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玉米地方种质耐低磷胁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葵  杨克诚 《华北农学报》2008,23(2):132-137
以来自四川盆地及盆周山区的22个玉米地方种质为材料,在低磷胁迫下对苗期缺磷症状,成株期株高、穗行数、百粒重、行粒数以及穗粒重等性状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对玉米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苗期缺磷症状及成株期穗粒重的影响最大,且不同玉米地方种质在苗期和成株期对低磷胁迫的反应不同,以苗期缺磷症状和成株期穗粒重的耐低磷胁迫系数的平均值作为耐低磷综合指数,能较好地反映玉米地方种质的耐低磷胁迫能力。将耐低磷综合指数按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可将22个玉米地方种质划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材料包括:汉源红包谷、汉源白包谷、汶川二白、江北大板牙,占鉴定总数的18.2%,它们的耐低磷综合指数在0.81以上,属于对低磷胁迫不敏感基因型;第二类材料包括南充秋子等4个玉米地方种质,占鉴定总数的18.2%,它们的耐低磷综合指数在0.73~0.77之间,属于对低磷胁迫反应中间型;第三类材料包括小金金皇后等14个地方种质,占鉴定总数的63.6%,它们的耐低磷综合指数在0.73以下,属于对低磷胁迫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罗亚 《种子科技》2000,18(2):108-108
为了保证制种玉米花期相遇 ,随时要对玉米的生长过程进行监控 ,而花期预测是监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笔者据多年玉米制种的实践 ,总结出如下规律。1 花期预测步骤1.1 检查父母本各自的生长发育时期。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般经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 3个阶段 ,而预测花期主要在穗期进行。1.2 通过掌握的综合资料 ,分析比较父母本 ,了解两者生长发育进程及对应关系。1.2 .1 叶片与玉米穗分化的对应关系。总叶数相同的品种 ,雌穗小花分化前的穗分化与叶龄关系较稳定。以总叶数 18片的玉米品种为例 ,雄穗生长锥伸长期 ,4~5片展叶。…  相似文献   

3.
1987~1990年,全国育种攻关单位提供588份玉米杂交种,自交系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对其中表现成株期抗病的232份材料进行苗期接种鉴定,苗期仍表现抗病的66份,占28.4%;人工接种苗期发病均重于成株期,用苗期鉴定基本可替代成株期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4.
玉米霜霉病的危害症状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娟  陈学升 《种子科技》2010,28(12):43-44
1危害症状 玉米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典型症状表现有四种类型: (1)病株严重萎缩,生长停滞,株高一般只有30~50cm,节间缩短,叶片直立向上呈丛生状,多不形成雌穗而早期枯死,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瘠薄地块。  相似文献   

5.
潞鑫4号玉米是由山西省长治市鑫农种业科研中心选育而成。 幼苗子叶椭圆形,叶鞘浅紫红,叶色淡绿色,叶波不明显,苗期长势壮。成株株高265cm,穗位高100cm,叶片数21片。株型紧凑,叶片宽大上冲,雄穗分枝18~22个,花药黄色,颖壳紫红色,花粉量充足。雌穗穗柄较短,花丝浅红色。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表型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57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玉米自交系产量(单株粒重)的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关联序排在前三位的是全生育期、散粉期与吐丝期,生育期是影响玉米自交系单株粒重最重要的因素,其他性状与单株粒重的密切程度依次减小;与产量相关的主要性状中,关联序排在前三位的是穗位、穗长、百粒重;总体排序为全生育期>散粉期>吐丝期>穗位>穗长>百粒重>全株叶数>株高>穗位叶面积>穗粗>出苗期>行粒数>行数;高产玉米自交系选育目标:尽量延长生育期,提高穗长及百粒重,其他性状适中,协调相关因素,提高产量。本试验利用大量有代表性的玉米自交系,明确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贡献,为选育高产玉米自交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穗分化期UV-B增强辐射对大田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品种农大108为材料,在玉米穗分化期各个阶段田间进行UV-B增强辐射处理,辐射强度比环境强度增强20%,研究了UV-B增强辐射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使玉米株高显著降低,分别降低8.91%和7.71%;拔节开始第1和第2周UV-B增强辐射处理显著缩短穗下节间和降低穗位,第2周处理效应最强;第3和第4周处理对株高、穗位、穗下节间长度影响均不显著。整个穗分化期UV-B增强辐射处理对玉米株型和产量性状影响程度最大,株高降低21.30%,穗下各个节间长度降低,穗位下降15.70%,但对穗位比和根层数影响不显著;同时使玉米穗粒数降低18.60%,穗秃尖长度增加89.31%,籽粒产量下降23.40%。拔节开始后第3和第4周UV-B增强辐射处理对玉米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比拔节前期处理大。  相似文献   

8.
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的育成和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玉米优良自交系郑 58,是 1 988年在廿铺种子站从掖 4 78亲本繁殖中 ,由张发林发现的变异株 ,经连续 7代按系谱法自交分离 ,至 1 995年 9月选出植株形态和农艺性状稳定而整齐一致的玉米新自交系。该系在郑州地区春播生育期 1 2 3d ,株高 1 4 0cm左右 ,穗位高 3 2cm ,1 5~ 1 6片叶 ,叶色淡绿 ,叶片较窄 ,穗位以上叶片上冲而叶尖轻度下垂。雄穗分枝 4~ 6个且与主轴夹角极小。果穗柄较短与茎夹角小 ,杂色花丝 ,穗长 1 7cm左右、1 4行 ,白轴 ,桔黄色偏硬粒型子粒 ,千粒重 3 2 0 g左右 ,品质好。郑 58幼苗期较弱 ,耐肥水 ,耐旱性较强 ;…  相似文献   

9.
郑单18号玉米是杨凌秦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陕西秦丰杂交玉米种子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销的高产、高淀粉、多抗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编号为国审玉2001008。 1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淡紫色,叶尖圆形,苗期生长势较强。全株19~21片叶,穗上叶与茎夹角小,株型紧凑。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00cm左右。雄穗发达,分之较多,外颖绿色,花药黄色。果穗与茎秆夹角小,结实性好,出籽率高(88.3%)。果穗长17~20cm,穗粗5.0~5.4cm,穗行多为16行,行粒数37~40粒,千粒重330~360g,……  相似文献   

10.
黄淮南部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近年来黄淮南部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变化, 2015—2016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以该区主推品种郑单958为材料, 采用分期播种方法, 研究玉米产量对气候生态条件的响应, 探讨气候因子与玉米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年际间、播期间气候因子的差异, 玉米产量差异显著, 大体表现为春播产量高于夏播, 且夏播产量随播种时间的推迟而显著降低。随着播期的推迟, 玉米苗期日均温逐渐升高, 粒期日均温逐渐降低, 有效积温减少, 生育期缩短。试验设定密度下, 百粒重对产量的贡献大于穗粒数, 而影响百粒重和穗粒数的主要气候因子是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粒期有效积温。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苗期气温日较差(r = 0.696*)和日均温(r = -0.638*)、粒期有效积温(r = 0.822**)和日均温(r = 0.723**)、生育期有效积温(r = 0.843**)。因此, 生产上, 春播玉米播期由传统的4月15日左右推迟至5月1日左右, 可减少花期阴雨和高温热害影响, 表现出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夏播玉米在麦收后抢时早播, 不仅可争取更多积温, 还可使玉米苗期处于较低日均温、粒期处于较高日均温的有利温度条件下, 同时为推迟收获期和机械粒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黄金华  王蕊  霍建中 《种子科技》2012,30(10):46-47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研究玉米粗缩病的发病规律及症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对减轻病害发生非常重要,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1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及病原1.1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玉米出苗后即可感染,5~6片叶即可显症,前期在心  相似文献   

12.
李静 《种子世界》2005,(2):40-41
玉米丝黑穗病(Sphacelotheca reiliana)又称乌米、哑玉米,是玉米的重要种传、土传病害,主要发生在我国的春玉米区,其中以东北春玉米区最为严重。主要侵害玉米的雌穗和雄穗。一般在出穗后显露症状,但有些自交系在苗期显露症状。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随着近些年感病品种的种植,该病明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玉米耐盐性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个玉米品种的芽期、苗期、全生育期进行耐盐性鉴定,将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秃尖长、百粒质量等性状的T/CK与全生育期耐盐指数(ST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TI与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质量的T/CK呈正相关,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STI与秃尖长呈负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M14(蠡玉37)在3个时期均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产潜力,在全盐量0.15%~0.25%的盐渍化土壤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利用价值;M2(浚单20)、M4(京单28)、M9(锐步1号)在芽期耐盐性较差,但苗期和全生育期有较高的耐盐性,因此,在保证发芽的条件下,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伟  李伟  郝艳杰 《种子科技》2010,28(10):46-47
<正>潞玉1号是山西潞玉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组合为"8723×LZ388",2004年通过山西省审定。1特征特性潞玉1号为春夏兼用品种,春播生育期123天,夏播生育期96天。株高260 cm左右,穗位高90~100 cm,全株叶片二十一二片,叶片上冲,株型紧凑。苗期叶片深绿色,鞘深紫,颖壳绿间紫,花丝粉红色。果  相似文献   

15.
玉米品种DK656是玉米杂交良种,1999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称博州)种子管理站开始引种,2001年11月由新疆种子公司报审,通过了博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玉米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22~145天,株高300~320cm,叶片数18~20片。穗位高125cm,穗长21~25cm,穗行数14~16行,单穗粒数550~640粒,高的可达860粒以上。千粒重310g,出籽率87%。果穗棒型,穗粗4.5~5.8cm。穗轴较细而深红色。苗期长势旺,株型紧凑,叶片绿色上冲,抗倒伏,活秆…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自交系X178和B73杂交培育的183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株期进行了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183份重组自交系之间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抽雄期和成株期各有3个高抗的超亲分离;苗期和拔节期的病株率均呈现正态分布,抽雄期和成株期则表现为感病家系较多的偏态分布,且家系病株率的变异系数随生长发育变得越来越小,但抗性遗传力则越来越大.说明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成株期较准,苗期受环境影响较大;成株期的抗性由2~3对主基因控制,同时存在多基因修饰或互作;抗性基因之间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播期对鲜食玉米果穗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水果玉米品种‘超甜1号’为材料,调查不同播期(5月8日、5月18日、5月28日及6月7日,分别用B1、B2、B3、B4处理表示)下鲜食玉米的农艺性状、叶绿素SPAD值、吐丝期光合特性、穗部特征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鲜食玉米的株高表现为B1>B3>B2>B4,而茎粗则以5月18日以后播种的较粗。各播期下的玉米叶片叶绿素SPAD值在采摘期内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在吐丝至采摘阶段表现为B3>B1>B2>B4。不同播期的鲜食玉米在吐丝期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B3>B2>B1>B4,而胞间CO2浓度(Ci)表现趋势正好相反。鲜食玉米的穗行数、穗粒数、穗长和穗粗均表现为B3>B2>B1>B4。从经济效益来看,以B1处理最高,为3.59万元/hm2。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发现供试的早熟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苗期性状较普通玉米差异较大,而二者穗部性状差异较小,仅虫熟优质蛋白玉米的百粒重较普通玉米低10%以上。遗传分析表明,苗期叶面积,苗期叶干重,拨节期叶干重等性状,优质蛋白玉米与普通玉米均为非加性效应在遗传中占主导地位,粒径数均是加性效应在遗传中占比重较大;而喇叭口期叶面积,叶面积增长速率,出叶速率,平均灌浆速率,百粒重,单株穗重等性状,优质蛋白玉米以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19.
绵单 6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最新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 ,于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1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 1 4d左右 ,株高 2 49cm ,穗位高82cm ,全株总叶数 2 0~ 2 2片 ,叶片斜上 ,株型半紧凑 ,穗位以上叶分布稀疏 ,株型清秀 ,叶片保绿久 ,绿株成熟 ,玉米收获后 ,茎秆可作青贮饲料 ,雄穗分枝 1 3枝左右 ,花粉量大 ,散粉正常。果穗长筒形 ,穗长 1 7.6cm ,穗粗 5 .1cm ,穗行数 1 4~ 1 6行 ,行粒数 33粒左右 ,黄粒半马齿型 ,千粒重 30 0 g左右 ,出子率 86 %。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  相似文献   

20.
1亲本特征特性 1.1母本 H1208是以张玉1号玉米杂交种,通过连续7代自交,4代定向选择育成的(二环)自交系。该系幼苗第1叶圆形,株高170cm,穗位65cm,全株18片叶,株型收敛,叶片上冲,叶片宽直、叶色翠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