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用地扩张程度的加剧,如何充分挖潜和提升旧城潜力和特色成为新的关注热点。基于"拼贴城市"理论背景和框架,结合中国旧城更新现状和问题初步提出旧城更新的"拼贴"原则。以涡阳为实证,在旧城更新的区域衔接与协调、要素更新模式、更新内容与时序、公众参与机制等层面,系统地提出了旧城更新的策略重点。  相似文献   

2.
彭嶷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0):179-180
城市园林灯光景观是城市夜晚形象的扮演者和塑造者,而千城一面似乎成了国内园林景观照明的一大弊病。针对园林景观照明设计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北京旧城居住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区,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是,由于所处环境及现代生活的各种影响,旧城居住区正在不断的衰退之中,失去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肌理。一直以来,各方都在寻找可行的旧城更新方法,从大规模改造到社区合作制更新,旧城面貌在不断地变换。虽然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没有取得的成功,旧城居住区依然在衰退之中,旧城居民的生活环境没有取得良好的转变。作为解决都市繁忙与密集生活环境而产生的袖珍公园,其在功能和形式上都能够很好的适用于旧城,解决绿地与旧城肌理之间的矛盾,为旧城更新提供强大动力。本文试图通过对袖珍公园的分析,从而探索出一条旧城更新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韩小晶  段渊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59-3860,3863
以北京园林为例,浅析北京园林意境的形成,阐述传统北京园林的意境营造和文脉传承.指出园林中空间处理和文脉传承的重要性,并对指导北方现代园林的建设、改善目前千城一面的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地位进行阐述,分析了园林景观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地域差异,并总结当今园林景观文化的误区,提出园林景观文化的和谐发展,以期促进园林景观文化层次的提升,改变千城一面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园林景观中的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文化在园林景观中的地位进行阐述,分析了园林景观文化的发展历史和地域差异,并总结当今园林景观文化的误区,提出园林景观文化的和谐发展,以期促进园林景观文化层次的提升,改变千城一面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但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城市特色"的危机,不少城市出现假特色、无特色或特色混乱的现象。在城市绿道规划过程中,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我们应该结合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辅以必要的人工开发,以城市绿道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城市园林规划与管理要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该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规划管理的意义,指出当前城市园林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园林规划的原则和管理要求,促使城市园林规划管理实现人居的和谐发展,避免千城一面。  相似文献   

9.
当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成为城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借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功经验,以江苏常州为例,探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并对旧城的保护与更新、如何延续历史文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面临着植物种类选择的随意性、千城一面的园林风貌、后期养护管理不全、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等园林建设问题;以此总结智慧园林工作在新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如何加强智慧园林工作保障和支持新城镇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京市老城南地块居住空间分异现象的分析,解读该地块居住空间分异的特征,探求阶层分化和居住空间分异的相互影响,并为旧城改造、城镇更新运动中城市空间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验以紫色三角梅为材料,研究了三角梅在咸宁市的耐热性、干旱胁迫表现、无风条件的耐寒越冬及有风条件的耐寒越冬表现等生态适应性,结果发现紫色三角梅在冬季无风条件下可以忍耐咸宁市的最低气温,低温和冷风成为咸宁市引种三角梅的最大障碍;同时发现紫色三角梅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在生长期重度干旱的环境下,老叶先萎蔫下垂并卷曲、幼嫩叶后萎蔫下垂,但此时补充水分可使其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典型的高密度老旧城区公共空间,激活老城厢滨河空间活力是城市更新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视觉美感度、游憩适宜度、历史人文丰富度、环境协调性和可达性5个层面构建活力测度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选取10个研究案例实证验证测度路径的可行性,根据结果总结老城厢滨河空间的特征与现存问题,并从提升河流显示度、重塑历史人文氛围及实施居游共享理念3个方面提出活力提升策略,为老城厢滨河空间活力测度与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南京市旧城改造中的土地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哲  张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16-3218
首先对南京市旧城内土地利用的现状作了介绍,指出现阶段旧城内土地利用的难点问题,包括用地结构不合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旧城内老居民区的改造3个方面,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旧城改造中土地利用的相关对策.提出在旧城的土地利用中,既要保护历史文化风貌片区,疏散旧城中心区的人口与产业;也要注重人居环境的整治,对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加强绿地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同时,要树立经济观念,实现土地增值.合理处理旧城改造与城市发展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塑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5.
以漳州古城为例,采用Q方法,通过居民对Q命题的排序对古城旅游的感知进行主观评价,分析了居民的旅游感知类型.研究结果表明:漳州古城居民对当地的旅游发展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感知;具体感知维度可以分为:"环境意识增加与经济如故型""社会失序与原真性削弱型""发展不均与经济获益型""文化传承与思想更新型"和"地方认同与成本增加型";整体上积极感知强于消极感知.由地方旅游引起的负面感知不断增强,因此,根据社会表征理论,分别从直接经验、社会互动以及媒体影响3个方面来探究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形成机理,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3142-3145
科技创新城市强调科技创新功能的主导作用以及驱动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个性,属于创新型城市的一种更为具体的城市发展模式。该文在研究国内外科技创新城市的最新发展动态基础上,提炼、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极化发展与科技创新城市非均衡增长的空间耦合关系,并从实施"绿色新政"、培育功能复合区、推行"三旧"改造、构建智慧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空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黑河市水稻生产,2012-2016年连续5a在黑河市同一地块种植早熟水稻品种三江1号,发现其稳产性好、熟期适宜、抗倒性强、结实率高,较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的园林生态城市逐渐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城市模式。根据安宁市是一个工业城市的特点 ,为其建设园林生态城市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定位 ,并确定出在近期和未来 15年的发展目标 ,为安宁市建设园林生态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曹娓  马珂  王渊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224-7225,7228
分析了城市湿地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城市发展对城市湿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传统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不足,引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对模型进行改进,计算辽宁省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水生态盈亏、万元GDP水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并分析朝阳市2010-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朝阳市2010-2013年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为0.267 2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062 5 hm~2,平均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为0.204 7 hm~2,平均万元GDP水生态足迹为0.109 0 hm~2,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为4.33,平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为0.19,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