围。以此推动古浪县戈壁农业整体协调推进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缅甸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情况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500~5000mm,年平均气温27℃,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耕地面积966万hm2,还有大量的可耕地(约700多万hm2)和水面。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缺少水利设施,大多尚未利用。森林面积约50万km2,约占总面积的57%,柚木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90年代以来柚木产量控制在40万~50万m3,是世界最大柚木供应国。人口4700多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劳动力大约在1800万左右),而且素质较高。在缅甸,英语的…  相似文献   

18.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面积164.5万km^2.人口6390万人(2000年),其中农村人口约43%。山脉和高原占伊朗国土的90%.平原只限于西南部沿海和北部里海沿岸。全国有可耕地5200万hm^2,占全国面积的30%.已耕地面积1800万hm^2,其中水浇地700万hm^2.水稻田56万hm^2。牧场面积9000万hm^2.森林1270万hm^2,牧场和森林的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9%和11%.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人远赴南部非洲国家赞比亚“种地“的消息日渐增多,其中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农垦总公司和江苏农垦集团共同投资建立的中赞友谊农场备受关注。多年来,中赞友谊农场坚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在赞比亚进行农业合作投资的示范性企业。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区域自然条件多样,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态安全面临生物多样性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目前,中国在各类多双边合作机制下与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国家开展了跨境动植物疫病联防联控、种质资源收集等农业生态合作,下一步可继续与"一带一路"区域在草原生态保护、跨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跨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生态环境技术研究合作等领域继续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